发表时间2024-06-25 10:29:09
摘要 目的:本研究探讨抑制控制在焦虑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作用,以及体力活动在焦虑与抑制控制之间的调节作用。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两所高中共1607名青少年进行调查,包括体力活动、焦虑、抑制控制与网络成瘾自我报告调查,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与中介调节检验。 结果: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后,发现焦虑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也可通过抑制控制间接预测青少年网络成瘾,而体力活动可显著削弱焦虑对青少年抑制控制的预测作用。 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焦虑与青少年网络成瘾之间的心理机制问题,并补
发表时间2024-06-18 17:55:35
当前心理筛查工作已然成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它旨在早期发现学生可能的心理障碍、情绪问题及其他心理困扰。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心理筛查却面临着漏查误查率高、引发舆论风险、使老师情感耗竭等问题。针对这些困境,本文从提升心理筛查识别学生心理问题的精准度和干预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性两方面入手,提出诸多对策建议。
发表时间2024-06-14 01:21:19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学校的生命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可以推动生命教育内涵更新、促进生命教育场景拓展、助力生命教育方式转变、赋能生命教育评价升级,但由于技术的双面性,学校生命教育也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数据隐私问题侵犯人类的生命安全感;数字生命混淆伦理边界,引发道德挑战;技术泛滥导致路径依赖,降低思维能力;AI空间生命行为虚拟化,造成情感疏离。基于智能时代生命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可以从创建“现实性”与“仿真性”融合式生命教育课程、创设具身化生命教育体验式学习情境、创建“C-E-S-A”生命教
发表时间2024-05-20 12:11:44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校园心理健康建设越来越被强调与重视,本文基于全国多省县乡学校实地调研,从供给-需求视角出发指出当前县乡学校校园心理健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困境。研究发现,在当校园心理健康建设路径基础上,县乡学校应确立“找回集体”这一建设路径,以低成本、高质量的校园心理健康建设回应日益严峻的县乡学生社会化成长问题,切实实现校园心理健康建设以预防为主的目标,达致供需适配的理想状态。
发表时间2024-05-25 20:26:25
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应用,给学校的生命教育带来更多可能性。人工智能可以推动生命教育内涵更新、促进生命教育场景拓展、助力生命教育方式转变、赋能生命教育评价升级,但由于技术的双面性,学校生命教育也面临一定的风险挑战:数据隐私问题侵犯人类的生命安全感;数字生命混淆伦理边界,引发道德挑战;技术泛滥导致路径依赖,降低思维能力;AI空间生命行为虚拟化,造成情感疏离。基于智能时代生命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可以从创建“现实性”与“仿真性”融合式生命教育课程、创设具身化生命教育体验式学习情境、创建“C-E-S-A”生命教
发表时间2024-06-12 16:54:33
创造力教育是当今世界教育体系中的热点,虽然已有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可以培养的,但尚未明确具体的教育措施。具身认知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焦点,可为创造力教育发展提供新的方向。因此,本文分析并梳理了创造力教育现状以及具身认知对创造力的影响,发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散步、姿势和温度的控制会影响学生的创造力。未来可将具身认知融入创造力研究领域,为发展创造力教育的具体教学实践提供信息。
父母拒绝与初中生学业认知投入的关系:积极品质的补偿、中介和调节作用
发表时间2024-10-25 12:06:36
考察父母拒绝与初中生学业认知投入的关系,以及积极品质整体水平在其中的补偿、中介和调节作用。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青少年积极品质问卷、学习投入问卷对332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父亲拒绝和母亲拒绝显著负向预测积极品质整体水平和学业认知投入;(2)积极品质整体水平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认知投入;(3)积极品质整体水平在父亲拒绝、母亲拒绝与学业认知投入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4)积极品质整体水平在父亲拒绝与学业认知投入之间存在调节作用。培养积极品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认知投入和减缓父亲拒绝对学业认知投入的负
中学生感知家长情感支持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基于竞争动力和失败恐惧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4-04-10 19:09:42
随着中学生由于情绪问题而产生的恶性事件的增多,关注中学生生活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18年PISA官网发布的中国四地学生的调查数据,系统探究中学生感知的家长情感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作用及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中学生感知家长情感支持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竞争动力和失败恐惧在中学生感知的家长情感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存在中介效应。
发表时间2024-04-09 09:18:2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促进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各有其优势与局限,家校共育深入交融的过程也是各类矛盾涌现与解决的过程。当前,阻碍家校合作朝纵深化发展的矛盾枷锁主要包括: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各自角色认知存在矛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各自作用发挥存在矛盾;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对家校共育的理论认识存在矛盾。为进一步松懈家校共育长久以来所存在的发展枷锁,同时也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长足发展创设良好教育生态,针对家校共育过程中所涌现的各类矛盾提出以下应对路径:家校双方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作伙伴关系;家庭教育和学校教
发表时间2024-03-22 13:49:54
近年来,青少年体像烦恼、体像不满意普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因此,青少年体像教育成为一个必要且紧迫的课题。然而,青少年体像教育却面临颜值崇拜的社会文化和歪曲单一的审美观念、家庭养育的体像忽视和外貌焦虑的亲子传递、体像教育的课程缺失和同伴交往的消极导向等现实困境。为了应对青少年体像教育面临的问题,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协同合作,对青少年进行体像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审美观、积极的体像观和多元的自我价值观。
发表时间2024-03-19 14:00:43
创造力作为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有其“阴暗面”。恶意创造力作为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创造力,对个体和社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情绪作为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恶意创造力的产生和抑制起着关键作用。探讨情绪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教育启示,以期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4-03-10 15:06:33
当前,由于外在环境复杂多变,叠加后疫情时代的深远影响,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频繁多发,让“家校社”协同联动成了重大议题。为此,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中心可作为解决之策,有着整合社会资源、专业心理服务定位、擅长微观视角的重大意义。但现实中,中心建设存在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受到学术研究冷落、布局仍处起步阶段、各地分布不平衡的困境。可以采取加大立法与政策扶植力度,明确中心专业服务职能,鼓励社区心理学主动作为,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作为突破。
发表时间2024-02-21 11:38:41
在当今社会高压背景下,培育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减轻功利化教育和教育内卷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现有的自我关怀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缺乏从教育学主体赋能角度探讨儿童运用自我关怀能力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研究。借鉴内夫的自我关怀理论,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是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痛苦经验进行正确感知、理解和应对的能力,由静观当下、共通人性、自我友善和改善行动四个要素构成。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将自我关怀融入日常教学和主题活动、帮助儿童应对“痛苦事
发表时间2024-02-20 19:21:27
网络欺凌这双“看不见的拳头”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网络欺凌治理难有目共睹。网络具有的隐蔽性、匿名性、快捷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是治理难的现实因素;学校、家庭、社会、欺凌者等认识不到位是治理难的关键原因;行业监管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是治理难的重要原因。防治青少年网络欺凌,需要通过自治、法治、人治三管齐下,构建治理共同体。其中,自治为先,实现互帮互助;法治为本,健全法律法规;人治为要,凝聚各方合力。
发表时间2024-02-13 22:12:25
本研究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为工具,对301名高中生进行了测查,探讨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现状及人格特质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整体上,高中生体验到中等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具体而言,高中生体验到最高的友谊满意感,其次是家庭满意感,而最低的是学业满意感;女生体验到了更多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男性体验到了更多的消极情感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2)在大五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中,外倾性对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神经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
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4-02-06 10:15:48
本研究主要关注家庭亲子互动中的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旨在探讨父母低头行为、基本需求满足、核心自我评价和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抑郁症状量表,对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903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31份。结果表明:父母低头行为不仅与青少年抑郁直接相关,而且通过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与青少年抑郁间接相关。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本研究为青少年抑郁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了启示,具
发表时间2024-01-30 18:56:09
防治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很多学校也推进防治欺凌项目,但受认知观念的影响,在政策制度、人员参与、活动宣传、课程渗透和评估监控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校在防治校园欺凌时呈现出否认欺凌、象征性干预、认真开展、积极主动开展四种样态。通过自我评估,学校能够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为未来更加坚实的推进反校园欺凌提供方向指引。
发表时间2024-06-03 08:48:25
为了探讨心理资本对初中生焦虑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和特质焦虑在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状态焦虑量表对631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生活事件能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初中生的焦虑水平;(2)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均能通过特质焦虑影响状态焦虑水平;(3)生活事件可以心理资本-特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初中生的状态焦虑。上述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给初中生带来焦虑情绪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是提升初中
发表时间2024-03-01 12:26:52
目的:为了考察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68名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采用学习兴趣问卷、学习努力问卷、心理韧性问卷、焦虑情绪问卷,分别测量被试的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和焦虑情绪水平。结果: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75,P<0.001);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95%CI为0.114~0.300),这一中介作用受到焦虑情绪的调节(β=0.019,P<0.05),有调节的中介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