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3-22 13:49:54
近年来,青少年体像烦恼、体像不满意普遍,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自我发展和社会适应等。因此,青少年体像教育成为一个必要且紧迫的课题。然而,青少年体像教育却面临颜值崇拜的社会文化和歪曲单一的审美观念、家庭养育的体像忽视和外貌焦虑的亲子传递、体像教育的课程缺失和同伴交往的消极导向等现实困境。为了应对青少年体像教育面临的问题,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协同合作,对青少年进行体像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审美观、积极的体像观和多元的自我价值观。
发表时间2024-03-19 14:00:43
创造力作为一把“双刃剑”,给社会带来进步的同时也有其“阴暗面”。恶意创造力作为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创造力,对个体和社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情绪作为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因素之一,对恶意创造力的产生和抑制起着关键作用。探讨情绪作为重要影响因素对恶意创造力的影响,并从中总结出相应的教育启示,以期能够有效促进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4-03-10 15:06:33
当前,由于外在环境复杂多变,叠加后疫情时代的深远影响,造成青少年心理问题频繁多发,让“家校社”协同联动成了重大议题。为此,建立社区青少年心理中心可作为解决之策,有着整合社会资源、专业心理服务定位、擅长微观视角的重大意义。但现实中,中心建设存在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受到学术研究冷落、布局仍处起步阶段、各地分布不平衡的困境。可以采取加大立法与政策扶植力度,明确中心专业服务职能,鼓励社区心理学主动作为,构建专业化人才队伍作为突破。
发表时间2024-02-21 11:38:41
在当今社会高压背景下,培育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接纳自己,减轻功利化教育和教育内卷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现有的自我关怀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缺乏从教育学主体赋能角度探讨儿童运用自我关怀能力应对压力和不良情绪的研究。借鉴内夫的自我关怀理论,儿童的自我关怀能力是指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痛苦经验进行正确感知、理解和应对的能力,由静观当下、共通人性、自我友善和改善行动四个要素构成。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专题讲座、将自我关怀融入日常教学和主题活动、帮助儿童应对“痛苦事
发表时间2024-02-20 19:21:27
网络欺凌这双“看不见的拳头”极大地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青少年网络欺凌治理难有目共睹。网络具有的隐蔽性、匿名性、快捷性、开放性、虚拟性等特征是治理难的现实因素;学校、家庭、社会、欺凌者等认识不到位是治理难的关键原因;行业监管力度不够、法律法规不完善是治理难的重要原因。防治青少年网络欺凌,需要通过自治、法治、人治三管齐下,构建治理共同体。其中,自治为先,实现互帮互助;法治为本,健全法律法规;人治为要,凝聚各方合力。
发表时间2024-02-13 22:12:25
本研究以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量表和大五人格问卷为工具,对301名高中生进行了测查,探讨高中生主观幸福感的发展现状及人格特质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整体上,高中生体验到中等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具体而言,高中生体验到最高的友谊满意感,其次是家庭满意感,而最低的是学业满意感;女生体验到了更多的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男性体验到了更多的消极情感和更低的生活满意度。(2)在大五人格特质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中,外倾性对积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有显著正向的预测作用,而神经质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消极情感。
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的链式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4-02-06 10:15:48
本研究主要关注家庭亲子互动中的父母低头行为对青少年抑郁的影响,旨在探讨父母低头行为、基本需求满足、核心自我评价和青少年抑郁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低头行为量表、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抑郁症状量表,对广东省普通高中学生903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731份。结果表明:父母低头行为不仅与青少年抑郁直接相关,而且通过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的中介作用与青少年抑郁间接相关。基本需求满足和核心自我评价在父母低头行为和青少年抑郁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本研究为青少年抑郁预防和干预工作提供了启示,具
发表时间2024-01-30 18:56:09
防治校园欺凌是世界各国都关注的重要议题。尽管很多学校也推进防治欺凌项目,但受认知观念的影响,在政策制度、人员参与、活动宣传、课程渗透和评估监控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学校在防治校园欺凌时呈现出否认欺凌、象征性干预、认真开展、积极主动开展四种样态。通过自我评估,学校能够更加清晰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之处,为未来更加坚实的推进反校园欺凌提供方向指引。
发表时间2024-06-03 08:48:25
为了探讨心理资本对初中生焦虑的影响,以及心理资本和特质焦虑在生活事件和状态焦虑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研究 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特质-状态焦虑量表对631名初二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生活事件能通过心理资本间接预测初中生的焦虑水平;(2)生活事件和心理资本均能通过特质焦虑影响状态焦虑水平;(3)生活事件可以心理资本-特质焦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初中生的状态焦虑。上述结果表明,心理资本在生活事件给初中生带来焦虑情绪问题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缓冲作用,提高心理资本水平,是提升初中
发表时间2024-03-01 12:26:52
目的:为了考察小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和焦虑情绪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468名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采用学习兴趣问卷、学习努力问卷、心理韧性问卷、焦虑情绪问卷,分别测量被试的学习兴趣、学习努力、心理韧性和焦虑情绪水平。结果:小学生学习兴趣对学习努力具有正向预测作用(β=0.75,P<0.001);心理韧性在学习兴趣和学习努力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95%CI为0.114~0.300),这一中介作用受到焦虑情绪的调节(β=0.019,P<0.05),有调节的中介模
发表时间2023-12-21 12:39:32
培养情绪觉察能力有助于个体更好地进行情绪调节、维护人际关系、适应复杂社会环境以及保持身心健康。探析情绪觉察能力要素对于情绪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国内外情绪觉察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整合当前主要情绪觉察测量工具的结构因素,提出两个观点:第一,情绪觉察的概念内涵应加以重构,即情绪觉察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识别、描述及原因分析的能力;第二,强调情绪识别结果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和精细加工,将情绪辨别作为情绪觉察的新要素。在此基础上,将情绪觉察能力要素结构从包含情绪识别和情绪描述的两要素框架拓展为四要素框架:情
发表时间2024-04-24 14:43:47
中小学学生正处于性别认同和塑造的关键期,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应以人的发展为核心,需要针对两性差异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手段,促使两性的心理健康发展趋于更理想的模式。本文提出心理健康因性施教的“五维协同”的共建模式,本模式立足于积极心理学,是学校、学生、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建模式,它以“学校—学生”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家庭的支持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协同营造因性施教的良好生态和社会氛围,从而开创基于性别差异的中小学学生心理成长和健康发展的新局面。
发表时间2023-12-07 15:16:04
文章主要探讨电影心理疗法在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中的应用,先是对电影心理疗法的涵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其特点,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论述运用电影心理疗法培养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可行性,并结合中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需求介绍了使用电影心理疗法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工作步骤。
发表时间2023-12-06 13:59:05
作为社会情感能力的重要表现,欺凌与非欺凌情境下旁观者助人行为的培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在实践中,缺乏合适的、可行性强的理论模型作为助人行为干预的依据。本文以旁观者干预模型和亲社会行为模型为基础,结合期望理论和动机圈理论,建构了旁观者助人行为的“阶段动机模型”。该模型从外部环境、认知过程和个性因素三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将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各种动机分为效价动机、效能动机、期望动机三个阶段,详细阐述了旁观者助人行为的产生过程和影响因素。利用该模型设计的旁观者助人行为干预体系在北京市的一所小学进行应用实践
中美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文本比较研究——以《Health & Wellness》和《心理健康》为例
发表时间2023-11-16 09:44:45
近年来我国对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愈发重视,相较于国外较为成熟且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本土研究不足并且缺乏深层次研究。心理健康作为人持续发展的条件往往需要借助一定的文本才能顺利实施,因此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对于中美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文本进行对比,探究中美文本之间的差异,为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文本的编制以及完善提出具有参考性的意见。
发表时间2023-11-15 15:32:31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青少年特点的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文献法、半结构式访谈、德尔菲法以及挑剔式阅读编制5因子结构26个题项的初始问卷,经项目分析(n=182)和探索性因子分析(n=182)及验证性因子分析(n=579),删除了9个题项。另选取 1441名中学生进行正式施测,用于信度分析,同时使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校标效度检验。结果:问卷共17个题项,5个维度,可解释的总变异为66.05%;校标效度分析显示:总问卷和各维度得分与总体情感指数呈正相关(r=0.45~0.59,p<0.0
从“主动适应”到“被孤立” ——流动儿童校园生活体验的现象学分析 黄安琪
发表时间2023-11-04 17:36:46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大批流动儿童也随之产生,校园生活的难以适应成为了这些异地求学儿童不容忽视的困难。从现象学视角看,流动儿童的校园适应问题本质上是其矛盾心理的自我博弈以及对于校园归属感的渴望。教育者应从流动儿童自身表现出发,在理解和共情的基础上保护儿童自尊心,促进流动儿童融入新集体。通过分析案例中个体从“主动适应”到“被孤立”的校园经历,了解其内心体验,反思流动儿童校园适应之意义,以期为当下校园中的流动儿童教育提供借鉴,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
束缚与抗拒:家长“还不都是为你好”式教育的审思 ——基于个案访谈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3-11-24 17:06:55
为促进儿童发展最优化,家长把“还不都是为你好”作为其行动的逻辑起点,这一满含“善意”的说教在家庭生活中频频失效,正在于家长认为这是以爱之名的教导而子女却将其解释为以爱之名的束缚,因此难以得到子女的认可。本文釆用半结构个案访谈法,通过一个多次与家长发生激烈冲突的个体的述说,将受访者的碎片式冲突经验还原为“面对以爱之名的束缚——引发内心极度反感——最终挣脱束缚”的不满与反抗的成长历程,并揭示“还不都是为你好”式教育带来的个性单一、情感功利、选择困难等负面影响。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通过对话,了解孩子真实的诉求,
发表时间2023-10-20 18:00:36
怎样利用青少年亚文化来做好心理健康服务◆ 张宇迪 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在借鉴心理学家荣格“集体人格”概念的基础上,将文化界定为形成了...
青少年亲子依恋、学校氛围与自我控制影响网络游戏成瘾的心理机制
发表时间2023-09-23 09:32:46
目的:探讨青少年的亲子依恋,自我控制,学校氛围与网络游戏成瘾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为预防和干预网络游戏成瘾寻求合理有效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父母依恋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学校氛围量表、网络游戏成瘾量表对866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调查。结果:①中小学生的亲子依恋对其网络游戏成瘾(β=-0.11,P=0.05)具有预测作用;②自我控制能力在亲子依恋和网络游戏成瘾关系重起中介作用CI=[-0.094,-0.003];③学校氛围调节了中介路径的后半段以及直接路径。结论:通过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积极的学校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