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7-30 23:14:17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绘本在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笔者以绘本为载体,以培养“五大情绪智力”为目标,开发并实施了小学生情绪管理课程,通过“分段使用”、“整体阅读”、“想象创编”和“模仿绘画”等多种绘本使用策略助力课程实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情绪智力,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尝试和借鉴。
发表时间2024-06-14 15:43:29
病耻感是病人由于自身所患疾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而病耻感也成为阻碍青少年主动求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从“课堂生成”和“病耻感”的角度,呈现并分析一堂心理课,讨论了课堂上临时生成的病耻感话题,以及教师对该话题的及时回应、对课堂的适当调整,给学生带来的影响。通过案例反思,总结了心理课堂生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病耻感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从目标、内容和方法三个方面,对如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病耻感教育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青少年病耻感教育提供更多启发和借鉴。
发表时间2024-06-13 11:03:20
活动性、体验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心理课之所以有“心理味”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心理课上有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学...
发表时间2024-05-22 10:30:35
社会情感学习(SEL)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小学劳动教学的主体性、互动性、规则性、协作性等特点为SEL的融入提供了良好的载体。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活动与评价反馈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将SEL理念融入劳动教学中,促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发展社会情感能力。家庭、学校与社会的共同支持是确保SEL融入劳动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托。
发表时间2024-05-06 22:55:52
“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 Theatre)逐渐融入心理课堂,它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元素,让心理课有了更灵活的形式,并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表达自我,促进学生在做中学,为学生心理赋能。笔者将这一模式引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定义、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融合的价值及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发表时间2024-04-23 15:02:28
以整合五大系统,提炼整体单元主题;对照关键指标,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围绕情境主线,做好活动项目分配;“备教学评”一体化,完备单元教学评价,聚焦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探究心理课单元整体设计,助推学生深度学习与深刻体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发表时间2024-06-27 08:24:54
近年来,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发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本文从高中创造力课程开发背景、课程架构安排、教学内容设计三个角度对我校高中创造力课程研发过程进行介绍,并对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创造力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效,切实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提升。
发表时间2024-04-07 14:21:31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家访工作也被再次重视,心理家访则因其更具针对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面更专业而随之产生。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家访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较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家长和学生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学生问题改善不明显。本文旨在探实践中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一套完善的“三阶七步”心理家访机制,破除家长和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建立较为温暖和谐的家校信任关系,为家庭和个体赋能规范工作流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发表时间2024-04-03 06:42:30
“坐标评量技术”是以“坐标轴”为载体,通过短期焦点问题解决疗法中心理评量技术绘制状态曲线,不仅可以利用量化的数值协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还能连点成线,分析、预测曲线图等,对于初中心理课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心理发生发展的“知情意行”规律上帮助学生客观审视问题、深入感悟情感体验、有效开展现实行动。
发表时间2024-03-27 12:53:13
高三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社会压力、同伴压力、生理和心理压力等。作为绘画心理分析中的一种主题画,将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可以将画者目前面临的压力、动力和面对问题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他们寻找已经存在的资源,挖掘可能存在的资源,进而确认自我,突破自我,是学生明确目标,缓解压力,表达情绪的有效途径。
众筹学生智慧,走进学生心里 ——“定制卡牌”在小学中高段心理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25 21:10:29
为提升学生心理课的参与度,我们尝试用“众筹”的方式进行突破。众筹原是一种集资方式,智慧如何众筹?我们基于焦点“开放、赋能、正向”的基本信念,从情感、活动和思维三个层面探索架构了赋分型、填空型、联想型三种“定制卡牌”,具体论述了如何聚集学生智慧制作卡牌、运用卡牌、调整卡牌。“定制卡牌”的运用提升了学生自助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激活了课堂团体动力。
发表时间2024-05-16 16:16:49
根据政策和学情的需要,《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纲要》中设置了“珍爱生命”主题。“珍爱生命”主题课程框架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情意”和“生命行动”三方面,采用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涵盖四大生命教育主题,既了解生命历程、了解生命历程、应对生命困境和积极拓展生命,制定了初中和高中生命教育的目标、主题和学习要求。为配合实践,我们给出了课程实践和评价的操作建议,为后续区域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乃至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发表时间2024-03-13 13:42:49
高中心理课堂教学由大量基础性短时高频对话构成,教师的即时语言反馈是课堂教学反馈的一种形式,具有生成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当前,教师的即时语言反馈还存在情感的交互反馈缺乏、内容的深度反馈不足、中立的态度反馈欠缺等现象,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理论和方法能重构教师即时语言反馈方式,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认知调整,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从“心灵鸡汤”到品质技能的进阶 ——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4-02-26 11:06:57
本文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现实需要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改革趋势,以课例《注入“身”能量,重启好心情》为例,探讨了“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团体动力四阶段”模式在真实课堂中的应用,及其核心要求。
发表时间2024-02-05 21:33:23
心理健康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要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离不开师生的互动,有效提问是师生高效互动的关键,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通过不同的提问技巧助力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以心理课堂为支点,撬动入学适应能力——幼小衔接背景下一年级入学适应能力提升的主题心理课探索
发表时间2024-01-25 22:41:46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面临着身心巨变,部分新生容易导致焦虑和紧张,甚至会出现“适应性障碍”。作为小学心理老师,笔者尝试以游戏和绘本为两个主要教学策略,从五个入学适应能力元素为出发点,以八大心理品质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以“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心理课程计划,并开展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心理课堂驱动科学幼小衔接,帮学生以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各种新变化,积极主动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
创造故事语境,赋能生命成长 ——叙事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4-01-25 11:03:09
叙事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主要运用叙事哲学观调整目标制定和师生关系定位;运用叙事疗法的外化等技术,促进学生的自我表达,引导学生的自我发现,赋能学生的自我成长。本文结合多个活动案例,呈现了叙事疗法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的创造性应用和思考。
发表时间2024-01-14 21:48:40
情绪管理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方面,但受到青春期特有的思维模式与认知水平的限制,认知调适有一定局限性。而表达性艺术治疗有形式丰富、非语言渠道、减少抗拒、提供安全宣泄平台的优势,可以通过绘画、黏土、音乐、诗歌、心理剧等艺术载体,帮助学生实现表达情绪、整理内在冲突、实现促进心理成长的目的。本文结合教学经验,例举了初中情绪管理课中运用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五种形式,即绘画、黏土、OH卡牌、拼贴画与诗歌,并提出了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及思考。
发表时间2023-12-22 09:21:56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学校和家庭作为高中生成长的两个重要微系统对他们的生涯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很多研究证实,父母积极教养方式能够增强高中生的生涯适应力。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并开发高中生父母积极教养校本教材,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材,以期促进高中生的生涯适应力。
发表时间2024-03-01 10:04:54
近年来,绘本常被运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之中,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也被称为绘本心育。但当前绘本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运用方法不成系统,虽有前人总结经验,但缺乏研究者将绘本心育课的创编过程细化、具体化。因此,本研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及前人方法,梳理了将绘本运用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四点方法:(1)精选绘本,确定主题;(2)活用素材,服务目标;(3)丰富课堂、强化体验;(4)关注细节、开放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