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活动、体验、分享——让课堂充满生命的色彩

发表时间2012-10-24 20:33:32

心理辅导课是在教师引导下,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思考、感悟而获得心理成长。究竟怎样的一堂课才算是好的心理辅导课?通过这次公开课,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要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动、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课整合的尝试与结论

发表时间2012-08-17 22:21:12

综合实践活动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资源,同时心理健康课也可以借鉴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笔者尝试把两种课程进行整合,并在实践中应用探索,发现整合的课程有其实践的意义,同时也要注意结合实际的教育环境,而毋庸置疑的是,整合课程蕴含丰富的教育资源,对于学生综

关于心理课中学生活动与教学内容解离现象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4-07-08 17:03:01

在一线听课教研过程中,发现在心理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常出现学生活动与教学内容解离的现象,表现为二者没有融为一体,学生活动流于形式。具体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活动设计有效性不高、问题设置引导性不足、学情分析准确度不够、理论依据充分性不强、对学生能力信任度不高;本文对上述原因进行分析,并从设计切实有效的活动、进行真正有效的设问、开展充分的学情调研、掌握充足的概念理论、给与学生足够的信任五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以绘本为载体的小学生情绪管理课程的 开发与实施

发表时间2024-07-30 23:14:17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绘本在提高学生情绪智力方面有明显的作用,笔者以绘本为载体,以培养“五大情绪智力”为目标,开发并实施了小学生情绪管理课程,通过“分段使用”、“整体阅读”、“想象创编”和“模仿绘画”等多种绘本使用策略助力课程实施,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情绪智力,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了有效的尝试和借鉴。

将心理课上的意外事件,化为教育契机

发表时间2024-06-13 11:03:20

活动性、体验性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特征,是心理课之所以有“心理味”的重要原因。也正是因为心理课上有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学...

融入故事叙说的中职“希望课”大单元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4-07-23 09:28:18

本文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内涵和单元教学实施路径,从大概念“希望感”出发,以“认识自我 健康生活”为例,从中提取大概念,整合教材内容,丰富叙事形式,实施多元评价四个方面开展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为心理健康教师和教研工作者提供教学参考。

“一人一故事剧场”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5-06 22:55:52

“一人一故事剧场”(Play Theatre)逐渐融入心理课堂,它提供了丰富的活动元素,让心理课有了更灵活的形式,并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表达自我,促进学生在做中学,为学生心理赋能。笔者将这一模式引入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从“一人一故事剧场”的定义、其和心理健康教育课融合的价值及应用策略展开论述。

聚焦学习品质培养的“备教学评”一体化心理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24-04-23 15:02:28

以整合五大系统,提炼整体单元主题;对照关键指标,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围绕情境主线,做好活动项目分配;“备教学评”一体化,完备单元教学评价,聚焦学生的学习品质培养探究心理课单元整体设计,助推学生深度学习与深刻体验,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学会学习”真实发生。

高中创造力课程的开发及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4-06-27 08:24:54

近年来,我国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越发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培育创新文化”,培养创新型人才更是教育者的重要使命。本文从高中创造力课程开发背景、课程架构安排、教学内容设计三个角度对我校高中创造力课程研发过程进行介绍,并对实际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不断完善创造力课程内容,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实效,切实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与提升。

优势资源视角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 ---以“心生树”课程校本化实施为例

发表时间2024-04-20 13:06:37

摘要 本研究在国家教育政策引领下,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旨在开发初中生生涯心理特色课程并进行校本化实施。课程基于优势资源视角理论,分为三章节:(1)I am “心”效能,探索内在优势;(2)I can “生”成新能力,培养生涯能力;(3)I have外部“树”能量,挖掘运用外部支持与资源。涵盖性格探索、情绪管理等20个主题。课程采用多样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唤醒生涯意识,提高应对学业与职业挑战的心理复原力。

家校共育背景下心理家访工作机制探索

发表时间2024-04-07 14:21:31

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环境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随着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日益严重,家访工作也被再次重视,心理家访则因其更具针对性,对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方面更专业而随之产生。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家访在目前的形势下存在较大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家长和学生的抵触情绪较为明显,学生问题改善不明显。本文旨在探实践中破解这些困境,建立一套完善的“三阶七步”心理家访机制,破除家长和学生对心理问题的偏见,建立较为温暖和谐的家校信任关系,为家庭和个体赋能规范工作流程,为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坐标评量技术”在初中心理课堂中的实践运用

发表时间2024-04-03 06:42:30

“坐标评量技术”是以“坐标轴”为载体,通过短期焦点问题解决疗法中心理评量技术绘制状态曲线,不仅可以利用量化的数值协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还能连点成线,分析、预测曲线图等,对于初中心理课堂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从心理发生发展的“知情意行”规律上帮助学生客观审视问题、深入感悟情感体验、有效开展现实行动。

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的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4-03-27 12:53:13

高三学生可能面临学业压力、社会压力、同伴压力、生理和心理压力等。作为绘画心理分析中的一种主题画,将爬山图绘画技术应用于高三压力调节心理课,可以将画者目前面临的压力、动力和面对问题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帮助他们寻找已经存在的资源,挖掘可能存在的资源,进而确认自我,突破自我,是学生明确目标,缓解压力,表达情绪的有效途径。

众筹学生智慧,走进学生心里 ——“定制卡牌”在小学中高段心理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25 21:10:29

为提升学生心理课的参与度,我们尝试用“众筹”的方式进行突破。众筹原是一种集资方式,智慧如何众筹?我们基于焦点“开放、赋能、正向”的基本信念,从情感、活动和思维三个层面探索架构了赋分型、填空型、联想型三种“定制卡牌”,具体论述了如何聚集学生智慧制作卡牌、运用卡牌、调整卡牌。“定制卡牌”的运用提升了学生自助能力,促进了教师教学理念,激活了课堂团体动力。

OH卡牌结合教育戏剧开启“探索自我”主题系列心理团体辅导课

发表时间2024-03-24 22:48:46

摘要:OH卡牌和教育戏剧同属表达性艺术治疗的领域,它们是启发和引导个体表达自我的重要载体。小学高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期,面对越开越多来自学业和人际交往的压力,如果没有恰当的渠道进行排解就会影响身心健康。在心理团体辅导课中使用OH卡牌和教育戏剧技术,有助于帮助学生探索自己当下的关注点,并以放松的方式进行表达和呈现,借此纾解压力,发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不同角度和路径。

中学生命教育主题课程框架和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4-05-16 16:16:49

根据政策和学情的需要,《北京市西城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纲要》中设置了“珍爱生命”主题。“珍爱生命”主题课程框架包括“生命认知”、“生命情意”和“生命行动”三方面,采用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涵盖四大生命教育主题,既了解生命历程、了解生命历程、应对生命困境和积极拓展生命,制定了初中和高中生命教育的目标、主题和学习要求。为配合实践,我们给出了课程实践和评价的操作建议,为后续区域中学生命教育课程、乃至心理教育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

焦点解决技术在高中心理课即时语言反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13 13:42:49

高中心理课堂教学由大量基础性短时高频对话构成,教师的即时语言反馈是课堂教学反馈的一种形式,具有生成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当前,教师的即时语言反馈还存在情感的交互反馈缺乏、内容的深度反馈不足、中立的态度反馈欠缺等现象,基于焦点解决技术理论和方法能重构教师即时语言反馈方式,强化师生间的情感互动和认知调整,提升学生自信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从“心灵鸡汤”到品质技能的进阶 ——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24-02-26 11:06:57

本文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剖析,结合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现实需要与深度学习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改革趋势,以课例《注入“身”能量,重启好心情》为例,探讨了“深度教学视域下的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教学团体动力四阶段”模式在真实课堂中的应用,及其核心要求。

巧用提问,助力心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4-02-05 21:33:23

心理健康课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要确保活动不流于形式离不开师生的互动,有效提问是师生高效互动的关键,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通过不同的提问技巧助力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从而实现自我成长。

以心理课堂为支点,撬动入学适应能力——幼小衔接背景下一年级入学适应能力提升的主题心理课探索

发表时间2024-01-25 22:41:46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面临着身心巨变,部分新生容易导致焦虑和紧张,甚至会出现“适应性障碍”。作为小学心理老师,笔者尝试以游戏和绘本为两个主要教学策略,从五个入学适应能力元素为出发点,以八大心理品质培养为课程教学目标,构建以“一年级新生入学适应能力提升”为主题的心理课程计划,并开展课堂的教学实践。以心理课堂驱动科学幼小衔接,帮学生以阳光向上的心态面对各种新变化,积极主动适应小学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