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的“我”---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应用于自我同一性问题的中职生个案辅导
发表时间2023-11-27 12:29:54
职校的一名男生,从班级中最受欢迎到备受孤立,从非常自信到封闭自己,逐渐迷失在别人的评价中,情绪低落,对未来迷茫,因此求助心理老师。心理老师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其自我同一性处于扩散状态,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对其进行干预,帮助学生找到“自我”,重塑在校生活学习的信心。经过六次心理辅导,学生逐渐清晰的看到自身资源,找到对自我的掌控感,自我同一性状态从扩散状态改变为延缓状态,取得良好效果。
焦虑和抑郁混合型障碍女生的“焦点解决模式”家庭系统治疗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3-11-25 11:44:25
通过11次焦点解决短期模式取向的家庭系统治疗,对一名16岁患焦虑和抑郁混合型障碍的女孩A进行个案研究。发现:1、焦点解决模式的家庭系统治疗能够促进焦虑和抑郁混合型障碍症状的缓解和社会适应的完善。2、对焦虑和抑郁混合型障碍的焦点解决模式家庭系统治疗主要经历接触期、改变期、巩固期及结束期等四个阶段;3、把焦点解决模式与家庭系统治疗相结合是合理的。
是“仓鼠”还是“兔子”? ——认知行为疗法在高中生人际关系辅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3-11-24 13:14:06
进入高中后,很多性格内向、不善于人交流的学生无法缓解学习压力与人际焦虑,逐渐被无能感包围,产生自己不值得被他人喜欢等消极情绪。咨询师利用认知行为疗法,建立个案概念化,通过引导式提问帮助学生识别并修正自己的不良情绪,发掘积极资源。让学生正确认识、接纳自己,改善与朋友的相处方式,增强沟通,积极交流,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与人际交往观念。
偷穿女装的他 ——理性情绪疗法和心理剧技术应用于高二学生心理辅导案例
发表时间2024-03-01 11:27:31
18岁高中生小顾因性别认同障碍遭受心理困扰,出现生理反应,与父母沟通不畅,对未来感到迷茫和焦虑。心理老师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和心理剧技术,帮助小顾建立信任关系,调整不合理信念,降低人际交往焦虑,并协助他与父母沟通,获得家庭支持。老师建议寻求权威专家的意见,鼓励小顾与父母一起学习和面对。
五个“坏”主意 ——一例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的高中生辅导个案
发表时间2023-11-23 16:40:46
来访者是一位即将参加一诊考试的高三学生,因与同学间的人际冲突陷入焦虑、悲伤、愤怒的复杂情绪,继而影响了学习和备考状态。咨询师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鼓励来访者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获得对生活的掌控感,最终帮助来访者走出负面情绪的阴霾,调整学习状态,顺利完成考试。
发表时间2024-03-14 09:51:27
一名高二女孩曾在初中遭到同学经常性的辱骂形成心理伤害,对同学的眼神、语言和动作等都变得异常敏感,总觉得大家讨厌自己,在背后骂自己,甚至出现情绪失控和跳楼未遂,后经医院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心理老师全面了解信息后,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辅助叙事疗法中的外化技术,帮助她识别非理性认知,重塑新认知,解离情绪,并学会控制情绪,重新认识自我和他人,重获人际支持,实现自我成长。
发表时间2023-12-18 11:07:19
一位高一女生,多次与班里同学发生激烈冲突,人际关系极其紧张,已经陷入僵局,经常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有使用小刀进行自伤的想法。通过引导其自由宣泄情绪、理性关注优点、训练沟通行为等途径,使其开始了换位思考,找到了理性信念,激发了自信品质,促成了行为改变。经过三次辅导,女生状态有了很大改善。
发表时间2023-10-25 10:37:22
一个原本天真烂漫的10岁小男孩仿佛没有了灵魂,突然的转变源于家中新出现的“妹妹”。咨询师通过家庭辅导、沙盘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辅导方式,联合家长、班主任、科任老师的力量帮助小男孩满足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回到原本应有的状态。
发表时间2024-01-06 16:06:59
后疫情时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在市教育局和市卫健委联合牵头的“校-医共建”师生心理关爱“6个1”行动的推动下,学校与医院结成“校-医”联盟,开通了心理危机学生转介的绿色通道,共同探索了一套“医教结合”的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基于“家校医”联动的机制,我校与医院协同干预了十多起危机个案,案例中的小A就是一例在家校医三方联动下转危机为转机的成功案例。通过干预,小A顺利度过危机并成功返校完成学业,进入大学深造。
湾区“超级飞侠”的顺利降落——叙事疗 法在流动儿童转学适应辅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3-10-08 14:32:03
大湾区流动儿童小飞(化名),敏感要强,转学后由于无法适应新环境,学习和人际受阻,自我效能感低下,萌发不想上学念头。针对以上情况,辅导者采用叙事疗法,通过外化技术、丰富支线故事、见证,帮助该生舒缓内心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察觉当前行为模式与心理困扰之间的联系,增强自我效能感,激发来访学生的改变意愿,并寻找正向行为替代适应不良行为,进一步认识和接纳自我,健康快乐适应新生活。
发表时间2024-03-19 09:25:56
一名高中生将外婆的意外去世归因到自己身上,从而造成一系列身心反应,前来学校心理辅导室求助。通过倾听与共情、改变不合理认知、运用空椅技术、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等方法帮助来访学生重新看待与外婆之间的关系,学会与外婆、与自己和解,珍惜当下。最终来访学生能够放下过往,缓解了恐惧焦虑情绪,重新赋能前行。
隔代抚养青少年祖辈去世后的家庭关系重建 ——高中生的丧亲辅导
发表时间2023-10-05 16:32:31
一位隔代抚养的高中女生在爷爷去世之后又面临奶奶重病,引发了复杂的哀伤情绪,本案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研发的PM+辅导技术,通过压力管理、问题管理、积极行动、重建社会支持四个步骤进行丧亲辅导,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指出隔代抚养青少年祖辈去世后建立新的家庭关系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出应对建议。
《涅槃重生—— 一例“医教结合”背景下的中学生抑郁症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3-09-29 15:56:51
内向的初二男生云涛(化名)长期照顾卧病在床、性情不定的父亲,家庭变故、学业断续导致其成绩下降、陷入抑郁情绪,对自我消极否定并产生自伤行为。咨询师通过我市“医教结合”项目下的未成年人心理援助“绿色通道”,求助市精神专科医院儿少科专家。通过主任医师诊疗予药和咨询师心理咨询双管齐下,联合班主任及云涛亲属的力量调整其家校环境,增强支持系统,最终云涛被拉出抑郁的泥潭,重启人生“心”旅程。
发表时间2024-03-01 13:12:31
一名高二年级女生因童年早期经历汶川地震与亲人离世,十年之间仍会出现怕黑、感觉房屋晃动、思维插入、闪回、惊恐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针对这种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个案,心理老师提供共情、抱持的咨询关系,让来访者释放内心的情绪,并采用稳定化技术及资源取向,稳定情绪,挖掘来访者内在、外在资源,让来访者看到希望,激活内在力量。
在生与死的边缘,探寻生命的意义 ——一例中学生危机干预个案的心理辅导
发表时间2023-09-13 17:58:33
一名诊断为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初二男生,认为自己生命没有意义而多次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在辅导中,心理教师通过治疗师导向沙盘技术和短期焦点问句,帮助学生宣泄情绪,看到内心深处的期待和渴望;通过家校联动进行危机干预,修复亲子关系,完善并扩大其人际支持系统,并帮助其探寻生涯的方向,发现自身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他们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朋辈辅导在初中生人际适应问题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3-11-28 09:50:10
对于初一新生而言,人际适应问题是对其各方面影响最大的心理问题。初一男生小磊自开学以来,在人际交往方面出现了若干问题,这进一步影响到了他在学习、情绪等方面的表现。在对小磊人际适应的干预中,心理老师除了利用心理辅导来对其进行干预,还借助了班级心理委员小希的力量,通过渗透在日常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倾听、共情和有效沟通,用朋辈辅导的方式帮助小磊走出迷雾、收获友谊。
发表时间2024-03-01 13:11:23
一名高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半年后,仍不能适应当前班级环境,产生了焦虑和厌学情绪。经过交流得知,其诱发因素为升学后在班级内成绩排名的大幅下降,源头核心在于“我必须要别人做得更好,这样我才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关注”这一非理性思维。心理老师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一方面利用身体技术缓解她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利用认知技术纠正她的核心信念。经过五次咨询,该同学已经能妥善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认识到了核心信念存在的偏差及其产生原因。同时她表示,继续留在这个班级内会很难解决这一偏差会,她选择去低一层次的班级,给自己合适的环境缓冲,
发表时间2023-11-09 10:59:51
小南是一名初二学生,因沉迷手机导致成绩一落千丈,父子两人因此冲突频发,求助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先与学生共情,理解接纳学生的“不良”行为;然后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运用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的“刻度化询问”技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看到在这段糟糕的亲子关系中,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接着运用空椅子技术、面质技术等帮助他们尝试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不当行为背后真正的目的;最后基于心理学中的冰山模型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学生探索发现内心的真正需求,并且找到既能满足他们内心需求又能被父母接受的其他方式方法,辅导取得了
我该如何面对痛苦的成长经历—— 一例紧急事件应激晤谈辅导记录
发表时间2023-08-07 13:00:14
个案中的小谷因语文课堂小测有两句古诗默写不出来,心情烦躁,课后在课室用拳头捶墙壁被同学们看到,觉得丢脸,觉得自己很没用,并且想到自己痛苦的成长经历,觉得活得没有意义,于是发生了冲动性自我伤害行为,幸好语文老师及时将其拦截住。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第三天,心理老师运用紧急事件应激晤谈(CISD)对小谷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晤谈过程依次按照导入期、事实期、感受期、反应期、症状期、辅导期以及再入期六个阶段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爸爸别走”到“爸爸再见” —— 一年级分离焦虑症个案辅导
发表时间2023-07-25 13:54:58
一名小学新入学女生,因在家备受关注,家长宠溺,导致无法适应小学生活,产生分离焦虑。本文从建立温暖的咨询关系,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构建融洽的人际关系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沙盘游戏、绘画艺术治疗、系统脱敏治疗、绘本阅读治疗、行为矫正治疗等方法,在把好“方向盘”的基础上,用好“加速器”,画好“同心圆”,使其获得安全感,融入新集体,适应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