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10-05 18:15:17
我校六年级学生小A因为一次偷偷浏览了色情网页,从此便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发展到非礼女同学,在班级中过度地手淫。在与小A的交谈过程中,我运用共情、同理的咨询技术,取得了他的信任,从思想认知上引导他,在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时,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家校合作,
发表时间2013-07-03 09:07:28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观点中,儿童早期的心理创伤会一直影响着个人以及个人的人格发展。在生活中,个体的行为出现偏差或者人格的发展扭曲,都能在童年的经历中找到原因。
发表时间2013-07-01 20:45:22
本文运用格式塔疗法,引导来访者意识到发生在过去的两件未完成事件(一件事爸爸的去世留下的遗憾,另一件对初二班主任态度不好留下的愧疚)对现在产生的影响。通过空椅子技术帮助来访者与父亲实现“对话”,并领会到父亲的去世已经成为事实,自己能做到的是珍惜现在的生
发表时间2013-06-25 16:18:40
本文记录了咨询师运用人本主义疗法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协助初中女生燕l玲解决其心理困扰——父母为什么这么偏心?通过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激发燕玲充分发挥自己积极向上、自我肯定的成长,挖掘自我实现的潜力,让来访者释放压力、辨析问题,认识到改良关系
发表时间2013-06-24 16:54:03
中学生处于心理发展从幼稚到成熟的重要过渡时期,此时学生中出现的很多问题行为普遍存在复杂的心理成因,一般的思想教育工作并不能很好的解决根源问题。隐喻故事疗法能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讲故事”的形式,快速打破阻抗,从问题的根源入手对学生的心理进行疏导。本文即是
发表时间2013-06-10 18:18:08
摘要:本文叙述了一位高一女孩因人际交往焦虑而寻求自我成长的心路历程。文章具体分析了帮助该求助者重新探索、认识自我进而重塑自我的过程。通过思维训练和行为训练两大步骤帮助求助着充分认识自己,理解和接纳自己,从而积极的参与到校园的交往和学习生活中。
发表时间2013-03-28 09:32:01
目的 探索车祸事件对高中女生的心理影响,以及合适的心理干预方法。方法 对一例成功采用意象对话进行车祸后心理应激干预的高中女生咨询案例报告进行质性文本分析。结果 高中女生作为严重车祸事件的目击者相比普通的成年人会更受到强大的心理冲击,表现为强烈的回避行为
发表时间2013-02-28 11:19:14
采用贝克认知疗法的原理和技术,对一例中学生考前焦虑的咨询个案进行分析。咨询师扮演诊断者和教育者的双重角色,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咨询关系。通过六次咨询,明确不合理认知是导致考前焦虑的根本原因,帮助求助者检验其表层错误观念,纠正核心错误观念,并通过行为矫正
发表时间2025-03-12 16:14:38
本研究以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信任关系、执行恰当的评估、探究例外情况、运用赞美的技巧以及积极实施“一小步”行动等方法,对一位遭受性侵害的女孩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辅导,帮助她逐步恢复心理平衡并重新规划未来。这不仅为在类似情境下的危机干预提供了参考,而且进一步验证了焦点解决短期心理治疗理论在创伤后心理康复中的有效性。
第二把手术刀 ——叙事疗法在高中生低心理韧性自伤个案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5-01-01 21:11:28
一名高中女生因家庭原因,缺乏自我认同,成绩不良时会出现自伤行为,被医院诊断为焦虑抑郁状态,拒绝药物、心理治疗。心理老师以该生《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结果为导向,从其分值较低的四个维度“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入手,采用叙事疗法的问题外化、发展支线故事、观众见证等技术对其开展辅导。经一个学期的心理辅导,该生情绪趋于稳定,自伤行为明显减轻,心理韧性得到提升。
发表时间2024-12-27 14:26:33
本文以一例社交焦虑的高中生为对象,依据社交焦虑的认知行为概念化模型分析其焦虑情绪和回避行为,并制定认知行为取向的辅导策略,针对其认知、情绪和行为问题开展了12次辅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辅导前后的情绪变化。结果显示,来访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具有明显下降,社会功能显著改善,达到预期的辅导目标。
“聚光灯”下的我——认知行为疗法在高中生强迫思维心理辅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12-02 16:39:44
自我价值感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动力源泉。一位高中男生因自我价值感严重依赖他人评价而饱受强迫思维的困扰,心理老师在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森田疗法帮助他觉察和改变不合理信念,减少强迫思维出现的频率。通过5次心理辅导、3种精心设计的家庭作业,来访学生的咨询目标基本达成,自我价值感明显提升。
打破认知模式,建立积极循环 ——认知行为疗法在初中生焦虑情绪辅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11-19 16:33:14
一名初三男生由于考试失败引发焦虑情绪,激活了其早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不合理信念,进而出现害怕考试等回避行为,陷入消极认知循环中。心理教师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学会接纳和耐受焦虑情绪,并通过科学的方法减少情绪对自己的影响程度,调整不合理认知。经过辅导,该生能够更好地处理焦虑情绪,对焦虑的耐受度更高,也学会了主动调整认知,建立更加符合客观事实的认知。
发表时间2024-11-08 13:07:27
一名六年级男生在某课堂上突然用小刀割伤手腕,大喊“我不活了”,并冲向了教室的窗户,被老师和同学们拉住。班主任陪同该生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老师通过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共情等心理辅导技术与其建立信任、协作的咨访关系,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法对其进行心理辅导,通过寻找“例外”经验为其积极赋能,帮助其聚焦当下问题的解决,重建解决问题的信心,提升心理弹性和韧性,从而化解心理危机,停止自伤,使其生活和学习回归正常,对生活充满期盼。
发表时间2024-12-23 12:10:41
目的:探索认知加工疗法对于曾遭受过校园欺凌导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中生来访的效果。方法:以1例因遭受校园欺凌而导致的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高中生为对象,利用认知加工疗法对其进行为其15周的心理咨询,通过挑战其同化类和过度顺应类卡点,采用针对于DSM-5更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CL-5)进行测量。结果:15次心理咨询后,来访者的症状得到显著降低,PCL-5量表分数降低到警戒线以下,在之后的一个月和一年的回访中显示咨询效果保持良好。结论:认知加工疗法能显著降低高中生的创伤后应激症状,并能够维持稳定效果。
发表时间2024-10-22 12:22:35
高三男生小林,因为各种躯体反应无法在教室里学习,求助于学校心理教师。心理教师共情、接纳来访的焦虑情绪,运用认知、心灵图卡等技术引导其逐步找到问题的症结,帮助其慢慢回复到正常的生活轨迹,最后顺利完成高中学业。
发表时间2024-10-17 07:35:40
心理危机是指个体在面对突发或重大的自然、社会或个体生活事件时,由于该事件超越了个体的挫折承受力而出现的一种情绪与行为的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环境内,由突发或重大的个体危机事件所导致的在校成员的一种严重心理失衡状态。本文是对一例自杀未遂高中生的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的完整干预过程记录,包含了以心理中心、班主任、年级组、学校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在内的校园危机工作小组在此次危机干预过程中的详细工作过程记录以及此次危机干预的实际效果和相关反思。
“拉小提琴”的女孩 ——叙事疗法应用于非自杀自伤行为的个案研究
发表时间2024-10-08 10:22:20
本研究旨在探讨叙事疗法在解决青少年非自杀自伤(NSSI)行为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深入分析一个具体个案,研究采用叙事疗法,帮助来访者识别并重构其问题经历,最终达到减少NSSI行为的目的。
聚焦现实冲突,促进生活平衡 ——积极心理治疗范式下青少年情绪问题个案咨询
发表时间2024-09-11 13:57:24
摘要:一名高二女生因为成绩下滑,经常感到沮丧、焦虑,并且情绪起伏较大,表现出明显的情绪问题,严重影响了学习生活,最后难以在学校学习,被医院诊断为“心境(情感)障碍”。心理咨询师运用积极心理治疗方法,在九次短程心理咨询中,帮助她转换视角、提升能力,启发她运用自身资源解决现实冲突,并促进生活的平衡。咨询结束后,她的情绪明显稳定,并能在家安排学习生活。
肆意绽放,永不凋零——叙事疗法在高中生自我价值感辅导案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8-20 16:58:35
一名高中女生长期受困于曾经“问题事件”的影响,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极度缺乏自我价值感。采用叙事疗法,通过故事叙说、外化问题、重新编排、丰富例外、期望故事、巩固强化等方法帮助来访者重新创造生命故事,形成积极自我,增强自我价值感,获得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