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8-11 17:48:52
本案例讲述了一名九年级的女生思思(化名)的困扰,心理老师通过叙事疗法中的“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而厚”、“局外见证人”等技术,帮助思思自主发现身边的特殊意义事件,并帮助思思连接自己的生命资源,使她逐渐适应与人交往,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活动。此次个案一共做了六次心理辅导,前面两次心理老师积极倾听思思的故事,与孩子发展了良好的信任和对话关系。在第三次心理辅导时,心理老师及时挖掘出妈妈偷看思思日记带给思思负面情绪背后的不同意义,引导思思重新看待妈妈的这种行为的真正原因。第四次心理辅导时,心理老师将思
发表时间2024-08-16 11:40:30
本研究探讨了一名初一女生因不适应初中生活而引发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这些情绪对其学习成绩的影响。咨询师详细评估后,采取了认知疗法并结合积极心理干预技术,引导该女生识别并修正了非理性认知,有效调整了情绪反应,并成功适应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本研究为其他新生提供了关于入学适应的参考和指导。
高考前坠入“自我否定”漩涡——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帮助高三学生应对突发事件
发表时间2024-08-07 15:51:37
在临近高考前三个月,一名高三女生在课间讨论“女权主义”话题,被班里一群男生反驳甚至辱骂,事后这名女生出现明显而强烈的应激反应,并开始陷入“自我否定”漩涡之中。辅导教师采用接纳承诺疗法,对该生的应激反应进行疏导和帮助,并使其学会从“自我否定”漩涡中脱钩,重新建立积极的自我认识。及时有效地帮助该生恢复备考状态,顺利迎接高考。
“这个世界上有另一个你在爱你” ——应用情绪取向疗法缓解亲职化青少年抑郁的辅导个案
发表时间2024-07-05 16:51:37
亲职化是指孩子过早地承担了超出其年龄承受范围的成人责任、父母角色,比如照顾父母的情绪。来访初中女生小兔就是一个亲职化的孩子,由于自己的情绪得不到纾解、还要照顾父母的情绪,她逐步形成了僵化的内在运作模式,认为“没有人会爱我、接纳糟糕的我”,导致遇到较小的刺激源时就会有较严重的抑郁情绪反应,甚至自伤行为。心理教师运用情绪取向疗法,反复进行“EFT Tango”的五个“舞步”,经由稳定情况、经验重组、整合巩固三个阶段,使小兔的情绪得到改善,内在运作模式变得更有力量;同时通过家校沟通,减轻了小兔的亲职化。
走出性别认同的迷宫 ——一例初中女生性别认同混乱的心理辅导案例
发表时间2024-11-12 00:33:31
本案例是一名初二女生的性别认同混乱问题。在引导来访者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心理辅导与干预:一、是引导来访者理清对好朋友的真实情感——非同性恋,找到背后的根源是性别认同混乱。二、使用认知疗法指导若男调整对性别角色的错误认知,突破性别刻板印象,发展性别双性化,从而形成稳定的性别认同感。三、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改善若男长辈传统的性别角色观念,接纳性别认同的多元化趋势,从而更好地接纳求助者。
发表时间2024-06-13 15:51:20
一位初二男生来自一个重组家庭,行为问题频发,亲子冲突严重。本案例把心理剧治疗中的角色交换、具象化、附加现实、镜观等技术运用在家庭辅导中,帮助这个家庭修正不合理信念,聚合家人能量,联结家人情感。经过四次家庭辅导后,该生行为问题得以改善,家庭关系变得和谐。
从对抗走向对话,于绝望看到希望——一例“对立违抗”学生的个案辅导
发表时间2024-07-23 09:28:48
对立违抗行为的特征是持续的违抗、敌意、对立、挑衅和破坏行为,大多因遭受过多挫折而引起强烈不满和对抗行为。本案例是一个职业中学的高二男生,他在选拔考时未进入实验班,于是产生了一系列的敌对情绪和违抗行为,严重影响到了生活和学习。心理老师运用接纳承诺疗法、绘画投射等辅导方式,使其面对和接纳痛苦,打破心理僵化,挖掘自身积极资源。通过辅导,来访者逐渐变对抗为对话,于绝望中看见希望,从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方向。
勇敢说“不”更快乐 ——认知行为疗法在高中生人际焦虑个案辅导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6-02 17:17:48
高三女生小Y因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拒绝别人而深陷内心冲突的困扰。最近一个月小Y感觉被室友当成工具一样不停地使唤,心里感到非常压抑、焦虑、痛苦,仅靠自己无法控制和调节情绪,心理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受到了影响,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故而主动走进学校心理辅导室寻求帮助,希望能够缓解内心的痛苦,走出当下的困境。 心理老师运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小Y识别并改变自身不合理信念,尝试并发展出理性的、适应性良好的想法和行为,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其自尊水平。经过4次心理辅导,结合小Y在干预前后填写的人际关系满意度量表(RSAT)、辅
发表时间2024-08-13 15:43:36
一名多次经历学业挫败的高三男生表现出学习效能感低、情绪低沉、害怕考试、拒绝进入教室等情况。在六次心理辅导中,心理教师通过运用心理教练技术,帮助学生看向目标、找到资源、激活力量,启发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策略,最终从“我不行”的心态改变为“我能行”。
走出网络迷途,做阳光少年——焦点解决短期治疗应用于网络依赖高中生个案辅导
发表时间2024-04-27 22:06:18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是一种短期的、面向未来的,强调发现当事人自身能力和资源的心理治疗方法。一名高二男生因为网络依赖而经常性的熬夜,上课睡觉,不与周围同学交流,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心理咨询师运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技术,引导当事人建构清晰的未来目标,发现过往的例外时刻,尝试小步子渐进原则,最终实现当事人规律作息,重拾交友信心等既定目标,帮助当事人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我对未来又有希望了 ——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在协助留守儿童构建自我同一性过程中的介入作用
发表时间2024-04-25 09:10:48
身为留守儿童的高一学生小花曾经对自己的未来有积极的畅想,可是家庭内部三代人之间错位的情感表达方式却让她不敢对未来再抱有期待,也不再主动发展现实中的自我。在心理辅导中,心理老师通过绘画心理分析技术发现小花内在仍有精神力量,仍有自我发展的愿望,为此她开展了针对性的家校沟通工作。最终,小花家人主动回到了各自的位置,也改变了和小花的沟通方式,这为小花走出角色混乱、构建自我同一性奠定了温暖的家庭基础。
发表时间2024-04-16 11:31:32
高一女孩入学后因经常迟到,上课走神,被班主任误认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建议来咨询。心理教师采用沙盘游戏、认知行为治疗等技术走进她的内心,察觉心结在人际焦虑。通过四次心理辅导,与来访者一起探索焦虑情绪背后的原因,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悦纳自己,帮助其学习人际交往技巧并逐步练习,增强了人际交往信心。
发表时间2024-04-12 17:29:20
接纳承诺疗法是以“接纳”、“认知解离”、“以己为景”、“关注当下”、“明确价值”、“承诺行动”为核心的心理治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沉迷手机的个案干预,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和使用手机的频次,从而验证接纳承诺疗法对青少年沉迷手机的干预效果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4-04-12 12:49:23
一位初三学生因过往挫折经历的影响,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害怕承担糟糕结果,很难做出决策,总是陷入在焦虑情绪之中,影响到学业和生活。在辅导中,心理教师基于家校协同视角运用认知行为疗法,以沙盘等方式为辅导媒介,帮助她克服生活中的困难,走出心理困境。
发表时间2024-04-11 13:10:11
女孩的呼救——一次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一、突发危机周日下午,手机突然跳出一条来自班长的信息,信息内容是小何发在学生群里的对话截图...
发表时间2024-03-31 21:17:58
一名中职高二女生因与家庭沟通不畅,产生情绪低落、轻生念头的心理危机事件。针对学生情况,心理教师及时介入开展危机干预,通过家校沟通,运用焦点短期辅导方法,帮助学生寻找例外和资源,改变认知,调节情绪,改变家庭沟通模式,建立良好家庭支持系统,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亲爱的女孩,你别怕! —— 对两度抑郁休学复学女生的个案辅导
发表时间2024-04-07 13:05:31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变得越来越快,学生学业压力变大,在中小学校园里,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焦虑、抑郁的状态,甚至出现要休学治疗的情况。初三一名女生,连续两次因抑郁发作休学,经过医院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在复学期间,心理老师对其进行长程的辅导,运用认知行为疗法、oh卡表达性艺术等方法,帮助其调整情绪。协同班主任、家长等多方力量,合力帮助其调整认知,重拾信心,走出自我认知的“牢笼”,不再害怕上学,接纳自己的不足,学会拥抱不完美的自己,积极面对生活。
看见自己的力量 ——焦点解决短期咨询在新生适应性辅导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4-10-25 11:57:09
学生因升入中职,新的环境、新的人际等让她短期内难以适应,加上从小怕“鬼”出现情绪失控和睡眠问题。本次咨询采用焦点解决短期咨询方法,引导学生看见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力量感,并减少过度聚焦怕鬼的行为,从而缓解睡眠和情绪问题,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发表时间2024-03-16 22:14:12
这是一个孩子从依赖走向独立的个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笔者作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运用沙盘游戏对来访者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在沙盘世界中表达内心世界,激活想像力、创造力,促进心灵的充实与人格的发展,从而达到治愈、转化、新生的可能。
发表时间2024-03-10 22:25:40
以一例抑郁状态伴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六年级女生为对象,通过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结合认知行为疗法,从认知层面改变其错误观念,与来访者一起拓展解决问题积极有效的路径,建构积极的认知框架。并通过自我管理疗法,从行为实践层面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激发来访者自身内部能量。辅导后,来访者情绪与睡眠明显好转,恢复了正常的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