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5-04-17 10:21:23
初中生在面对课业压力、同伴矛盾等压力性事件时,容易出现学习焦虑和人际焦虑,本文从危险性和保护性两个方面对初中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分析了资源取向与缓解焦虑情绪的结合点,从课堂教学、心理活动、个体辅导三个层面探索了资源取向在缓解学生焦虑情绪上的具体实践,旨在帮助学生重构对焦虑的认知,提升其情绪调节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因焦虑情绪引发的各类问题。实践结果表明,资源取向理念在心理干预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缓解初中生的焦虑情绪,并且表现出更好的接受度,促进了初中生的积极成长。
发表时间2025-03-12 19:43:52
在当代文化多元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生的偶像崇拜现象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虚拟偶像作为新兴的偶像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初中生群体中迅速蔓延。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1050名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偶像崇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了解初中生偶像崇拜的发展现状,聚焦虚拟偶像在初中生群体中的地位与影响,为探讨初中生偶像崇拜心理现象及引导策略提供心理学线索。
发表时间2025-03-10 18:59:35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儿童成人化现象已成为当前社会日益凸显的问题,这种现象给儿童个体的身心发展带来不可逆的影响。温尼科特的虚假自体理论从个体早期与外界环境互动的角度出发,阐释了早期关系对个体心理发展的重要性。本文尝试借鉴该理论剖析儿童成人化现象的形成原因,并在此基础上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提出相应建议,借此为儿童成人化现象的预防提供理论层面的参考。
发表时间2025-02-07 23:24:31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成长进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且高效的教学模式,凭借其独有的优势,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本文深入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系统阐述其实施步骤与应用策略,并结合实际案例展示其显著成效,旨在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发表时间2025-01-15 08:49:48
本文立足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结合学校工作中普通心理档案、特殊学生心理档案、心理动态跟踪档案的具体应用实例,分析如何建立心理档案,怎样有效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旨在为心理教师提供参考和启示,进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
(已入选9-10月上旬刊)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体验式教学在心育课中的探索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5-07-17 15:13:17
随着教育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发布了《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其中“数字化应用”维度明确要求教师应具备应用数字技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能力。传统体验式教学心育课虽然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仍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自主探究、评价方式标准化等方面上仍存在困境与难点。生成式人工智能(GAI)凭借其在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思维盲区突破、课堂评价标准化中的独特优势和应用潜力,为传统体验式教学心育课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本文结合《唤醒沉默的白羊——共同应对校园欺凌》这一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课例,探讨基于GAI
发表时间2024-12-21 14:18:58
后疫情时代,学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性与低龄化对中小学心理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能力在心理教师的工作中显得更为重要,而当前心理教师相关技能储备不足,医教脱节也导致中小学心理教师严重缺少面对高危个案的实践训练与实习机会。因此,本文探索了基于医教融合的中小学心理教师“跟岗实训”路径,从岗前专题培训、门诊跟岗实习、门诊咨询实践、专家面询访谈和专家案例督导5个环节进行医教融合人才培养,构建了“县级心理辅导中心—种子教师联盟—实践基地校”三级心理服务网络,并收获了一定的实践成效。
发表时间2024-12-19 17:44:33
在学校开展心理监测工作的背景下,对疑似心理疾病症状学生的医疗转介成为了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一大难点。造成这一难点的原因之一在于家长对学生心理危机的不理解或不接受。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多方会谈中要形成家校合力,需要找准会谈的困境、探究有效应对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4-12-16 12:02:56
摘 要: 家校沟通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意义重大。然而,实践中的家长与学校的沟通却障碍重重。本文以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视角,提出了树立系统观,促进全方位家校沟通;构建中立态度,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系统;积极赋义,协助家庭重获对生活的控制感;布置家庭作业,巩固会谈成果。以期建立高效的家校沟通模式,形成共同应对心理危机的合力。
发表时间2024-12-16 15:58:16
在高三考前开展素质拓展活动有助于缓解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情绪,同时增强团队凝聚力,鼓舞志气。本文就如何开展好考前素质拓展活动,获得良好活动效果,从确定目标与活动设计、活动的前期准备与注意事项、活动案例和活动总结反思等方面,进行经验总结分享。
正向结盟 协同干预——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4+4”理念探索与联动实践
发表时间2024-12-16 16:35:34
当前,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家校沟通对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意义重大。基于实际工作需要,本文提出中职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家校沟通的“四换位”理念与家-校-医-社“四联动”模式,对于破解当下心育工作“安全责任重大、专业力量不足、家校难成合力”等瓶颈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发表时间2024-10-11 09:56:21
摘要:面对心理问题低龄化的趋势,学校秉承“儿童友好”的办学理念,积极构建“校-家-社”心理互助共同体,开展“知心爸妈互助”、“暖心亲子互助”、“贴心同伴互助”三大实践活动,逐渐探索出具有本校特色的“心理互助志愿服务”模式,通过丰富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平台促进美好生命的共同成长。
发表时间2024-10-10 08:33:11
在学校心理咨询辅导工作中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充分,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较少等问题,心理咨询工作未能在学校充分发挥其作用。基于心理学家勒温的心理场理论,通过制度革新激活境域心理场,完善已有的固化制度和运作方式;通过情感联结浓厚关系心理场,拉近全体学生与心理咨询工作者之间的距离;通过知行促一丰盈个体心理场,提升学生对心理咨询知识的认知和对自我心理需求的自省,达成心理场重构,实现学校心理咨询“场景增能”。
发表时间2024-12-19 13:33:56
心理危机学生的干预工作成为学校和家庭面临的一大难题,从家校协同育人的角度分析当前心理危机学生干预中家校协同育人的困境,尝试探索建设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的体系、分工和机制,通过体系层级化、途径多样化,在发展、预防与干预三个目标上,借助家校协同育人共同体,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效。
发表时间2024-06-07 13:46:50
心理危机的预防、预警、干预的“三预”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普遍存在问题,心理危机“三预”工作有待提高。基于心理危机生态系统理论,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成立项目组,探索推进心理危机应对“课程化”“制度化”“协同化”“数智化”的“四化”策略,以此来提升“三预”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构建一体三维四柱危机干预网络,助力休学学生健康成长 ——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
发表时间2024-04-23 21:44:23
近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选择休学或面临休学的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相较于校内相对完善的危机干预系统,休学在家学生往往缺乏相应的支持性资源,导致休学学生的危机事件频发。因此,通过分析休学学生的需求和所面临的困境,结合心育工作实践和教育现状,构建一体三维四柱危机干预网络,运用该网络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资源,为休学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危机预防、识别、干预和善后支持,助力休学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发表时间2024-04-08 22:21:35
心理社团是落实“双减”政策实施课后育人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社团活动中常出现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或是不表达的“旁观者”现象,不利于团体进程的推进和团体凝聚力的增强,反而会破坏团队合作,对学生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形成阻碍。为提升心理社团活动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减少心理社团活动中“旁观者”的出现,努力变旁观者为活动参与者,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调查学生心理需求,活动设置有弹性;2.创设安全的活动氛围,活动过程有融入感;3.设置团体评价机制,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4.发挥教师教育
发表时间2024-03-20 15:52:58
在高中心理咨询中,需要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合适的策略来促进良好的帮助关系的建立,而咨询师的心理品质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从良好的自我觉察力,稳定平和的心态,接纳和包容的态度,充满好奇心,足够的耐心,伦理决策力等六个方面来论述和探讨有助于促进良好帮助关系建立的咨询师心理品质。
从“心”出发,助力成长 ——特殊教育学校孤独症学生问题行为应对策略例谈
发表时间2024-08-08 14:10:03
在特殊学校中,孤独症学生障碍程度较重,常常会出现问题行为,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挑战。在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时,教师应该坚持温柔而专业地态度,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规范、安全的方式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事后,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理解行为的动机,给与抱持;适当满足学生的需要,从而建立良好的关系;运用行为技术来帮助学生建立替代行为,通过个别训练的方式来补齐学生的技能短板,使得孤独症学生更好地适应班级的学习生活环境,减少问题行为。
发表时间2024-09-03 16:55:19
近年来因心理健康问题引起学生休复学的情况越来越多,随之相关的休复学操作急需进一步科学规范。通过休复学相关政策的分析、工作流程的实践以及过程中的几点思考,将休复学管理过程化、整体化。其中,休复学工作流程分为休学操作、复学操作和复学后操作三方面,有序实施、详细评估。该项工作,还需将学校、家庭、医院、个人联合起来,共同为学生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