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家校合力,用对话重塑希望 ——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视角下心理危机学生家校沟通困境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发表时间2024-01-25 18:29:50

家校沟通是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重点,有利于促进信息共享,通过家校合力来降低心理危机学生的风险程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面临着重重困境。本文采用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视角,分析了家校沟通困境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尊重家长意愿,聚焦共同目标;同理家长情绪,摘下病理标签;关注家长优势,实现正向沟通。旨在发挥焦点解决短期治疗的优势,用尊重、合作、不评判的对话来化解困境,重塑希望,为班主任和心理老师的家校沟通实践提供参考。

正念养育对中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4-01-03 10:27:35

本研究通过对中学生及其家长的问卷调查,探讨了正念养育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亲子关系和社会适应性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父母的正念养育水平与中学生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亲子关系在正念养育和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社会适应性在正念养育和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亲子关系和社会适应性在正念养育和青少年学业成绩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提升父母正念养育水平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进而提高学业成绩。

核心素养导向的发展性学习心理辅导课程实践

发表时间2023-12-22 08:56:21

“学会学习”是学生“自主发展”领域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发展性学习心理辅导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分析初中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的基础上,探究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初中学生发展性心理辅导的有效路径。该项课程实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基于“乐学善学”的活动内容设计和基于“勤于反思”的过程方法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依托劳动教育提升青少年生命意义感的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3-12-21 09:22:05

劳动教育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是提升青少年生命价值感的重要途径。中小学深入开展劳动教育,可以提升青少年的责任意识和生命价值感,培养青少年关爱他人的能力和克服困难的勇气。通过加强生命校本劳动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多种教学模式,在学校和班级常规管理中落实劳动教育,家校社协同开展劳动教育,完善保障机制等方式,可以在全面提升青少年劳动素养的同时,提升他们的生命价值感。

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4-06-17 15:21:14

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多方相互协调、合作和同步,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推动产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协同效应,提升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实效。政府部门要统筹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区域协同,织密心理危机干预区域网络,夯实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专业技能,提升心理危机干预保障质量,做好区域性中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学校干预自伤青少年的注意要点

发表时间2024-03-01 12:21:38

自伤青少年的数量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自伤给青少年留下的不仅仅是生理上伤疤,更是心理层面的伤害,甚至是致残、死亡。学校是青少年活动的重要场所,如果能够对自伤青少年采取干预措施的话是可以有效帮助到青少年的。学校在干预自伤青少年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行动;关注到同伴、网络对自伤青少年影响的两面性并合理利用它们的正向影响;整合校内外资源形成合力建立自伤危机干预通道将有效帮扶到自伤青少年。而发动心理教师、其他科任教师、家长、同伴等开展全员预防自伤工作将能够起到有效预防的功效。

该插手时就插手:心理危机干预中学校插手家务事之初探

发表时间2024-03-01 12:18:26

近年,心理危机学生日益增多,学校相应的干预工作量和难度也增大。在心理危机干预中,本校在“一基”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遇难”和“遇危”之“二遇”原则,形成我校心理危机干预的“一基二遇”原则。本文着重论述“遇难”和“遇危”原则中学校插手家务事之必要性和插手原则,即当干预工作陷入“遇难”或者“遇危”时,而插手家务事又恰恰是危机干预的突破口或者“救心丸”时,学校还是要插手家务事,至少把委婉建议上升为强烈建议,帮助学生度过危机。

从一例脱落个案谈学校心理辅导效果“打折扣”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3-10-24 10:30:14

学校心理辅导的主体对象是学生,由于一些主客观条件限制,这导致学校心理辅导出现效果短暂或效果“打折扣”的现象,尤其像笔者所在高中学校,更是难上加难。在近期一个脱落个案中,笔者结合该个案中呈现的问题,分析脱落原因,并从辅导者、学校、家庭三个层面反思总结出应对学校心理辅导效能低的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对小学生情绪困扰的干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3-10-22 13:08:15

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变认知来影响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教师通过运用认知行为疗法的理念、方法和技术,针对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情绪困扰及情绪调节不良等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心理辅导实践和探索。

系统式家庭治疗在高中亲子沟通沙龙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3-10-19 13:36:53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社交和自我发展的各种压力,而良好的亲子关系对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业成就至关重要。系统式家庭治疗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可以帮助教师和家庭更好地理解、分析和改善亲子关系。亲子沟通沙龙是由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的活动,其目的是提供一个交流和互动的平台,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促进彼此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本文从传统家长培训模式的限制入手,在探讨系统式家庭治疗理念与可行性的基础上,结合系统式家庭治疗在高中亲子沟通沙龙中的实践应用,就其工具和技术的使用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反思。

与家长同行 应对学生抑郁状态

发表时间2024-04-24 10:54:05

青少年抑郁越来越常见并有低龄化发展趋势;学生抑郁的常见心理社会因素是家庭关系及学业压力。从抑郁学生的干预流程、诱发因素及治疗康复角度来看,与抑郁学生家长的沟通、合作都是必要且有意义的。在实际工作中,家长面对孩子抑郁时会出现不同状况,影响着抑郁学生的治疗、康复;心理老师需要在厘清职责与边界的前提下,给予家长情感抚慰和专业支持,与家长同行,一起和家长应对孩子抑郁状态。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随班就读学生的支持策略探索

发表时间2023-10-08 17:21:02

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校践行“点亮人生 积极教育”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帮助学生获得积极情绪、更有意义感、获得更好的人际关系和更多的积极成就感。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如何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获得多方资源的支持,更好地融入学习生活,使其得到适性的发展。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3-10-04 18:02:34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 NSSI)广泛存在,成为心理教育者关注的焦点。简要分析了NSSI教育现状及未受到应有重视的原因,提出了四种常见的NSSI动机类型,即缓解负性情绪型、防御或求救型、报复或威胁型、自虐或病理型。通过案例分析阐释了个人因素、家庭及学校环境对青少年NSSI的影响,并提出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个体NSSI免疫力;学校家庭教育联动,形成预防NSSI教育合力;营造校园心理文化,创设防治NSSI良好氛围的应对策略,对学校开展NSSI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导师如何关爱重点关注学生

发表时间2023-09-13 08:48:10

导师如何关爱重点关注学生 ...

积极叙事,赋能成长——叙事疗法在小学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3-07-27 10:59:32

2022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了中小学校、幼儿园在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中起到协同的作用。家庭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心理、个性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家庭成员能积极叙事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产生改变。笔者以个案辅导的实践证明,把叙事疗法引入到家庭教育指导中,通过“外化问题”“重构故事”“关注例外”等方法能有效帮助个体和家庭改写与重构积极的生命故事,更好唤起孩子内在力量而获得成长,建构的良性家庭互动模式也帮助小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中获得身心健康发展。

基于项目化理念建设小学心理委员团队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3-07-18 15:23:06

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化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实际情况,围绕“建设的缘起”“怎样建设”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认为基于项目化理念去明晰选拔标准、提升服务能力、锻炼综合素质、互激励再认证的方式能有效建设心理委员团队,提升学生全员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中心育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3-07-07 15:55:36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高中心育中的应用 ...

美术生抑郁成因分析与预防建议

发表时间2023-12-20 22:11:30

摘要:抑郁是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热点话题,但鲜有从美术生视角出发的抑郁研究。本文论述了当前美术教育下,美术生因学习美术所面临的偏见、成本、压力、考试乱象、抑郁崇拜同美术生抑郁间的密切联系,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减少偏见的发生,降低美术生的学习成本,减轻他们的学业压力,进而实现预防美术生抑郁的目标。

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的心理需求及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3-06-29 10:13:37

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的心理需求有认知需求、人际交往需求、娱乐休闲需求、自我探索与认同的需求、自主性需求、价值感和成就感的需求以及逃避压力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家庭层面提出了青少年沉迷电子产品的预防和干预对策。家长营造良好的亲子关系,尽量在生活中满足孩子部分合理的心理需求,就能帮助孩子减少沉迷电子产品的行为。

绘画心理活动 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3-06-15 09:01:00

绘画心理活动是从表达性艺术心理团体辅导活动中衍生或转变的一种校园活动,一般以心理主题绘画、绘画心理日记、绘本改编等多种形式开展,一般在开学、525心理活动月、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班会课、特殊节日等时期开展绘画心理活动。绘画心理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排解消极情绪,引导学生转变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非常适合在中小学校园中开展。本文将以实际教学工作中几个绘画心理活动为例,对如何开展校园绘画心理活动,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进行论述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