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4-18 11:05:2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主要应用场景有:心理课、个体辅导、团体辅导等。在心理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暖身破冰——意象创作——分享反馈——总结提升”四个步骤融入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心理辅导中,表达性艺术治疗既可作为测试工具,通过作品及学生本身对作品的解读,了解其心理状况,又可作为治疗工具,利用创作的过程,帮助学生发泄情绪、舒缓压力。
发表时间2023-09-19 16:00:15
隐喻是心理辅导的重要媒介。隐喻技术在心理辅导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是通往潜意识的桥梁,能帮助辅导者和辅导对象建立关系,也有助于开启探索、深入转化和内化结束。
中小学生欺凌者的类化特征:一项基于类属性思维EPA模型的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3-09-06 21:01:05
本研究以类属性思维理论为指导设置半开放式问卷,对200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获得了2835个欺凌者的特征词。以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进行主题分析,提取出欺凌者的17个主要特征和48个次级特征并形成五个主题。包括以消极人格为主的人格特征主题;以内化、外化问题以及消极人际交往行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主题;以身强体健和两极化容貌为主的多元化生理特征主题;以学习成绩差、学习不投入并伴随多元化成绩特征的学习主题以及两极化的家庭特征主题。当多个特征指标在同一个体身上反复出现时,欺凌干预实践者应及时评估其欺凌角色。
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青少年社交退缩的影响:未来取向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09-04 13:13:16
为探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社交退缩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量表、未来取向量表、社交退缩量表对718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青少年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未来取向、社交退缩两两之间均为显著相关;(2)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社交退缩;(3)未来取向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社交退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结论: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社交退缩是降低青少年社交退缩行为的重要因素。
发表时间2024-03-06 22:27:14
题目: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研究:基于跨区域文化适应的分析视角作者:邓磊(湖南省湘潭市湖南科技大学,411100),饶苗(湖南省长沙市长郡...
(请尽快填写上传版权转让协议书)家校协同干预中小学生考试焦虑
发表时间2023-09-22 15:39:37
探讨家校协同干预中小学生考试焦虑,为降低中小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提供参考。从家校协同的视域下预防和干预中小学生的考试焦虑,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对数百名5年级和8年级学生进行测试,从中选出考试焦虑得分高于20的5年级和8年级学生各30名,在30名5年级和30名8年级学生中各随机抽取15名作为实验组,其余5年级和8年级各15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家校协同干预,干预活动持续两个月,每周一次,每次45分钟,对照组不干预。在干预前、后重复测量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焦虑水平。结果表明,家校协同干预显著降低5年级和
发表时间2024-05-14 16:19:57
坚毅性是个体必备的一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品质。为了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坚毅性特点,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重庆市S区和D区635名高年级学生集体进行数学学习策略水平施测,并对4名不同教龄的数学教师和9名学生进行访谈。研究表明,五年级学生的坚毅性水平显著高于六年级;独生子女学生的坚毅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学生;班干部学生的坚毅性水平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而坚毅性不具有性别上的显著差异。更有成效的教育需要发挥家校的合力,学校教育中有必要渗透坚毅理念,提升学生成长型思维品质;营造信任有爱的家庭氛围,适当增加生活挫折
同伴支持与父母自主支持对高一学生未来规划的影响——基本心理需要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07-24 18:56:32
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中学生的未来规划受到关注,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课程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进一步验证青少年的重要他人对于其未来规划的影响,为了给青少年未来规划理论意义的拓展提供更多的实证证据,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某重点高中492名高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测量法开展研究。数据分析证实:父母提供的自主支持环境和同伴提供的具体支持均能够有效地提高青少年未来规划的水平;两者的提升水平在未来规划的不同领域存在差异;基本心理需要是父母自主支持、同伴支持与三个领域的未来规划之间的强中介。本研究验证了基本心
发表时间2023-07-21 18:10:18
为多途径减少初中生的手机依赖行为,本研究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希望和手机依赖三者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初中生希望问卷、中学生手机依赖量表对333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第一,男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初二和初三学生的手机依赖程度显著高于初一的学生,并且手机依赖程度存在学校间的显著差异;第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的手机依赖相关显著,其中,情感温暖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拒绝、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与手机依赖呈显著正相关;第三,希望在父母的情感温暖教养方式、拒绝教养方式、过度保护教
发表时间2023-07-13 09:17:20
小学生父母的学业期望对其教养压力的影响:一个链式中介模型 柴彩霞1,2,冯喜珍1∆,连培琴1,杨媛3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 0...
发表时间2023-07-12 15:40:17
本文从学校心理咨询的角度,对初始访谈进行了阐述,包括初始访谈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在个人工作实践中总结出的建议和思考,希望与学校的心理老师共勉,共同为有困惑的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
发表时间2023-07-11 19:50:28
创新素养是初中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县域初中生创新素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有:创新素养各方面的培育落实有待细化;创新素养培育过程中缺乏策略指导和评价;学科教学和实践活动设计与创新素养培育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或班会课程构建的成长型思维“信念场”和“训练场”,有助于调整学生的认知、感受,训练学生基本的自我管理策略,以细化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学科教学构建的成长型思维“策略场”和“评价场”,为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提供了策略指导和评价激励;社会实践活动的监督机制
发表时间2023-07-04 11:33:38
基于系统观的视野,孩子的教育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更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它与一个更大的系统——家庭、学校、社会及相互间的关系网等元素相辅相成。我们通过九年的实践研究,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循环,还是课程内容的循环,亦或是共育途经的循环,都是螺旋式上升的爱的流动,是一个积极的循环圈。本文从家校共育的缘起、家校共育的操作和家校共育的结果三方面来分享家校共育,心理共富的经验总结。
发表时间2023-09-04 23:49:47
中学阶段是人类走向生理和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复杂发展特点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交叠影响域理论的视角出发,提出家校社区各司其职、互相交流,引领家长提升,促进家长主动参与,以及整合资源,提升合作水平等家校社区共育策略,以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
(请尽快填写上传版权转让协议书)高中生主动性人格与学习投入的关系:心理资本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09-22 15:29:48
采用《主动性人格问卷》《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和《UWES-S学习投入量表(中文版)》对600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学习投入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中生学习投入在性别、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高中生主动性人格、心理资本与学习投入两两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资本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习投入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273。
发表时间2023-05-26 08:52:45
家校社共育下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究,是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作用下,探索如何有效预防小学生心理危机的产生,帮助小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心理危机的研究。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统一思想,协同作战。苏州工业园区第三实验小学深入研究家校社共育下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有效策略,在团队建设、课程设计、实施载体、效果评价四个领域进行了探索,力求建设科学、规范、有效的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系统。
发表时间2023-05-15 09:30:24
青春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动力与偏差相伴而生。复原力是帮助青少年顺应逆境、迎接拐点的生命潜能。护航初中生心理健康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维发力、协同育人。区教研部门以建构初中生“自我同一性”为路径,基于家校协同视角,从学生、家庭、学校三个层面整合初中生内、外部复原力资源,发展稳固的家校“复原共同体”,提升区域内初中生应对人生逆境的心理品格。
感知班主任情感支持对高一寄宿生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情绪的中介作用
发表时间2023-04-23 11:37:16
为探索感知班主任情感支持与高一寄宿生学习投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业情绪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感知教师情感支持量表、学习投入量表和学业情绪量表,对江苏省三所寄宿制高中的561名高一寄宿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高一寄宿生的感知班主任情感支持、学习投入、积极学业情绪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消极学业情绪处于中等水平;高一寄宿生的感知班主任情感支持、学习投入、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都显著相关;高一寄宿生的感知班主任情感支持对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积极学业情绪和消极学业情绪在两者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因此,
发表时间2023-04-21 15:56:57
社会情感学习视域下的小学心理健康教学初探 汪岑 佛山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社会情感学习理论在当下的中小学心理课程建设中备受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当下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水平,本文以佛山市某校1930名3-6年级小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当下小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水平较高,在年级和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课程,并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建议,以期提升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 关键词:社会情感学习;心理健康;小学 一、文献综述 (一)社会情感学习概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