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课程思考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教师组织心育主题班会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2-10-14 17:31:07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建设与实施模式

发表时间2022-10-11 10:43:54

本研究以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方法,旨在探索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建设与实施模式。研究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地方心理教材、学生发展水平、学科知识融合、社会生活需要5个因素设计课程目标和项目载体,结合项目式学习方式设

巧用课堂作业 玩转心理课堂

发表时间2022-10-08 17:25:43

心理课堂作业作为心理活动课的一个辅助形式,能十分有效的提高课堂的体验性和有效性。如何将心理作业设计得更加贴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本文将对此进行思考和探索。

心理健康体验式教学模式课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2-09-10 15:43:38

如何培养幽默的心理品质已成为很多学者和教师关注的重要内容。尝试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幽默心理品质,并以《开启幽默之门》为例展开课例分析。该课程在分析学情、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模式:活动导入——创设情境——案例分析——课后实践,再

团体辅导在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思考

发表时间2022-08-27 12:32:2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当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容易出现“重讲授”和“重活动”两种极端,心理味缺失,课堂效果不佳。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中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将团体辅导应用于心理健康课,可以中和“重讲授”和“重活动”带来的弊端。本研究通过对当前教材一节课的分析,设计一节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同课异构,比较二者的异同,初步探索团体辅导式心理健康课的特点。

浅谈培养初中生心理活动课兴趣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2-08-15 09:41:12

让学生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他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探索。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心理活动课有效果的重要保障。只有学生感受到心理活动课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其兴趣,才能促进其积极参与活动并真诚分享体验,心理活动课才会真正产生效果。鉴于此,结合初中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实践从六个方面浅谈培养初中生心理活动课兴趣的策略。

高中体验式生涯教育的校本实施路径探索

发表时间2022-08-08 22:03:20

高中生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生涯认知和生涯探索的意愿强烈;高中校园具有丰富开放的场景,在新高考背景下,有众多需要学生去适应、选择和决策的情境。这些是实施体验式生涯教育的现实条件。但学生的生涯认知是长期累积、多元构成、螺旋发展的,也是具有个性差异的,为了促进学生认知发展,推进全域、全过程体验,我们营造启发性的教育氛围,搭建指向性的核心课程,推动反思性的制度安排,使生涯教育由表及里、从面到点。

心育课堂的纪律管理:他律与自律的双向建构

发表时间2022-08-01 10:42:51

良好的课堂纪律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心育课堂中,课堂纪律时常成为心理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基于授课经验,心育课堂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学生重视程度低、教师纪律管理难和学科特点加大管理难度三方面。根据纪律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遵循道德认知发展先他律后自律的原则,心理教师在管理课堂纪律时可从他律和自律进行双向建构,使学生将外在的纪律约束逐步转变为自觉行为。具体纪律管理策略包括:与学生达成心育课堂的约定、应用已有班纪班规增强约束、利用同伴影响增强群体压力、增进学生对心理课的了解以激发兴趣、加

心理作业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2-07-25 17:07:54

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重要教育活动,心理作业则是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作业,在助力学生心灵成长上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针对当前部分学校心理作业缺失,以及作业布置零散化、口头化和非强制性等现象,本文从心理作业的开展形式、作用分析和注意事项三个方面,对心理作业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以期促进心理教师对心理作业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

借鉴团体辅导 处理课堂共振

发表时间2022-07-24 10:54:21

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贴合学生实际关切,教学内容能引发旧有经验,学生就容易在课堂产生共振,表现为学生过度自我表露、强烈情绪反应等,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桥塌楼毁一样的灾难,让课堂效果大打折扣。团体辅导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形式最为接近,通过学习和借鉴团体辅辅导充分计划、重视需求、灵活变通、保护成员、角色扮演、阻断等策略和技术,就能较好处理课堂共振,达成师生情感共鸣,促进学生成长。

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背景下高中家长学校课程 开发与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2-07-14 12:02:03

《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了家长依法承担孩子教育的主体责任,也指出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学校等形式提供家庭教育服务的协同支持义务。为了协助家长更新养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养育方法、实现高效的家校合作,本文立足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家长学校课程的实施背景、课程研究现状、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以及课程实施的难点与对策等方面介绍高中家长学校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善用课堂活动单,让无形心理成长有形化

发表时间2022-07-08 17:23:04

心理课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直接的舞台,但由于课程的性质相比于其他学科,更显得抽象、模糊,容易使学生意识不到课程的作用时,教师也会困惑于课堂效果不能达成。课程活动单在心理课堂中起着积极的作用:1.学习模式正迁移,促进课程习得与生成;2.无形心绪有形化,促进心声觉察与表达;3.动态心理监测,促进情感联结和疏导。在活动单设计上,需要关注:以内容为中心,服务课程主旨;多种样式设计,凸显心理趣味;设置留白区,探索心空间。通过课堂活动单的联结,心理课的积极效果将渗透在孩子们成长的每个瞬间。

教育戏剧系列课程在高中心理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2-07-07 07:23:50

教育戏剧以其高度的体验性和全人教育的功能,近年来在我国大陆地区受到较大的关注和推广,但在本土化实践的过程中,一线教师常常要面临自身能力、传统课时设置模式、课程主体形态以及青少年阶段心理特点等重重阻碍。笔者采用系列课程的设计形式尝试突破高中心理学科课时

“人际雕塑”活动模式的整合式创新与运用 ——高中生同伴交往系列课程探究实践

发表时间2022-07-04 10:23:03

“人际雕塑”活动模式是在高中生同伴交往系列课实践中形成的课堂结构,以多类型冲突事件下的多人互动关系的发生发展为课堂活动主线,以雕塑技术与案例故事相结合为主要活动形式,并在环节设计和过程辅导上融合了家庭、沙盘等心理治疗的部分理念和技术。课堂通过互动演绎增加观察的视角,引导学生觉察和感受自己及他人的交往模式,从而提高改善关系的能力。

隐喻故事在高中生自我悦纳主题心理课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2-06-30 21:06:17

隐喻故事具有趣味性、激发想象力、创造性,增加互动性。它开启学生自我探索和沟通潜意识的空间,在故事的脉络里让学生看到解决问题的新可能,并在潜意识层面联结自我的内在资源,促进领悟和成长。本文从隐喻故事概述、操作实施、解读分析与课堂生成等方面介绍了隐喻故事

巧用课堂生成资源,延长心理课的幸福“保质期”

发表时间2022-06-28 16:02:59

课堂的生成性资源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伴随着教学过程而产生的能推动教学进程的各种教学条件和因素。巧妙的运用课堂生成资源,不仅可以有效的 推动心理课堂的深入教学,更能让心理课堂中收获的幸福美好持久而绵长。本文通过不同类型的课例展示了几种巧用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具体方法。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违纪行为的处理

发表时间2022-06-27 14:10:56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鼓励学生在体验中分享,课堂氛围较为轻松。因此,心理教师即便在课前与学生强调了课堂约定,也仍然会有学生屡屡违反课堂约定,破坏课程进展。为了更好地维持课堂秩序,心理教师除了要强调课前约定,还需要对于学生课堂违纪行为进行妥善处理,可以运用心理学知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及时指出、事实先行、课后约谈。

“心理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2-06-16 22:35:57

心理情景剧是基于心理剧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种发展性的心理辅导方式,如何把心理情景剧的演出形式与技术引入课堂,一直是笔者在一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探索的地方。本文详细介绍了心理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1.0版到4.0版的探索过程。通过心理情景剧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程度,并使学生明白在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如何应对与处理,进而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让心理课成为学生的“心动”课——心理课课程设计与操作的实践反思

发表时间2022-06-15 09:37:06

心理课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动”,“动”既有启动、发动、互动之意;又有流动、律动之意;更有感动、触动之意。那么,心理课里的“心动”又是什么呢?即学生在心理课中获得的直观体验和感受,“心动”既是学生的活动过程,也包含教师实施心理教学后的活动效果。在当前中小学心理课课时普遍较少的背景下,要想让心理课真正成为学生的“心动”课,需把握四个主要要素:整体有互动、身体有活动、节奏有律动、心灵有触动。把握三个关注点:课程选题要贴切,符合学生需求;素材案例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活动形式多样与现代结合,尝试打破常规。同时本文提出

初一学生情绪管理系列课程的设计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2-05-26 21:32:26

初一学生处于青春期早期,又处于初中阶段适应期,容易出现情绪困扰。依据学生情绪发展特点和情绪管理相关理论,设计情绪管理系列心理活动课程,并进行了课程实践。本课程分为情绪识别、情绪理解、情绪表达、情绪调节、积极情绪的培养五个子主题,旨在系统逐步地提升学生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其良好的社交和社会适应。

32633条记录首页上页12345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