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卷首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每个漏洞都会找到一个补洞人

发表时间2018-01-10 06:42:19

好的“补洞者”应该习惯于多角度思维,能在“无声处听到惊雷”,能够运用更多的源源不断的生命活水轮耕换种,能够恰如其分且游刃有余地去滋养和锻造不同的孩子。不断地远离偏见,不断地拓展看人论事的视域,不断地开启“洞悉、宽容和悲悯之眼”,是素质教育的要义,也是做好“补洞者”最重要的视点之一。

教育是唤醒孩子心中的种子

发表时间2017-12-29 12:04:50

两次观看《放牛班的春天》,相同的感受,不同的思考。本文就人本主义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和接纳以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并结合日常教学实际进行了分析。

家长,请和孩子站在一起

发表时间2017-12-20 20:04:33

我们日常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很少和孩子站在一起,很多时候,家长是和糟糕的成绩站在一起,去批评孩子;和错误站在一起,去指责孩子;和压力站在一起,让孩子不堪重负;和坏情绪站在一起,让孩子的情绪无处安放;和别人家的孩子站在一起,让孩子失去了自信…… 和孩子站在一起的前提是相信孩子。家长应该向孩子传递一种信念,无论孩子目前犯了怎样的错误,有怎样的失败,父母都是相信他的,相信他能改正错误,相信他能战胜失败,相信他能超越自我。家长一定要相信相信的力量,它会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动力。和孩子站在一起的立场是尊重孩子。让孩子能

等待、倾听——课堂最美的无声语言

发表时间2017-12-06 21:51:49

台湾老师李玉贵曾直面大陆课堂的问题,老师见不得课堂冷场,缺乏耐心的等待。课堂等待多长时间合适,这应视课堂当时的情景而定。如果学生支支吾吾,正在组织语言,这就需要老师专注的等待;如果学生表达了一半卡住了,不知该如何组织语言了,此时等待时间不宜过长,要对学生适时引导,帮助其把想表达的想法尽量完整呈现。课堂等待,不但包括老师的等待,也包括同学的等待,善意而温暖的等待传递的是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彼此的信任和尊重,构建的是课堂发言时学生心理的安全和自信。倾听,同样是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无声语言。课堂上,老师要跳出预

爱和责任是教育的全部真谛

发表时间2017-12-06 08:49:07

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爱、一份责任

父母太“恶劣”,心理咨询师应该站在哪一边?

发表时间2017-11-26 14:11:12

很多时候,父母不完善的性格恰恰就是孩子成长的阻碍,我们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们发现自己的力量,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找到自己的生命之源,而不是替代孩子“声张正义”或者替父母的“不容易”寻找理由。

远离“狭隘”,就有可能走向公平

发表时间2017-11-17 16:38:28

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领孩子们消除狭隘和偏见,不至于被随便一阵风就吹歪了头颅,被随便一道光就蒙蔽了双眼。而之后,教育公平的希望才有可能渐渐显现出来,就像“拨开水藻,露出一眼小活泉”。

别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他人的反面教材

发表时间2017-11-13 14:14:30

有些家长在不了解事实真相的情况下,擅自把别人家的孩子作为反面教材来“教导”自己的孩子。这会给别人家的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本文作者通过亲身经历的两件事,阐述作为家长,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当反面教材时,要坚决维护自己孩子的尊严。

当“成人视角”转换为“儿童视角”

发表时间2017-10-20 10:51:22

每一个孩子都有其独属于自己的一些“沟沟壑壑”。教师或家长的责任就在于从“儿童视角”出发,真正发现孩子的“沟沟壑壑”,并以此找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教育是唤醒

发表时间2017-10-19 17:57:20

教育是生命的能量相遇,连接,流转,唤醒!教育是一个生命能量唤醒、激活另一个生命能量,使之伸展、生长,恣意的绽放!

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

发表时间2017-10-19 17:06:05

责任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种子,它若早早地播种在孩子的心里,将会收获一生一世的幸福!

警惕,当我们遭遇“模仿大人说”之时

发表时间2017-10-19 04:27:13

让孩子“我口说我心”,让每个词语的蹦出,每个语气的起伏,每个思维的萌生,都渗入孩子本身的特质,都是“非他莫属”的,这才是成人和教师的责任和聪慧所在。

用掌声开启安静——课前热身活动回顾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7-09-25 11:57:00

本文是心理健康课教学过程回顾及反思,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课前吵闹、课前准备不充分的种种表现,想到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并得到学生的信任。采取了课前鼓掌热身游戏这个积极正强化的教育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做些无用的事,给生活添点乐趣

发表时间2017-09-18 14:52:46

“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很多微笑”,希望我们都能够找到能让我们不顾功利沉迷进去的兴趣,做些无用的事,给生活添点乐趣!

家庭性教育迫在眉睫

发表时间2017-09-04 17:22:44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缺少给孩子进行性教育和生命教育。性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更是不能触及的话题。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信息孩子们得到的很容易,他们没有分辨能力,但他们又很好奇,生命的本能使得他们在无知中走向了冒险,这或许也是青少年性犯罪和青少年堕胎的原因之一吧。性教育迫在眉睫。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发现美好的视角

发表时间2017-08-06 16:32:40

教育有时就是一种发现美好的视角。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掘现有教育资源、及时优化自己的施教行为、充分尊重学生们的个性需求,不仅要善于在教育实践中变换自己的施教视角,更要及时引导学生寻找到发现美好的视角,教育过程中的“美丽景致”才会次第绽放。

结果思维,成长的大敌

发表时间2017-06-28 13:46:47

结果思维作为一种外在的苛求,会表现为内在的消极阻抗与困顿,影响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过程思维,无论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施与的积极暗示,都更易取得好的结果。积极思维更快乐,过程思维更接近成功。

给迟到学生的“奖励”

发表时间2017-05-27 15:15:55

对于高中生早自习迟到问题,一直是令班主任老师非常头疼的一件事。 针对早自习迟到问题,在处理措施上我进行了尝试性改革——“奖励”迟到的学生。我把这种做法称之为奖励性惩罚。 对于迟到的同学,给他们提供几种选择性解决方案。 1.为班级做点贡献。2.写作文。 3.写诗或词。最有意思的是第三项,同学们写的这些诗、词会发表在班级博客和班级黑板报中,公开展示,一起分享。 具体实施时,还要注意细节的处理和分寸的把握。总体来讲,要特别注意三点: 第一,提前沟通; 第二,提供多种选择方案;第三

微信群里点名批评学生有损心理健康

发表时间2017-05-27 14:51:41

微信群是互联网时代家校联系的一座桥,但在在群里点名批评一些学生,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究竟要打造什么样的班级

发表时间2017-05-24 11:11:51

班级建设

12240条记录首页上页56789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