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4-07-09 14:03:08
边界感,让关系更舒服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高铁中学 王小玲 17775206568【活动理念】高中阶段,同伴交往追求价值观相似、彼此提供情感支持...
发表时间2024-06-02 18:05:19
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有助于推动其自我的认知、发展和建构,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有效促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同伴交往的理解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根据罗伯特·赛尔曼的观点采择理论,小学高年级学生处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能将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整合,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换位思考,理解彼此的想法。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建立积极的同伴友谊。
发表时间2024-05-22 10:22:11
活动理念 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小学生更倾向于关注学业成绩而忽略其他事件所带来的幸福感和价值感,导致越来越多学生出现...
发表时间2024-05-10 16:35:44
研究表明,小学生助人行为在群体中并不普遍,电视、报纸、网络上报道的儿童不懂助人现象也呈上升趋势,儿童助人行为的缺失已经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课以亲社会行为中的助人行为作为抓手,引导学生了解欺凌事件中旁观者的重要性,并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帮助被欺凌者,从而干预欺凌现象。
发表时间2024-05-08 10:59:35
在面对繁琐简单的学习与生活,初中学生偶尔会有陷入“无意义”感,“没意思”、“不好玩”、“好的吧”、“不知道”、“躺平”……成为口头禅,学生们容易陷入有压力却学习无动力等状态。所以,生活不能允诺所有的快乐,但却给予我们发现意义的机会对于青少年而言尤为重要。
发表时间2024-08-27 14:25:02
中考临近,初三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本次团辅活动以“治愈”为切入点,结合内部积极心理体验四部曲理论,通过趣味游戏、教育戏剧等形式展开,旨在帮助学生调节备考压力、缓解焦虑情绪,希望学生能通过团辅活动发现自己所拥有的力量和支持、看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能在课堂中提升自我接纳和情绪管理能力,以良好的心态去迎接中考。
发表时间2024-05-13 09:10:18
本课以挫折超越力为主题,借用“新枝桠”这一隐喻,拓宽学生对挫折的认知,让他们看到挫折带来的成长,从而接纳挫折,将挫折看成是发展个性的资源。学生在温暖包容的氛围中勇敢讲述自己的挫折经历,聆听身心反应、探索责任边界,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下学会分析和辩驳挫折事件的性质、影响范围和时间,然后找回掌控当前局面的行动方案并果断行动,最终获得挫折后的成长,这就是运用LEAD工具提升挫折超越力。
画解“拒绝”,学会说不 ——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应用于小学人际交往心理课
发表时间2024-04-22 16:48:00
画解“拒绝”,学会说不——表达性艺术心理治疗应用于小学人际交往心理课 刘婷(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泰山小学,常州213000) 关键词:表达性...
发表时间2024-04-19 09:42:15
本课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出发,结合心理学书籍《情绪急救》、《哀伤疗愈》、《情绪创可贴》三本书中的心理学相关理论,以电影《人生大事》中的部分片段为媒材,以认识伤口、面对伤口、抚慰伤口、尝试接纳伤口为主线进行设计,旨在让学生了解“丧失”与“哀伤”,引导学生去帮助小文的伤口,再到代入自身去思考如何应对心理伤口,从而习得在日后的生活中面对伤口抚慰的方法,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感。
发表时间2024-04-17 22:44:04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中学生群体中产生了诸多休闲观念冲突与碰撞,例如部分学生秉承休闲与学习对立,部分学生荒废闲暇时间。如何引导学生明确个人休闲的意义,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休闲方式的偏好,有计划地安排好自己的休闲时间,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着眼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尝试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元素,将角色扮演、量尺技术等融入教学活动环节中,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休闲方式,培养科学的休闲理念,接纳自己内在的心理需求,有意识地发展个人健康的休闲方式。
发表时间2024-04-07 14:52:22
哭泣的角落 ——小学防校园欺凌心理课设计 陈文佳 东莞市企石镇星光小学 【活动理念】 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防范中小学欺凌专项治理行...
发表时间2024-03-20 16:24:22
高一学生在高中入学后会面临学习难度增大、学业竞争更大、学业压力更大的困难。高一学生如果在周测或月考时成绩经常表现不佳,屡屡受挫,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在学业上受挫,没有信心去面对学业。因此有必要在学生受挫后,引导学生及时调整心理,帮助学生有信心和力量去面对高中学业。本节课基于心理学家罗杰斯的接纳理念,采用绘画和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学会接纳受挫的自我,从而更有信心和力量面对高中的学业。
发表时间2024-09-19 11:34:16
“被批评”是小学中学段常见的挫折来源,帮助学生学会面对和应对“被批评”,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适应能力。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以培养学生利他行为为宗旨,通过设置机器人小新被批评的场景,引导学生回复被批评的感受,总结分享应对批评的有效经验,鼓励学生辩证看待批评的合理性,以帮助学生理解批评的常见性,学习应对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辩证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韧性。
发表时间2024-03-16 15:47:20
本节课是我在参加2023年江苏省首届初中心理健康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时设计的。 本节课有三个亮点:(1)依据心情和情绪的关系,在“小薇的日记”环节中提出从心情读情绪的设计,引出主题的同时,更为课尾的总结与分享埋下伏笔; (2)从“情绪调色盘”到”情绪连连看”环节的设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以绘画的形式,通过色彩的描绘,读到了自己过去一周的情绪事件,避免了枯燥的文字描述,觉察到了情绪具有正反面,具有新颖性,吸引学生;而紧接着的“情绪连连看”更是在觉察到存在情绪正反面的基础上,深刻发现了身边消极情绪的
发表时间2024-03-16 17:35:48
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网络中,心理委员和班级学生作为学生心理健康信息的发现者,需要及时发现危险信息并上报给班主任、年级组长、心理老师等。这里面涉及大量的危机干预教育,如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危机、人们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危机、哪些言行是危机的前兆、对出现危机预兆的同学如何进行帮助等等,这些知识极其专业且复杂,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中不断引导教育。本节课引入学生喜欢的“剧本杀”的形式,以故事为导入,参考《助人技术》《危机干预策略》里关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理论知识,将真实发生在校园里的危机干预案例全程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
发表时间2024-03-14 17:05:11
本节心理活动课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尤其是优势视角理论,强调了个人努力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之间的平衡。通过一系列设计精巧的活动,如AI人生模拟器游戏、检测与续写人生代码、以及应用3I理论进行人生再构,引导学生思考和重塑他们对自我、人生价值和目标的认识,最终以更健康和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的挑战。
发表时间2024-03-13 20:39:42
个人若是看不到未来,就掌握不了现在,一个人若是掌握不了现在,就看不到未来,高中阶段是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个人在这一阶段有了初步的职业选择范围,并且为之准备教育或者实践,但由于我国生涯规划教育的滞后,高中阶段的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对自己,对社会,对职业缺乏足够的了解,升学或者就业往往处于一种被动迷茫状态,生涯规划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能力,基于此,本活动试图从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通过环环相扣的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清自己的性格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职业与性格的关联,立足当下,做一个追光
发表时间2024-05-07 14:22:2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指出要增强学生调控情绪的能力,鼓励初中年级学生对自我情绪进行有效管理。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结果表明,对于消极情绪的管理至关重要。本堂课旨在提高学生管理消极情绪的能力,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本节课结合情绪智力理论四个关键概念展开活动设计,从觉察情绪、识别情绪到掌握管理情绪的方法并运用于生活之中,逐步生成学生的“情绪管理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