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失踪的甄梦》——以剧本杀为载体的高中生涯探索心理课

发表时间2025-03-07 13:42:49

高三学生最突出的压力源是学业压力,学业表现、未来选择、个人兴趣、目标规划、父母影响及行动力水平是学业压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多因素共同对个体产生影响时,往往使个体产生混乱和焦虑,影响未来行动和自我效能感。在常规心理课中,受班级氛围和人际关系影响,学生较少进行自我暴露。通过心理“剧本杀”的设计,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因素以设计好的隐喻故事展示出来,让听故事的人有相对安全的心理距离去思考和谈论自己的内在世界,从而更好的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坦露,帮助学生在独立的心理空间中厘清关键影响因素,及时调整心态及现实中的努力方

嘿,生命盒子 ——初中生尊重生命心理团辅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4-12-11 14:28:35

本团体辅导活动方案以“嘿,生命盒子”为主题,旨在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八年级学生认识到生命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学会以开放和包容的态度面对自己的所有想法和感受,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活动通过构建生命盒子的设定,引导学生回顾和澄清自己生命中重要的经历,感受生命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激发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之情。同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直接面对生命中不想要的部分,丰富处理这些部分的方法,从而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减少内心的冲突和挣扎,更加尊重自己的生命。

剧本杀之消失的边界 ——六年级人际交往活动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27 08:08:09

本课聚焦小学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边界感问题,以沉浸式剧本杀为活动方式,通过梳理案情、案件复盘、结案深思层层深入推进课堂。以内德拉边界模型为人物脚本底色,引导学生在角色推理中察觉边界;以阿德勒课题分离理论为主线,在人际泡泡实践中探寻边界;最后跳出角色,在“我的人际边界”绘制中清晰边界,引导学生通过本活动提升对边界感的认知与实际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外号风波---小学校园语言霸凌课程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18 10:03:04

外号风波---小学校园语言霸凌活动设计关键词:外号,语言霸凌,学生欺凌,小学生,活动设计董铭和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河北经贸大学...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探索高中规划应对入学适应

发表时间2024-11-14 21:18:18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探索高中规划应对生涯适应 宁波北仑明港高级中学 315800 张怡羚【活动理念】“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Show出我的高三姿态 ——高三年级心理辅导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29 09:53:40

【活动理念】 对高三学生而言,高三是其高中生活的最后一年,也是面临诸多身心挑战和困难的一年。繁重的复习任务、不断加快的备考...

好好哭泣,好好生活

发表时间2024-11-12 22:04:57

好好哭泣,好好生活——将教育戏剧范式融入初中死亡教育辅导课曾卉君(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518100)关键词:教育戏剧;...

以终为始,延展生命的宽度 ——初中生生命教育心理辅导课

发表时间2024-11-11 08:37:13

中学生容易在人际交往、学业、情感、亲子关系等方面遇到挑战,当心理承受力尚未发育成熟的他们无法面对因此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的时候,会变的彷徨消极,对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产生怀疑。本节课通过“手撕生命”活动,“生命里的遗憾”、“生命里的骄傲”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无常,引导学生意识到自己想要的生命形态,意识到在有限的生命中自己最在乎的人或事,让学生学会在有限的生命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穿越叛逆迷雾——初二年级青春期自我成长心理课

发表时间2024-11-09 16:37:00

八年级学生普遍都已进入青春期,对于独立、自主的渴望和被家长尊重、理解、接纳的需要越发强烈。但同时他们对自身发展性需要的觉察不够清晰,表达需要和寻求需要满足的方式尚不成熟,需要受阻时会表现出烦躁、逃避和对抗的情绪和行为,容易被冠以“叛逆”的标签。而该标签使他们固着于叛逆行为本身,阻碍了他们正确理解、适度接纳、从而合理满足自身成长需要。 本课借助萨提亚冰山理论和“叛逆迷雾”意向,首先通过“穿越叛逆雾”环节,促进学生突破叛逆表象,觉察青春期成长过程中凸显的对父母的期待和自身需要,树立主动成长和自我关爱的意识。

形状里的我 ——叙事疗法应用于小学高年级自我认识心理课

发表时间2024-11-08 16:50:00

本课以叙事疗法作为理论基础,以形状作为切入点,富有童趣,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同时,教师运用艺术性辅导技术帮助学生成功建立了自我与形状的链接,学生叙说自己的生命故事,慢慢接纳、喜欢自己,成功唤起了学生的内在力量与生命意义。暖身阶段,以颜色和形状作为切入点,开展“神奇游园会”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颜色、形状与自己的链接,放松并调整心情,在和谐与欢乐的气氛中引入学习主题。转换阶段,教师借助影视片段哈利·波特“变形咒”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引导学生围绕自我进行自由联想,使形状与现实自我产生链接。同时教师进行自我

学会赞美——二年级人际交往活动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07 13:37:50

本节课利用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现有素材进行心理活动课的设计,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赞美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掌握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恰当的赞美别人和赞美自己,感悟赞美带来的积极情感体验。

守护生命计划——高中生校园自杀危机救援活动设计

发表时间2025-03-13 14:56:25

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的不断上升已成为一个亟待关注的社会问题,其中高中生群体的自杀现象尤为严峻。在学业、家庭、友情及校园等多重压力的交织下,高中生承受着沉重的心理负担。若这些压力无法得到有效排解,他们极易陷入绝望情绪,进而萌生自杀想法。 随着高中生自我意识的日益增强,他们在心理与行为层面展现出强烈的独立性,往往更倾向于向同伴寻求心灵慰藉,而非轻易向父母或老师袒露心声。研究表明,青少年在自杀前通常会向同龄人透露出自杀迹象。因此,借助同伴的力量来预防和有效干预学生自杀行为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甲虫——提升心理弹性的心理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01 19:06:31

《假如我变成了一只甲虫》 ——提升心理弹性的心理课设计李杰(成都市武侯区西川实验学校,成都 610043)关键词:...

读书破万“卷” 我的学习“永动机” ——高二年级学习动机心理活动课设计

发表时间2024-11-01 16:34:23

本节课主要是由内卷这一热门话题切入,依据自我决定理论,来探讨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做到像游戏一样快乐地学习。

假如担忧有形状 ——表达性艺术辅导在高中生情绪管理辅导课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10-30 10:29:56

本活动设计用表达性艺术辅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察觉并接纳担忧的存在,采取有效行动来应对担忧。首先,同学抽取担忧图片,引出课堂主题。其次,通过展示对学生担忧事件的调查结果,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再次,通过绘制自己的担忧形状,把担忧情绪外化成图画。最后,通过心理剧的演绎,在帮助主角寻找担忧应付方式的同时,自己也重新拥有改变的力量。

生命的心动时刻

发表时间2024-10-20 21:39:07

本次活动通过以绘本为载体,通过游戏、教育戏剧、艺术表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六年级学生掌握、使用五感法去发现、感受生活的美好,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培养积极情绪,增强心理弹性,从而学会享受当下,热爱生命。

提升自控力,为前进助力 ——初中生学习自控力心理辅导课

发表时间2024-10-16 15:35:38

本课以体验式学习理论作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天使与恶魔”游戏情境,启动学生日常生活中关于自我控制的体验;接下来,设置了“达芬奇密码”环节,让学生体验在进行任务时,被各种外界因素干扰的感觉以及觉察到被干扰后努力调整自己的行为,把自己的注意力控制在任务上的过程,全面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自控力的体验感,让他们在体验中展开思考;再进一步通过“辨析自控三策略”和“自控力实践营”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学习场景下通过“做中学”来掌握并运用提高自控力的知识;最后,“自控力成长单”环节,通过每天记录运用自控三策略

看见话语背后

发表时间2024-09-13 14:06:51

看见话语背后——八年级亲子沟通主题心理辅导课 【活动背景】 ...

伪装者的现身 ——突破考试事件中的自我设限

发表时间2024-08-09 18:56:20

伪装者的现身——突破考试事件中的自我设限卢颖,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523129 沈倩倩,杭州市富阳区江南中学,311421【活动理...

一伸手的美好

发表时间2025-03-03 14:18:04

现代社会的加速发展和竞争压力的成倍增长,造成很多人习惯克制情感,忽视情感方面的需求和价值。小学高段学生正处于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的关键时期,帮助青少年走出心灵禁锢,树立良好的社会能动意识,引导其学会热情帮助他人,同时也学会主动向他人寻求帮助,是帮助他们实现良好的正向社会互动的必要途径。 本课以动画短片《冷漠先生》为蓝本,通过团体热身、团体转换、团体工作、团体结束四个环节,在认知层面帮助学生了解热情相助和主动求助的运用机制,理解“心墙”的概念;在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世间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