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3-05-08 16:34:58
小学高年级是青春的萌芽,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是不可少的。青春期好像一枚青苹果,它将熟未熟,有一点甜、一点酸、一点涩,是人生的转折点。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慎重地开展各项教育工作,使这些羞答答的玫瑰大方地绽开灿烂的笑脸。
发表时间2013-05-07 19:37:27
“三明治”的沟通法,把建议、问题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不仅不会挫伤家长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家长还会愉快地接受你的建议,正确地对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并自觉地关注孩子的成长。
发表时间2013-05-02 18:31:03
家访是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的有效途径,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提高家访的有效性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交流要“真”;需要教师深入了解学生,捕捉时机进行家访;动机要“善”;需要落实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制定的方案,提高家长家庭教育能力,结果
发表时间2013-04-16 22:03:45
焦点解决模式(solution-focused approach)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传统咨询观念的助人模式,其核心含义是“聚焦未来,目标指向”。本文试图运用该模式的基本观点,从学生观、问题观、方法论三方面入手,拓宽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思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13-01-28 22:14:11
小罗患有“感统失调综合症”。我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调整自己,改变学生,逐步做到飞鸟过后留痕迹的教育效果,并得到启发: “为别人就是为自己”。教育的过程实质上也是教育者自我帮助与完善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帮助了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当我放下包袱为学生时,却
发表时间2024-11-19 00:01:14
本文介绍了戏剧三角理论在解决学生人际矛盾与冲突中的应用。戏剧三角理论由心理学家卡普曼提出,包括受害者、拯救者和迫害者三个角色,这些角色在人际互动中不断转换。文章通过一个班级女生间的矛盾案例,展示了如何识别和打破这种三角模式。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开展小组辅导、培养正向的人际网络、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持续关注与支持,以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关系的危害,学习建设性的沟通方法,打破不良的人际循环,建立更健康的人际关系。
和校园欺凌Say No!——小学高段预防校园欺凌心理主题班会课
发表时间2024-11-10 21:04:06
近年来,关于“校园欺凌”的报道屡见不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很多学生在遭受欺凌时不敢发声、不敢求助、不知所措,从而导致无法挽回的悲剧发生。小学高段的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对欺凌行为的认识还不够充分,缺乏必要的应对技巧。根据本学年“成长与发展”测评结果数据表明,小学高段学生在应对同伴欺凌问题方面存在较大挑战。因此,加强针对该群体开展有关识别、应对及自我保护技能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节课旨在通过心理戏剧的方式,帮助学生识别欺凌行为,理解其带来的危害,并学习有效的应对策略,保护自
发表时间2024-11-03 10:37:56
积极心理品质是核心素养最核心的本质,本文提出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家校协同共育积极心理品质,运用心理故事中的积极品格元素拓宽学生的认知和思维以增强他们的心理灵活性,运用积极正面的语言塑造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开展“正念浸润心田”和幸福银行等系列活动内化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发表时间2024-10-08 10:09:04
捉蛙背后的故事 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吴祖桂 谭发礼 “吴老师,有几个同学在阳沟后面捉青蛙,还把青蛙装在文具盒里......”我刚...
发表时间2024-10-07 21:53:34
浅谈情绪ABC理论在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应用——“火男”成长记作者姓名:贺润珩任职学校: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通讯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
发表时间2024-09-27 21:48:37
个人的自我认识是影响行为的主要因素,少年儿童自我认识的形成主要依赖周围伙伴的态度与评价。挖掘“镜中我效应”的积极一面,把它运用到教育实践中,结合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心理学现象,通过创设和谐的班级氛围,开展艺术的评价,从生生伙伴、师生伙伴两个维度优化班级评价氛围,从而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并以此指引自己的言语行为,塑造良好的品行,打造从最好的“镜中我”到最好的“真的我”的成长历程。
发表时间2024-05-22 10:37:32
【心理班会】玩笑有界——中学生人际交往主题心理班会王秋霞(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河南,459000)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班会;玩笑 【班...
发表时间2024-05-15 10:53:10
学生的嫉妒心理是我们一线老师经常遇到的,遇到这种状况怎么办?怎么样让他们自己感悟、提升、形成乐观向上的心理。本文从一个案例提示一个教育过程,形成教育规律。
心中有光 赋能成长 ——叙事疗法理念下的中职班主任育人工作探究
发表时间2024-04-12 23:04:53
叙事疗法强调人的尊重和问题的分离,认为问题不是人的固有属性,帮助来访者将问题从自身分离出来。将叙事疗法应用于中职班主任育人工作可以带来积极影响。叙事疗法通过聆听学生的故事,运用问题外化等技术,引导学生重构积极故事,激发内在力量,增强自我认同和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自我成长。
发表时间2024-03-22 20:22:3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愈发追求自我精神需求的满足。其中较为常见的便是对容貌的追求,巴掌脸、高颅顶、A4腰、180等标准或标签层出不穷。一旦不符合这些标准或标签,人们便会产生一定的容貌焦虑。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理现象在青少年群体中也十分常见,轻则产生消极情绪,重则影响价值取向,诱发心理疾病,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层面探究青少年容貌焦虑的发生原因,并基于此建议教师可以采取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辩证思维能力训练、时刻关注并沟通、实现家校合作等对策
发表时间2024-02-29 22:03:44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心理、学习指导的重要阵地,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面。将心理辅导技术引入主题班会,有利于提高主题班会的德育效果,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文章分析了共情性回应、自我开放、焦点解决问句这三种心理辅导技术在主题班会的应用实践, 以及在应用中应注意的工作原则。
发表时间2024-02-22 23:10:13
心育主题班会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和手段而进行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心育主题班会的实施包括了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总结。心育主题班会可围绕自我认识、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学习心理和生命教育等方面内容开展,实施心育主题班会要注意避免形式化、课堂形式多样及创新、教师心育水平的提升、教育成效的巩固和推广等问题。
发表时间2024-02-22 15:15:19
与问题生家长打交道是一个难题,教师与家长沟通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家庭系统的改变,进而对孩子的改变与成长产生影响。因此,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掌握一些与问题生家长有效沟通的策略,才能实现双向且有效的沟通,获得家长最大程度的支持,从而实现家校共育。
以情动情,守护青春 ——情感治理于一般性学生欺凌事件中的运用探索
发表时间2024-02-07 08:02:50
本文通过一例一般性学生欺凌事件的处理,探讨了情感治理于一般性欺凌中的运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在此次一般性校园欺凌事件治理实践中,本文首先提升教育者的积极情感,增强教育者解决问题的信心,再与家长形成“情感共同体”,使家长成为欺凌治理的协同者,最后再处理涉事学生的消极情感,引导他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走出欺凌阴霾,积极面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