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4-07-18 13:16:24
美育在全面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品质培养方面确实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理应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法。近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发展顺利,并积极探索与音乐、美术两大特色学科相互渗透,达成心育与美育的结合,以美育促心育
发表时间2014-07-09 18:05:46
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根据行为契约理论,笔者选取班级中的8个语文“潜能生”,和他们签订“阅读合同”(被他们成为“鬼神契约”),确定了阅读要求和奖惩方式,循序渐进,丰富阅读资源,并进行及时的反馈评价。一个多学期以来,“鬼神契约”让这
借心理学之力,助语文教学之效——浅谈心理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
发表时间2014-07-09 16:28:53
心理学从情感、认知因素影响着语文教学效果。本研究从实践出发,根据心理学理论,巧用咨询助长条件,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智用心理规律,优化语文教学方法,从而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有效地促进初中语文的教学效果。
发表时间2014-06-03 15:25:07
人人都渴望拥有幸福的喜悦,享受幸福生活是人的本能。随着人们对积极心理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重视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愉悦与成就,最终使学生获得生命的成长与幸福感。多媒体技术以它全新的、全面的冲击,给教学带来了新鲜的
发表时间2014-05-22 12:37:03
安全感缺失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多种不良表现:矛盾的内心心理状态、自我保护的惯常行为、交往场域中的被边缘化和出现习得性无助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学生的社交恐惧、完美主义心理和教师角色定位偏差、教学艺术和方法的欠缺等。鉴于此,构建一种“不害怕课堂”,应当成为
发表时间2014-04-17 16:27:00
在新课改基础上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为不同认知、情感、行为技能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途径。但是由于该教学模式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以及各种内外因的综合交叉作用,学生容易产生心理偏差。本文旨在针对初中分层教学实践研究中出现的
发表时间2013-03-06 16:39:14
高中新课程改革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开放式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发散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散认知,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发散授课,加强学生的知识拓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实
发表时间2025-03-13 16:06:47
本文详细论述了“阶梯式发展”这一概念的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强调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轨迹主要呈现为“阶梯式”。无论智力发展和社会化发展,其进程是有一定顺序的,既有连续性,但更有阶段性。而“阶段”的特征就表现为各不相同的年龄特征。作为承载着推动中小学生发展任务的心理辅导课,其主题设计应以“阶梯式发展”作为主线、灵魂和主旋律。本文还指出了当前心理辅导课教材存在的两大问题,并针对心理辅导课的课程定位、教材的编写体例与审查工作提出了三条具体建议。
发表时间2025-02-27 12:24:57
【摘要】积极教育的提出打破了目前青少年存在的学习无动力、社交无能力、生活无意义感和生命无价值感的心理现象。积极教育的核心是发展学生的乐观能力。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下,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和人生态度。本文以统编版三上第八单元为例,探索通过打造“积极情绪空间”,让学生在预学、导学、拓学三大空间中分别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期待之乐、分享之乐和创新之乐”,在阳光乐学的环境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培育心理健康。
跨界交响:初中心理健康教育与音乐教学跨学科融合的有效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4-11-15 16:30:53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思维能力的提升使得学生面临更多的学习和生活挑战,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紧密联系,有效的音乐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因此,教师应高度重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中。本文简要阐述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音乐教学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加强两者融合的策略,旨在为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
发表时间2024-06-24 16:30:11
积极心理学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倡导潜能和德育的全面发展,与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对象的内在一致性。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融合探索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传统基础教育中存在的教学氛围沉闷、忽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等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借鉴积极心理学研究成果,有利于强化学生积极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群体政治认同,切实实现政治学科素养目标和发挥中国精神的激励引导作用。
发表时间2024-06-14 11:07:12
用系统思维看待家庭内部问题是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其中,白描技术、阳性赋义、循环提问和资源取向等可以运用到初中心理课堂,用来营造暖心课堂氛围、给与学生用心的接纳和引导、设计出动心活动、向学生发出入心邀请和追问,以及给出学生贴心回应和反馈,从而优化心理课堂,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发表时间2024-06-14 10:42:44
初中阶段学生维持基本的学习动机对学习很重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身心发育阶段,尚未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身及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他们学习活动的开展都是依靠父母、教师的约束或是自身学习动机的影响,尤其是进入中学以后,学习任务加重,学习内容难度加大,有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甚至有个别出现逃学、厌学的现象。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有效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4-04-16 16:56:25
高质量的人际交往主题心理课能帮助小学生客观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升人际交往技巧、积极应对人际中的困境,促进校园和谐。心理健康教师可以创设贴合学生实际的情境,通过将人际交往技巧融入情境演练、引导学生觉察情境中的情绪、对学生的技巧运用进行个性化调整等策略,提高人际交往主题心理课的教学实效。
发表时间2024-08-09 13:23:37
协同视角下普通中学心理危机学生的筛查与干预李天凤 中山市华侨中学心理危机是指人们在面对困难情境时,如果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所拥有的...
发表时间2024-03-21 11:52:23
心理课堂在培养学生心理健康中面临隐私权保护与自主决策权尊重的伦理困境。隐私权保护需确保学生信息保密,而自主决策权尊重要求学生享有自主选择空间。本文分析了该心理课堂伦理困境成因与表现,提出了加强隐私保护制度、提升教师伦理素养及引导学生理解尊重隐私权与自主权的应对措施,建立相应的反馈机制,旨在构建保护隐私、尊重自主权的心理课堂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丰富了心理课堂伦理建设理论,为实践管理提供参考。
当校园心理剧遇见焦点短程治疗技术 ——焦点短程治疗技术在校园心理剧创生过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4-03-06 10:19:43
校园心理剧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形式,但在校园心理剧创生过程中充满挑战和困难,从剧本创作到舞台表演,从剧本到剧组,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当校园心理剧遇见焦点短程治疗技术,将焦点短程治疗技术的哲学观、理念及技术应用到校园心理剧的创生过程中,使校园心理剧的创生有了更多思路和方法,也呈现了更多生机和可能。
发表时间2024-02-25 21:08:38
新时代的来临,给各个领域都带来了诸多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挑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特别是小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外界环境中接触各式各样的思想观念,更容易产生极端情绪和负面影响。在新课改视域下,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各种因素导致小学生普遍存有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音乐学科在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方面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备显著的优势,对于小学音乐教师而言需要加强对二者融合策略的探究,以期能够为促进小学生实现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帮助。
发表时间2024-02-23 22:39:46
随着信息时代迅速更迭,冗杂的信息侵蚀青少年的健康心理发展,加之学生们面临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却寻不到正确途径解决,最终压抑成“疾”,陷入恶性循坏。为打破此困局,探索艺术教育中“艺术心理渗透”的内涵和价值意蕴,致力于开展支持艺术教师专业成长的专业化培训、贯彻家校合作与社区艺术资源整合的教学策略、创设多元化的艺术教学形式、开拓符合个性化发展的艺术教学评价体系。力图发挥“艺术心理渗透”涵养学生心灵,升华审美意识、完善健全人格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