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21-01-18 05:47:21
一片雪地,并不单单是作文素材的发源地,也应该是童年经验的贮备地,是孩子们生命自由舒张和闭合的地方。如何让雪地的教育意蕴进一步扩大,那不仅仅是作文意义和报道意义上的扩大,也应该包括这个雪地里能够容得下爱心、容得下宽容、容得下那些无论如何也写不出好作文的孩子。
发表时间2021-01-04 15:50:32
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我信息”沟通策略,让父母可以不带评判地接纳自己的感受,不讨好、不指责、不讲道理、不逃避问题,谈话的内容将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发表时间2020-12-29 20:52:22
在教育实践中,误解是时有发生的。我们的老师在解决问题时常常意气用事,不给学生解释的机会。遇事不问青红皂白,先是对当事人指责、训斥一通,然后老师主观定性,让学生“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往往是滔滔不绝地讲道理,上纲上线,提要求,谈缺点,找措施。学生只是被动地听从,被动地接受,没有机会讲出自己的委屈和想法。其结果,尽管老师尽心竭力,累得口干舌燥、胸闷气短,但教育效果不佳。 眼睛有时也是会骗人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也会犯这类错误。即便是孔子那样资深的圣人,也差点犯“先入之见”的主观思维错误。好
发表时间2020-12-09 14:51:46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要过多地使用金钱等外在的激励手段。不恰当地运用外在刺激不仅伤害了孩子的内驱力,而且使得行为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发表时间2020-11-23 06:25:57
如果你能由自己的“沙”联想到孩子的“沙”,面对一个个天使般的面孔,不管他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别人的孩子,哪怕就是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我们既要守护他们,还要时时提醒他们:我愿为你收藏一粒“沙”,只为你们以后的人生之路要走稳,更要走好。
发表时间2020-11-19 16:09:55
北大徐凯文博士,他多年前提出一个词——“空心病”,北大学子,从小都是最好的学生,最乖的学生,但是他们不少人有强烈的自杀意念,其实不是想自杀,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活下去,他们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无意义感。心理老师发现,学习良好的初中学生不想去学校,原因是他们觉得即使考第一名,即使考上重点高中和大学,也没什么意思,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活着,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事,而父母口中的未来也索然无味。初中生还未成年,他们还正处于寻找自我的初级阶段,他们这样的状况可以称之为“空心期”,预防和陪伴青少年的空心期主要靠家庭成长环境和父母
发表时间2020-11-02 14:24:37
亲子之间,缺少倾听,就没有深度的链接。亲子之间,缺少信任,就失去了建立亲子关系的基石。只有父母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培养出对生活的勇气和对自己的信任。而一个充满自信和勇气的孩子,在面对外界的困难时,会有力量去调动自己的内在资源,从而能够勇于抵抗外界的压力和各种挑战,才能迎来自己健康而幸福的人生。
发表时间2020-11-02 14:17:54
很多时候,在理解共情时,人们简单地将共情理解为“换位思考”,然而,简单的换位思考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深入地了解对方,将对方的情绪与他的经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自己的共情通过咨询技术传达给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他真正地“被接纳”、“被理解”。
发表时间2020-10-20 20:05:42
微信时代,许多父母与留守孩交流,孩子并没愿意听。父母与留守孩交流要走心,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关心孩子无限丰富的现实生活。家长在交流时要说好以下5类话:一、“情话”;二、“趣话”;三、“软话”;四、“苦话”;五、“励话”。
发表时间2020-10-13 11:47:24
面对可能出现的“跳”的极端行为和带来的风险,我们必须做到抓早、抓小;做到“对症下药、辨证施治”;做到育心、育爱;更需立足溯源治本。
发表时间2020-09-29 09:14:20
在当今的社会,病耻感仍然是阻碍个体向专业求助的一大元凶。因此,减少这种病耻感是我们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不要让病耻感阻碍了孩子们求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