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区域采风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区域考前心理辅导组织管理和服务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2-04-06 09:41:35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对中、高考学生考前心理的重视,很多地区的学校开始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但因师资、水平等因素影响,考前心理辅导的质量参差不齐。大连教育学院从实际和需求出发,利用自身在区域的专业引领和组织优势,积极探索区域开展考前心理辅导活动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在组织管理、机制建设、团队建设、质量保障、形式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区域中小学心理微课研发与应用

发表时间2022-01-20 10:36:03

信息技术应用和开发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技术手段。疫情、后疫情背景下,充分发挥市、区、校三级管理网络功能,指导中小学心理骨干教师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基础,研发系列线上心理健康教育微课,并通过电视、网络、公众号等平台和渠道,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和理念,建构中小学线上心育课程资源库,提升广大师生、家长的心理健康素养,营造健康和谐氛围。

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指导新范式 ——江苏省扬中市线上入户陪伴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1-03-06 09:48:09

线上入户陪伴是指家庭陪伴师连续21天在线上陪伴家长,帮助家长厘清问题、整理情绪、缓和矛盾,增长智慧,从而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胜任力。线上入户陪伴的核心技术是肯定技术和情绪的识别和稳定技术。

构建“1+2”工作机制,打造“三合一”服务体系 ——嵊州市医教结合模式下师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发表时间2020-11-13 08:18:12

“医教结合”是指整合医疗机构与学校的力量,对患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综合多重干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康复模式。随着 “浙江省学生心理诊疗与研究中心”的成立,嵊州市启动了医教结合模式下师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构建“一个基地两个工作点”的闭环式工作机制,着力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合一”立体式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行动实施主要包括师生心理体检、专家心理服务、危机干预介入、问题学生诊疗、专业人才培养等几个方面。

普通高中家庭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发表时间2019-12-23 16:57:04

高中阶段的家庭教育迫在眉睫,一方面高中生身心发展处在一个不平衡时期,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内心矛盾冲突强烈,需要家长的有效引导。另一方面家长缺乏对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的了解,尤其和孩子间缺少有效沟通技巧,在如何更好的助力孩子成长方面有很多困惑 。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形成以“提升理念、改变行为”为课程目标的 “五维多元”体系化课程。即注重理论提升的专家课程、注重前沿性的校长课程、注重专业性的导师课程、注重互助性的家长课程及注重合作共育的班主任课程。该课程体系把发展心理学相关知识应用到家庭教育课程体系建

主题研训:心理教师专业支持系统构建的区域化探索

发表时间2019-11-19 10:48:02

从基于问题解决的主题确立,到基于同伴互助的主题研训,再到基于检验提升的主题实践,构成了中小学心理教师“主题研训 专业支持”系统。这个系统以区域为单位,关注学校心理工作的基本规范,关注心理教师工作中发生的动态问题,开展理论学习、专题研讨、案例分析,从而有效提升中小学心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西藏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建构

发表时间2019-08-15 23:15:19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必可不少的部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则决定着个体的毕生发展。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在西藏小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并尝试构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提出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期为促进西藏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建议,进而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系统的建构——记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

发表时间2019-04-05 23:53:50

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防预系统,寻找有效途径对学生心理危机进行预防、识别和干预成为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广东省恩平市第一中学为例,介绍学校关于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防预系统的建构,主要包括心理危机与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认识、学

高中心理社团活动的实践探究 ——以广东省博罗县博罗中学水云间

发表时间2018-12-01 13:12:18

高中学生社团活动属于综合实践活动。高中心理社团是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探索高中生在生活中遇到的一切有关心理的问题,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以自助、互助、他助等方式帮助学生面对成长中的烦恼。促进同学们了解自我,并学会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等遇到的各方面的问题,从而培养健全人格,做一个快乐的高中生。在实践中探究具有博罗中学特色的心理社团活动,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三力”研究:学校心育与课程、评价融合的区域实践

发表时间2018-08-01 14:20:2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何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效融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如何真正落地和发挥作用的关键。而围绕学生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的研究,就能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课程、教学与评价做到有机融合。本文介绍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课程评价融合的具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的建设——以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片为例

发表时间2018-05-19 10:43:29

广州市番禺区石碁片为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通过建设心理工作室的路径,努力挖掘区域内外的优势资源,力求方法科学,措施到位,全面建构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打造碁道心育特色。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聚焦学生发展,以完善组织、队伍建设、资

“大拇指”行动:指向幸福的家校共生体系 ——温州某小学家校合

发表时间2018-02-25 13:22:35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号)中提出:“要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引导家长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我校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以及大教育体系理念,结合自身所具备的三大优势:智力资源丰富、物力资源雄厚与精力资源充足,打造了具有我校特色的家校合作品牌——“大拇指”行动:(1)大拇指志愿行动、(2)大拇指督学行动与(3)大拇指成长行动,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FM幸福力精品课程,提出了363成长模式,有效地提升了家长教育理念,与学校教育形成有

育和谐从心入手, 6S激发学生潜能

发表时间2017-12-28 07:49:59

学校基于学校现状,针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的现状,在“仁爱”的大环境之下,我们的心理工作展开是从“和谐”入手的,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为目标。和谐的氛围在二十七中的校园里异放光彩,我们更多地是思索,如何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向更纵深处发展,增加心理健康的内涵。我们想到了学生在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将心理健康与学习融合在一起,让他们获得健康的人格的同时能够快乐的学习。中科院6S高效学习策略虽然从字面看是学习有关,但是实际上我校引入之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我们加工改造再给创造性的进行了应用

以特色品牌创建提升学校整体心育水平的工作模式探索及启示

发表时间2017-12-11 13:40:02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提升学校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每个学校都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以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示范学校嘉定区金鹤小学特色心育品牌“快乐偶育”为例,探索其通过以特色品牌创建提升学校整体心育水平的工作模式,从而揭示其对于其他学校的启示。即应该立足校本,整合资源;以人为本,师资先行;学会借力,扩大影响。

人文以明德 规划方达材____长沙市明达中学生涯规划教育实践

发表时间2017-11-20 20:26:20

生涯规划就是对自己未来的生活进行规划的活动。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人发展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生活形态,实现自己的生涯目标。长沙市明达中学在生涯规划教育实践与研究方面,先行了一步。通过开展生涯规划教育实践,形成了“123456”生涯规划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自我生涯设计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突显民办学校办学特色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小荷已露尖尖角——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研究的区域探索之

发表时间2017-10-11 15:02:24

“诉求与回应: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的实践研究”的研究之路亦是区域对幼儿园职初教师心理方面的初步探索之路。在课题结项之际,回顾整个研究过程,原来研究的五个阶段即荒蛮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和流体时代,正好对应了区域幼儿园职初教师与心理资

“3D”心育模式:推进师生共同成长的实践探索 ——龙泉市第一中

发表时间2017-08-21 10:12:52

山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不足、活动形式化、内容碎片化、课程地位边缘化等窘境,鉴于此,本校开展了“3D”心育模式的探索:开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潜能,形成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心育骨干队伍;开发系统化的、贴合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开发学生社团网络,多维度加强和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构筑心桥,放飞心灵 ——寿光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发表时间2017-06-23 14:30:58

寿光一中秉承“绿色教育”理念,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办学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素质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校领导高度重视,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通过开辟空间、拓宽途径、提供保障、完善课程等多项举措,构建“全员参与、全程实施、全面优化”的多元整合操作模式,心育活动常态化,彰显学校特色。

学区化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的几点思考

发表时间2017-02-24 11:02:30

本文在调研北京市朝阳区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整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从区域角度建立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支持系统;学区内实现优化整合,资源共享;学校层面需重视心理辅导室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等教育建议,以期对有效提高心理教师的辅导能力、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规范开展提供借鉴作用。

新疆内职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

发表时间2017-02-21 13:29:02

新疆内职班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运用现代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现代课堂教学结构理论,建构符合新疆内职班学生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民族特点、认知特点、符合学科教学特点等规律,以帮助新疆内职班学生适应新生活,激发学习内驱力,调整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学校归属感、民族认同感为重点,实现以学生爱校、爱学,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本文通过目前我校新疆内职班学生心理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我校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课程教学和改革,制定课程计划和大纲,探索适合新疆内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50条记录首页上页123下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