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正念可以应用于普通人群的心理调适,有助于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近年来,正念在教育领域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视,面向中小学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逐渐增多。
本文以校园心理剧为切入口,通过组织留守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的方式创作校园心理剧,以此加强亲子沟通,通过角色互换、情境体验、未来技术使用等,让孩子走进父母,也让父母感受孩子的内心需求,化解矛盾,增进亲子沟通。
挫折就成为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时常出现的问题,由于缺乏对挫折的应变能力,在挫折面前他们较容易表现为未“挫”而折或一“挫”就折,出现情绪低落、惊慌失措,有的甚至产生痛苦、绝望等情绪,甚至做出危及生命健康的过激行为。因此,我们需要培养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的积极态度,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提高他们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从而积极面对生命,活出精彩。
一名七年级女生因遭受校园欺凌软暴力出现了易怒、焦虑、急躁、抑郁等症状,辅导教师运用沙盘游戏疗法,引导她用沙具和沙箱构建出与自己内心世界相对应的“沙世界”,发现自己的困扰,重建认知,宣泄情绪。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辅导及家校共同干预,该女生的焦虑水平明显下降,人际关系得到了改善,重新回归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为了解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提高心理素质,科学备考,采用SCL-90量表、开放性陈述问卷对广西桂林市某校692名高三学生进行调查。
小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概念逐渐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四年级是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让学生树立自信,乐于学习,尤为重要。
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为提升县域心理教研实效,基于“反刍”“赋能”组建中小学心理教研合作联盟,实现县域心理教研的多中心扁平化运作。通过组建合作联盟,构建教研新格局;架构教研团队,提升教研新合力;构建保障机制,激活合作新模式,让心理教研充满生命力。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缺乏亲子关系培育的系统性内容设计、亲子辅导类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亲子关系的培育力量相对单薄等局限,浙江省杭州二中白马湖学校借鉴国际上广泛运用的表达性艺术心理疗法,面向初中生研发并实施了“艺术心理疗愈课程”,家长与学生的亲子依恋、亲子共情和亲子互动显著提高,亲子冲突频率大幅度降低。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在“双减”政策出台背景下,目前多数学校的大课间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但是不少学校大课间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对此,可以开展大课间心理游戏活动,拓展大课间活动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和个性心理品质。本文主要论述了将团体心理游戏融入阳光大课间活动的意义以及相关策略。
采用行为疗法,引导一名小学生改变以往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以积极的、乐观的态度去理解他人,帮助其建立新的理性思维模式,完善人格,学会以更有效的方式与同学沟通,而不是以敌对的、情绪化的行为方式对待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