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模拟在心理咨询中的运用
韦耀阳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 湖北黄石 435002)
摘要:情景模拟最早主要运用于人才测评和实际教学中,常用于公司招聘和测试以及教师教学情景模拟,近些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情景模拟也被运用于心理学。在心理咨询中,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模拟具体情景,让求助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解开心结。
关键词:情景模拟;空椅法;角色扮演;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情境模拟是美国心理学家茨霍恩等首先提出的,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式,情景模拟法被广泛地运用于面试考评、口语教学及各类课程中,借鉴至礼仪教学中,它也在实践过程中体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近些年随着心理学的发展,情景模拟也被运用于心理咨询中。在心理咨询中,情景模拟法通过设置模拟具体情景,让求助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宣泄自己的情绪,解开心结。
情景,指情形、景象,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模拟,又称模仿,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1]
1 心理咨询中的情景模拟
心理咨询中的情景模拟就是指根据求助者情绪表达,情感宣泄并解决内心矛盾和冲突的需要,制定或使用一种或多种能够满足求助者这种需要的一套方案或技术,使求助者在设置的具体情景中正视自己内心的情绪体验,释放淤积的个人情感的矛盾和冲突,帮助求助者宣泄自己的情绪,解开心结。情景模拟在心理咨询中运用的比较广泛。
情景模拟的适用对象非常广泛,一般有普通心理困扰的来访者都可以运用情景模拟。它可使用在任何咨询情况与咨询阶段。通常在以下情况下会使用情景模拟:协助来访者觉察与抒解情绪,以利于来访者问题的解决;来访者学习或试验新的行为模式;协助来访者预演即将面对的情境、人物;协助来访者体验他人不同的感觉与想法。
情景模拟的运用范围主要有三个方面,解决来访者自己内心的冲突,解决来访者与他人的冲突,调节来访者在陌生或特定环境中的不适应。(1)协助来访者觉察,抒解情绪。在情景模拟中,来访者重演事件发生的过程,借着咨询员的催化,觉察过去未觉察的感情透过语言表达与非语言动作的释放,来访者内在冻结的情感,得以一泄而出。由于情感得到认定与抒解,就不会干扰来访者的认知与行为表现。(2)修正来访者对他人的了解。在情景模拟中,当来访者扮演他人时,会有机会体验别人内在的感觉、想法与行为。这种体验,可以转化他对别人的态度,修正他对别人的了解。(3)协助来访者对自己的行为、感觉与想法有新的认识。来访者的问题常常是过去未完成事件的反映,情景模拟虽然让来访者重演现在发生的事件,但是从演出现在事件的过程中,常会带出去未完成事件与现在事件产生串连时,来访者对目前事件的行为、感觉与想法就可以产生改变。
2 情景模拟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几种技术
情景模拟在心理咨询中常用的技术有空椅子和角色扮演两种,他们都要求来访者在咨询师的引导下设置具体情景,重新体验矛盾或引起心理冲突的情形,使来访者在情景中正确正视自己的内心需要,理性的看待内心冲突,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缓解内心矛盾与焦虑。
2.1空椅法
空椅法是指咨询员为了处理来访者个人内或个人间之冲突时,使用不同的椅子(或垫子)代表来访者个人内或个人间不同的冲突力量,并且使之对话。透过对话的过程,让不同的力量有冲突达到协调,进而促使来访者人格统整,或与外在环境和平共处。
Greenberg曾对双椅法下定义,他认为来访者在面对冲突情景时,咨询员协助来访者将冲突的两股力量区别出来,并让双方接触与互动,以促进双方达成新的统整(new integration)的技术称为双椅法[2]。空椅法并不一定只限于双椅,有时候因为情景上的需要,可以使用多椅。相信人格是由不同亚人格所组成之咨询员,在处理问题时,常需运用多椅法。
(1)空椅子技术的三种形式
倾诉宣泄式。这种形式一般只需要一张椅子,把这张椅子放在来访者的面前,假定某人坐在这张椅子上。来访者把自己内心想对她说却没机会或者没来得及说的话,表达出来,从而使内心趋于平和。
自我对话式。也就是自我存在冲突的两个部分展开对话。假如来访者内心有很大的冲突,又不知道如何解决时,可以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先让其坐在一张椅子上,扮演自己的某一部分;然后再让他坐在另外一张椅子上,扮演自己的另一部分。这样依次进行对话,从而达到内心的整合。
他人”对话式。是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对话,放两张椅子在来访者面前,坐到一张椅子上时,就扮演自己;坐到另外一张椅子上,就扮演别人,两者展开对话,从而可以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然后去理解别人。比如学生小雨和老师搞不好关系,他经常领会不了老师的意图,同学也常常误解他,那么我们不妨请小雨不妨扮演一下老师与同学的角色,按照通常所发生的情况,排演几出“戏”:有老师向学生布置任务的,有学生向老师解释自己某一行为的原因的……“演”完后,请旁观的同学和老师就小雨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然后,请小雨再按着他的意见试演几次。
这一训练可以帮助来访者改善不良的人际沟通,同时增进对别人反应的了解。
(2) 空椅法的运用步骤
对话之前阶段。建立合作关系,架构空椅试验。
唤起阶段。利用来访者喜欢的感官方式,让重要他人出现在空椅上;协助来访者与空椅上的重要他人接触;协助来访者负起责任(使用“我”的陈述句);协助来访者觉察他对重要他人的内在反应(例如:使用重复技术,来强化来访者非语言行为的表达);透过夸大、重复等技术来强化重要他人的表达,以提高来访者的唤起状态;协助来访者记起未完成的事件。
表达阶段。协助来访者对重要他人表达不同的情感。为了协助来访者充分表达情感,可以让来访者一步步地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未表达的情感。协助来访者在表达(与重要他人接触)与内在体验(与内在经验接触)中转换。协助来访者向重要他人表达他的需求。
完成阶段。引导来访者让重要他人的正面特质出现(例如,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来访者的原谅);协助来访者对重要他人有新的了解,以及对重要他人的欣赏;协助来访者了解满足需求的方法;协助来访者向重要他人道别。
对话结束阶段。协助来访者统整对自己对他人的新看法。
(3)运用空椅子技术的注意事项
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应该深入地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看来访者是否适合用空椅子技术或者应该运用何种形式。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空椅子技术。因此,在运用空椅子技术之前,一定要深入了解来访者的问题所在,不要轻易对来访者的问题下结论。只有在充分、深入了解来访者的基础上,才可决定是否采用空椅子技术;同时,辅导教师还应该认真斟酌,到底对来访者采用哪种形式的空椅子技术,效果才会更好一点。
运用空椅子技术前,首先要营造出一种气氛。心理辅导教师要诱导来访者全身心投入对话情境。让来访者对空椅子讲话,来访者可能觉得很滑稽,甚至觉得很无聊。此时,如果没有营造出一种气氛,直接让来访者对空椅子讲话,来访者肯定无法投入,甚至会不知所措。
此时,心理辅导教师要诱导来访者投入对话情境,提醒他要设身处地站在另外一个角度或者别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来访者扮演“他人”的角色时,往往会用第三人称的口吻讲话,此时心理辅导教师要求他要用第一人称说话,并且要尽量去模仿“他人”的声音和动作。只有这样,来访者的体验才能够深入,获得的领悟也就比较深刻。
2.2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技术是指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员为了协助来访者觉察与抒解情绪、体验相关人物的感觉与想法、学习新行为与语言即将面对的情境,由来访者扮演相关人物,进入他们的经验中,来达到以上的目的。
找出问题症结。来访的学生常常感到难以描述特定情景中的困惑,尤其是与父母、老师、同伴的人际关系问题。例如有一个叫小明的男孩告诉咨询人员他与母亲有矛盾,妈妈对他很不公平,从来不允许他做想要做的事.角色扮演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小明在征求母亲的意见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咨询者:小明,假如我是***妈,你把怎样征求妈妈意见的经过讲给我听听。你对我讲的话要与给***妈讲时一模一样。
小明:妈妈,你从来不让我做想要做的事!对我提出的要求你总是说不。今年我想要一件礼物,你要是不给,就是小气鬼!
咨询者马上可以发现,如果学生与他母亲已经有了冲突或看法上的分歧,他的这种要求方式无疑只能激化矛盾,而根本不可能得到所希望的生日礼物。如果不让小明通过角色扮演来再现他与妈妈交往的具体情景,咨询者就不易发现小明的问题所在,也不易给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角色转换。当学生间有冲突时,成人往往问学生“如果他像那样打你(踢你、骂你等等)你会有什么感觉?”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切身体验他人的状态。但根据认知发展理论,一定年龄之前的学生(有人认为约10岁以前)缺乏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认知能力。由于学生对自己直接看到、听到或经历过的事情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因而让学生扮演其他孩子的角色比言语提示更为有效。
例如,一个名叫小强的男孩常常无缘无故地欺侮女同学。咨询者要求小强与他常欺负的一位女同学分别描述最近一次欺侮(被欺侮)的情景,然后让他们角色转换,以此体验当时对方的言行和情感。通过角色转换,小强体验了被人打的感受,较好地改进了与女同学的关系。
行为预演。为了保证演讲的成功,成人在演讲前进行练习是一种习以为常的做法。如果在面临一种新的情景或尝试做某件事情以前,学生先进行一些训练、那么当然会顺利、坦然得多。
例如小华是个害羞的小女孩,没有朋友。为了让她能交一些朋友,克服过于羞怯,咨询人员帮助她练习在与他人打完招呼后接下来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在建立交友自信的过程中,咨询者先扮演另一个孩子。让小华在一种安全的环境中尝试新行为,当他觉得有把握与咨询者进行交往了,再让其他孩子进人角色扮演情景,以帮助她获得交友的真实情景体验。
角色扮演生动有趣、简单易行、既可用于个别心理辅导也可用于团体心理辅导,为了有效地运用角色扮演技术,应该注意尊重来访者的自发性,提供自由轻松的气氛。这样才能使成员减轻防卫心理,认清自己的感情,培养思考能力,适应现时的环境。角色扮演技术应和其它心理辅导技术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例如,在亲子关系辅导时,辅导教师把调查(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角色扮演(体验父母角色)、分组讨论(我们的责任)等技术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理解父母、关心父母的教育,可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在进行某一方面的心理辅导时,只是单纯地应用角色扮演技术,学生可能只是感到这种形式的新颖和有趣,把心理辅导活动当做了一场文艺汇报演出,从而削弱角色扮演技术的心理辅导功能。因此,在心理辅导中,必须把角色扮演技术和其它心理辅导技术结合起来,让角色扮演成为学生对他人心理状态认识、体验的手段,从而促进学生对所表演的角色心理的认识和理解,也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育实效。
注意角色扮演技术的适用范围。一般而言,角色扮演技术更适合于情绪情感、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等人格方面的心理辅导,而对生活休闲、职业选择等方面的心理辅导的作用有限。因为,角色扮演技术应用的重要特点在于能很好地使来访者对他人、对自身的心理状态有深刻的觉察、体验的比较,并在此基础上对自身、对周围的人和物能更好地理解,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创造性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而这也正是人格发展的目的所在。反观生活休闲、职业选择等心理辅导内容,更多的是从生活所需的知识而不是对生活的情感体验的角度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所以应用角色扮演技术所收到的效果不一定理想。
3 运用情境模拟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情境模拟中,咨询师要先向来访者讲清楚模拟的规则,情境的设置和注意事项。咨询师要适当的引导来访者更方便的进入模拟的状态中,情境模拟不是表演,不是演戏,而是来访者心境真实情境的再现。来访者尽量使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去,要强调表演时务必做到身心投入。 重新真实的感受自己的情绪,正视自己的内心体验。
情境模拟咨询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来访者解决矛盾情绪,正视内心体验。不管是情境的设置还是情绪的宣泄方式,都必须首先考虑来访者矛盾情绪,心理承受程度及来访者情绪表达方式。尊重来访者的自发性,提供自由轻松的气氛。尽量让来访者在比较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表露和宣泄。这样才能使成员减轻防卫心理,认清自己的感情,培养思考能力,适应现时的环境。当扮演者觉得无法继续表演下去,或者指导者认为已经达到目的时,随时可以停止表演。指导者要让表演者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是团体咨询还可请观众发表意见。
咨询师在对来访者的问题有个大体了解后,指导者向来访者解释角色扮演的价值,使来访者对所扮演角色有所了解,并激发参与的热情,着手明确情景模拟的内容、要求和程序。将要扮演的情境及特征加以说明,来访者可提问并提出建议。选用适当的咨询技术和咨询方法来引导来访者投入情境,深入模拟,自由表达情感,宣泄情绪,体验真实内心,辅助情境模拟。在情境确定,角色明确的前提下,指导者协助成员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特点,鼓励他按照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表演,台词自己决定,当场发挥。
参考文献
[1]何莉萍.礼仪中的情景模拟法[J].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06(1).
[2]陈金定.心理咨询技术[M],广州: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1):465-606.
作者:韦耀阳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磁湖路82号 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邮编:435002
Email:weixiao0714@163.com
电话:13117010082
作者简介:韦耀阳,(1976~),男,湖北襄樊人,副教授,心理学硕士。研究方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