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情大于理,懂好于爱,行胜于言——高中生心理咨询中的共情要素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快速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具有完善的自我意识,可塑性极强。高中生向往独立性与控制感,追求个性解放,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思想活跃,情感体验丰富,完全可以和心理咨询师像成人一样地平等交流。现代社会信息畅通无阻,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便捷、内容广泛,可以及时满足高中生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这些媒体迅速了解到任何他们想知道的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知识传授、观念灌输、晓之于理都显得苍白无力。倘若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没有建立良好的共情基础,很难与高中生顺畅、有效地交流,心里咨询难以发挥作用。
共情是心理咨询师体验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能力,是建立咨访关系的一种重要技能。心理咨询师都明白心理咨询首先要依靠共情的力量来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共情也是心理问题得到疗愈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都相信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意义,也了解缺乏共情所导致的后果。针对高中学生,在心理咨询实践中,把握和理解共情的要点,有效地使用共情这项咨询技能,需要注重以下要素:
    一、先有懂得,再有共情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懂得比关爱更重要。心理咨询师会对来访者表达关切、温柔,就像母亲一般地谆谆教导,有时候,这会成为来访者的负担。因为高中学生已经把自己当成成年人了,由于个人神话主义的存在,会认为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内心世界无人能懂。而父母、老师还是会将高中生当成是心智不够成熟的孩子,许多老师聊起学生的时候都是以“我们班那些孩子······”的句式开头。而在心理咨询师这里,学生更需要一种理解,一种懂得,一种平等的共情。否则,咨询师就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比如一个高中生,外表帅气,爱好踢足球,学习成绩优异,父母和老师都对其发展寄予厚望。但是他曾经身患重病,虽已治愈,但心理上所受到的冲击显然还存在。他爱胡思乱想,对生命意义的思考总是很复杂、很深刻,却也存在很多不合理信念。比如在努力追求优异学习成绩的同时,又觉得这样做没有意义,在生命规律面前,拥有再多荣誉和奖励没有意义。而放弃追求,又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人生。想谈恋爱,又害怕给不了别人未来,总是逃避别人对他的好。他少年老成,常让自己陷入痛苦的境地。由于来访者的特殊经历,父母和老师都对他过分地关心、同情、嘘寒问暖,并且认为他没有必要想太多。心理咨询师也从各方面关心来访者,可是他更需要的是懂得与理解,需要能够与懂他的人交流,帮助他找到人生的出口与生命的意义。
二、态度温和,才能让来访者感受到共情
心理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态度一定要温和、可亲可敬,来访者才能感受到共情。假如咨询师性格强势,咄咄逼人,喜欢不断发问,就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道理讲得再好,逻辑再清晰,只要让当事人感到一丝情绪上的不舒服,心理上的不接纳,一切就无从发挥作用。
在与学科名师交谈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名师常常告诉我们要享受课堂,将课堂当成是舞台,从而可以充满激情地教学。而心理咨询与课堂教学不同,不是咨询师施展个人风采的舞台,咨询师不是主角,目的不是让学生崇拜自己、服从自己、听从自己的意见。有的老师能力很强,他所带领的班级学习成绩突出,合唱比赛、篮球比赛、体操比赛、知识竞赛等,处处都是最好。这样的老师往往会受到领导表扬,同事羡慕,是大家争先学习取经的对象。可有很多学生反映,当心理有困扰,老师很关心学生,经常找去谈话,可是每次老师都会把道理讲得很透彻,让自己无力回击。老师自认为搞定了学生的问题,自己讲出的道理让学生无话可说。但学生却认为只是无法赢过老师的语言,所以不想再去辩驳,老师讲的道理自己明白,可是心理困扰仍然无法解决。该老师过多地使用理性情绪疗法中的面质技术,但没有建立在共情的基础上,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情况各异。过多的道理灌输将学生的情感通道关闭,学生就无法将老师的观点内化于心,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消化了而已。人都有感性的一面,任何雄辩的道理,任何清晰的是非,在情感面前,永远苍白无力,永远不屑一顾。要使咨询有效,必须先通过共情打开来访者信息接收的通道。
三、共情过程中,注意用词,关注来访者的眼神
我们一向强调要擅于使用躯体语言和面部表情。细微的目光、面部表情变化,都能表达共情,也能从来访者的眼神反馈中看出是否充分传递了共情。比如有的当事人,情况比较特殊,一直讲个不停,情绪太激动,咨询师无法打断。这样咨询师容易不耐烦,无意间就会露出无法集中关注的眼神,这些都会让当事人看出来并记在心中。
由于我们一向强调非言语,反而容易忽略言语的重要性。要注意用词,避免让来访者产生消极情绪。其次,语调的变化也极其重要,需要不断地反馈、澄清、释义,即使只是“嗯”、“啊”、“哦”,也需要不断变化语调以表示持续的关注。例如在一个咨询个案中,来访者困扰于自己的生活没有界限,无法做到拒绝别人,感到很累。咨询师说:“哎,我知道了,你这就是苍蝇效应。”且不说苍蝇效应的内涵,一听到这个词语,来访者已经面露难色,不再想和这个咨询师交流下去。谁知道咨询师还继续讲述了一大堆苍蝇效应的来源,大致是一颗糖很香甜,一大堆苍蝇会来舔,但是一只苍蝇都不来,糖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当事人听到这些,心中非常难受,情感通道立马关闭,不再信任这个咨询师,也不想与他深入交流下去。
    四、当语言无法表达共情时,行动可以
当心理咨询师无法用语言表达共情时,可以采取一定的行动。例如某心理咨询师在挽救跳楼自杀的当事人时,赶到时,当事人已经哭了4个小时。警察与当事人家属都试图劝说当事人,但当事人还是一直哭。心理专家明白应该首先对当事人共情,承认其情绪的合理性,帮助其宣泄不良情绪。但是,一旦说话,当事人便激动地说:“倘若你再说,我就跳下去。”于是,咨询师不敢再说什么,只能采取行动,比如轻拍其肩膀,递一瓶水给她喝,拿一把伞给她,并且让警察和家属停止劝说,拆掉当事人表演的舞台,并且当当事人情绪稳定下来之后,让警察直接将当事人抱下天台,给当事人一个台阶下。该咨询师的行动默默地传达着共情,最终成功救下当事人。
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有时候对来访者说再多理解的话,也没有用,因为我们可以设身处地,但无法身临其境。这时,不如进行一些活动体验或者角色扮演,让学生感受到咨询师在充分地对他共情,还可以在体验中来获得感悟。
五、充分共情之后,才能实施指导性建议
    为了促进来访者的自我成长,人本主义学派主张非指导性原则。但在学校心理咨询中,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期待着心理咨询师能够“来点建议”,“给点指导”。因为学校的心理咨询师不仅仅承担着心理咨询的任务,还承担着一定的教育教学任务,教育有一定的导向性。例如当涉及道德、品德等方面的问题,心理咨询师就有必要给予一定的指导。而没有充分的共情,一切指导都是无效的。
假如心理咨询师与来访者有相似的经验和感受,那么在进行自我暴露的情况下,进行指导,效果就会较好。因为来访者会认为得到了充分的共情。假如没有,就应该设身处地地为来访者思考,站在来访者的角度来看待问题,适当的情况下,进行角色转换。但生活的阅历会改变一个人对人生的认识,会让人变得成熟,变得智慧。学校心理咨询师的阅历比高中生多,却不能以自己的成熟和智慧,告诉来访者“你可以这样”,“你应该这样”,“你最好这样”,而应该说“在我看来,如果这样,也许会更好,你觉得呢?”并且不能否定、批判他们的的观点和做法。来访者需要的不仅仅是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建议和指导,更需要咨询师在情感上的充分理解与接纳。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