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T个案概念化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研究
邱燕华
【摘要】 个案概念化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阐述CBT个案概念化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背景、功能及应用方法三方面内容,结合一例学生考试焦虑的典型个案,系统介绍和演示个案概念化的具体操作方式,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关键词】个案概念化;学校心理辅导;CBT
近年来,在专业心理咨询领域,个案概念化被反复提及,其重要性也被高度认可。个案概念化是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始,为后续辅导提供了方向。【1】然而,在学校心理辅导领域,只有为数较少的心理辅导教师将其应用到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本文尝试从CBT个案概念化技术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的应用背景、功能及应用方法三方面进行阐述,结合具体案例,力图阐述个案概念化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升所带来的重要意义。
(一)个案处理缺乏系统全局观
在心理辅导起始阶段,心理教师需要大量收集来访学生的个人信息,从而形成有效评估。然而,在实际个案操作中,单一个案会涌现诸如学习问题、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躯体化状况等多方面困境,时常处于一种身心混乱的局面。面对一团乱麻的个案信息,心理教师往往会根据主观判断或学生提出的某个辅导目标,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进行个案干预。如果来访者的问题成因和维持因素、错误的应对模式未被及早发觉,往往会出现一个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一种症状被另一种症状代替的情形。
(二)单次辅导脱落情况较为普遍
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个案脱落情况时常发生,由于没有任何的满意度跟踪考核任务,心理教师往往对个案脱落情况听之任之,对脱落原因也较少有细致探究。正确的个案概念化有助于心理教师把握学生核心冲突的关键,在学生呈现诸多问题的混乱困境中,抽丝剥茧,用某个理论框架去更好地理解来访学生,进而把这种理解有效诠释给当事人,促使来访学生获得意识启发、认知重构和动力激发。一旦核心问题被心理教师抓住,学生会感受到被理解和共情,进而会对心理教师产生高度的信任,形成对辅导效果的积极期待,这份信任和期待不仅可以防止个案脱落,更可以提升学生解决自身问题的自我效能感。
(三)心理咨询与教育者角色的冲突
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不同于社会心理咨询的特点之一在于,我们面对的是心智发育未完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发展中的青少年,心理教师无法完全做到价值观中立,心理教师既是心理咨询师,更是“教师”,有教书育人的职责。学生会将自身问题无限扩大,甚至将自身看成问题本身,然而心理教师要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看成是一次成长过程中未被解决的议题的集合爆发点,是解决障碍性核心信念、负性自动思维和改变不良行为策略的有效契机。CBT认知行为治疗流派注重对来访者进行认知优化、提高适应性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心智化水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中心理教师也可以更好地整合“咨询师”和“教师”的双重角色,达到技术性的平衡。
(一)概念及其功能
个案概念化指心理咨询师以特定的心理咨询理论为基础,对来访者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假设,为心理咨询提供一个基本的框架和思路,并据此形成具体的咨询计划。【2】在心理咨询领域中,充分收集来访者个人信息资料是形成心理问题评估的基础,而心理评估结果是确定能否进行学校心理辅导的前提。个案概念化处于心理评估完成和确定心理干预方案的中间阶段,同时也伴随整个个案处理过程。
(二)方法及步骤
个案概念化技术主要是解决来访学生的“三个问题”,首先是关于“是什么”的问题,通过前期资料收集和系统的心理评估,对来访学生的问题进行初步研判与定性,排除精神疾病或自杀危机等情况;其次是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了解来访学生问题出现的先天因素、促发因素和维持因素,探索其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固有模式,进而形成对其问题理解以及问题解决方法的初步假设;最后是“怎么办”的问题,帮助来访学生识别其负性的自动化思维并加以修正,通过家庭作业、行为激活、行为实验等方式扰动固有的行为模式,进而起到调整负性认知、改善问题行为、获得积极情绪的效果。
三、个案应用
每个心理咨询流派的个案概念化内容各有不同,准确的个案概念化有助于咨询师沿着理论框架对来访者产生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也在咨询时不断对假设的个案概念化进行验证和修正。【3】CBT即认知行为治疗技术,是由贝克在60年代发展出的结构化谈话治疗方法,强调认知、情绪、行为三者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其在个案治疗方面存在结构化、可评估、治疗周期短等优势,较为适合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场景。以下以CBT个案概念化技术为例,结合某学生的考试焦虑案例,阐述系统的操作方法。
(一)个案基本信息
个案基本情况:小A(化名),女,17岁,中职3+2会计专业高三学生,目前存在情绪低落、自我贬低、睡眠紊乱等轻度抑郁表现。小A自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3岁父母离异,抚养权归给父亲,但父亲无固定职业,常年不在家,主要抚养者是爷爷奶奶。进入高中后,来访者与母亲居住,母亲情绪不稳定,有时会恶语相向,冲突较多。目前班内好友若干,与同班女生小B关系拧巴,时而争吵时而和好,常引起较多负性情绪反应。班内成绩中上,每到重大考试就出现心慌、手抖、脑子一片空白的症状,临近考试会萌发放弃考试的焦虑回避表现。
(二)个案的CBT概念化分析
1.确定“是什么”
此阶段包括广泛收集有关来访学生及其主诉问题的资料,确认来访者最突出的问题,评估来访者目前的功能水平。资料收集包括来访学生的心理测评结果、成长史、躯体化表现、睡眠饮食、社会功能(生活、学习效率)、同伴关系、亲子状况、家庭背景、养育情况、遗传史、就诊情况、面临的主要问题等,根据学生的主诉问题而有所侧重。根据心理评估结果,确定心理危机干预等级范围,从而确定进一步的在校干预方案。资料收集是形成来访学生问题假设的前提,是探索来访学生问题形成发展历史的过程。除了围绕来访学生的主诉问题,还需要广泛收集各类生态学资料,形成来访学生问题现状的全局观。
2.了解“为什么”
小A的问题维持因素还与她的安全行为、补偿策略有密切关系,她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代偿行为”,主要源于她“只有考出好成绩,我才是有价值的人”的中间信念。补偿行为看似在缓解内心真正的痛苦,实则是在回避最本质的问题。
3.确定“怎么办”
(1)问题聚焦。通过例举问题清单,了解到小A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自我认识、学业焦虑等方面皆存在困惑,但她最想解决的是自己的考试焦虑问题。
(2)认知重建。采用苏格拉底式提问和箭头向下技术,引导小A识别并理解自己的负性自动化思维,了解产生并强化自身焦虑情绪的不合理认知。通过行为实验和家庭作业,纠正其中间信念,在必要的心理教育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认知重建。
(3)行为矫正。通过例举焦虑情境,细致划分焦虑等级,以意象脱敏的方法,帮助小A逐级耐受焦虑情绪,提升自身的情绪涵容能力。
(4)积极强化。通过定期回访,强化小A在问题解决中的力量感,引导其看到自身改变,进而强化其适应性的行为和认知。
(三)个案概念化概括
个案概念化是心理咨询的关键环节,是评估与干预之间承上启下的重要步骤【4】。对小A的考试焦虑症状出现的维持因素进行精确的个案概念化理解,有助于心理教师制定有效的干预方案。
四、讨论与反思
个案概念化作为一种专业心理咨询技术,其重要性和有效性显而易见,对于咨询师来讲,具有视咨询为旅程、视概念化为路标的观点是非常有帮助的。【5】认知行为治疗个案概念化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该技术具有相对的结构化模型,具有比较高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走向标准化、规范化;(2)CBT技术相对其他流派的心理咨询技术,具有短程干预的优势,且在干预效果上有大量的循证依据,证明对中学生考试焦虑、睡眠改善、人际适应具有广泛效果;(3)个案概念化技术的使用,有助于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突出的领悟与诠释功能,也有助于成长阶段的学生的心智化水平提高。
当然也需要有系统的视角,学校系统、家庭系统对学生身心成长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开展个体心理辅导工作的同时,也需要结合父母访谈、班级帮扶等工作的有效开展。个案概念化技术是提升学校心理辅导工作规范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但也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系统化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苏媛,汪书雅.新手心理教师如何做好抑郁个案概念化[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11):36-38.
[2] 杨月新.学校心理辅导中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个案概念化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6):48-51.
[3] 刘娟,姜喜双,詹天麒.一例轻度抑郁的认知行为疗法个案报告[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4):97-100.
[4] 蔡蓉.心理辅导效果的核心要素[J].江苏教育,2023(38):67-68.
[5] 徐慊,王建平,余萌,等.1例适应障碍认知行为疗法个案报告[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64-71.
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学生成长指导”专项重点课题
《“6+1”学生成长体系校本化建设实践研究 》CD23014
浙江省慈溪市白沙路街道明月佳苑2号楼4单元807室
315300
邱燕华
18858433376
0575qyh@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