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打破好学生思维 构建健康自体感——以自体发展为心理辅导思路的应用实践

打破好学生思维 构建健康自体感 ——以自体发展为心理辅导思路的应用实践 丁一杰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广州市中学“自我和谐”立体化心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3YQJK009) 研究成果 【摘要】 “好学生思维”在学校里成绩优秀的学生中比较多见,他们非常在意他人的评价,对自己的要求很高,达不到要求就自罪自责,产生情绪问题。本案例聚焦一位14岁的初中学生,成绩非常优异,但饱受“好学生思维”困扰。笔者尝试从心理动力视角出发,理解来访者“好学生思维”的成因,运用自体发展辅导思路,调节其自尊敏感度,构建健康的自体感,使来访者降低“好学生思维”的困扰,走出心理阴霾,具有一定指导借鉴价值。 【关键词】 好学生思维 自尊调节 自体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日常学校心理辅导中,常见这样一类来访者,他们成绩优异,是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他们自尊心“强”(低自尊),不能忍受其他人超越自己,对自己要求很高。他们每天刻苦学习,丝毫没有松懈,但学习反而越来越没有动力。他们对自己非常苛刻,一点失误就自怨自艾,甚至可能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惩罚自己。这样的学生着实令人心生爱怜,已经这么优秀了,他们怎么就不能“放过”自己呢?到底是什么心理动力在驱动着他们成为现在的自己?如何帮助他们探索自己到底是谁?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局限在哪里?如何帮助他们接受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形成积极的自尊和健康的自体?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尝试从心理动力学角度出发,回溯来访学生的成长经历,看看早期关系如何影响积极自尊的发展和健康自体的建构,帮助来访者提升自尊调节能力,拥有良好的自体感受。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好学生思维” “好学生思维”是指为了完成权威的期待,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学生,而执着于努力改变自身,过分反省自身,把结果和个人价值划等号,行为只是被外部恐惧驱使,缺乏内在动机的心理状态。“好学生思维”模式进而可能发展为“好学生强迫思维”模式,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关于自己的价值、意义、自罪自责的想法以及一些关于他人的超越、进步、嫉妒、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来访者的大脑。来访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想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二)自体心理学理论 自体心理学理论是由科胡特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创立的,集中探讨早期关系如何影响个体发展,特别是养育者的教育方式如何培养孩子充满生命力的自体感。如果养育者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是失功能的,包括共情缺乏、镜像化被剥夺、理想化不足等,则会使孩子产生低自尊、自体脆弱、共情缺乏、嫉妒心强等问题。具体内容见表1。 表1.自体客体功能表 自体客体功能 含义 作用 失功能导致问题 镜像化 养育者恰当回应孩子的共情能力 发展积极的自尊 低自尊、过度敏感、自我惩罚、过度膨胀、共情缺乏、嫉妒心强等 理想化 养育者被孩子理想化的能力 构建强大的自体感 三、个案例举 (一)基本情况 小华(化名),14岁,初二学生,成绩优异,在年级名列前茅。身体无重大器质性疾病。父亲从商,是个成功人士,平时比较忙,母亲是全职妈妈,照顾他和姐姐。夫妻关系融洽,教育原则基本一致。母亲管教方式比较严厉,对孩子成绩要求较高。母亲刚生下他时曾患产后抑郁一年。 (二)症状 1.生理方面:头脑不清醒,有时会头晕,恶心,无器质性疾病。 2.心理方面:脑海中总是不受控制的出现一些关于自己价值或嫉妒他人的思绪,比如“我真没用!”、“XXX居然超过我!”。后来演化为头脑中不断出现“我会不会头脑中又出现这些思绪”的担忧。特别是上课、考试的时候,这种担心焦虑加剧,总是不受自己控制的想“一会考试会不会又出现这些情况”。导致上课、考试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焦虑,内心痛苦。 3.社会功能方面:学习成绩下降、人际关系下降。 (三)诊断 小华父母带他前往市儿童医院心理科就诊,诊断结果为轻度强迫思维。无妄想、无思维逻辑障碍,自知力完整,有主动求助的意愿。 (四)心理动力个案概念化 1.早期环境: 小华出生在老家,当时爸爸在我市打拼,是妈妈和奶奶抚养小华到两岁,之后妈妈带小华去市里和爸爸一起生活。小华是家里第二个孩子,还有一个姐姐,小华出生时,姐姐当时3岁,一直由奶奶在老家抚养,直到上小学才接到市里,一家四口团聚。 2.主要养育者的抚养质量: 小华的主要养育者是妈妈,奶奶主要负责带姐姐。妈妈生完小华不久就罹患产后抑郁,严重的时候根本无法照顾小华,整天哭泣,无法母乳喂养,抚养质量不佳。 3.与主要养育者早期关系的质量: 小华出生后,妈妈罹患产后抑郁一年,没有得到妈妈很好的照顾,妈妈的情绪非常波动,经常哭泣,小华一岁之内,基本没有被妈妈抱过。小华和妈妈的早期关系质量不佳。 4.早期分离或者心理创伤的历史: 由于小华妈妈罹患产后抑郁,奶奶主要照顾小华,但是奶奶还要照顾姐姐,精力不足,小华经常哭,奶奶为了不给小华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所以不怎么抱小华,小华哭累了才能睡。 5.早期成长经历及问题模式与自体发展建立联系: 心理动力学为我们提供一种假设,即透过个人成长经历可以解释人们某种认知、情感、行为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小华目前的“好学生思维”是在早期没有获得足够的自体客体感,他的妈妈由于严重的抑郁,没有办法和他共情,他的奶奶由于年老,没有精力也没有办法和他共情,养育者均不能准确的感受小华的需要和感受,缺乏养育者镜像化,使得小华无法理想化她们。结果,他无法发展出健康的自体感,产生低自尊且缺乏共情能力,他努力维持自己脆弱的自尊,无法忍受他人能力超过自己,于是产生强烈的嫉妒心。加之妈妈的教养方式比较严厉,对他学习要求很高,渐渐使他形成“好学生思维”见图1. 图1.小华“好学生思维”发展路径 (五)自体发展辅导思路概述 1.第1-2次咨询:建立关系,谈论现状,澄清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以来访者的叙述为主,心理老师适时给与梳理和反馈,帮助小华看到自己目前问题的现状、表现、影响、发展过程等。尤其是对“好学生思维”进行深入的探讨,厘清“好学生思维”主要有哪些?出现的时间、频次、影响、感受?对“好学生思维”的强迫担心有哪些?出现的时间、频次、影响、感受?小华详细讲述了他的困扰,起初在上课听讲的过程中,他脑海中会突然出现一些关于自己价值或者嫉妒他人的思绪,当他意识到的时候会很紧张,告诉自己注意力要集中,慢慢的衍生出一个新的症状,在上课的时候他会不由自己的在脑海里想“一会我会不会又走神啊?”平均一节课有三次左右这样的情况,对学习很在意的他非常紧张焦虑这个情况。后来发展到在考试的时候,他会不停的想“我一会会不会又走神啊?”结果进入越是担心越是混乱,考试受影响,学习成绩退步的恶性循环。小华通过前两次的辅导,与心理老师建立的良好的关系,厘清自己目前问题的现状和循环模式。 2.第3-4次咨询:推演模式,谈论感受,提升自尊。 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小华理解自己“好学生思维”的来源,通过深度共情,使生命早期的小华的需要和感受被看到、被理解。在自体客体的移情作用下,小华感到被理解,开始理想化心理老师,认为心理老师是充满活力和与众不同的,这使他自己的自体感开始变得有生气。心理老师对小华个人成长历程给予极大的肯定,认为小华非常不容易,逐渐支撑起他不坚定的自体感。小华发自内心的说:“那时候的我真的很可怜,但是我也很坚强,不是吗?”心理老师和小华一起做了优势曼陀罗,引导小华认识到自己本身具有的优势,提升战胜困难的勇气,小华自己选择出自己具备的优势:好奇心、判断力、创造性、毅力、责任、幽默。心理老师和小华分别对每一个优势做了详细的探讨,让他的优势被看见,被内心真正接纳,成为他自尊的基石。 3.第5-6次咨询:资源赋能,联动家庭,重建自体。 小华已经领悟到自己问题的根源和思维循环的模式,但是依然会出现症状,在这个过程中,心理老师围绕小华自身和身边的资源进行淘宝,联动小华的父母,改善教养方式,不过分看重学习,更看重小华本身。增强父母的共情力,不仅能共情小华的情绪还能共情小华的认知,镜映小华的内心世界。当小华又出现“好学生思维”时,给予接纳和抱持,与小华一起,学会带着症状生活,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引导家庭成员肯定小华的不易和优点,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让整个家庭的能量流动起来。在家庭系统动力推动下,帮助小华重建健康的自体。 小华经过6次辅导,“好学生强迫思维”的症状得到很大缓解,从过去的每节课出现强迫思维,到最后一周只出现一两次,他自己感觉轻松了很多,在期末的考试中,小华的成绩全面进步,考到年级前三名。 (七)辅导反思 以自体发展作为辅导思路,是在关系框架中理解来访者的过往经历,重视与来访者的咨访关系,深度共情来访者,促使来访者表达内心真实的需要和愿望,在资源取向视角下,借助来访者的优势使他们建立新的、健康的心理功能模式,主要包括: 1.理解来访者的过去。自体感脆弱的来访者通常有一个创伤的早年经历。与自省能力强的来访者一起回溯生命的早期经历,理解自己目前症状的起因,看到自己潜意识中的需要和情感,对于改善症状有非常大的帮助。 2.重视来访者的现在。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孩子来说,出现发展性的问题是很正常的,除了和早年的成长经历有关外,还与家庭家养方式、自身的认知方式有关。所以除了做孩子的辅导,家庭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小华这样的未成年人,他的自我发展未完善,与家人的边界没有完全分化,很容易受到家庭系统的影响,通过了解小华家庭目前的功能情况,扰动家庭系统不良的互动模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看到来访者的未来。本着相信来访者有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理念,赋予当事人改变现状的勇气和信心,关注来访者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打破越是关注症状。症状越突出的恶性循环。重视和引导来访者看到自己的优势、资源,使之内化,提升自我认同。重视家庭关系的修复和家庭动力的流动,给予来访者强大的精神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爱国,孙越异.强迫症治疗中的“顺其自然”与“任其自然”【J】.医学与哲学,2015,36(4):77-79 [2]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华振.强迫症的森田神经质性格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2 作者单位:广州开发区中学 作者姓名:丁一杰 联系电话:15992408848 联系邮箱:48605997@qq.com 单位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友谊路66号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