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简快重建法在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一、心理应激干预“简快重建法”的概要
        心理应激干预“简快重建法”由隋双戈(医学博士(应激干预方向),MBA,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于2008年实践整合创立,它是心理应激干预的一种方法。[1]心理应激干预属于心理急救,是应急、短期的社会心理支持,不是心理治疗。[2]简快重建法的目标是减轻受影响人群的应激反应,从而减少混乱,稳定状态,看到资源,获得支持,促进重建。
       简快重建法提供了在心理应激干预实践中的安全、可行、有效的简便框架,它的结构有导入热身阶段和四个工作阶段(问题呈现、信息传递、应对探讨、总结提升),助力专业人员更有效地发挥专业所长,也适合准专业人员学习使用。
       该方法的优点有:1.用途广泛,从人际事件、自杀事件到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应激源影响的群体,均可有效使用。2.团体容量大,每次人数在8-60人左右较易带动,人数过多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分组,按年级或年龄划分,反应严重程度不一的在同一团体。后期临床实践报告该方法也适用于个体应激干预[3]。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简快重建法的服务对象人数不超60人即可。3.一次性见效,结构性强,安全不出错。4.兼容性高,可以加入带领者擅长的相关技能。5.随时可用,可在心理应激的不同阶段使用,不同阶段,不同侧重。
       本方法的干预时长一般是2小时,初、高中生约1.5小时;根据人数、问题复杂度、年龄、认知特点确定时长,中间各节段用时可根据参与人数和情况复杂程度进行弹性调整。它的入组标准是,无论是否表现出可见的反应,均可参与;排除标准有2个:有严重精神卫生问题的可在个别咨询/评估后决定是否加入团体,有冲动行为(自杀、自伤、伤人)、较重惊恐反应者不宜加入。[1]

       二、案例背景
       小柠(化名),初二转学生,转学的第二周从4楼的课室走廊跳楼自杀,未遂。楼下班级的初一3位同学目睹坠落过程或听到落地撞击声,受到很大冲击,情绪崩溃,反应激烈。其中一位男生小东,2位女生小月和小洛(均是化名)。事发当天下午,我作为镇街心理危机干预组长,被教育指导中心派遣前往该校带领心理应激干预团体。
        三、干预过程
        心理干预团体一般由2—3位干预带领者负责,一位主带,一位助手、观察记录,一位宣教、配合健康教育科普工作,考虑到本次干预对象只有3位学生,因此安排了干预带领者2人,我是主带,本校心理老师担任助手。
       带领者在正式干预前需要尽可能了解危机事件基本情况和性质、目标人群相关信息和资料(人数、干预对象级别、当前精神身心状态等)和学校已介入的心理援助情况等。明确团体心理干预带领教师的分工、人员就位。干预前需要准备相应的物资或道具,如援助信息卡,签字笔若干、彩色铅笔一筒,A4白纸若干,面巾纸等。
       (一)导入热身阶段
       目的是建立联结,形成团体,营造安全开放的团体氛围,双方建立良好关系。
       在这个阶段,首先由团体成员信任或熟悉的人介绍带领者,然后带领者说明身份、来意,表达同理心,介绍助手,描述简快重建法的过程和规则,例如保密、尊重原则,中间不休息、不走动,上完厕所再开始,不录音/像,不外泄资料等。最后是成员做自我介绍。特别要注意的是,带领者要以平等姿态开始工作,避免以专家身份自居,避免怜悯等。
       干预片段:
       全文片段展示时,带领者简称“带”。小东简称“东”,小月简称“月”,小洛简称“洛”。

       带:大家好,我是隔壁✘✘中学心理老师陈老师,这次来是看看有哪些是我能帮忙的?我将陪同大家一起面对今天的突发事件,希望减轻这件事给大家带来的影响,恢复适应性的心理社会功能。这个突发事件中的小柠同学目前没有生命威胁,医院正在积极治疗,具体原因警方正在调查中,在这个阶段我们不宜对事件作揣测或下判断。对于这个意外事件,老师刚听说时也是挺震惊和痛心的,不过知道她性命无忧,稍感安慰些。我们这次会谈大概需要一个小时,包括问题呈现、信息传递、应对探讨、总结提升四个流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觉或想离开,可以随时提出来。坐我旁边的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咱们学校心理老师梁老师,她会协助我一起为大家服务。
       梁老师:同学们,我会和你们在一起的,请大家放心地大胆诉说。有什么需要老师帮助的,尽管告诉我们。
       成员:(点头)
       带:现在先请同学们轮流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和自己与突发事件中的小柠的关系。
       小组成员依次做自我介绍,得知他们均不认识小柠。

        (二)问题呈现阶段
       目的是呈现当前最困扰团体成员的问题或症状,确定干预问题/方向。
       该节是后面工作的基础,问题呈现是否充分,共情与暴露是否适当,关系到双方关系的建立和团体成效。该阶段应注意以积极倾听为主,给对方足够的表达空间(以不增加痛苦、不产生危害为限),帮助澄清问题。同时避免负性场景的详细描述,尤其是较强冲击力的负性场景(如恐怖画面、闪回的具体内容等),以及避免过多负性情绪的卷入,让他留在此时此刻。发现苗头应柔性阻断,回到主干。[3]
       1.是什么?
       了解应激事件带来的困扰或问题症状,并具体化。团体人数多时,可让干预对象2分钟思考和书写。
       干预片段:
        带:我们相聚在这里,是因为我们被小柠的坠楼影响了,我们目前出现了一些困扰,请大家说说这件意外突发事件给你带来了什么问题?
      (3位同学低头不语)
       带(专注关切眼神):那就从我左手边的小东开始,顺时针讲述,好吗?
       东(语音低语速慢):我并没有亲眼看到,只是听到那位同学坠落着地撞击的声音,我整个人非常害怕和恐慌。         (小东身体紧缩)
       月(有点哽咽):我控制不住地哭泣,我感到非常害怕,我对死亡非常害怕。我是坐窗边的,眼角余光扫到那位同学坠落时的影子。她就像……
        带(柔声阻断):嗯,如果是我,我也会非常地害怕的。小洛你的困扰是什么?
        洛(声音颤抖):我也听到了坠落声,然后我还听到了班里同学对这件事的议论,我联想到了自己去世的爷爷奶奶,我非常害怕,我的身体一直在发抖。
        带:看来这个突发事件带给我们3位同学的感受都是害怕。

         2.为什么?
        目的:让服务对象看到困扰问题背后的动机,看到意义。了解为什么此时求助?为什么愿意来?
        干预摘录:
        带:这件意外事件发生后,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影响,大家为什么挑害怕这个问题来说呢?还是从我左手边的小东开始哈,顺时针。
        东:因为这让我想起妈妈以前做一个肿瘤切除手术时,我和爸爸在手术室外等候的感觉,我真的是太害怕、恐慌了,我怕妈妈会死去。
        带:哦,这个意外事件让你回忆起了妈妈手术时的恐慌,现在妈妈还好吗?
        东:妈妈现在没事了。
        带:你现在的生活起居是谁照顾的呢?
        东:妈妈,妈妈每天买菜做饭、搞卫生。
        带:嗯,虽然今天的突发事件让我们想起了曾经妈妈做手术时的害怕恐慌感觉,但我们真切地知道妈妈现在是平安健康的,也结结实实地感受到妈妈给了我们很多照顾和温暖,这次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我们对妈妈的爱,生命的宝贵,对吗?
       东(眼神有亮光):对。
       3.确认核心问题
        如服务对象拟处理多个问题,应聚焦在当前情境下最困扰他的问题,调整合理期待,达成目标。
        由于这个应激团体都一致指向突发事件带来的困扰是害怕,核心问题已聚焦,所以可省略这一步。
        4.评分
       目的:评估主观困扰程度。    

       打分规则:0分代表中性,没有任何困扰,10分是非常困扰。请干预对象给这件突发事件对他造成的困扰程度打分。
        处理建议:如果干预对象打8分左右,那么需要稳定化技术帮助其关注当下,比如着陆技术和保险箱技术等。
        请助手梁老师记录评分:                                  

     

干预对象首次评分
 小东 6分
 小月7分
小洛6分

        鉴于小月打分接近8分,所以采用了着陆技术来帮助干预团体稳定。请他们描述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和触到的。如这里是学校心理辅导室、我正坐在沙发上、我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束花等。通过自我标记让他们与当前现实的环境连接,控制自己的解离状态。
       (三)信息传递阶段
       目的:使成员了解所存在的问题(症状)是人类经历如此类应激事件的正常反应,并提供有助消除误解的信息和所需的实用信息,消除紧张感。
        1.正常化心理教育
      (1)正常化:简述人类面临此类应激事件会出现哪些身心反应(与干预对象前述一致的),让干预对象知道,他们刚才反馈的问题(症状)是遇到应激突发事件的正常反应。
      (2)普遍化心理教育:告诉干预对象“不仅是你,大家都一样会有各种类似的反应。”(“大家都一样”是非常好的安慰剂)。
       干预带领者可以适时做一点自我暴露:“别说你担心,我都很担心,……”
        在本次危机事件的干预中,我始终在有温度地倾听,看见干预对象的情绪,也引导3位干预对象看见彼此的情绪应激反应都是害怕,这种看见不仅能缓解他们的情绪,还会让干预对象感觉被关注、被抱持。也跟干预对象说明:当然,没有什么感受和身心反应,也是正常的,无需攀比和愧疚。滞后出现一些身心反应,那也是正常的。
        2.提供相关科普信息
       目的:有利于干预对象自我理解和自我接纳。                                            

       (1)科普危机事件后常见的初期应激身心反应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                                                    

                                 

         

                                                       (图表源于《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

                 

       本次干预,由助手梁老师跟3位同学科普,并跟他们说明反应发展变化的规律: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有家人、师长和朋友的支持,求助身边信任的人,这些常见反应大约在数天至数星期内减退。恢复期间也可能出现比较大的波动,这都是正常的,但可以尝试自我调整,必要时寻求专业援助。
       (2)强化求助意愿,鼓励求助
       在这个环节,需要花点功夫去消除干预对象的病耻感,科普精神心理疾病的“四早”、正确的疾病观和异常应激身心反应的表现,鼓励他们必要时积极寻求专业心理援助,为他们提供官方心理援助途径、资讯,求助热线和医疗机构等。
        我在这次干预中就向3位同学提供了“援助信息卡”,卡内包含心理危机事件后常见身心应激反应和各种官方求助途径。
        注意:这个阶段有互动和澄清,小组带领者一方面要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一方面还要注意用词的严谨。          (四)应对探讨阶段
        本阶段目的是通过自助、互助、他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干预对象梳理、联结其社会支持系统等资源,协同寻求解决思路或方法。
        这个阶段是最重要的一步。需要注意:1.这个阶段要营造宽松、打开思路的氛围,鼓励干预对象表达自己的智慧,为小组聚集力量,一起面对危机和困境。2.不提倡支招。因为每个人都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3.引导中,避免使用评判性语言,多用名词、少用形容词。
        具体内容如下:   

       1.具象化准备
       身处危机中的学生往往状态不稳定、思维比较混乱,难以用语言准确表述应对方法,所以先让他们书写理清一下是比较合适的。因此,可准备一些笔,白纸、活动单同心圆等。
       2.提取资源(个人/成员/团体外/带领者)
       (1)挖掘个人资源
       增加干预对象的自我效能感是应激干预要素之一。[3]协助寻找当前或过去应对相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取内在资源与力量。
       干预片段:
        带:大家以前害怕时,曾经用过哪些办法来缓解?
        洛:我试过边洗澡边唱歌,就是哼曲调。
        带:效果如何?
        洛:觉得很放松,慢慢就没觉得那么害怕了。
        东:我会运动。
        带:什么运动呢?   

         东:打篮球。
         带:能够减轻害怕情绪吗?
         东:可以。
        月:我喜欢画画,沉浸在画画时,感觉好像好些。
        带:你以前试过害怕的时候就去画画,然后渐渐平静下来吗?
        月:嗯,试过。
      (2)汲取团体动力资源
       帮助联结周围的、近的资源,强化团体动力。
       片段展示:
       带:对于小东提到的运动这个方法,你们觉得对你来说会有用吗?
       月、洛:应该有用。
       带:你们认为自己可以试试吗?
       月、洛:应该可以。
      (3)帮助联结团体外部资源
       高质量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复原力与创伤后成长。[3]协助梳理、链接高质量帮助、支持的亲友等外部资源,看到处理问题的更多路径。
       片段展示:
       带:当我们害怕时除了洗澡时唱歌、画画、运动,大家觉得还有哪些方法可能有帮助?也可以是观察到的朋友同学或亲人用过的方法,都可以拿来借鉴。
       洛:我觉得跟家里人说说应该有帮助。
       东:我会跟我好朋友聊天。
       月:我以前见我爸妈遇到一些紧张害怕的时候,会深呼吸。
       洛:我也见过我爸害怕,他会先好好睡一觉。
       带:嗯,越来越多办法产生了。大家觉得亲友采用的方法我们可不可以试试?
       齐:(点头)可以
       带: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大家感觉会有用吗?
       齐:应该有用。
       带:前面老师提供的援助信息卡上的心理热线电话,大家觉得可不可以用?
       齐:可以用。
      (4)带领者提供资源
       带:感谢大家的分享。我听到了每位同学都有应对害怕的有效方法,比如运动、唱歌、画画,跟家人朋友聊天等。老师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快速平静下来的方法:腹式呼吸放松法,大家想试试吗?
        齐:想。
         ……    

       带:害怕只是暂时的,我们已经拥有很多应对方法。老师还想请大家想象并绘制一个“害怕”盒子,这个盒子一定要有盖子,还要有一把无比结实的锁。我们将这份害怕装进盒子,并牢牢地把它锁在里面。现在请同学们用铅笔和彩笔在A4白纸上绘制你自己的“害怕”盒子。
      (专心致志绘制)
        带: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深呼吸几次,想象将害怕放进盒子中,请放好的同学点点头。
       (逐一点头)
       带:确认放好后,请上锁。锁好的,请点点头。
      (待点头后)
       带:请将钥匙放在你觉得安全的地方,哪里都可以。放好的,请点头。现在就先把害怕锁在盒子里,然后走开去忙其他事情,比如一会回家好好吃个饭睡一觉。将钥匙安全放置好的,请轻轻睁开眼睛,并将你的“害怕”盒子图交给梁老师保管。
       3.资源植入
       目的:增强团体力量。
       想象练习:引导干预对象回想前面的困扰,用这些资源应对,会出现什么情景?有什么想法?有什么感受?
       4.再评估
       再次评估症状(问题)的困扰程度。
       带领者引导干预对象做个深呼吸,回到这里。请大家轮流评分此时此刻这件事带给自己的影响,0分是没有任何困扰,10分是非常困扰。
        助手梁老师记录评分,并做反馈:  

干预对象 首次评分  再次评分变化(+,-)
小东6分3分 -3
小月7分5分-2
小洛6分2分-4

       由他们的打分,可知本次干预是有效的,全部分数降低。
       打完分,邀请分享感受、想法或收获等。
        特别说明,对于没有收获的同学,要现场带离,进行个辅。
       5.改善计划
       在上述基础上,面向未来探讨最适合的可行规划。
      (五)总结提升阶段
       目的是总结提炼收获感悟,坚定信念,启动行动。
       内容:
      1.回顾历程。带领者回顾本次团体活动的历程,强调小组的互助性。感谢,反馈前后评估,比较认可的过往应对经验。
       2.收获感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收获与感受。不想说的组员,就不说。
       3.启动行动。帮助成员在看到资源,看到更多途径、方法,看到互助小组作用后,制定改善计划,激发行动的动力。
       4.承诺行动,立时间线。
      干预片段:
       带:团体结束后,你会去做什么?什么时间开始做?
      东:我会继续打篮球、跟朋友聊天,今晚就开始。
      月:我会画画,腹式深呼吸。现在我就在深呼吸。运动我应该也会用,我选择跑步,明天一大早我就开始。
      洛:我还是继续边洗澡边唱歌,今晚洗澡我就用。晚上我也会跟家人聊聊。
      带:感谢大家的分享,如果后面还有心理困扰,欢迎随时联系咱们学校的心理老师梁老师,联系我也可以。
      梁:我全程投入陪伴,真的特别感动同学们的真诚和积极寻找应对方法的开放思想。老师很愿意帮助大家,欢迎随时找我。

        四、干预效果及启示
        经过这次简快重建法的干预,3位同学表示轻松不少,没那么害怕了。他们的面部表情也舒缓很多,小东深埋着的头抬了起来,小月停止了哭泣,小洛没再发抖。从他们前后两次打分的下降也可看出本次干预效果明显。干预那天是周五的晚上,周末,家长反馈同学们在家情绪稳定,作息规律,顺利完成功课。接下来一直都正常返校上学,无异常身心反应出现。由于小月是目睹了坠落过程的,所以我特别交代本校心理老师后期跟进,适时给予辅导。一个月后,梁老师反馈小月报告不需要再跟进。
       中科院研究发现,疫情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加。我们作为一线的心理教师也的确发现,学生的自杀行为增加不少,尤其是在一些心理危机高发时间节点,如开学前后、重大考试前后等。本次危机事件就是发生在开学后第二周。这就提醒我们心理老师要做好高危学生的预警建库工作,开学前的心理家访工作和开学后的高危学生心理跟进和评估工作。另外,该心理危机学生小柠是刚转学而来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心理老师都对她的心理状况一无所知,这也给我们警示:对于转学生,在正式到校就读之前,学校需要先对学生家长和其本人做好调查、评估,了解她的转学原因和心理精神方面的就医史,家庭状况、亲子关系和人际社交情况等,以便更好地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隋双戈,黄晓鹏,王孟成.灾难救援的青少年团体心理咨询—“简快重建法”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1(1):23-28.
       [2]樊富珉,徐凯文.危机干预的技术规范与示范[A].张亚林,曹玉萍主编.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技术操作规范[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6.  
       [3]隋双戈.疫情应激个体干预“简快重建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0,47(3):422-424.
       [4]攸佳宁编.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手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22.1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