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寻找生命的力量 ——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叙事实践地图探究

一、前言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认为人不是问题,人应该与问题分开,它以贴近、能量、希望、行动指引为根本,带领迷失的心灵找到归家的地图。叙事疗法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他们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该理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系统阐述了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来访者的心灵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来访者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叙事实践地图实操

    平时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实践工作中,来访学生都是带着问题而来,他们在来咨询室之前或许已经和这个问题打了很久的仗,身心俱疲,他们的心灵渐渐开始迷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卷入自己的负面想法或情绪中。因此,我们需要绘制一副心灵地图,帮助他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一)叙事地图之出发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它是否是你的一部分?或者你已经将自己等同于问题?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起点,要先好好认识一下来访者和问题的关系。

1.初识外化问题

学生来访者一般很着急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老师首先让来访者简要叙述自己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那它名叫什么?请来访者为它命名,于是,我们就得到对这个问题进行称呼的名字。“XXX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的?”(具象化);“XXX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溯源);“xxx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寻找例外)。通过一些外化的语言帮助来访者与问题拉开距离。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刚才你讲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那我请你思考一下,如果这些问题是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它会叫什么名字?

来访者:心瘾。

心理老师:心瘾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来访者:一只黑手,大概这么大(手掌大小)。

心理老师:哦,一只黑手,那它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

来访者: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看到别人有一些好玩的玩具,我就很想要,心瘾就出现了,我就去偷拿了别人的东西。

心理老师:哦,那个心瘾从二年级出现,直到现在你初二了,它和你相处了6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时候心瘾变大了?什么时候心瘾会变小?

来访者:心瘾就是在我看到别人有好东西的时候就变大了,好像把我的心抓住,告诉我一定要偷到这个东西。

心理老师:那心瘾什么时候会变小?

来访者:当我想到老师、同学发现我是小偷时,对我的鄙视和仇视,心瘾就会变小一点。

2.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

问题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首先来访者会做出一些行为策略来应对问题,如果失效,问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人,所以,理清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出有效的行为策略以及无效的行为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给来访者带来的代价。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那个“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来访者:那个“恨”对我影响很大,我现在几乎无法正常学习和上课,一想到我父母,我就非常烦躁。

心理老师:看来那个“恨”对你的影响挺大哦,那你用过什么方法应对它吗?效果怎么样?

来访者:我和我妈激烈的争吵,我离家出走半夜不回家。

心理老师:你做过这么多,效果怎么样?那个“恨”变小了吗?

来访者:没有,反而更增加了恨,我离家出走,他们都没有来找我,我更加恨他们。

心理老师:所以你是否觉察到你之前的行为策略对于解决那个“恨”没有太多帮助?

来访者:是啊。

(二)叙事地图之在路上

我们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但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路上依然会困难重重,也许本来都没有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这个搭架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咨访双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找到问题故事以外的支线故事,通过改写、重组和见证,逐渐让归家的道路清晰。

1.对问题的认同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和问题对话过,“如果问题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话,它可以帮助来访者自己审视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价值,当我们找到问题背后的价值,才是接纳问题的开始,与问题无休止的战斗该结束了。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如果“刺”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什么?

来访者:它可能会说,我本来不是刺,我是光滑的。

心理老师:那“刺”是为何变成刺了?

来访者:它是为了保护我,不让我受同学欺负。

心理老师:那你喜欢它吗?

来访者:我本来不喜欢它,它让我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我现在又有一点喜欢它了,毕竟它一开始是为了保护我才出现的

心理老师:你身边的人是怎么看待“刺”的?

来访者:他们都不喜欢它,他们都离它远远的,包括我的父母。

心理老师:那你希望刺继续存在还是消失?

来访者:我希望它变回它本来的样子就好,不要消失。

2.丰厚支线故事

支线故事是一个人离开问题故事的契机,找到支线入口的点非常重要,一般支线故事的入口会以一些特殊的词、语气加重的地方、特殊意义事件、与问题不相符合的部分。在对话的过程中需要多点对支线故事点停留、欣赏。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刚才你说当你主动和同学靠近的时候,那个“尬”会变小,我很好奇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你能多说一些吗?

来访者:我平时不怎么主动和同学聊天的,当有同学找我说话的时候,我通常不知所措,觉得很尬,但如果是主动和同学聊天,我会觉得没那么尬。

心理老师:那什么时候你会比较主动和同学聊天呢?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你主动去做的?

来访者:有时候,我看着他们在聊,我发现他们聊的东西我其实有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会主动加入说几句,但是如果他们讲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我是不会主动说话的。

心理老师:哦,听起来,你是会细致的观察、倾听和思考,才会选择加入,这其实是人际交往沟通时很好的一个习惯。

3.见证的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在寻找内心家园的过程中,重组会员,让案主的重要他人见证他的成长、蜕变,对案主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这个“坏脾气”的事你告诉过谁?

来访者:我告诉过我的姐姐,她是我的双胞胎姐姐。

心理老师:那你的姐姐是怎么看待“坏脾气”的?

来访者:她对我说,发火之前要深呼吸10秒,这样可以降低愤怒的指数。

心理老师:那你听到姐姐这样说之后,现在那个“坏脾气”怎么样了?

来访者:我会在“坏脾气”来时深呼吸一会,“坏脾气”不会那么可怕了。

心理老师:那你的姐姐发现你的变化吗?

来访者:她有一次睡觉前和我说,发现我最近不怎么乱发脾气了。

(三)叙事地图之抵达终点

丰厚了支线故事之后,帮助来访者长出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逐渐改写他的自我认同,偏好的自我认同能够被看见,成为更有力量的人,在生活中积极尝试,跳出以往的循环圈,体会问题故事以外的精彩生活,把力量迁移到未来的生活中。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我们现在想想将来你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别人对你的非议,你会怎么办呢?

来访者:我不会再逃避了,我心里面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在意了。

心理老师:你之前说过那个“柜子”怎么样了?

来访者:那个“柜子”仿佛空间变大了,我有时还是会想待在里面。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独处空间,但是“柜子”不会再让我觉得那么压抑了。

 

三、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叙事实践地图应用反思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实践还有很多新的尝试,它有很多变化的空间,每个技术都是自由灵活的,心理老师在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贴近来访者,听懂TA的故事,触碰TA的心灵深处。其实很多来访者在生活中只是缺少一双倾听的耳朵,很多青少年的自我是被压制的,这就是他们常常觉得压抑的根源。在叙事的世界里,提供一种温暖、安全、包容的感觉,让来访者充分释放压抑的部分,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一起寻找生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澳)迈克尔∙怀特.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2] (加)斯蒂芬∙麦迪根.叙事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 (英)马丁∙佩恩.叙事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丁一杰

单位:广州开发区中学

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友谊路66号

电话:15992408848

邮编:510730

邮箱:48605997@qq.com

 一、前言

叙事疗法是受到广泛关注的后现代心理治疗方式,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认为人不是问题,人应该与问题分开,它以贴近、能量、希望、行动指引为根本,带领迷失的心灵找到归家的地图。叙事疗法也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具有操作性强,效果显著等特点,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叙事心理治疗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为澳大利亚临床心理学家迈克尔·怀特及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斯顿。他们在1980年代就提出了该理论,1990年代,他们的书籍得以在北美发行,系统阐述了有关叙事心理治疗的观点和方法,叙事心理治疗开始大为流行。透过叙事心理治疗,不仅可以让来访者的心灵得以成长,同时还可以让来访者对自我的角色有重新的统整与反思。

 

二、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叙事实践地图实操

    平时在学校的心理辅导实践工作中,来访学生都是带着问题而来,他们在来咨询室之前或许已经和这个问题打了很久的仗,身心俱疲,他们的心灵渐渐开始迷失,忘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忘记了自己本来的目标,卷入自己的负面想法或情绪中。因此,我们需要绘制一副心灵地图,帮助他们找到心灵的家园。

(一)叙事地图之出发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问题?它是否是你的一部分?或者你已经将自己等同于问题?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起点,要先好好认识一下来访者和问题的关系。

1.初识外化问题

学生来访者一般很着急解决自己的问题,心理老师首先让来访者简要叙述自己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是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那它名叫什么?请来访者为它命名,于是,我们就得到对这个问题进行称呼的名字。“XXX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的?”(具象化);“XXX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溯源);“xxx什么时候会变大?什么时候会变小?”(寻找例外)。通过一些外化的语言帮助来访者与问题拉开距离。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刚才你讲述了自己面临的问题,那我请你思考一下,如果这些问题是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它会叫什么名字?

来访者:心瘾。

心理老师:心瘾如果有形态,它会是什么样子的?

来访者:一只黑手,大概这么大(手掌大小)。

心理老师:哦,一只黑手,那它是什么时候来到你身边的?

来访者: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当时看到别人有一些好玩的玩具,我就很想要,心瘾就出现了,我就去偷拿了别人的东西。

心理老师:哦,那个心瘾从二年级出现,直到现在你初二了,它和你相处了6年,你有没有发现,什么时候心瘾变大了?什么时候心瘾会变小?

来访者:心瘾就是在我看到别人有好东西的时候就变大了,好像把我的心抓住,告诉我一定要偷到这个东西。

心理老师:那心瘾什么时候会变小?

来访者:当我想到老师、同学发现我是小偷时,对我的鄙视和仇视,心瘾就会变小一点。

2.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

问题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其实是一个互相影响的过程,首先来访者会做出一些行为策略来应对问题,如果失效,问题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影响人,所以,理清问题与人的相互影响非常重要,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找出有效的行为策略以及无效的行为策略,并探讨这些策略给来访者带来的代价。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那个“恨”对你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啊?

来访者:那个“恨”对我影响很大,我现在几乎无法正常学习和上课,一想到我父母,我就非常烦躁。

心理老师:看来那个“恨”对你的影响挺大哦,那你用过什么方法应对它吗?效果怎么样?

来访者:我和我妈激烈的争吵,我离家出走半夜不回家。

心理老师:你做过这么多,效果怎么样?那个“恨”变小了吗?

来访者:没有,反而更增加了恨,我离家出走,他们都没有来找我,我更加恨他们。

心理老师:所以你是否觉察到你之前的行为策略对于解决那个“恨”没有太多帮助?

来访者:是啊。

(二)叙事地图之在路上

我们有了一个不错的起点,但在寻找心灵家园的路上依然会困难重重,也许本来都没有路,需要一步步走出来,这个搭架的过程非常艰辛,需要咨访双方付出很大的努力,最重要的是找到问题故事以外的支线故事,通过改写、重组和见证,逐渐让归家的道路清晰。

1.对问题的认同

很多人可能从来没有和问题对话过,“如果问题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些什么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话,它可以帮助来访者自己审视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价值,当我们找到问题背后的价值,才是接纳问题的开始,与问题无休止的战斗该结束了。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如果“刺”会说话,它会对你说什么?

来访者:它可能会说,我本来不是刺,我是光滑的。

心理老师:那“刺”是为何变成刺了?

来访者:它是为了保护我,不让我受同学欺负。

心理老师:那你喜欢它吗?

来访者:我本来不喜欢它,它让我没有什么朋友,但是我现在又有一点喜欢它了,毕竟它一开始是为了保护我才出现的

心理老师:你身边的人是怎么看待“刺”的?

来访者:他们都不喜欢它,他们都离它远远的,包括我的父母。

心理老师:那你希望刺继续存在还是消失?

来访者:我希望它变回它本来的样子就好,不要消失。

2.丰厚支线故事

支线故事是一个人离开问题故事的契机,找到支线入口的点非常重要,一般支线故事的入口会以一些特殊的词、语气加重的地方、特殊意义事件、与问题不相符合的部分。在对话的过程中需要多点对支线故事点停留、欣赏。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刚才你说当你主动和同学靠近的时候,那个“尬”会变小,我很好奇是怎么样的一个情况呢?你能多说一些吗?

来访者:我平时不怎么主动和同学聊天的,当有同学找我说话的时候,我通常不知所措,觉得很尬,但如果是主动和同学聊天,我会觉得没那么尬。

心理老师:那什么时候你会比较主动和同学聊天呢?是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你主动去做的?

来访者:有时候,我看着他们在聊,我发现他们聊的东西我其实有自己的看法,这个时候,我会主动加入说几句,但是如果他们讲的东西我不是很了解,我是不会主动说话的。

心理老师:哦,听起来,你是会细致的观察、倾听和思考,才会选择加入,这其实是人际交往沟通时很好的一个习惯。

3.见证的力量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位重要他人,重要他人是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在寻找内心家园的过程中,重组会员,让案主的重要他人见证他的成长、蜕变,对案主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这个“坏脾气”的事你告诉过谁?

来访者:我告诉过我的姐姐,她是我的双胞胎姐姐。

心理老师:那你的姐姐是怎么看待“坏脾气”的?

来访者:她对我说,发火之前要深呼吸10秒,这样可以降低愤怒的指数。

心理老师:那你听到姐姐这样说之后,现在那个“坏脾气”怎么样了?

来访者:我会在“坏脾气”来时深呼吸一会,“坏脾气”不会那么可怕了。

心理老师:那你的姐姐发现你的变化吗?

来访者:她有一次睡觉前和我说,发现我最近不怎么乱发脾气了。

(三)叙事地图之抵达终点

丰厚了支线故事之后,帮助来访者长出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逐渐改写他的自我认同,偏好的自我认同能够被看见,成为更有力量的人,在生活中积极尝试,跳出以往的循环圈,体会问题故事以外的精彩生活,把力量迁移到未来的生活中。

心理辅导片段实操:

心理老师:我们现在想想将来你要一个人面对生活中的别人对你的非议,你会怎么办呢?

来访者:我不会再逃避了,我心里面知道我是怎样的人,无论别人说什么我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在意了。

心理老师:你之前说过那个“柜子”怎么样了?

来访者:那个“柜子”仿佛空间变大了,我有时还是会想待在里面。这是我自己的一个独处空间,但是“柜子”不会再让我觉得那么压抑了。

 

三、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叙事实践地图应用反思

叙事疗法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的实践还有很多新的尝试,它有很多变化的空间,每个技术都是自由灵活的,心理老师在做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尽量贴近来访者,听懂TA的故事,触碰TA的心灵深处。其实很多来访者在生活中只是缺少一双倾听的耳朵,很多青少年的自我是被压制的,这就是他们常常觉得压抑的根源。在叙事的世界里,提供一种温暖、安全、包容的感觉,让来访者充分释放压抑的部分,在心理老师的陪伴下一起寻找生命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澳)迈克尔∙怀特.叙事疗法实践地图[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

[2] (加)斯蒂芬∙麦迪根.叙事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3] (英)马丁∙佩恩.叙事疗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作者:丁一杰

单位:广州开发区中学

地址: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友谊路66号

电话:15992408848

邮编:510730

邮箱:48605997@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