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一个“哑巴”女孩的蜕变

一个“哑巴”女孩的蜕变

【关键词】

 阳性强化 系统脱敏 心理健康 

【案例介绍】

一、来访者背景资料

小馨,女,七年级学生,14岁,容貌姣好,身材适中。从小至今一直都是由父母抚养,家中有父母和弟弟,弟弟就读小学二年级。父亲往年都在家务农,今年去上海打工。家境小康,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成员身体健康,无人格障碍和家族精神病史。

小学老师表示小馨自一年级起六年未在学校开口说过话,也不参与学校的活动,同学们都称其为“哑巴”。他们曾多次联系小馨父母,要求她父母带她去看病。她的父母说孩子在家一切正常,很活跃也会跟父母及隔壁的孩子说话,不需要看病。长此以往,班上的同学和老师开始自动忽略她的存在。这学期,小馨由小学部升入初中部就读。初中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希望能帮助小馨改变现状,融入校园生活。于是找到校心理老师,共同商量解决方法。

二、来访者症状表现

(一)小学教师及同学的反映

小馨的小学老师们从未听过她的声音。小馨小学同学说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她与前后桌的同学偶尔会说话,与其他同学不说。二年级以后,跟前后桌的同学也不说话了。也就是说,小馨从二年级开始不跟班里所有同学说话。六年时间,从不参与班级的任何活动,上课不拿出书本,大部分考试都不动笔,做操时间都是一个人待在教室。

(二)家长反映

小馨在家很爱说话,常常与弟弟讲个不停,会将学校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家人听,但是到了学校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家长问她原因,都只说不想跟同学说话,也不想跟老师说话。

(三)初中班主任及其他任课教师的观察

初中班主任起初发现班里有个女生默默地坐在位置上,不跟其他同学交往。上课让她站起来回答问题,不站也不回答,当时没有批评她。了解情况后,班主任就特别关注她,发现她基本上不做作业,上课也是无精打采地趴在桌上,下课一个人坐在位置上,从不与同学交流。从不参与值日打扫,也不参与班级其他活动。

五个主科老师均表示她上课常常趴着,没有精神的样子。眼神会跟着老师走,讲重点的东西偶尔会记,老师讲到好笑的东西会跟着同学一起笑,但并不跟老师、同学说话,与她说话也不回答,没有反应。体育老师表示她从未上过体育课,体育课时间都是待在教室不出来。美术老师表示她上课似乎有在听,但是并不参与画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与她交流也不给予回应。

(四)心理教师的观察

初见小馨,长发披肩,皮肤白皙,与她沟通时眼神并不与老师接触,目光直直盯着某一个位置不动,行为上显示出较强的自我防御状态,始终保持沉默。

【案例分析】

一、评估与诊断

小馨衣着整洁,感知觉正常,无身体疾病,除了在校期间不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以外,并无其他重大异常表现。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经小馨同意,对其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如下:

躯体化

强迫症状

人际关系敏感

抑郁

焦虑

敌对

恐怖

偏执

精神病性

其他

1.16

2.1

2.22

1.69

1.7

1.66

1.57

1.33

1.1

1.42

根据了解的情况及心理测验的结果分析,除了人际关系敏感程度为轻度,小馨的其他因子分均属于正常范围。故将小馨的心理问题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原因分析

通过跟小馨母亲及其幼儿园时期一些老师了解到,小馨在幼儿园就读时,因不会用蹲式厕所,曾向幼儿园煮饭阿姨求助,希望她能帮自己“把尿”(抱着她尿尿),结果遭到煮饭阿姨的拒绝。三位幼儿园老师为了让她“学会”用蹲式厕所,由两位老师控制住她的手臂,一位老师控制住她的背,三位老师一起将她按在马桶上方,逼她尿尿。三位幼儿园老师对她实施的强迫尿尿的行为,对她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产生了对校园的焦虑和恐惧情绪。导致小馨出现了在校期间对人际交往的回避态度。

到了小学后,因为不说话,老师们曾经尝试干预,无效后便开始忽略她的存在或将其特殊对待。小馨妈妈说小馨曾经回家告诉他们,小学老师当着小馨的面,跟全班同学说她是不会说话的。小学老师还跟小馨说:“你就算考0分,我也没关系”。小馨有很多次期末考试,与其他两三位同学,被老师安排在另一个单独的教室考试。由于小学老师不恰当的处理方式,对小馨及小馨同学的内心造成了影响,使得同学们对小馨“特殊看待”,使得小馨原本还愿意与部分人交流演变成在校期间不愿意与所有人说话。

三、咨询理论依据

(一)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又称得寸进尺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先让小馨与一位老师开口交流,进而由这个老师陪同另一个老师与其交流,再逐渐引申至多位老师;先让小馨接受与老师的一个小的互动(如搭把手之类的),进而到另一个具体的互动,再逐渐引申至更多的校园活动。

(二)阳性强化法

阳性强化法是建立、训练某种良好行为的治疗技术或矫正方法,也称“正强化法”或“积极强化法”。通过及时奖励目标行为,忽视或淡化异常行为,促进目标行为的产生。咨询中只要合理安排阳性强化程序,求助者一般都可以慢慢地达到期望的目标。在与小馨互动的过程中,一旦她的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及时给予表扬或者其他类型的奖励(如给一颗棒棒糖等),以强化她这方面的行为。

(三)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是运用能提高目标行为的发生率或降低问题行为发生率的种种行为技巧从而达到矫正问题行为的一种心理辅导技能。针对小馨的人际交往问题,在各老师与同学们的配合帮助下,从最低级开始至较高级,逐级放松、脱敏训练,以不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为止,帮助其改善问题行为,逐渐培养与同学老师的交往与沟通能力。

四、确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与一至两位老师开口说话,可以先从班主任和心理老师开始。

(二)具体目标:能够与学校的老师、同学正常交流,能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

(三)长远目标:融入校园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最终目标:促进心理健康和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辅导方法与过程】

由于小馨情况的特殊性,对她的整个辅导过程由小馨的初中班主任与心理老师共同合作完成。

(一)第一阶段;小馨与第一个人(班主任)的交流

班主任是与小馨在校相处最频繁的老师,所以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商议决定,积极关注小馨的所有表现,抓住一切机会对其实施表扬。

事件1:班主任在她第一次上交作业后,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并在课后走到她身边说:“这次你完成了一部份作业,真不错!下次你能不能把所有的作业都完成呢?”得到的回应是不予理睬,于是班主任又说:“你的字写得不错”,依然不予理睬。但不久后的一次作业,让我们了解到,我们的第一次尝试是有效果的。

事件2:学校布置一项“与国旗合影”的作业,要求全班同学周末回家拍一张与国旗合影的照片发到家长群给班主任,小馨是全班第一个发的。班主任针对这个事情,利用周一上课时间在班级大力表扬她。从那以后,班主任所任教的科学学科,小馨都能自觉完成并上交作业。

事件3:班主任让全班学生把作业登记表粘贴在作业本的封面。作业本上交后发现全班只有小馨一个人没粘贴,于是班主任把她叫到办公室问她为什么没粘贴?她没有回答。班主任又问:“是不是弄丢了呢?”小馨点点头。班主任接着问:“丢了几张呀?老师拿给你”。小馨回答:“一张”。这是小馨第一次开口与班主任讲话。接着班主任与小馨一起将作业本封面粘贴好。

事件4:美术老师跟班主任说小馨在美术课上不动手做兔子灯(当天的课程内容是:中秋兔子灯制作)。心理老师建议班主任与小馨一起完成兔子灯制作。班主任向美术老师学习了兔子灯的制作步骤,一步步教小馨如何做兔子灯,在做的过程中,班主任问了她的家庭情况,班级的情况,小馨都能积极回答班主任的问题,一共聊了十几分钟。

(二)第二阶段:小馨与第二个人(心理教师)的交流

由于学校今年刚正式开展心理课,学生对心理老师充满了好奇、防御甚至排斥。担心小馨会有类似情况,于是在第一阶段先让小馨与班主任建立关系。然后,心理教师前期与小馨的接触,大多在班主任的协助下完成。

第一次的目标任务是让班主任带着小馨来与心理老师一起种一盆百合花,并在种花过程中与心理老师有一些互动。心理老师在见到小馨后跟她介绍了百合种球,询问她喜欢什么颜色的花盆,均得不到回应。于是班主任帮助她选择了一个种球和一个黄色的花盆。班主任和心理老师试图与小馨一起将花种好,小馨的表现是站着笔直不动。于是心理老师走开,班主任与小馨一起种好了一盆百合花。这时候,心理老师回来,告诉小馨百合花的浇水技巧,并将那盆花送给了小馨。

第二次的目标任务是让小馨能开口与心理老师说话。心理教师让班主任利用晚自习时间将小馨带到心理室。到心理室后,班主任按原定计划让小馨坐在插座边的一张椅子上,心理教师走过来打算插插头,尝试几次都“插不到”,于是求助小馨:“能麻烦你帮我插一下插头吗?”小馨犹豫了几秒钟后接过插头插上。接着班主任借故离开。心理教师给小馨和自己各倒了一杯菊花茶,递给小馨一杯,她伸手接过。心理教师开始一边“忙着工作”(不直视学生,可以减少她的紧张焦虑感),一边使用自我开放技术跟小馨诉说自己的往事:“我曾经跟你一样,有很长一段时间不爱说话,那是在我高三那年爸妈离婚之后……”小馨看着心理老师,默默地听着。“我以前学习成绩可差了,是个学渣……当老师后,我会担心学生们不喜欢我……”说着说着,心理老师看似无意间问了一句:“你的小学班主任是×××吗?”“不是”小馨第一次开口回答心理老师的问题。“不是吗?那是谁呢?”“是×××”,接下来两人的对话变得顺利起来,聊了一整节课。

(三)第三阶段:小馨与其他老师及同学的交流

小馨的妈妈微信联系了班主任,对其表示感谢。班主任与心理老师约见了小馨妈妈,表示愿意积极帮助小馨改善校园生活现状,希望得到小馨父母的支持。建议小馨妈妈在家多与小馨沟通,鼓励她在校多与老师、同学互动。

在心理老师对七年级其他科任老师阐述小馨的情况后,老师们均表示愿意配合使用心理老师提供的方法,尝试与小馨交流,并逐渐有老师取得成功。其中,语文老师还与小馨拉钩承诺,要将小馨的一篇文章刊登在校报上。

班主任交代了班里部分同学,在校期间多与小馨互动。并让同学们答应即使一开始得不到任何回应,也要继续友好地与她互动。不久便有同学告诉老师,小馨给予他们回应了。

(四)第四阶段:小馨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

学校将要举行运动会,班主任询问小馨是否愿意参加。

师:“学校的运动会,你有想参加的项目吗?”

(沉默)

师:“你愿意参加立定跳远吗?”

馨:“什么是立定跳远?”

(班主任演示立定跳远)

师:“愿意参加吗?”

馨:“愿意”

师:“掷实心球呢?你要参加吗?”

馨:“什么是掷实心球?”

(班主任演示掷实心球)

师:“你愿意参加吗?”

馨:“愿意”

师:“拔河比赛呢?”

馨:“什么是拔河比赛?”

(班主任与小馨一起演示拔河比赛)

师:“到时候你就和我们班的七位同学一起,跟二班的八位同学比赛,你愿意参加吗?”

馨:“愿意”

小馨妈妈微信告知班主任,小馨最近都在家里练习立定跳远,小馨还跟妈妈说:“老师说了,能不能拿奖牌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参与的这个过程”。

【辅导效果与反思】

一、辅导效果

经过辅导,小馨已经能与本年级段的老师交流互动。尤其与班主任、语文老师、美术老师,能进行较积极的对话。当班里同学与其对话时,会做出回应。每天都能与同学一起出操,会履行班级布置的打扫任务,愿意参加校内举办的运动会。家长表示,小馨每天回家后都很认真地写作业,人变得更有活力。

二、辅导反思

这个案例的整个辅导过程历时一个多月。利用登门槛效应,对小馨进行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引导,使她逐步克服在校期间的社交问题。整个辅导过程,感触颇深。

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随时都注入到学生的心头,起到影响和感化作用。教师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没有卓著的声名,但我们的言行,却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我们没有特殊的权力和地位,却可以在不经意间使一个学生成人成才。学生的梦想、自信心、情感价值观及意志力,需要我们用无声的微笑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来唤醒和挖掘。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