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断闪回的画面——紧急事件晤谈(CISD)技术在高中校园危机干预中的应用
摘要:紧急事件晤谈(CISD)是一种系统的通过谈话来进行危机干预的方法,能够有效平复被干预者的情绪,减轻被干预者受急性应激障碍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本文通过一例高中学生意外身故事件为例,介绍紧急事件晤谈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个案的反馈与启示。
关键词:紧急事件晤谈 危机干预 心理支持 高中
一、紧急事件晤谈
紧急事件晤谈(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Debriefing,CISD)是一种系统的通过谈话来缓解个体在遭遇灾难后可能潜藏的心理阴影的心理干预方法,已有的研究表明CISD能够防止由于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rder ,ASD)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造成的伤害[1]。CISD的内在假设是我们对突发事件的认知,感受,记忆以及应对行为会因为我们对事件的重新叙事和重新谈论感受而发生改变[2]。正式的 CISD 一般由6个阶段组成,分别是导入期,事实期,感受期,辅导期,症状期及再入期。正式干预过程中,这几个阶段按顺序进行,前一个阶段完结才进入下一个阶段。
二、案例背景
小佳(化名)高二学生,因周末与同学外出骑自行车,下陡坡时自行车刹车系统失灵,翻车撞击大石,经医院抢救无效身亡。班级两名同学(学生A和学生B)在事发现场,同桌(学生C),三名舍友(学生D,学生E和学生F)受到很大冲击。事件发生两天(48小时),6位学生的情绪没有好转,经班主任转介进入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老师拟定对6位学生进行紧急事件晤谈(CISD)。
三、晤谈过程:
1. 阶段一:导入期( introduction)
这一阶段是咨询师和参与者相互认识,建立信任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咨询师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做自我介绍,解释干预的目的;二是描述CISD过程的规则,例如不能记笔记,人人平等,在谈论的过程中不去批判他人;最后是解释隐私的问题,例如大家要彼此尊重,整个过程不允许录音,所有的谈话留在会话室,出门后不传播出去。
咨询片段展示:
咨询师:大家好,我是心理老师罗老师,小佳的事件给我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次晤谈我们是希望减轻这个事情对我们的影响。整个晤谈可能要持续1个半小时,在过程当中希望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所有感受都没有对错之分,在谈论过程中我们也希望大家彼此尊重,不要去批判别人,当别人在分享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做到倾听就可以了。最后整个晤谈希望大家不要录音,谈话结束后我们也不把今天的谈话内容传播出去。这部分,不知道老师讲清楚了吗?
参与学生:(点头)。
咨询师:好的,我们的晤谈会分成6个部分,第一部分除了刚刚我的一些介绍外,我们还需要相互认识一下,待会请大家轮流介绍一下自己,比如是我叫某某,我是小佳的舍友。
参与学生依次自我介绍。
2. 阶段二:事实期(fact phase)
这一阶段主要让参与者回顾事情发生的真实情况,例如让参与者描述自己在紧急事件发生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自己在事件当中的所见,所听,所闻。本阶段尽可能让所有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人都有机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补充事件的细节,使得整个事件得以真实重现。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主要是倾听,同时允许有参与者存在阻抗,不愿意表达的情形。
咨询片段展示:
咨询师:刚刚大家已经介绍了自己和小佳的关系。那么接下来,请大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知道这个事情的,事件发生的时候你人在哪里,你当时听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我们顺时针从我身边的小A开始说吧。
学生A:本来我们是约着一起下坡去另一个景点,但是我口渴,我就在坡前的一个小卖部停了下来,因为手机微信一直付不了款,我在店里耽搁了一会儿。等我推着自行车往下的的时候,看到坡底很多人围在了一起,我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直到最后确认受伤的是小佳,我当时整个人都愣在那里,直到救护车把他送走,我才哭了出来。
咨询师:(点头,关注学生A)。
学生B:那天我们三个还有两个初中同学是约着一起出去的,但那天我临时有事要晚一些到,等我到的时候,小佳已经被送去医院了,事故发生的地方被围了起来,直到晚上11点多,知道小佳没有抢救过来,我一晚上都没有睡,感觉心理堵着非常难受。
学生C:我是一个同学在微信里问我这个事情,我一开始觉得莫名其妙,觉得是个恶作剧,等我找了其他人核实后,我瞬间心理很慌,感觉很不真实,慢慢群里开始讨论这个事情,我就一直刷手机一直刷手机。
.........
3. 阶段三:感受期(though phase)
这一阶段主要是协助参与者进行情绪抒发和表达。咨询师在这个阶段可以询问参与者跟感受相关的问题,例如“发生紧急事件时你有什么感受”,“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在过去的生活中,有过类似的感受吗?”。这个阶段参与者的表达中可能会与阶段二相同,例如他们会表达事件的过程或者自己的一些想法,这个时候咨询师要引导参与者去表达事件发生时以及发生后的情绪,例如害怕,内疚,愤怒等。
咨询片段展示:
咨询师:刚刚同学们都谈到了我们是怎么了解这个事情的,有些是在事发的现场,有些是其他同学说的,有些是老师告知的,可以感受到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接下来,可以请大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吗?事发时你有什么感受,现在的感受是什么,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吗?
学生A:事发时我很害怕,害怕到不敢靠近。现在我更多的是内疚和自责,我一直在想如果当初我拉着他跟我一起停下来去买喝的,意外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或者当时我们都检查一下自行车的安全性,是不是他就不用死了。
咨询师:嗯嗯,对于这件事情你很愧疚,很自责,觉得自己没有做好。那过去你有过这种感受吗?
学生A:过去有过,但是没有那么强烈,我奶奶去世的时候我也很内疚没有花更多时间陪伴她,但奶奶是高龄离世的,我慢慢也就释怀了,但小佳这个事情,就真真实实发生在我眼前,我好像没有办法从自责中走出来。
咨询师:你曾经有过类似的感受,但这次的自责感更加强烈,谢谢你很坦诚的告诉我们你的感受。下面我们请小B也讲一下自己的感受可以吗?
......
4. 阶段四:症状期(symptom phase)
该阶段主要让参与者从心理,生理以及认知等方面去描述自己的应激反应综合征的表现。例如咨询师可以询问参与者在紧急事件过程中是否体验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讨论这个危机事件对自己的学生,生活产生了什么样的改变。这一阶段咨询师要试图去识别参与者是否存在因为创伤事件导致的躯体或者心理症状,一方面让让症状“正常化”,另一方面也帮助咨询师去了解哪些参与者受到更大的冲击,需要后续的心理支持。
咨询片段:
咨询师:感谢大家那么坦诚的分享,当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很多同学都感觉很震惊,不敢相信,很难过,还有一些同学会很自责,觉得自己没有阻止他下坡,或者觉得以前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没有帮助他,这些老师都能在你们的分享中感受到。那我们接下来能不能谈谈这个事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个事件发生后,我们身体,行为或者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没有发生一些改变?
学生C:我现在上课根本听不进去,总是走神,以前我上课走神,他都会拿笔戳一戳我,现在再也没有了。总是一节课过去我才晃过神来,心理还是堵得慌,会莫名其妙掉眼泪,我连续两晚睡不着觉了。
学生D:以前我们都是一起去食堂吃饭的,现在我一个人,每次去食堂好像都吃不下东西,也会有一些反胃想呕吐的感觉。宿舍里变得很压抑,晚上我不敢睡觉,就算睡着了,也很容易惊醒,也会做噩梦。
学生E:我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有时候我都感觉不到我在做什么,好像我人在教室里,但是我的意识又不在这里,有一种割裂的错觉。
......
5. 阶段五:辅导期(teaching phase)
这一阶段咨询师要回应上一阶段的内容并且提供如何应对上述问题的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首先要介绍个体面对危机事件的正常反应以及应激反应模式,例如危机事件后,个体会出现一些躯体症状比如左立不安,噩梦,没有胃口以及一些情绪问题例如易激惹,过度疲劳,抑郁等等,强调这些是对“异常事件的正常反应”。随后,咨询师可以引导来访者以积极的方式去应对这个事件,在干预过程中也可以教授一些缓解负性情绪的心理技术,例如“安全岛”“蝴蝶拍”等。
咨询片段:
咨询师:感谢大家分享了这个事情后我们的一些情绪和行为。好像有一些是比较共通的比如我们上课总是集中不了注意力,有种不真实感,总是想一些跟小佳有关的事情,在饮食和睡眠上也没有以前好,情绪普遍都比较低落。我们同学跟小佳感情都很深厚,小佳的意外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一个灾难的事件,也是一个“非正常的事件”,我们会产生很多应激的行为和感受。这些其实都是“正常的反应”,对于这个事情,我们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消化。
咨询师:过去当我们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者情绪时,我们有做过什么让自己感觉更好一些吗?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目前的状态?
学生F:我会尝试跟以前初中的朋友去谈我的感受,虽然他们也给不了我什么建议,但感觉跟人倾述后会好受一些。
学生C:我以前情绪很不好的时候,就会把这些情绪写下来,然后折起来放在一个盒子里,感觉这样心理会轻松一些。
......
咨询师:感谢大家的分享,可以看到我们很多同学都有一些应对自己负向情绪的方法,例如倾诉,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如果大家还是觉得很不安,老师现在跟大家介绍一个缓解不安的方法,叫做“蝴蝶拍”......
6. 阶段六:再入期(Re-entry)
最后一个阶段是拾遗结尾用来回应一些被忽略或者不清楚的问题,并对整个干预过程进行总结。这个过程,咨询师可以询问参与者还有什么想要讨论的问题,对尚未解决的问题提供合适的指导,协助参与者寻找内部资源,制定一些行动计划等等。对于受事件影响特别严重的参与者事后提供转介资源,进行后续的心理支持。
咨询片段:
咨询师:我们的晤谈接近尾声了,最后我们还有什么想要谈的吗,或者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A:我在其他学校的同学对这件事很好奇,总是想问我小佳的情况,他们问的时候我总是很烦躁,不想说,我可以不回答他们吗?
咨询师:你希望别人能够尊重小佳,能够给自己一个先安静下来的空间对吗?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先尊重自己的感受,告诉那些同学我们目前不希望谈论这个事情,希望他们可以给自己一些安静的空间。
学生B:我现在没有办法完成作业,感觉很累,有时候想着明天要交作业,就会熬夜很久,但是效率也不高,不知道怎么办。
咨询师:目前我们还处在一个“应激”的状态,所以可以允许自己有一个过渡的阶段,如果我们作业完成不了,我们也允许自己这个时间段不能做好,不要通过熬夜的方式去损耗我们的身体。
学生C:有时候我看到有些同学还可以很正常的聊天,说话,我自己就会很难受,小佳都不在了,我们怎么可以还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那样正常的生活?
咨询师:小佳的离世我们都很难过,很痛心,也很遗憾,但这个意外不是我们造成的,我们还是需要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要让自己的生活回到正常的轨道上,该上课上课,该吃饭吃饭,平时怎么跟同学交流就怎么交流,不要因为这个事件让我们的生活有太大改变。
......
咨询师:大家都谈到一些自己想要谈论的问题,如果后续大家还需要进一步的心理支持,大家可以来心理咨询室预约心理咨询,也可以打我们教育部或者我们省市的心理援助热线,这些援助方式待会我都会发给大家。感谢大家今天的分享,希望我们都能带着对小佳的爱继续我们的生活,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
四、干预效果及启示
经过这次紧急事件晤谈,参与的学生表示负面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尤其是内疚和自责的情绪有所减轻,一周后,班主任也表示学生能够回归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当中。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晤谈发现学生A受事件影响非常大,情绪波动很大,因此在晤谈结束后对学生A进行了后续的个体心理咨询,学生A的状态也在慢慢好转中。
校园危机事件在中小学生中偶有发生,尤其在特殊事件(例如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学生的自伤和轻生行为有所增加。面对严重的危机事件,以往的校园处理更多关注当事人而忽略受影响的其他学生。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部分学校缺乏完善的危机干预流程;另一方面是危机干预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尽管目前CISD在校园危机干预的运用中还不够普及,但其标准化的流程可以最大程度让干预者积极介入到危机学生当中,缓解危机事件对学生的影响并快速识别需要进一步关注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姜荣环,马弘,吕秋云. CISD 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应用[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1, 27(12):34-36.
[2] Bledsoe, B.E. Critical incident stress management (CISM): Benefit or risk for emergency services?[J]. Prehospital Emergency Care, 2003,7:27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