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探析 ——花季女孩的痛苦抉择

重要说明:本文撰写的案例是结合大量实务工作虚构而成,请勿对号入座。一、案例概况

高三女生小南(理科重点班学生)自进入高三第一学期(10月初)以来,情绪低落,感觉压抑,凡事不感兴趣,上课心不在焉,作业完成情况不理想,行动较为迟缓,反应有点慢。班主任观察到小南近期的表现,借机找小南谈话,了解到小南晚上睡眠质量很差:入睡困难,失眠,白天感觉身体很疲惫,想睡又睡不着,头有时会痛,食欲不好。小南跟老师谈及目前自己最痛苦的是:不知道自己现在做的这些是为了什么?这样做下去的意义又是什么?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整天都觉得没有意思,也不觉得对什么事儿是感兴趣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班主任针对小南出现的这个情况,期望小南尽力调整自己的状态,面对挫折和困难勇于面对,在高三这个特殊的时期面临压力剧增的情况要知难而上,为自己的未来努力拼搏,这样才不会后悔。

小南在班主任老师的教诲下,也表示愿意尝试着努力调整,但这种“阴郁”的状态总是挥之不去,令自己极为苦恼。整天依旧处于情绪低落、状态低迷的现状中。期中考试过后,小南的成绩下滑明显(首次退出年级前百,此前一直保持在年级30名左右)。成绩的下滑让小南倍感伤心,然而当父母得知小南的成绩时,对小南横加指责和抱怨,不给小南“申辩”的机会,只是认为小南近期做事拖沓、不求进取,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缺少积极的态度并要求小南一定要在下次考试中有所提高,这样才能让家长放心,让父母满意。

小南带着父母的期待投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中时,莫名地感觉压力更为巨大,胸口一直感觉憋闷。而此时的小南已无力应对众多的压力来袭,在校内表现出一系列异常状况:言语量变少,不愿与人交谈,眼神呆滞,行动迟缓,反应变慢,偶尔的笑容也只是礼节性的表达。同时小南在自己的QQ空间留言:“这个世界已无我存在的必要”“告别也只是一瞬间的决定”“我若离去定无人知晓”“活若着没有意义,那么,死去将变得有了意义”等极为负面的内容,班里的同学看到此类消息认为小南是“无病呻吟”、“故弄玄虚”,觉得小南总是发类似的文字,应该没什么事儿……

两周后的某一天,小南连着三节课伏案不停的在写着什么,时而还会有泪水流出,全然没有投入到课堂中去,写完后很仔细地整理好了自己的书桌及书包,下课后离开班级,再次上课时,未回教室……

二、案例分析

(一)抑郁情绪的识别

案例中的小南自升入高三以来便出现低落,压抑的情绪状态,同时还伴随失眠、头疼、疲惫、食欲差的躯体反应,兴趣度降低,目标感弱、缺乏希望感、自我价值感降低,产生生活无意义的感觉,并且持续相对较长的时间,这些都是抑郁症状的典型信号,出现类似的抑郁情绪,并不一定就是抑郁症,对于抑郁症这一精神类疾病需要在专业的医疗机构做相应的诊断方可确认。然而出现抑郁情绪的诱发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在家庭成长过程中受到的负面影响、有的是在近期出现的多重压力造成的情绪干扰、有的是受到生物学遗传因素的影响等,总之是具有个体的差异性,需要密切地关注个体症状的发生和发展,需及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否则,随着症状的不断加深,有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将会存在极高的自杀风险,严重危机校园安全。

(二)重要生活事件的催化

正所谓“祸不单行”,小南在抑郁状态中非但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和解决,还遭受考试失利、父母不理解且横加指责的待遇,甚至在父母的要求和期待中,增加了更多的压力。此时的小南,何尝不为自己的现实处境而担心焦虑呢?何尝不想回到家庭的港湾得到一些有效的支持呢?何尝不希望父母能够给予更多的理解呢?可真实的状态却是,小南更多的感到自己不被理解,没人可以懂她,继而心灰意冷,抑郁的情绪状态被固着而加深。

小南近期遇到的两件刺激事件催化了她抑郁状态的严重,面对此种情况咨询师除了开展与小南的专业咨询,还要协同班主任建立与家长的心理辅导和加强对父母的心理教育力度,注重家校合作,提高家校共育的功能,以达到改善小南家庭生态环境的目的,引导其父母基于小南的现实处境给予她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危机信号的识别

通常情况下,当学生出现反常的举动都是有意义的,这些行为的背后或许正是在做的一个充满危机的决定。从小南近期的表现来看,心境状态的极其低落是显而易见的;从其QQ空间的文字中可以折射出小南对生活失去信心,对未来没有希望,对活着极为痛苦的感受是非常强烈的;小南在班级中的“异常”的所作所为,也预示着她似乎在为什么“重要的”事儿做着“有计划”的准备;从小南在下一节课消失的情况来看,危机事件或许即将发生。

小南“行至”此处是一例非常典型的危机事件:她不仅情绪状态极为低落,而且在躯体上也呈现出消极、退缩、麻木的状态;QQ空间里的内心独白有极明显且频繁的轻生念头;在教室中的异常举动,正是想要执行某种危险决定前的具体行动计划。由此看来,这是一次有计划地实施自杀行为的极端危机事件。相关数据表明,此类情况的自杀成功率最高。

本案例中,小南平时出现的异常状态均属危机信号的表达:小南在QQ空间发布的言论属于危机信号;小南在班级里不听课且伏案书写伴随流泪属于危机信号;小南在书写完成后进行的一系列整理过程属于危机信号;小南突然在教室的消失属于危机信号,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情景若单一的出现,或许危机程度相对较低或属于正常范围,但连续的发生,一定要立即启动校园危机干预机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校园危机干预工作策略

此案例中发现小南最初问题的第一人是其班主任,但班主任并不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虽然班主任对小南进行了一些工作,但是面临小南心理上出现的问题,仅仅是经验的传递,显然效果并不明显。那么,如何解决此类问题呢?

第一步:转介咨询师。班主任主动与学校的专业心理咨询师对接,客观地反馈情况并与之形成工作同盟,同时鼓励小南寻求专业的心理支持。

第二步:评估工作界限。在促成小南与心理咨询师的会面后,学校心理咨询师面对来访者小南的首要任务是针对其状况进行评估:是仅有抑郁情绪的出现还是有抑郁症的可能?因为在我国的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下,心理咨询师受《中国精神卫生法》的制约,没有资格诊断来访者是否罹患精神类疾病并且没有权限为精神类疾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所以针对小南进行心理状况的评估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三步:开展专业咨询工作。评估的结果若倾向于小南仅有抑郁情绪,那咨询师要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先,通过专业且规范的咨询过程,在建设好有效的咨询关系上帮助小南处理抑郁情绪,建设其内在动力,逐渐使其恢复健康发展的方向。还需要向小南介绍心理咨询的相关设置,并征得其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和《保密协议》。与此同时,咨询师要和班主任形成工作同盟,在咨询师伦理守则的框架下,开展与小南父母的工作,如:带领家长了解并能理解小南的现实处境,将冷漠的对待转为温暖的关爱;通过尊重信任取代指责和抱怨;用接纳和理解代替严格的要求。这样才能逐渐改善小南的生活环境,继而变得安全和稳固,也可以逐渐修复与其重要他人的关系,创建有功能的家庭支持系统,逐渐解除小南内心所担负的压力。

第四步:与监护人商讨带领小南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做诊断。若评估的结果偏向抑郁症的可能,则与监护人商讨带领小南去专业的医疗机构做诊断。若诊断结果为抑郁症,此时校方应秉持“治疗大于受教育”的原则,对小南及小南的监护人做科学的心理教育:对于明确诊断有抑郁倾向或抑郁症的人群而言,存在一定量的生物学因素,故准确、对症的药物干预是治疗效果的保证之一,用药后会出现一些身体不适的情况,属于用药后的不良反应,通常两周左右不良反应会逐渐消失,并伴随抑郁症状的明显消退,建议小南遵医嘱坚持用药,在病情康复后继续求学。

第五步:启动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在现实情境中,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错失了前面所有可以及时预防的机会。当小南出现极为危机的信号时,需要立即启动校园危机干预机制,开展由校方负责人调动校园一切可用资源锁定小南的位置(监控设备、发动师生搜寻等),并在咨询师和专业的督导下开展积极有效的专业工作保其生命安全。

四、危机事件的防范措施

第一,及时敏锐发现问题,做好预防工作。无论在何种境况中,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班主任老师及时地发现小南在班级的表现,并巧妙地建立谈话机会,会让小南有一种被看到、被积极关注的感觉,能够感受到有人在关心着自己,这种被关爱和被关注的感觉对于一个心境指数较低的学生来说,是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小南班主任的这一行为是值得鼓励和效仿的。

第二,加强教师心理培训,树立防范意识。面对心理危机状况,预防大于干预是首要原则。预防策略中首先要求教师要有识别危机信号的能力。识别危机信号的群体不能只限于咨询师,要扩大至全体教师的范围。所以,要加强教师的危机信号识别能力培训。发现问题的前提是要有接触学生的机会,当有接触学生的机会,还应具备一些基本的心理学能力,比如共情能力,倾听能力,反馈能力等,这就需要给广大教师群体提供一些专业优质的培训、讲座,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当然,教师关注学生的视野是有限的,故要将识别危机信号的群体再一步扩展至学生群体。预防策略还需要甄选班级学生心理委员,扩大识别危机信号的范围。在本案例中,小南发布在QQ空间的信息,教师不易获取,但在同学间的互动中是有机会收集到的。然而,学生却缺乏对此类信息的敏感度和识别能力,即使看到也会认为此种言论是“无病呻吟”“博得关注”“刷存在感”的用意,便失去了及时报告,预防危机发生的机会。所以,还要加大对班级心理委员的相关培训。

第三,增强专业教师训练,提升专业胜任力。心理咨询是一项专业的助人工作,不是凭借一腔热情和好心肠便能助人成长的,因此,心理咨询师需要进行规范且持续地培训才能有胜任此项工作的条件。

第四,开设主题心理讲座,普及相关知识。通过普及性、主题性的宣讲活动,不仅要面向学生群体,还要有针对性地面向家长群体科普一些心理健康的知识和常识,做好解决问题的知识储备,也能在此过程中解决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扰和成长中的议题。

第五,优化家校互动模式,共育学生健康。家庭是每个学生最初的生长土壤,肥沃的土地可以培育出健康优秀的人才,而干枯的地面或许生长出来的就是脆弱且弯曲的生命。然而,教育的本真是全面育人,尽可能地改变其生长的环境,也会创造机会使学生拥有蓬勃发展的能力。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展主题讲座;通过家长会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心理问题预防等知识的渗透;通过举办家长沙龙、招募家长成长小组等方式为问题较为突出的家长群体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场所。

第六,建立医校合作机制,保证治疗效果。与本地的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更专业的医疗服务,有利于学生康复期的恢复效果,也是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实施策略,更是为了学生发展和成长负责任的选择。

此案例中,可以做出预防措施的关键部位有:一是,与小南有接触的所有科任教师当发现其状态不佳及其他异常情况时,可以主动促成与其的谈话,阻断其计划的实施进程,并与学校咨询师反馈;二是,学生心理委员及时反馈小南发送在QQ空间的危机信号,由咨询师主动出击,与其接触,防控风险等级;三是,科任教师或同学及时反馈小南在班级中的异常行为,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隔断其后续计划实施的可能性;四是,当发现小南不在教室的时候,迅速询问她的去向,并付诸行动开展搜寻,调动学校的监控设备,与时间赛跑,锁定小南的位置,保证其生命安全。

五、启动学校危机干预机制

当危机信号被准确识别,要立即采取行动——启动学校危机干预机制:第一步:校方负责人启动宏观的工作布控,调动各方资源;第二步:咨询师进入危机事件的核心部分,直接接触危机个体,实施具体的心理危机干预,若出现无法胜任的情况,需要及时向督导师或向有效资源寻求帮助和支持;第三步:班主任及校方代表需要立即与危机个体的监护人取得联系,做好其及时知情的工作;第四步: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维护班级其他成员的稳定,防止不良舆论的扩散和群体恐慌的出现;第五步:校方要有准备做好外围舆论和解释的工作。

此外,当我们面对这种情况时还需要做到:第一,建立学校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学校心理危机工作小组。树立防控此类风险的意识和警觉性。注重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遵循专业的心理工作模式,有功能地为危机个体提供心理援助和支持。第二,强化校园安全设施的建设与维护。落实校园监控设施的全方位覆盖和定期维护;校园安保人员的工作范围和监控视野;较高层教室窗户的防护栏安装和定期检查等。第三,面向学生渗透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工作实施。通过主题班会、主题讲座、专题报告等形式,加大对学生“生命负责任、安全常提醒”的意识引领。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