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教师如何促使中学校园里的一次咨询更有效

 

心理咨询是指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来访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来访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可见,心理咨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过程,所以对于一次咨询,许多专家和学者对于这是否属于心理咨询都是存在异议的。有些来访者在考虑是否选择心理咨询的时候,往往也会抱有咨询都是需要很长时间才有效的信念,这样的想法很容易促使他们放弃选择咨询。而相当一部分的咨询师也会认为只有一次的咨询,并不能够帮助到来访者。

在从事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校园内一次的心理咨询是很常见的。如何才能让校园里的一次心理咨询更有效?笔者一直在自身的工作实践中不断的探寻和摸索,如果能够把握来访学生的具体特点、具体问题,一次心理咨询也可以收到不错的效果。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这些一次咨询能给到他们非常好的建议,然后他们只需要采取这些建议,并付诸行动。

如果想要促使中学校园里的一次心理咨询更有效,心理咨询老师至少需要把握四个原则:

、尊重来访学生的独立性,不要劝服来访者,懂得顺势而为。

在中学校园里,笔者接触到的都是青春期的孩子,这一群体非常注重自己的独立性,甚至在面对成年人时会时刻保持着较高的自我防御心理。如果他们敏锐的嗅到了老师有想要改变他或者说服他的倾向,他们的心门是很难敞开的,哪怕对面坐着的是心理老师。曾经有学生来到心理咨询室,坐下来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你跟我的班主任老师一样吗?简短的回答不一样显然不能让来访学生放下内心的戒备,保密原则和价值中立原则必须要让对方知晓。原来,来访学生因为发型的问题与班主任、父母产生了矛盾,在班主任的要求下,父母强迫他剪短了头发,而自己却始终认为自己的头发长度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自我与环境的冲突,来访学生陷入到了无奈和无助,他选择寻求心理老师的支持,心理老师一定要懂得顺势而为。这个时候,除了给予足够安全的接纳和陪伴,不防与来访学生讨论一下:他希望父母和老师在这件事情中如何做?怎样才能让自己与父母保持有效的沟通?下次遇到类似的事情如何才能让自己处理得更好一些?这样的交流不仅让来访学生保持了自身的主动性,也可以帮助他反思问题处理的过程中可以改进的地方。

、提高问题解决的针对性,专注于一个问题,避免面面俱到。

中学阶段的学生任务重、时间紧,所以他们对50分钟的咨询会抱有很高的期待,甚至有一部分来访学生在来访前做足了功课,比如他们会把要与老师沟通的话题列出来,记录在本子上或者纸条上。面对来访学生连续不断的疑问,咨询老师极有可能陷入到详细解释、逐个回应的节奏中去,这就让咨询关系进入到了一个不平衡的状态中。笔者在面对这样的局面时,一般会先让来访学生坦诚的表达他所遇到的每一个困惑和问题,可能会有很多,但如果能从众多问题中选择出一个关键问题作为继续讨论的点,会让咨询更深入、更有针对性。而且,来访学生在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中,会探索到解决其它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记得曾经接待过一个高二的女生,比预约的时间提前5分钟来到咨询室,还没坐定就开始急促地表达她的问题:我自习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低怎么办?”“我上课的时候很矛盾,既希望老师注意到我,又希望老师不要注意到我,怎么办?”“我对别人的评价很敏感,经常对一句话要反复想好久,怎么办?”……来访学生一口气提出了五六个问题,因为咨询老师并未打断她,她说完之后自己也松了一口气。咨询老师简单介绍了一下咨询设置后,表达了自己的疑问:能说说课上哪些时候希望老师注意到你?哪些时候希望老师注意不到你吗?在具体化的引导下,来访学生更清楚的意识到了自己对自身不足的否定与排斥,本次咨询中老师和来访学生始终聚焦于对自我的认知与接纳进行讨论,来访学生在其间也觉察到了自己的问题和可以调整的方向。咨询结束后,笔者本想与来访学生预约下一次咨询的时间,来访学生则表示暂时不需要,她想先去自己试着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

、发挥来访学生的主动性,挖掘隐藏的资源,寻找自身力量。

每个学生都是巨大的宝藏,在他们的身上隐藏着很多的力量和资源,但当陷入困境时他们往往会忽略掉这些,从而陷入到一种特别无助的状态。比如有一些同学会表示自己在考试的时候特别容易焦虑,而且会细数以前因为考试紧张所导致的考试失败,从而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充满了恐惧,而且认定自己也同样会发挥不好。这个时候,咨询老师可以与来访学生怎样工作呢?笔者一般会引领来访学生寻找例外,即去回忆自己有没有考试不焦虑的时候?有没有考试时虽然非常紧张但成绩也还可以的时候?为什么在某些学科上自己的焦虑感没有那么强烈?自己感觉紧张过度的时候是如何做的……寻找例外主要是帮助来访学生挖掘成功先例,在遇到问题时尝试既有方法,并给自己一定的调整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去拓展自身的有效经验。考试焦虑是每个中学生都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它对学生的成长也不是一无是处的,但会有部分学生因为焦虑情绪的蔓延而限制了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在首次或者仅有的一次心理咨询中,要让学生看到自己对考试焦虑的偏见,以及自己在行动上可以做哪些改进。通过回忆,来访学生能够意识到他有许多方式可以去缓解他的焦虑,包括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和重新解释情景。同时,回忆过去的例外情况,提取贮存在脑海中的积极信息,由于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积极信息加工越多,负面信息进入意识层面的就越少,从而自发带动情绪的好转。

、明确未来行动的方向,无论当下情形多糟糕,始终聚焦于自己能做什么。

在短短50分钟的咨询中不可能解决来访学生的所有问题,但笔者认为咨询老师可以通过给他们适当讲解相关心理学研究的知识和提供相关可以改善问题的技能,去帮助来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笔者曾在学校选科分班刚刚结束后接待过一位男生,该同学称自己在分班时不顾老师、家人和同学的不解与反对,坚持要选择文科,而当真正开始现在新阶段学习时发现自己还是更适合理科,无奈自己已经做出了选择。现在自己每天都在矛盾与纠结中度过,也很担心自己会以这样一种糟糕的状态完成自己接下来的两年高中生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来访学生开启了对未来的担心,而忽略了对当下的把握。咨询老师工作的重点是帮助学生接纳当下的情绪状态,并聚焦于当下能做的改变:比如无论文科理科都有相通的内容,这相通的内容是当下最需要下功夫的;再比如为了改变自己的选择,目前还可以做哪些补救和争取;再比如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是不是自己以后在做选择时可以更加谨慎一些……负面情绪来袭时,来访学生自己可能找不到可以转换的视角,那么咨询老师要让学生在倾诉中得到放松,在交流中收获新的视角,明确未来行动的方向。

另外,在做中学阶段学生咨询与辅导工作的过程中,咨询老师要善于发挥教育合力,在坚持保密原则、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咨询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沟通,充分发挥班主任与家长的引导和陪伴功能。

总之,青春期的学生处于心理成长的动荡期,承受着繁重的学业压力,寻求心理帮助的来访学生就像是一辆陷在泥潭里的汽车,咨询老师要做的不过是帮助他们重新回到正常的轨道,所以,如何让中学校园里的一次咨询更有效始终是中学心理教师必须要探索的话题。如果一个来访学生确实想要更多的自我探索,咨询老师应该要明确告诉来访学生:这需要更多的时间,一次咨询是远远不够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劳伦斯·斯坦伯格 .孙闰松 .与青春期和解:理解青少年思想行为的心理学指南[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8.

[2] []麦克唐纳 著, 骆宏 洪芳 沈宣元 . 焦点解决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M.宁波出版社,2011-10.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