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巴林特小组在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一、        研究背景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在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发现,绝大多数青少年的心理危机都与缺乏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相联系。巴林特小组是改善医患关系的方法,而医患关系本质上也是一种人际关系,因此笔者把巴林特小组在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中进行了尝试。

二、巴林特小组介绍

巴林特小组是由精神分析师米歇尔.巴林特医生20世纪50年代创建,是一种用于训练临床医务人员处理医患关系的方法。巴林特小组由8-12名成员组成,以小组的形式探讨日常工作中的医患问题,针对典型案例,通过角色转换、遐想、共情等方式分析事件当事人情绪背后的心理过程,体验当事人的情感受,让医务人员理解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及行为,从而释放自己内心的负性情绪,以包容的心态去对待患者,有效的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

(一) 巴林特小组的理论基础

1、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object-relations theory)是一种精神分析理论,于19401950年代由英国心理学家罗纳德·费尔贝恩和梅兰妮·克莱因等人所开拓发展。不同于弗洛伊德理论,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人并非天生寻求“驱力”的满足,而是在同他人的关系中来寻求满足,即寻求“客体”,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来得到满足。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

2、系统论

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独立要素所没有的性质和功能的邮寄整体,表现出整体的性质和各个要素性质和功能的简单叠加。每一个小组,也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组成系统的各部分之间交互影响,形成互动,使得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因此,系统论为巴林特小组以小组讨论形式开展形成了理论基础。

(二) 巴林特小组的实施过程

1 一个巴林特小组由8-12人组成,组长由心理辅导老师担任。

2、小组一开始,小组领导人会问,谁愿意讲述一段医患关系,这时,小组成员可以自由呈报案例。报告人会陈诉自己如何遇到这个病人及与之如何展开关系。这会留给小组成员一个对病人和医患关系生动的、带有感情色彩的印象。案例发展中很小细节的描述对医生很有帮助,这些细节被称为“微情景”。报告完了以后报告者会说出,在治疗过程中与病人接触时自己的思想、感觉,幻想和躯体感觉。一个医患关系复杂的画逐渐呈现出来了。

3、呈报者报告完毕,小组成员可以就案例的事实方面提出问题,也可以就病人引出的情感反应方面提出问题,由案例呈报者就提问补充信息。

4、小组提问结束之后,案例呈报者就后撤一步,将自己的椅子挪出小组形成的圈子,然后暂时不发言。这时,小组成员可以开始讨论各自的感受。他们可以分别以医生或病人的身份设想自己在案例中的感受和感觉,如果小组的氛围是安全和接纳的,这时,小组成员们所讨论的内容实际上就是呈报人真实感受或者隐约体会到的内容,这甚至包括呈报人自己尚未清晰意识到的内容。小组成员的讨论和表现如同放电影一般,将案例中发生的一切呈现了出来,或者说是投射在当场。整个过程持续 20-30 分钟。

5、雕塑阶段。由案例提供者根据之前讲述的故事,在其他小组成员中选出其认为合适的人选,充当故事的人物,并摆出他们的位置、姿势和表情,而他自己不参与“雕塑”。被选中的人需要努力体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心情。随后参加“雕塑”的成员阐述自己的感受,并提出建议。听取成员的感受后,案例提供者再调整“雕塑”的位置、姿势、表情。最后所有参加成员再分别分享调整后的感受。

三、巴林特小组在处理中学生人际冲突中的实践

笔者在对巴林特小组进行了初步研究后,把巴林特小组在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中进行了大量尝试。以下通过一例中学生寝室关系的案例来介绍巴林特小组在改善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

案例报告:案例呈报者自己性格较为安静,在人群中不是特别活跃的类型,但是自己对人真诚,会为他人着想。同寝室有六个人,大家关系都较好,经常集体活动,但是感觉自己总是在为其他成员付出,而其他成员并不是相同用心的对待自己。有次,中午午休后寝室人员准备离开寝室去教室,而自己要先去上厕所,本以为其他同学会等自己从厕所出来一起去,但是等自己上完厕所,发现寝室已经没有人,并且寝室门已经锁了,自己没有办法出去。案例呈报者表示自己一下子慌了哭起来,因为不能出去上不了课哭而哭,也因为寝室人这么对自己而心寒哭。后来宿管老师听见拍门与哭声后,将门打开,才将自己放出去。下午回放学后,案例呈报者找到寝室其他同学,室友们解释是因为以为呈报者走了所以才走,并且将门锁上,并不是故意。但是呈报者认为,即便不是故意的,也证明了室友对自己并不关心,因为如果是她自己的话,她会确保每一个人都在才会锁门离开。因此,不再与室友讲话,从此在寝室里便一个人,平时感到很孤独,但是又觉得其他人根本不是真心对自己好。

案例澄清:主要围绕当天发生事件的细节,以及案例呈报者平日与室友相处细节展开: 1.呈报者对室友平时讨论话题并不是很感兴趣,很多时候愿意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2.平时也会发生被室友忽视的事情,只是呈报者自己平时不太计较,3.呈报者自己经常帮住室友打扫卫生,还会从家里带吃的东西给室友。4.其他室友都比较爱八卦,并且都追星。5.当天离开宿舍前呈报者去厕所,虽未专门给大家说让等一下自己,但是其他室友是看到自己厕所了的。

讨论阶段:案例呈报者推出圈外,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1.室呈报者与室友关系如何。2.小组成员们站在室友的角度,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以及站在呈报者的角度会有什么样的感受,。3.呈报者与室友的相处模式。4.发生在小组成员身上同样的经历。

讨论中大家认为:1.面对这样的情况产生案例呈报者这样委屈的情绪是正常的。2.室友行为有可能是无意的。3.室友眼中的案例呈报者是不太愿意跟他们自己相处的。

案例提供者反馈

1.刚开始听大家说自己,而自己不能辩解很痛苦,感觉有曲解自己的地方。但是在坚持听完后觉得能理解他人的看法了。因此感觉到倾听很重要性。2.听到有人和自己有类似经历,和心情感觉心里有一些欣慰。3.通过大家的讨论从其他角度理解了室友行为背后的原因。

雕塑阶段

在雕塑的第一阶段,案例呈报人通过六个人的相对位置呈现了寝室六人关系。雕塑中,寝室其他五人,紧紧相邻站在一排背对案例呈报者,而案例呈报者却孤独的站在他们身后。寝室其他五人的扮演者分别谈了在这个雕塑中自己的感受和建议。雕塑的第二阶段,案例呈报人对雕塑进行了调整,调整的内容是寝室五人转过身,案例提供者跨向前一步。

辅导老师注意事项:

辅导老师应阻止对案例呈报人个人的审问和攻击;将小组讨论始终保持在以“关系”为核心的话题中;鼓励小组成员表达他们所听到的案例材料的想法和感受;鼓励小组成员站在每一个人的角度谈感受和想法。

四、巴林特小组对处理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反馈

巴林特小组应用到处理中学生人际关系中并不告诉学生“如何做”、也不是仅仅提供支持,也不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成长。巴林特小组结束后,对参加小组的12名成员做了效果反馈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2名同学均认为收获很大。

1.巴林特小组帮助学生提高共情能力。

共情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良好的共情能力对于人际关的良好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根据12位参与者反馈,在活动中通过与他人的互动自己能够很好的带入其他人的角色,客观分析他们的心理特点,正确认识和处理人际关系中复杂的情绪反应,进而提高共情能力。

2.对换位思考能力的提升和帮助。

案例汇报者反馈在巴林特小组的讨论环节,自己以旁听者的角度认真倾听和观察小组成员表达对案例的感受、情感、和观点的同时从新的视点和思维去审视和思考问题,发现自身的沟通盲点。

3.对倾听能力有提高和帮助

案例提供者反馈,在活动过程中,自己后撤一步,在圈子外边静静地观察和倾听,使得自己有了一个以“第三只”眼看自己和他人的机会,这使自己的倾听和观察能力以及“参与而不作为”的态度得到提高。

4.有助于学生情绪宣泄

案例提供者反馈,在探讨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创建的积极、融洽的氛围使自己感觉到很有安全感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宣泄自己的情绪。

五、研究的不足与改进

巴林特小组在中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应用研究仍有许多不足,第一,巴林特小组目前只是在八年级学生中进行,对于其他年级是否适应有待研究。第二,巴林特小组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效果能持续多久没有做长期的回访调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扩大范围至整个初中阶段,并且巴林特小组干预对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效果进行持续回访调查。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