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咨询方略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寓教于乐,寄情山水”——儿童游戏疗法理论的介绍与应用

 1 儿童游戏疗法的背景

游戏疗法(Play Therapy)是指以游戏为主要手段的心理治疗方法。实际上,游戏疗法的运用最早可追溯到1909年弗洛伊德的首例儿童心理分析案例“小汉斯和大坏蛋”。他虽未明确提出游戏疗法,却激励了后来者继续他的道路。20世纪20年代,安娜·弗洛伊德和克莱恩开始系统地整理如何利用游戏进行儿童心理分析治疗,拉开了游戏治疗成为一种心理疗法的序幕。此后,经过许多心理学家、临床医生等的不懈努力与尝试,游戏疗法最终形成了以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结构化治疗为主的三大流派。时至今日,游戏疗法仍然在不断地被扩展和完善,成为一种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效的心理辅导和教育方法。
游戏疗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涉及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我意识等多个领域,甚至常用于成人的心理剧治疗也可包括其中。虽然该疗法主要针对的是3~12岁的儿童,但事实上对于青少年和成人同样适用。
长期以来,儿童心理辅导都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领域的难题。由于自身语言机制尚未发育完全,儿童不能用言语准确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加之理解能力有限,其治疗复杂程度就更为明显。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恐怖),品行障碍等,患儿本身便含有语言缺陷,存在一定交往障碍;有的表现为冲动、易怒、攻击性强,对治疗师的依从性差,影响心理治疗。
幸运的是,爱玩的天性使儿童拥有了另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儿童丰富而真实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现出来,从而也为治疗师深入了解病情、实施心理干预提供了媒介。因其能够保持良好医患关系,维持儿童在治疗中的兴趣等特点,游戏疗法已得到了越来越多心理学家的认可与支持。
2 游戏疗法的理论概况
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和结构化治疗三个学派对游戏治疗有着独自的方法,但是通过治疗达到宣泄、净化以及重整内在人格结构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1]。因此,治疗师在方法的选择上不必拘泥于流派限制,可以依照儿童的实际情况整合运用各派观点制定最佳方案。
2.1 精神分析的游戏疗法
精神分析学派强调通过游戏将儿童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内容上升到意识层面进行分析。他们认为游戏本身不具备任何治疗功能,只是进行儿童心理分析时的必要媒介。通过设定的场景和布置好的玩具重新激发儿童负性情绪反应的经验,当情绪表现出来后,内心的能量得以释放,问题就能随之解决。因此,精神分析的游戏疗法最适合于解决儿童的情绪障碍。最早把游戏引入对儿童情绪问题治疗的Klein曾提到,游戏疗法之于儿童,正如自由联想之于成人。可见,游戏给儿童提供了自我表达的机会,可以代替语言式的自由联想为儿童开辟通往潜意识的道路。治疗师通过观察儿童游戏收集信息,鼓励儿童表达自己的幻想,然后根据儿童的表现分析这一想法背后的意义。通过解释将儿童的一些无意识体验变成有意识体验,从而帮助儿童妥善解决情感上的问题。该学派进行游戏治疗的前提是儿童的语言能力必须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因此通常要求参与游戏疗法的儿童年龄在5岁以上[2]
2.2 人本主义的游戏疗法
人本主义学派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只有让个体在无条件的正向尊重环境中,他们才能真正表达自我。因此,人本主义的游戏疗法十分重视为儿童创设一个温馨而友好的治疗环境。在治疗中,由儿童自行安排游戏内容,而非治疗师事先设计游戏方案。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与儿童之间情感的维系才是治疗的关键。治疗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摆脱自我概念里不真实的部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解放。有研究表明,人本主义疗法能有效降低亲子压力,改善亲子关系[3]。此外,因为人本主义的游戏疗法旨在帮助患儿获得主宰决定的能力,故该疗法特别适用于加强和改善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的情绪与社会发展。例如,Mahmoudi-Gharaei等人[4]对遭受巴姆地震的19位3~6岁学龄儿童进行创伤评估及Rutter问卷调查后,给予人本主义的团体游戏疗法干预,就发现干预前后儿童创伤情绪和行为的降低具有显著差异。
2.3 结构化的游戏疗法
结构化治疗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游戏环节使儿童达到发泄能量的效果。有别于人本主义的以儿童为中心,结构化游戏疗法主张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由治疗师占据主导地位,制定游戏方案,选择治疗方式,并设立游戏规则。只有这些经过精心设计的带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才能帮助儿童将其内心压抑的想法投射出来,从而宣泄情感、解决心理问题。因此,结构化疗法要求治疗师善于引导及挖掘儿童的内在潜力,他们甚至要比儿童自己更加清楚自身的需求。常见的结构化治疗方法是角色扮演游戏。角色扮演(Role Play)是一种具有较强投射性的技术,由治疗师和儿童一起在一个特定情境中扮演指定的角色。治疗师扮演儿童或儿童在生活中遇到的人。这样,儿童就能在自己的掌控下把受到创伤的情景再现出来,并通过重构技术消除或缓解心理冲突。鉴于结构化的游戏疗法有很强的指导性和示范性,故而常用来帮助儿童学习某些技能或者人际交往技巧。
3 游戏疗法的治疗程序
3.1 治疗前的准备
3.1.1治疗室的设置
(1)    房间的设计
治疗室可根据治疗师的个人需要和风格进行变化。不同理论导向的游戏疗法其治疗室的设计略有不同。通常来说,用于团体治疗的房间以150~200 m2为宜,空间宽敞、有足够的空地;而用于个体辅导的房间则不宜超过40 m2,以免给儿童造成恐惧。治疗室内需要配备黑板、放置玩具的架子和摆放多余物件的橱柜,以及分别适合成人与儿童使用的家具,并设有洗手池和沙盘。
(2)    玩具的选择
根据功能的不同,玩具应当包括以下几大类别:创造类器具,如积木、橡皮泥等;发泄类器具,如弹弹球、打击乐器等;表达类器具,如绘画工具、布偶等;角色扮演类器具,如玩具医疗器材、模拟家庭玩偶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期间,应该保持玩具的一致性,避免不断添加新的玩具,否则儿童有可能会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探索新事物上。此外,所有的玩具应当是便于清洗和不易损坏的,要确保玩具不会对儿童产生伤害。
3.1.2准备初次治疗
在初次治疗开始时,治疗师根据儿童能够理解的程度对治疗室和治疗过程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治疗师的身份、之所以进行治疗的原因等。治疗师应让儿童在这个新奇的世界里自由探索,而无需对儿童行为做出过多干涉。在治疗中,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观察与记录,收集更多信息。观察内容包括:与家长分开后儿童的不安程度,参与游戏的主动性,对游戏的喜好及重复次数,言语表达清晰程度,不同情绪状态下的行为反应等。而在结束阶段,治疗师一般会提前5分钟进行提醒,以便让儿童做好离开治疗室的准备。治疗师还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让儿童共同收拾玩具。
3.2治疗过程与内容设置
游戏疗法的周期较长,通常包括30~35个疗程,每次治疗持续40~60分钟。整个治疗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
3.2.1 建立关系阶段
一旦治疗开始进行,儿童与治疗师之间便形成了合作关系。治疗师不断收集有关儿童的信息,而儿童则向治疗师了解关于治疗室和治疗过程的一切。治疗师要提供给儿童自然的支持,给予儿童充分的时间去适应整个环境,直到他们觉得治疗是安全和舒适的。
3.2.2 修通阶段
修通是整个治疗阶段最为漫长的过程。在此阶段,治疗师会为儿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游戏当中,如讲述故事、情感宣泄等等。游戏的主题在修通阶段会渐渐明朗起来,并为治疗师提供了一扇观察儿童内心世界的窗口。鉴于游戏主题往往反映了儿童的原始欲望或无法解决的内心冲突,这一主题可能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反复出现。儿童往往会对自己经历过的创伤事件充满恐惧,因其觉得失去控制,感到无助。修通的主要目的则是在于,让儿童从游戏中复演过去的创伤事件,而由于治疗师的引导和积极配合,儿童会逐渐重拾信心,获得对事件的控制感,最终缓解内心的痛苦。
3.2.3 治疗结束阶段
在儿童和治疗师的共同努力下,儿童的心理问题将得到缓解或解决,这也意味着治疗即将接近尾声。此时,在治疗结束阶段,治疗师需将重心放在引导儿童回归正常生活之上,让家长与孩子一起接受生活中出现的变化,并为日后继续进步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此阶段治疗师还应当注意处理好儿童对治疗师的依恋。
4 游戏疗法的未来展望
不可否认,个体早期经验会对其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往往怀着“孩子年纪小,还不懂事”的心态,忽视了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实际上,我国儿童的心理健康现状已然十分严峻。根据近三年局部地区的调查研究,我国儿童心理行为异常检出率范围在3% ~ 40%之间[8-10],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所以,加强儿童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势在必行。
游戏疗法因其特有的游戏治疗模式,为儿童提供了自由的表达空间,适合在国内的心理治疗领域广泛推行。一方面,结合我国特殊国情和社会热点来看,有大量特殊儿童群体出现,如农村留守儿童、城市流动儿童、灾后幸存儿童、曾遭受虐待、猥亵或性侵犯儿童等。这些儿童因其成长环境特殊或是自身经历了较大创伤事件,容易出现情绪失调和行为问题,而受语言能力限制,加之出于顾虑而难以启齿,又较难将自身感受表达出来。因此,让儿童通过游戏得以释放,并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获得认知上的统一,这样间接的辅导方式更为合适。另一方面,即使在普通的中国式家庭当中,由于孩子往往面临较重的学业压力,或者家长含蓄内敛、不擅表达,儿童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情绪负担。此外,因为家长常给孩子灌输“有泪不轻弹”的思想,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勇敢独立的形象,儿童便会选择压抑自己情绪,将经历过的刺激情境(如打针、受罚等)深埋心底。此时,如采用游戏疗法予以疏导,让儿童宣泄压力,并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治疗,提高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样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有别于传统以言语交流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心理咨询与治疗模式,游戏疗法自成一派,将教育和娱乐相结合,尤其适合广大青少年儿童。这样寓教于乐、寄情山水的心理辅导模式,容易实施、方便开展,家长和孩子们也乐于接受。相信游戏疗法将在未来中国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长珠, 叶淑萍. 折衷式游戏治疗之理论与实务[ M ]. 台湾: 五南图书出版社, 2005, 15­24.

[2] Kevin JC. The Play Therapy Primer: an Integration of Theories and Techniques [M]. New Jersey: John Willy & Sons, 1991, 14-22.

[3] Ray DC. Impact of Play Therapy on Parent -child Relationship Stress at a Mental Health Training [J].British Journal of Guide Counsel, 2008, 36(2): 165-187.

[4] Mahmoudi-Gharaei J, Bina M, Yasami MT, et al. Group Play Therapy Effect on Bam Earthquake Related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in Preschool Children: A Before-after Trial [J]. Iran Journal of Pediatric, 2006, 16(2): 137-142.

[5] 杜莲, 邱田, 蒙华庆, . 重庆市主城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流行病学调查 [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6(5): 629‑631.

[6] 徐铭, 陈珍珠, 林文光. 924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J]. 中国校医, 2011, 25(2): 83-84.

[7] 韩国玲, 杜欣柏, 刘桂兰. 西宁地区学龄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分析 [J]. 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7): 1050-1052.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