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将互联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衍生出了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引言
“互联网+”这一理念最早是在2013年11月众安保险开业仪式的发言被马明哲、马化腾和马云所提出。马化腾认为:“互联网+传统行业这种模式,是一种资源,一种环境,是对传统行业的提升。”在2013年底,马化腾在WE大会上又一次将互联网+的理念系统阐述。有关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成熟案例有很多,就像互联网+通信,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即时通信;互联网+零售,就是被我们所熟知的电子商务。互联网+这种模式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2015年3月5日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将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相结合,促进各行各业产业发展。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大时代下,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模式,结合互联网+模式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发挥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优势,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结构因素和组织机制必需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二、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如何结合互联网转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成为这一领域主要研究的问题。新的教育模式才能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中不断发展,寻找新的心理健康模式也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共同的愿望。
主要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互联网+时代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首先是教与学互动模式。学校对心理健康的教育中,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教导学生,学生为教育中的主体,互联网+时代下,学生与教师的关系更加的平等,在教学中互动性明显更加的多,互联网的普及,使学校学生在知识宽度上表现为视野知识面的广泛,自主意识性上表现出更强的特点,所以教师作为主导的个体就必需具备更加广泛的知识面和更加细致的观察以及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朝着高效的方向发展。教师与学生要在感情上相处融洽,真正了解学生内心深处的渴求,互动与沟通,相互信任。
第二种是立体式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建立立体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很有必要,这种立体式的网络包括个体与集体之间,互联网上与互联网下,学校内部与学校外部,学校、社会与家庭三者之间等立体交叉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拿学校、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教育模式来说,每个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养方式和成才的价值观,学校中的教育体制,还有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各种矛盾,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结合互联网的优势,以学校为中心,将家庭与社会通过学校相联系,组成立体式交叉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利用网络环境多组织一些情境体验式的教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将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双重联系,提高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继而使心理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第三,心理健康教育预防与干预模式。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在学生为出现心理问题时进行积极的预防,在出现心理问题以后,及时进行干预治疗,因为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个性往往更加的突出,一些学生存在心理障碍更加的具有特质性,并且出现心理应激事件的次数更加的多,这种情况下,互联网的有效使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作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可以采用开展网上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自己的网站也可以开辟一部分关于心理健康的页面,在网站上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动员和呼吁更多的学生自主自愿的加入到其中去,通常我们所知的有web consultation,web counseling,online therapy等;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还要结合线下的资源,比如要将网上测试与网下筛查,干预,跟踪治疗相结合,形成一体化的工作体制。
互联网+时代下,看到网络的优势不可置疑,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便利,但是他也有其本身存在的劣势,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对身心造成影响,严重的甚至患上了抑郁、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网络综合征,因此这就要求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重视干预的模式,在学生出现这些情况后,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学校要备建一套系统高效的干预模式,用发展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来保证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稳步推进和快速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再受到时间与地点的限制
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不再像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样,受制于时间与地点的限制。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结合,使网络成为了一个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不用再约定双方的地理位置与时间,即便是远在千里之外,也可以通过网络这个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双方在时间上也不拘泥与固定的时间段,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自由选择交流的时间,供选择的交流方式有很多,比如想要同步交流就可以通过视频聊天,如果想要异步交流的话可以选择邮件的传输,朋友圈的留言板等。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听课往往都是在课堂上同步进行,时间紧的情况下,无法进行记录,而采用网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则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不管是视频还是通话记录,又或者是文字聊天记录与留言板信息,都可以被永久保留,学生可以随时对自己的过往信息进行翻看与回顾,并对自己的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以便防微杜渐,尽量避免再出现类似的情况,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这个方法进行案例的搜集,掌握大量的一手资料,也能够对其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辅助作用。
(二)促进心理建立教育工作的效率提高,有效的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互联网+时代下,有效结合网络资源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大大提高其工作的效率,利用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模式,可以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都更加的丰富和多样性,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进行聊天室共同商讨,BBS论坛训练,一起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最终使其得以解决;另外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以一次对多个受教育者通过网络进行辅导,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受教育者在遇到心理难题时,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资源的优势进行自己查阅或者在网络上找一些专业的教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咨询,寻求专家们的帮助;在平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心理健康小知识的学习和查阅,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这种做法不仅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有重要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在互联网+时代下逐渐拓宽,以往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和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活动来进行,但是这些都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发挥到最优的程度,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会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出现问题,而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互联网就可以有效的避免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类似问题,网络课程可以提供远程教学,通过网络可以下载相关心理咨询的视频,全球化的网络资源都可以供学生们选择,学生完全可以在网络上做完成的心理测试和心理训练,不仅突破了以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还将教育途径大大的拓宽,互联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新的模式将有效的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高。
(三)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匿名性,促进学生心灵开放
我们都知道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必须要对来访者的个人信息坚持保密的原则,这一基本的原则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心理健康教育中,本身就具有保密性,因为网络环境自身的特点就包括匿名性和虚拟性。在网络中,学生不必再有过多的担心,可以畅所欲言,将心底最真实的困惑与难题在网络环境中抒发出来,在网上找到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倾诉,使自己的心灵得到最大程度的开放。
四、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遵循四大原则,分别是实效性、主体性、整体性以及发展性原则。互联网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也要考虑到学生每一个个体的认知水平与精神意志是不尽相同的,所以需要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设置多元化的心理教育教学内容,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种技巧,重要的是引领他们自愿去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网络教育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弊端所在,所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互联网的时代下,也要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学习的效率;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在网页上呈现的方式多为理论性的,学生回不感兴趣,因此,要多增加促进情感交流的网络模块,使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主体性的发挥;根据互联网+形式下学生的新的特点,将学校、家庭、社会纵向联系,横向沟通,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新形势下的整体性发展。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的结合这个趋势正在不断发展,学校和社会要做到将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与互联网+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相结合,积极转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努力发挥互联网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势作用,同时也要注意在互联网+时代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赵存河.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41(5):104-105.
[2] 田晓红. 分化与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82-84.
[3] 徐晓芳,郭德华,周群. 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25-27.
[4] Sheldon Stryker, Peter J Burker.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Identity Theory. 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2000,63(4) :284—298.
[5] 闻吾森,王义强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4):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