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理论最先由Lindemann(1944)提出,以后由Coplan(1964)加以补充和发展。根据Coplan的情绪危机模型,个体与环境之间在一般情况下是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面临生活逆境或不能应对解决的问题时,往往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和悲观失望等情绪,导致情绪失去平衡,而这种平衡的维持与否与个体对逆境或者事件的认知水平、环境或者社会支持以及应对技巧这三方面密切相关。国内外有许多关于危机事件发生后怎样有效处理和应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个案处理。本文从心理教师的视角浅谈一起学校发生的教师自杀事件后危机干预的具体做法和思路。
2013年11月3日下午2点左右,学校八年级一名语文教师从教学楼五楼跳楼自杀,由于受伤严重在送往医院的途中死亡。当时正值学生返校时段,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目击了事故现场,并且坠楼地点在该老师所教班级门口。事件发生后,学校立即启动了应急方案,一是处理意外事故善后方案,二是学生教师心理应对方案。事件立即引发了全校教师和学生的震惊,大家表现出对这个事件的不相信、不理解、悲伤、哭泣、无法正常学习、恐惧,甚至班主任教师不知道怎样面对学生等等。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因此受到了影响,为了将事件的消极心理影响降到最低,学校心理教师也积极联系外校专家团队,获得更多资源支持,同时对教师和学生也制定了详细的辅导方案。
本文从五个方面介绍校园跳楼事件发生后,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实施思路。
第一方面:分班级、分年级做哀伤辅导。
创伤事件对人们会产生极大的冲击,除了经济、工作、日常生活事务之外,对情绪上的冲击也非常大。为了给学生和老师一段心理的缓冲和接受时间,学校在事件发生后取消了当晚的晚自习,在晚自习期间整个年级组召开了关于制定处理学生情绪的哀伤辅导方案,并在11月4日整个年级利用早自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班级、分年级的辅导。哀伤辅导方案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说明事实;第二步:回忆老师曾经和我们在一起的生活,甚至没有完成的教学;第三步:表达情绪,宣泄内心的悲伤;第四步:面对事实,祝福老师。在哀伤辅导中,心理教师重点关注了该老师所教班级的学生情况。学生情绪起伏较大,有部分学生情绪激动,一整天都处于极度悲伤状态。对于特别不能自控的同学心理教师对其做单独的辅导,也建议班主任做好陪伴工作。
第二方面:分程度、分类型做个体辅导
个体心理辅导是心理辅导的基础类别,具有针对性强,一对一操作的特点。个体辅导可以更深入了解个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应激反应程度以及事件所带来的影响程度。
1、分类型,重点关注高危个体。
在个体辅导中,心理教师关注了三种类型学生,一是该老师所教班级中情绪失控、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如:该班有一女生一直在抑郁症治疗中,事件发生后,该女生情绪受影响严重。)二是在事故现场的目击者,在此次危机干预中心理教师借助个体辅导筛查出目睹现场的同学的应激反应程度和危机事件带来的伤害程度。事发时正好是学生周末返校的高峰时期,有10多人目睹了现场,其中包括部分近距离目击者。三是其他班级中有心理问题或者行为比较偏激的学生。
2、分程度,陪伴目睹现场的学生。
针对事故现场的目击学生,我们按照筛查—评估---处理的程序进行个案辅导,在筛查环节主要发挥了班主任和学生干部以及心理课代表的巨大作用,让目击现场的学生能第一时间得到关注和陪伴。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一共筛查到目击现场的学生10多人,其中有部分学生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不敢睡觉、不敢看事发地点、感觉有人跟随、不敢独处甚至出现恶心不舒服的身体症状等等,我们给予学生陪伴、关注的同时对于不能坚持上学的同学及时和班主任以及家长做好沟通联系工作。心理教师还和这些同学建立定时沟通制度,每天固定时间到心理辅导室和老师交流。
图表:目击现场学生的情况及人数分布情况
第三方面:分阶段、分层次、分群体的团体辅导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
1、分阶段,全程辅导学生。
当个体面对危机时会产生一系列身心反应,一般危机反应会维持6—8周。危机反应主要表现在生理上、情绪上、认知上和行为上。心理反应的四阶段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对危机的心理反应通常经历四个不同的阶段。冲击期——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不久或当时,感到震惊、恐慌、不知所措。防御期——表现为想恢复心理上的平衡,控制焦虑和情绪紊乱,恢复受到损害的认识功能。解决期——积极采取各种方法接受现实,寻求各种资源努力设法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信增加,社会功能恢复。成长期——经历了危机变得更成熟,获得应对危机的技巧。根据这四个阶段的心理经历我们制定了相应的心理干预任务即:心理急救、心理干预、心理重建三个部分。学校心理教师分别在危机发生后在不同的心理反应阶段对学生做了情绪放松和生命教育的团体辅导等。
2、分层次,关注重点的班级。
通常情况下,自杀传染现象源于其他学生认为自杀是一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效仿,尤其是教师自杀后学生效仿的可能性会更大,所以对该教师所教班级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危机干预,协助他们认识自杀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以及了解自己拥有的丰富的社会支持系统,对他们恢复心理平静、预防模仿自杀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基于这样的认识和班级中表现出的实际情况,学校心理教师重点对该教师所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主题为“表达情绪,接纳情绪”和“表达情绪,积极生活”的团体辅导,本次辅导采用的主要是绘画治疗。(详细方案见附本一和附本二)通过团体辅导让学生放松了情绪,环节了焦虑和紧张同时获得了更多心理资源和心理支持。
部分学生在团体辅导中的绘画
3、分团体,学生教师辅导并进。
学校除了关注学生在危机事件中的心理状态之外,还聘请了高校从事危机干预的权威教师和团队对我校教师做了教师团体的危机干预,主要从认识危机事件,了解应激反应,应对危机事件造成的心理困饶等几个方面通过和教师们的互动积极引导教师表达情绪,接纳自我的状态从而达到调整状态的目的。
第四方面:加强家校合作,过度难关。
家校合作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让家长在危机事件发生后采取正确、必要的陪伴、引导,对学生早日恢复身心健康有积极的意义。在对家长的角度学校心理教师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工作,争取家校联合,共同应对危机。
危机事件的发生也立刻引发了家长对学生心理的关注以及对学校采取措施的关注,因此为了争取家长在此次危机事件中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学校心理教师采用家校通的方式积极向需要了解情况的家长的通报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计划和进程,同时还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表达学校心理教师在个体辅导和团体辅导中的情况,及其特殊的个案会争取家长的积极支持,关注和陪伴学生。如目击现场的学生中有一人因恐惧,在学校无法平静上课,在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和家长沟通后由家长带回家陪伴一段时间再返校上课。
2、让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有心理修复能力,并能做好应对工作。
在事件发生后,该老师所教班级有家长立刻提出转学的要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该老师所教的班级召开了一次小型的家长会,通过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的些数据和个案的方式告知家长具有自我的心理修复能力,减轻家长的焦虑和疑虑。
第五方面:局部环境的改变,利于师生的心理修复。
危机事件发生后,整个八年级教师办公室弥漫着害怕、恐惧、愤怒等消极情绪,很多教师都不敢进办公室,不敢在办公室久呆,为了能让教师尽快从危机事件的消极影响中走出来投入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学校调整了对办公室的环境布置,光线调亮,重新排列教师的座位,增加了积极阳光的墙体文化等。在学校教室环境布置上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增加了绿化植物的点缀,墙体文化也更丰富。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这次危机事件所带来的波澜逐步趋于平静,通过这次对危机事件的处理和应对,也让学校看到了危机干预中心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反思:第一,心理教师要学会整和资源,在危机事件中寻求更多的心理支持和社会资源,尤其寻找专业的团队和人员的支持。在大多数学校心理教师人数是很有限的,当危机事件出现后,来自各方面的期待和要求会一涌而上,因此心理教师要在应激状态下更快的寻找出应对策略,这一方面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减轻自我心理的巨大压力。第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应该受到重视,教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不仅消耗体力更需要投入情感,因此要定期为教师做心理放松和调试。第三、学校要逐步建立起预防与干预一体的危机干预管理体系,给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