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共情呢?“共情(empathy)”一词在心理咨询各理论流派中有不同称谓或译法,如“投情”、“神入”、“同感心”、“同理心”、“通情达理”等。共情是指体验来访者内心世界的能力。共情技术是指咨询师一边倾听来来访者的叙述,一边进入来访者的精神世界,并设身处地地体验这个精神世界,然后跳出来以语言或动作准确表达对来访者内心体验的理解。
课堂上、教育教学中师生在交流中难免会遇到令人烦恼、尴尬的事,这
一、设身处地,准确共情
有不少老师在相互交流中提到,在上心理活动课时,经常听到学生说出的想法不符合道德规范,很明显是不对的,但鉴于是上心理课,学生说出了心里话,又不好批评,真不知如何是好。在六年级的一节《换把椅子坐一坐》的心理活动课上,出现了这样一段插曲:
在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帮助解决问题”一环节中,大多数学生说得很好,突然班内的一位男孩高高举起了手得意地站起来说:“如果我是图片中的小美,我会对小刚说:‘你不该叫我小麻雀,应该叫我大麻雀。’”有几个人哄笑起来,大部分同学见怪不怪了。挺好的课堂氛围被打破了,教师尴尬地说:“你没有认真看题目,图片中的小美不高兴小刚给她取绰号,而是希望我们帮助她解决问题呀!”许多同学七嘴八舌地用批评的语气劝说这位男孩:“是呀,我们在帮她解决问题,你怎么能那么想呢?”他先前的得意劲不见了,讪讪地坐下了。
那么,对于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中产生“错误”的想法时造成课堂尴尬,教师在现场中应该怎样进行有效地引导呢?
此时“转移想法,感同身受”非常重要。每一位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是一定的生活体验的积累,既使是我们看似不合理不正确的想法,也有其存在的生活背景,我们不妨从他的想法入手,探索该生隐藏于“错误”想法中的感受和情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设身处地地使自己“变成”“问题学生”,用他的眼睛与头脑去知觉、体验、思维,设身处地地倾听,还要能适时地回到自己的世界,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问题生”那里知觉到的东西做一番整理,理解、同理他的情绪。上述的案例中,这位男孩子之所以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是因为他是家中的独子,被家人溺爱,物质上非常富有,但父母长年在外挣钱没功夫照顾他,精神上很空虚,不爱学习,平时喜欢打架、捉弄他人,班内同学讨厌他而和他疏远了。而他在与别人冲突中可以释放被班主任批评、同学孤立的愤怒情绪,这更让他屡犯不改,另班主任对他头痛不已。这次心理活动上借着这个话题,他顺势迸发出来了。他真正需要的是教师和同学的关注与聆听,听他内心的空虚和愤怒。可惜教师没有真正听到他的愤怒,没有充分同理他的心情就匆匆展开了教育,结果可想而知。认识到这些,我们对问题本身的定位就能回归到客观本位,对学生也就多了几分宽容与理解了。
所以,出现上面的例子,教师可以作如下处理:
师(亲切地注视):你在生活中一定是有人也取过绰号嘲笑你,所以才让你也想回击一下,是吗?
生:……(生如实回答)
师(身体向前微倾):你能说一说当时是怎么一回事吗?
生:……(生具体描述)
师(微皱眉):这真是令人生气的事。给小美取绰号,会让你觉得……
教师共情的基础不是要求必须具有和学生相似的经历才能做到共情,而是要求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及其问题。此时,教师利用共情技术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补充,充分聆听、同理学生,而老师的共情回应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理解,有被尊重的感觉。同时也渲泻了他的不良情绪,鼓励其开放了内心,为学生进一步自我表达、自我探索打下了基础。(本
二、把握时机,适度共情
四年级某班在上《做会拐弯的毛毛虫(打破思维定势)》心理活动课,有个环节的游戏要求如下:
在进行了“三分钟”巧动杯子的游戏后,有些学生操作成功,顺利“拐弯”,当然也有一些学生失败了,经过成功者的演示后,有几个操作失败的学生在座位上惋惜地嘀咕“原来倒球也是可以的”。教师借机疏导失败者:
师:看到顺利拐弯的同学的演示后,我想采访一位失败的同学说说此时的心情。
生:(涨红了脸站起来,尴尬,不说话)
师:(温柔地)刚才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生:(还是红着脸不说话)
师:(也有点尴尬)哦,说不来是吧,没关系。请坐。
师(进入游戏小结):同学们,像这种由移想到倒的方法就是一种转换思维法,用它也能很好的打破思维定势。看,小毛毛虫运用转换思维法又拐过了弯。大家还要不要继续拐弯呢?好,我们来看第三道弯吧!
这一关游戏失败的学生明显没有积极性了。
事实上,这位游戏失败者在组内活动非常活跃,他和组内同学尝试了各种“移”的方法均没有成功,在看成功者的演示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换种“倒球”的思维方式就是一种转换思维法,用它也能很好的打破思维定势。这中间的心理变更过程非
细心的老师在成功者演示游戏过程时,便要抓住台下失败者的神情动作或语言,把握时机,适度地运用共情技术,借机有效地辅导全体。
师(环视大家,目光集中到失败者身上):我刚才看到好几个同学在座位上恍然大悟,我们去访一下这几个同学,为什么会恍然大悟呢?
生:(站立,有点不甘)原来用倒球的方式也行呀,我们这组同学以为只能用“移”的方式才行。
师(点头):我也体验到你有点失落,又有点不甘,是吗?
生:嗯,我们这一组没想到这样也行。
师(拍拍男孩肩膀表示赞同):不过,成功的操作方法揭示后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我觉得以后遇到问题,发现这种思维方式不行的话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不能老用一类方法尝试。
师:(翘大拇指)你的收获真大,你已经学会了思维转变法。所以,失败中获得的经验合理利用,可以让失败成为成功之母。同学们,像这种由移想到倒的方法就是一种转换思维法,用它也能很好的打破思维定势。(顺势进入下一环节)
与这位小男孩一样经历失败的学生不少,但是不难想象,在教师的巧妙共情引导下,他们学会了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经验,这不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心理历程吗?
三、善用体态语,真诚共情
老师在表达共情时,除了言语表达外,还应学会非言语表达,如目光传递、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动作等。共情技术使用时强调“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的一致性”。 所谓的非语言信息就是肢体语言。在和学生交流时,老师关注的目光、前倾的身体姿势,理解时点头的动作,细微的面部表情变化等,都能表达出老师对学生的共情。这在前面的案例中就就有所表现。不过,有时在“特殊”的师生交流中使用非言语表达共情比言语更简便有效。
例如,一位五年级的女生小雯与男生在班内大打出手,同学们都劝解不开,老师勉强将两个人拉开,询问打架的原因,两人都红着眼睛不说一句话,但男生眼睛躲闪,不自在,小雯喘着粗气,愤怒地说不出话来。旁边有同学七嘴八舌地报告:男生骂小雯的爸爸在国外讨了外国佬作老婆,再也不要她了!(还有几句更难听的话)
小雯从小没有妈妈(父母在她一两岁上离婚了,妈妈从来没有回来看过小雯),爸爸在她上小学后常年外出打工,居无定所,近两年为了给小雯一个较好的经济条件而来到了周边小国家打工,一年到头没有音讯。而小雯平时住校,周末是跟着姑姑生活。从小缺少父母亲情,让活泼开朗的小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渐沉默,脾气暴躁,同学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不稳定。据了解,她特别想念爸爸(小时候是爸爸带大的),但爸爸的话题也成了她的禁忌。这次,同学的嘲笑让她压抑的情绪暴发了。
老师把如同斗牛般的小雯拉到一旁僻静的校园一角,轻声安慰:“刚才的事情,你能说一说吗?”她拧着头,一声不吭,但眼眶中泪光盈盈。老师双手扶着她的双肩,沉声说:“很难过是吗?想爸爸了吗?虽然妈妈不在,你还是想念妈妈对吗?难过的话靠着我的肩哭一哭。”小雯委屈地点点头,终于放声大哭……情绪发泄后,在老师的语言共情技术下她也倾吐出了许多心事。
所以,老师应善于把共情的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表达两者结合起来,注意恰到好处地应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对学生起积极的暗示作用(如:专注的倾听、感同身受的面部表情、恰当的抚摸学生的头部等等),学生才能向我们吐露心声,让一些突发事件处理效果事半功倍。
但是,在“尴尬”的师生交流中,教师表达共情时,特别要注意的是“语言信息与非语言信息的一致性”,既老师除了自己反馈的语言应该对学生有个准确的理解和把握之外,还要注意自己的体态语言与表述的内容一致。如果教师有漫不经心与言不由衷的表现,就会让学生心生反感。
在学校这座百花园里,一线教师若能恰当地学习并使用共情这种团体辅导技术,就能让学生信赖自己,愿意
【参考文献】
[1]李春莲.“沉醉不知归路——小学语文课堂“儿童本位”缺失的思考.教学月刊.浙江教学月刊社. 2013,11.P50.
[2]朱娟. 沟通分析理论在师生沟通中的有效应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 2013.24.P46.
[3]吴晓川,赖佳余. 心理活动课中阻抗的课例研究探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开明出版社. 2013.18.P20.
[4]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共情. 心理咨询师(三级).民族出版社. 2012年7月第2版.P61.P63.
[5]刘宣文.共情技术.心理咨询技术与应用.宁波出版社. 2006年9月第1版.P50
[5]自由自在博客.共情技术在师生沟通中的作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7e6ac901014wdi.html
作者信息:
姓名:方慧科
单位: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邮编:3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