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市区县心理辅导中心[i]的历史
(一)上海区县心理辅导中心的缘起
1、心理健康教育的兴起带动了区县心理咨询站的诞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产生于学校的共青团工作中。1985年,在当时团市委书记王耀金的支持下,开展了对团委老师的心理咨询培训工作。这项工作恰好解决了基层教师的燃眉之急。培训要求各学校团委书记把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引入团委工作中。虽然各校的团委书记对心理咨询的看法褒贬不一,但培训后都在自己的学校尝试着把这一新“技术”引入到学校团委活动中。
以后在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教心室主任张声远(兼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理事长)等人的推动下,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在基层学校蓬勃开展,进而引起了教育行政部分的关注和直接参与决策。当时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理事,很多由各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的老师担任,如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的张静涟、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姚鑫珊、静安区教师进修学院蒋薇美等老师,他们商议为了更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满足社会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在各区简历心理咨询点。
2、教委心理健康教育文件的推动
1998年12月,在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颁发了中共上海市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联合发布的“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1999-2001)”及另外五个文件,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规划中提出:普教系统在2005年以前,区县教育局可以先分区域建立心理辅导中心[v]并配置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为所属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规划(1999-2001),是上海历史上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个文件,文件对专职心理辅导教师的配备和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资格证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此文件对于心理辅导中心的建立只是写了“可以”,这被认为可以建立,也可以不建立,且没有提及以区县为主体进行学生的心理服务工作,只是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且需要师资配备。由于这个文件对区县心理辅导中心没有硬性规定,也没有提及配套的支持性条件,所以在1998到2011(新一轮中心成立),全市陆续又成立了一些心理辅导中心,如虹口、金山、奉贤等,但全市也有约一半的区县没有心理辅导中心。
(三)第一轮区县心理辅导中心特点
从第一个区心理辅导站的建立到2011年新的区县心理辅导中心挂牌,此间建立的心理辅导中心算是上海第一轮的区县心理辅导中心,这些区县心理辅导中心具有以下特点:
1、区县心理辅导中心在管理上隶属于区县教育局,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及下属的德育研究室业务主管、德育室心理教研员为核心力量。例如“虹口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明文由区教育局、去教育学院及下属德育室共同领导。教育局长、去教育学院院长为“中心”第一级领导;中、小、幼教科科长及德育室主任为“中心”二级领导;德育室分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员、虹口区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老专家、第一批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层骨干教师为“中心”的中心组成员。
2、功能定位上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指导、培训、服务、研究为一体,这体现在区德育室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功能的具体落实,基本构建了教育系统内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功能定位雏形。区心理辅导中心主办心理教师的培训、聘请高校、研究院所、一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进行讲学,由于大学本科心理专业毕业生数量较少,各区县通过培训,培养了一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专兼职心理教师。2000年,在上海市教委组织下,小学、初中、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自助手册》[vi]出版,到2003年,全市317所中小学开设了心理辅导活动课[vii],区县相应开展了心理教师的教研活动,还建立了中心备课组。中心还提供了热线电话和周末的面询服务,部分心理辅导中心还开展了医教结合和心理训练服务。例如徐汇区中小学心理辅导站不仅有热线电话,还有周末的面询,面询地点就在区教育学院德育室的办公室内,不只是徐汇区的学生,其他区甚至有一些外省学生也慕名而来,当时还有精卫中心的精神科专家现场会诊。虹口区心理辅导中心开展了感觉统合训练,为区内学生服务。
4、不是每个区都建立了区心理辅导中心,但全市还有新的中心陆陆续续建立,如2007年虹口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成立、2009年奉贤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成立、2010年金山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到新一轮区县心理辅导中心重新挂牌的2011年,全市约一半区县有中心,即使没有成立中心,由于区进修学院德育室和德育室内心理健康教研员的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在管理、指导、培训、科研上的功能也是基本落实的,只是对区县内学生热线或面询的服务功能不能落实。同时,在场地、硬件配置上,各区县也不划一,多数区县没有专门用于咨询治疗的设备和仪器,心理辅导多用谈话疗法,很多区县德育室就是中心办公室,也有的中心拥有一栋属于自己的小楼,内设先进设备的资料室、心理咨询室、心理测量室、感觉综合训练室、智能训练室、心理松弛室等,但这只是极个别。
5、中心服务功能后续发展不一,很多中心的服务功能日渐式微。由于缺乏对服务功能的津贴和统一管理,区内除了一个心理教研员外(个别区县有两人),无其他人员的增加,多数早期建设的中心的服务功能或惨淡维持,或名存实亡,或索性关门了事,心理服务的功能难以为继。其他功能,如管理、指导、培训、研究等,还是由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心理教研员坚持下来。
二、上海区县心理辅导中心的现状
(一)文明城区要求推动新一轮上海区县心理辅导中心的建设
随着我们社会转型和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少年成长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同步增加,广大青少年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友爱、文明礼貌是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主流。但是,社会高速发展和竞争压力下,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习压力、异性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青春期问题、心理行为障碍等困扰着孩子,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广大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也成为文明城区建议的指标之一。2010年6月,中央文明办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组“大力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viii]文件发布,标志着新一轮区域心理辅导中心在文明城区建设的要求下再次启动。
中央文明办明文指出,推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是中央文明办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文明委和省文明委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作为评选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创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的前置条件,也就是说,此项工作不达标,将失去精神文明创建的评先资格。
社会发展的需要,文明城区建设的要求和区心理辅导中心本身想要进一步开拓发展要求等几个因素的结合,促成了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新一轮的建设和发展。
(二)新一轮区县陆续揭牌
继徐汇区后,2011年和2012年,卢湾、浦东新区、静安、杨浦、闸北、金山和长宁七个中心纷纷挂牌成立,2012年,“奉贤区青少年学生心理咨询中心”更名为“奉贤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原址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实验中学迁址为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3号楼东楼、“虹口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启动新一轮的装修”。
(三)2013年,市教委和市文明办联合发文,进一步推进和规范了区中心的建设
三个文件的发布,特别是后两个文件是由上海市教委和文明办两个单位名义同时发文,意味着教育部门的工作和城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紧密联系。这些文件的出台,引起了区政府部门的重视,一些没有计划马上建立中心也加快进行了区县心理中心的建设。
(四)首批达标的八个区心理辅导中心特点分析
这些新一轮建设的首批达标的8个达标中心,积极贯彻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领(2012年修订)”的精神,落实“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要求”,努力推进各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做到为区域优质教育服务。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区中心心理健康领导组织体系有所差异
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各区中心的领导组织体系已基本构建,为各区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提供了组织保障。从综合主体看,区教育局、区文明办、包括妇联、卫生局等单位相关领导任成员。
从实际主体看,部分区文明办投入了很大的精力,直接参与协调和管理,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共同领导,如徐汇区心理健康中心,同时加强了社区(街镇)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其他中心如杨浦区、闸北区等心理辅导中心基本以教育部门为主进行组织与管理,区文明办等协同支持。
这两部分主题在实际实施上各有利弊,以文明办和社区教育学院为主体的管理,对社区未成年人和家长服务比较落实,以教育部门为主体、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室主要管理的区中心,在教师教育、培训功能上能较好落实。
2、日常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实施策略各有所长
各区中心根据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及各区的实际情况,努力完善工作运作机制,形成了较完备的常态工作体系,推进中心的功能建设。如黄浦区心理辅导中心在“政府支撑、机制保障、资源整合、校际联动、专业管理”的运行模式,既体现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具体工作也得到了扎实的推进和落实。
如杨浦区心理辅导中心完善了全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并协调全区各中小学实行资源共享、互助合作,多途径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了中小学班主任、全体教师,中小学心理咨询室,专兼职心理教师和区域专业机构组成的区级未成年人三级心理健康监护工作网络系统,协调整合区域内各类辅导资源,共同为杨浦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事业服务。
闸北区结合本区地域呈狭长带分布的实际状况,依靠信息技术力量的支撑,建立了“1+3”的片区式联合模式。由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心理辅导中心、风华中学心理辅导中心、彭浦初中心理辅导中心、第一中心小学心理辅导中心构成“一字”型排开的联合工作格局。
3、职能定位基本清晰,指导、培训、服务、研究功能全面实现
各区心理辅导中心面向学校、家庭和社会开放,并为其所在区县的中小学心理辅导工作提供指导和服务,充分发挥在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引领工作,在“指导、培训、服务、研究”四个方面发挥中心的职能。除了在服务功能上加强外,各区县心理中心还承担了区域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调研和课题研究,总结、提炼区域、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优秀经验和成果,参加了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各级各类学生心理状况调研”,市教科院的全国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测评与改进视角的课堂心理环境研究》,广泛参加市思研会德育立项课题和上海学校德育“德尚”系列研究课题。
4、积极开拓各自优势,努力建设特色项目
各区心理辅导中心除了参与市中心的活动外,还各自依据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开展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及项目的展开。如浦东新区“亲子沟通工作坊”、长宁区“数字心情故事评选活动”、静安区 “心理健康教师参与临床见习”活动,闸北区中心“男生教育的实践与探索”等。
(五)新一轮中心建设与第一轮中心建设的比较
新一轮的心理辅导中心,在制度保障、经费支持、资源整合、专业支持等多方面,已经与第一轮中心大大不同,体现在下面多个方面:
1、建设主体丰富了
这直接反映在中心的名称上,第一轮的主要是区教师进修学院为主,名称以“中小学”命名,新一轮中心在管理上都由区文明办等机构你的参与,以“未成人”命名居多,有的中心也就一套班子、一批人马,挂两块牌子,如浦东心理辅导中心门口悬挂“浦东新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和“浦东新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两块牌子。
2、区政府支持力度加强
第一轮中心很多是区德育室主任、区德育室心理健康教研员热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发在心理健康教育更大程度上推进,成立区心理辅导中心,中心经费投入很少,也没有持续的保障机制。新一轮中心是在文明城区建设的推动下简历,得到区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经费的落实和保障、人员的投入都大大提升,完全是今非昔比。
3、硬件建设极大的丰富和标准化
由于“关于加强区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的意见”中对中心的建设要求,包括人员配备、设施配置和工作规范和保障措施。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文件首次明确的中心配备的“人员配备”和“设施配置标准”。这个配置在人员上要求不算高,但是硬件配置确实是详细、高档和齐全。由于有了对场地的最低要求和标准化的配备方案,区内资金的大量投入,使得中心基本的硬件配置非常丰富,且比较均衡。
4、区县中心服务功能大大提升
新一轮中心与第一轮中心最大的区别是在对区青少年及其家长服务功能的开展上,从人员上看,中心具有专兼职的人员,还有大量的志愿者;志愿者还有来自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的精神科医生。从服务方式上,热线咨询和面询形成制度,很多区还开展了qq热线服务,黄埔、静安心理辅导中心还将热线咨询和面询外包服务,开通了24小时热线电话,做到了咨询热线的全天候和服务的面询的及时落实。
5、专业化程度有一定的提升
人员配置有了一定的专业基础。由于近年来学校中级心理咨询师和劳动部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培训的开展,心理学专业硕士毕业生进入区县级中小学队伍,教育硕士培养的力度加大,中心专兼职从业人员需要相应的资格证书,新一轮中心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程度较第一轮的中心人员大大提升了,志愿者队伍的质量也不断在提升。
新一轮中心都建立了一支专家队伍,不仅为中心发展的方向出谋划策,还是志愿者培训和督导的中坚力量。这为进一步提高心理辅导志愿者的专业理论素养,提升公益咨询的服务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三、对上海区县心理的思考与未来发展
(一)针对现在达标中心的不足进一步的提升建议
1.进一步发挥区教育局对中心建设和规划的主导作用
①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工作整体推进的统筹协调。区县心理辅导中心是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咨询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和课题研究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机构。区教育局应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工作整体推进的统筹协调,探索主要依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内部核心资源和广泛借助各类其他社会专业资源,提升和完善中心各项功能发挥的有效途径。
②进一步加强经费的规范投入。目前各区县中心投入力度不一,特别是中心在已有良好的硬件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软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增加专业队伍建设的经费投入,做好专兼职人员的系统化培训与督导工作,确保中心能够通过更广泛地利用专家资源和各类专业资源,系统并持续提升人员队伍的业务水平及中心各项服务的质量和有效性。
③合理布点,扩大服务覆盖面。由于区域大小和地域分布不一,有点区非常广阔,如浦东新区,要考虑到区域的覆盖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目前中心地理位置的考量,适当在区域内增建心理健康教育分中心,进一步扩大和均衡中心的服务面,方便学生、家长就近获取心理服务资源。
2、加强中心自身能力的建设
①区中心专兼职人员队伍配置。区县心理辅导中心是集全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咨询服务、专业队伍建设和课题研究功能于一体的专业机构。但目前中心专职人员严重缺乏,很多中心心理教研员算是专职人员,但心理教研员要担负着区教师进修、教研活动、课题研究、联络管理等多项工作,有的中心一个固定的专职人员也没有,有的只能从事日常事物性工作,从心理咨询服务的角度看,个人精力的优先也无暇顾及个案的研究和积累,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根本不能具备。所以中心在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务必要落实中心专职人员的配备,且希望有专业性比较强的专职人员加入到中心行业中来。
②加强志愿者队伍的资质认定和分层管理。目前中心志愿者队伍证书持有也有不规范的现象,有的志愿者拿的是学校初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还有劳动部三级心理咨询师证书,这些证书是不需要进行面询考试的,这部分尚未具备心理咨询专业资质可能导致的潜在风险和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志愿者队伍的资质认定及对不同层次志愿者的分层管理与培训,通过开展专兼职人员的能力层次考察、实施分层次系统培训督导和职业伦理教育。
③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和教育活动都具有“面广量大、内容繁多”的特点,很多谈不上效益,但究竟要解决哪些问题,重点不突出;主攻的方向不太清晰。重表面热闹,轻是在效果;重拼盘讲座,轻系统训练;重讲座轻督导等现象需要不断改进,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④不断提升咨询服务的数量与质量。针对一些中心存在接待面询人次较少和热线咨询开放时间与学生上学、家长上班时间冲突的问题,这需要通过总结原因、调整机制、加强宣传等措施,有效提升咨询服务量。
3、咨询服务过程中的档案资料管理规范有待加强
①目前中心在个案记录上缺乏规范,非常简单,出于对专业机构工作的规范性与区县心理辅导中心自我保护的考虑,中心在未来发展中,应继续加强相关工作档案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②进一步完善个案记录,进一步加强热线电话接听记录和录音档案的保存与整理,热线电话的接听记录和分析,是了解青少年和家长求助需求的重要方面,也是咨询师督导的良好素材,目前多数中心形同虚设,有效资源得不到利用,不利于区中心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③进一步探索建立学生咨询接待中与来访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或有关协议的规范机制。中心人员在案例的讨论和发表过程中要加强职业的伦理和保密原则,只作为学术讨论之用,而不随意放在网上等,给来访者带来困扰和疑惑,最终损害的是心理咨询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④在购买社会机构服务时,应注重对社会机构服务的资质与质量的认定与评估,提升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行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4、 进一步拓展对社会资源的利用
①中心可以进一步加强在志愿者队伍中配备区精神卫生中心医师,医生直接服务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现了在拓展和利用社会专业资源方面开展了初步的探索与实践。
②中心可以进一步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广泛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相关的行业协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社会专业机构及精神卫生部门,将各类专业资源应用到中心自身建设与发展之中。
③探索“医教结合”的工作机制,制定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加强心理危机应急处理与转介能力和应对突发情况过程中的流程规范与自我保护。
5. 扩大中心对社区和家庭的辐射与影响力
①区中心要进一步加强与区文明办的合作,通过广泛宣传和开展“走进社区”的活动、座谈、家长讲座等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提升中心对于社区和家庭的辐射。
②通过加强骨干教师带教培训,陆续培养一大批受社区居民、学生和家长欢迎的指导教师,提升中心对社区和家庭的影响力,进一步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生态系统。
(二)从未成年人心理服务的需求看区域心理辅导中心的定位和未来发展
1、建立更社区化的心理咨询中心
目前在有专业特长的心理咨询师缺乏,教育部门的心理教师是具有学校心理咨询资格证书最多的人员,目前以区教育部部门为主体设立区域心理辅导中心是能提供比较好的咨询服务的重要保障,但是从长远来看,目前主体都在教育机构内,“社区、家庭、学校、学生一体化”区域性开放式服务与学生希望提供的隐蔽性服务之间存在比较大的矛盾。
徐汇区文明办和教育局联合开展的徐汇区中小学生心理咨询情况调研结果显示,62.6%的学生感到学习压力较大,有22.8%的学生面临的困惑主要是人际沟通问题(与家人、老师、同学的关系)方面。同时,在需求方面,希望辅导站建在比较安静的地方或学校附近的占89.9%;喜欢采用QQ交流或面询烦恼的占80.2%; 有89%的中小学生更希望心理咨询时,不要让熟悉的老师、同学知道。[xii]从接触到的学校实际来说,学生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比较少,但是青少年学生碰到的心理困惑不少,他们是希望通过“静悄悄的咨询”来解决自身的困惑,一些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特别希望有一个学校外的系统来提供支持,而脱离了学校系统的辍学学生和严重情绪障碍学生更是需要提供广泛的社区支持系统,目前以区教育部门为主体的中心难以做到。
另外,从未成年人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来说,与家庭、社区环境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从长远来看,心理咨询服务需要有专门的服务中心负责,学校有需要可以转介,区进修学院主要从事教师的教学培训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管理,协助学校进行有需要心理服务学生的转介。成立区域性心理咨询中心,地点设在家长、学生方便的社区,这也是发达国家社会化心理健康建设的一贯做法,从美国[xiii]、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经验来看,心理咨询服务与心理教学的指导机构与功能相区分,以社区为基础提供服务的体系,能做到心理咨询服务更专业化,更能提供学校-家庭-社区-医院综合性的服务,减少对青少年服务脱落、中断的现象,提升心理服务的到达率和效益,
2、建立一支更专业化、更全职性的咨询师队伍
目前区县心理辅导中心人员及其缺乏,专职老师也兼任教师教研等工作,心理咨询服务主体对象是学校中的心理教师及其他人员周末充当志愿者,区中心基本缺乏全职性的心理咨询师,更缺乏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心理咨询师,这些“业余咨询师”很难保证心理咨询的质量和延续性。
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班主任、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工作更好的开展,一些只需要初级咨询的学生问题在学校内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部分严重的需要高关怀的学生及需要危机干预、辍学的学生,需要提供更专业化的服务,需要社工、精神科医生的协调工作,需要提升服务的效能,更需要全副精力地帮助来访者,担当咨询师的工作,肩负起咨询师的责任,很难想象医生等专业工作是由业余或志愿者来承担的,心理咨询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更专业化的队伍。更专业化的队伍人数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良,这样才能提升中心服务声誉和效能。
3、建议更符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心理咨询中心和咨询服务项目
目前标准化的区县中心硬件配置,提升了中心的规模、层次和基础水准。但很多设备和仪器的配备,不是从儿童青少年的需要出发,仪器的闲置和空置问题严重,目前的中心配备,基本从满足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很难符合青少年的实际需求,更难做到生动活泼,对青少年有吸引力的场所。香港的社区中心经验值得借鉴。
香港社区中心努力成为青少年可以去玩的地方,避免黑社会对青少年的侵袭,而不是社区中心只是治疗青少年的地方。例如,香港社区有一幢大楼的一个楼面专门辟为青少年活动中心[xiv],内设乒乓房、桌球房、落弹房、电脑房以及各种有益图书和青少年学习辅导的教室,而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社工。为青少年提供这样的一个环境,目的是吸引社会上闲散青少年,到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一些由社工为裁判的体育比赛,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他们的人格,了解他们的需要,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逐渐进行各类符合青少年兴趣的编组活动,并给以个案辅导。在集体活动中让他们得到快乐,寻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重新回归学校,回归健康社会环境。避免了他们的不良聚集与影响。社工也进一步了解到闲散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兴趣及各种动向。
总之,对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方法上要贴近青少年生活,符合青少年心理行为特点。主要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从中渗透了辅导内容,既让青少年感到自然,无反感,又让他们身心得到自然发展。
4、建立区域心理辅导中心发展的长效机制
从第一轮区心理辅导中心的名存实亡,到第二轮区心理辅导中心的建设,到区心理辅导中心未来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没有一个制度的保障,很难长期坚持下去。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强构建“学校、家庭、医院、社区”一体化社会联动体系,需要学校、家长和社区的经常性联系,更需要调动社会方方面面的资源给予支持,这需要顶层设计与构建,区政府要直接负责,建立一个实体化的区域领导组织,统筹区域规划,落实编制、经费、重点工作,协调各个部门协同工作。
构建“社会、家庭、医院、社区”这样一个复杂系统,需要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以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计划,否则新一轮的区心理辅导中心也可能重蹈上一轮区心理辅导中心的覆辙,在热闹几年后逐渐冷却,服务机制自生自灭。这里最需要得到保障的是区心理辅导中心的服务功能,这部分功能的长期、综合、专业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效机制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