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试析小学心理社团活动中的“旁观者”现象

                                           试析小学心理社团活动中的“旁观者”现象

                                                                           福建省龙岩师范附属小学 林小燕  364000

      本文系龙岩市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生个性化课后心理服务研究》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JKT2022025

 

摘要:心理社团是落实“双减”政策实施课后育人活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在社团活动中常出现学生游离于活动之外,或是不表达的“旁观者”现象,不利于团体进程的推进和团体凝聚力的增强,反而会破坏团队合作,对学生彼此之间对问题的深入探索形成阻碍。为提升心理社团活动的实效性和有效性,减少心理社团活动中“旁观者”的出现,努力变旁观者为活动参与者,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调查学生心理需求,活动设置有弹性;2.创设安全的活动氛围,活动过程有融入感;3.设置团体评价机制,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4.发挥教师教育机智,聚无形散沙为高塔。

关键词: 心理社团活动  旁观者 小学生  课后服务

       “双减”政策落地后,我校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实施课后育人活动,学生们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长选择相应的社团。其中心理社团的学生以年级为单位,每个班级以自愿报名、班主任推荐以及家长填报等不同方式招募成员。因为小学生天性活泼喜欢游戏,所以心理社团活动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式。但是在团体活动过程中常出现有的学生脱离团体,不想参加,或是只参与活动但不分享不表达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旁观者”现象。

       因为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彼此不熟悉,对心理社团更是一知半解,有的甚至质疑家长或是班主任为什么让他前来,致使防御心强,阻抗严重,全程不愿意参与,只是抱着观望的态度在一旁瞧着,或者干脆坐在角落里做自己的事情,偶尔觉得有兴趣才参与加入。这种情况不但影响社团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会因为他们的行为导致其他同学也跟着一起,比如一起玩偷偷带来的小卡片或是叠纸飞机、悄悄讲话、打闹嬉戏等行为,游离于团体之外,自立小团体,需要教师不断提醒,直接影响到团体凝聚力的形成和团体动力的催发,不利于整个团体进程的推进和深入。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活动体验后的分享和感悟,“旁观者”因为没参与或是体验不深分享不出自己的感受,只是“很有趣”“很好玩”,对于深入性的探讨,如:“你在活动中的感受是什么?哪个环节让你印象深刻?你对团队成员的表现说说你的看法”等问题,不但缺少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去思索,主动性低,其他成员受其影响气氛沉闷,致使活动成了单纯的活动,失去了活动本身的意义和真正的价值。

       基于以上小学心理社团活动中出现的困扰,如何有效减少活动中的“旁观者”现象,提升心理社团活动的实效性呢?笔者结合自身的社团实践积累和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调查学生心理需求,弹性设置活动流程。

       “双减”要求课后服务开展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导向,坚持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理念。“旁观者”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感觉无聊或是无趣、不了解心理社团活动的意义,故脱离当前的活动。为此活动主题选择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相应的环节,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团队建设伊始,笔者发放问卷进行现场调查,即填写参加心理社团的目的以及期待的收获,从收集上来的情况看,需求各有不同,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是为了多结交朋友,有的是为了学会调控情绪,还有的为了提升注意力,总之需求各异。经过几番思量,决定对活动的流程设置进行调整,即在活动中渗透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以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满足学生的心理期待。比如:在抽取积木的活动中,每个小组一盒积木先将其搭成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然后组内成员在不影响其结构致使其坍塌的情况下轮流从中抽出一个积木,此时既考验成员的专注程度,也考验他们的观察和判断思维能力的运用。只见每个成员都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抽,发现没有倒都兴奋不已,即使倒塌了心情沮丧也会因为不服气而重振旗鼓,彼此之间还会相互鼓劲,给对方出主意,现场气氛活跃。可见当心理社团活动满足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时,有利于保持社团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有利于团体动力的催发和凝聚力的增强,减少“旁观者”的出现。

二、创设安全的活动氛围,活动过程有融入感。

       由于心理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班级,首次聚在一起会显得很拘谨,只有同班的几位小伙伴或是曾经相识的坐在一起,致使活动的时候就会出现只和熟识的同学在一起的情况。其中有个班只有一位女生前来,看到其他同学有说有笑,她就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很落寞的样子。活动伊始进行破冰活动——马兰花开,开几朵几位同学围成一个圈,有两次落单了,尽管当时分享了感受,但是对后续的活动开始回避,不愿意加入,只是在一旁看着,成了“旁观者”。课后与其交流,说是都不熟悉,也担心再次落单或是被同伴指责、排斥,所以不想参加活动。鉴于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团体异质性程度较高,要快速融入到团体中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安全感氛围的创设,避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到伤害和孤立。基于此,笔者找到几个个性开朗外向的学生主动邀请这个女生加入她们的小组,多关注她的情绪反应和表现,让她感受到团体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比如,在风雨同舟的活动中,随着报纸越变越小,小组队员开始不断的尝试和商议,我看到这位女生从开始的怯懦到后面的主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在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中越来越投入。在分享的时候,询问感受,她回应说“因为不能放弃,大家都努力想办法,自己感受被小组成员接受了,很开心。”所以“旁观者”的出现有不同的因素,教师要找到原因,因势利导,让成员感受到整个团体对自己的开放和接纳,提高对团体的认可度和融入度。

  • 三、设置团体评价机制,人人都是活动的主人。
  •        团体活动只有参与才能体验其中的魅力,领悟互动中带给自己的情绪感受。笔者所带领的社团是三年级的学生,该年龄段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弱,对活动的规则意识不强,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容易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判断能力。因为中年级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易受到其他同学行为的影响,特别是活动结束后的分享环节,大部分同学只是单纯的觉得好玩,不会深入思考,分享的时候回答不出来,或是直接游离,不听其他人分享,对整个活动的感受缺少深入性的反思和总结,致使大家对心理社团活动的评价就是“玩游戏”,其他的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为此要转变学生的观念设定团体评价机制,保证人人参与,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争做活动的主人。笔者在社团中采用积分制的形式,每个小组一张记分牌直接张贴到最显眼的地方,根据每个小组成员的综合表现直接给分,确保每个小组之间的分差都在伯仲之间,只要够一够、跳一跳就能夺冠,在这种竞争机制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想让本小组领先。记得在“寻找领袖”的活动中,因为团体人员比较多,都想当“带领者”,但是活动设置中只有一名,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就将问题抛给大家:“我们一起开动脑筋,看看哪个小组能想出办法来?想到一个办法就获得一个积分。”此问题一出小组成员纷纷出谋划策,有的说可以轮流当,有的说可以按照小组的方式,这样“带领者”就可以多了,还有的说可以多设置几名混淆是非的“带领者”,这样观察者的难度就增加了。最后在总结方法的时候,全体同学一致同意设置“假带领者”,就此根据新的活动规则开展活动,发现大家的兴趣更高了,因为增加了难度,观察者们也是摩拳擦掌,在团体成员中来回寻找,平时游离于外的同学也是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活动中。最后的分享,更多的同学谈到作为“带领者”和“观察者”的确切感受,也提到了耐心、细心的重要性,表达的意愿和欲望强烈。因为是全体成员的共同改编和参与,活动带来的触发点更多,活动后都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每个人都成为活动的主人。

    四、发挥教师教育机智,聚无形散沙为高塔。

           心理社团不同于心理课,以活动为载体,体验性更强,也对团体成员的参与和配合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对活动的投入度会因活动的性质和个人的情绪状态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反应。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成员之间会有肢体的碰触,为此现场常出现各种出乎意料的小状况,如:因为对方无意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动作而大动干戈,还有的会因为课前的恩怨而在活动中彼此针锋相对,活动要达成预期效果对老师的控场能力和教育机智提出了挑战。常常是活动还没开始介绍规则,学生就跃跃欲试,很是不耐烦。活动一结束,不是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玩笑,就是跑去玩其他的物品,这样的场景就像是一盘散沙,着实让人头疼不已。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本身具有其趣味性和吸引力,但是活动的组织和分享总结的深入性就考验教师的个人素养和教育机智。不同于高年级学生的沉稳,小学生更需要教师在团体活动中秉持包容、开放和接纳的态度,允许规则之外的例外发生,但是也要机智巧妙化解成员之间的尴尬和矛盾,而不是单纯的教育,于活动中化解纷争。有一次社团上有两个学生因为在校外发生争执,一到社团课就开始互怼并动起手来。在劝说下双方还是互有怨气,互不搭理对方,也不参与活动,成为了“旁观者”。在这种情况下,笔者结合本次活动的内容,将他俩带到同学面前,问:“他们两个此刻像什么啊?”大家纷纷说“像河豚”“像刺猬”“像炸弹”。“是啊,看来他俩此刻特别的生气,刚好今天我们要进行炸碉堡活动,就请两位当炸弹,各领一队成员炸毁营地,比一比谁炸毁的多。”一听到这里,他俩各自都来了兴趣,势必要狠狠赢过对方。但是在后续中有一个需要双方彼此配合才行,尽管开始他俩都想自己来,想尽办法无效后,有位男生就主动找对方合作了,这时彼此的“火药味”消失了,在共同商议的过程中彼此配合默契,之前的不和也烟消云散,放学后他俩还相约一起去打乒乓球。可见教育在任何时刻可以发生,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机智,将“旁观者”变成活动的主力军,聚散沙为高塔。

           总之,心理社团活动是课后服务课的一种形式,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品质,以积极的方式应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心理社团中出现的“旁观者”现象对于教育者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契机,要求教师走进学生的心里,贴近学生的生活,以平等的姿态对话学生,同时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实践,积累经验。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社团活动,能真正的从内心深处去探索自己,释放自己的天性,将活动中的所感所悟融入到自身的学习生活中,最终成为更好的自己。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