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是指个体在无自杀意念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系列反复、故意、直接、多样的伤害自己的身体且不会造成致命危险、不被社会所允许的行为。NSSI多始于青少年早期且持续多年。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危机愈发凸显,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逐渐成为更多中学生面临的情绪危机之一,悄悄在学生群体中兴起并相互效仿。”[1]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作为自我伤害的一种特殊行为,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出现,常见的有刀割、划伤、针刺或摩擦、掰指甲、灼烧、撞头、脚踢、捶打、手抓和掐、牙咬、扯头发、击打自己、吞食刺激性物品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切割皮肤。相比于自残自杀等严重心理危机行为,不同形式的青少年NSSI并未被教育工作者及时发现或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因此,青少年NSSI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如何开展有成效的NSSI防治工作,对维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开展高质量心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自杀性自伤教育现状及原因
笔者在长期心理咨询和教育工作中观察发现,青少年的各种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广泛存在。有研究表明:“初中生、高中生及大学生的NSSI检出率分别为22.4%、26.4%和14.0%。”[2]也有研究显示NSSI的终生患病率为22.1%。不同研究检出率略有不同,但NSSI发生率一般在10%~33%。可见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在具有普遍性,值得家长和学校高度重视。然而,笔者访谈显示,一线初中教师对此数据不太认同,甚至感到震惊,他们认为这不符合他们的教育经验,难以理解检出率为何如此之高。笔者认为,这正好说明一部分中学生NSSI具有隐蔽性,没有被教育者所发现,许多轻微的多样化的NSSI未受到教育者应有的重视。有的教育者甚至认为自伤就是割手腕、割手臂,相较于刀割皮肤,其它自伤方式常常被教育者所忽视,切割皮肤带来的鲜血淋漓的视觉冲击、以及一定时间内留下的皮肤伤痕更容易被人们所发现、关注和重视。
其实,对于广大中小学教育者和家长而言,非自杀性自伤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词汇,只有在自我伤害行为导致比较严重的肉眼可见的身体伤痕或伤害时,才会被大家所关注和重视,部分中小学教师往往还称之为自残行为。可见,教育者普遍关注的自伤行为对身体伤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严重程度,而更加普遍存在的、轻微的、多样化的NSSI行为,很多教师和家长要么没注意到,要么选择性忽视,要么觉得孩子矫情,甚至认为是孩子挟持、威胁他们、试图控制环境或改变他人决定的游戏,不用大惊小怪,导致错失了青少年NSSI尽早干预良机。综上所述,轻微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虽然广泛存在,但并未受到教育者足够重视。
二、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动机类型
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思考,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是精神疾病或病理原因?是主动选择还是情不自禁?是心理成瘾还是还是心理获益?根据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的动机及特点,结合教育实践探索,笔者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便广大教育者更好地理解NSSI行为动机。
(一)缓解负性情绪型NSSI
青少年在短时间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较多、心理冲击较大、心理压力大,同时学生心理弹性差,缺乏应对负性情绪的技巧和方法,巨大的内心痛苦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用NSSI来宣泄自己内心痛苦,或用肉体的痛苦来转移或对冲精神压力带来的痛苦。这类型学生学校和家庭要给予抗挫折能力训练和心理调适技能指导。
(二)防御或求救型NSSI
青少年将NSSI作为其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潜意识发出的自我保护和求救信号,他们可能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诉求,吸引他人的关注,常见于内心敏感,孤立、内心孤独、长期被忽视、缺乏关爱、缺乏心理资源、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渴求关爱的学生。这类型学生学校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共情并心理支持和帮助。
(三)报复或威胁型NSSI
青少年将NSSI行为作为报复或威胁他人的手段,试图控制环境和影响他人的手段,以期达到特定目的的行为模式。一般常见于家庭教育方式不当,青春期叛逆的孩子,父母过度溺爱,迁就孩子,使其我行我素,自我中心,他们采用极端行为,父母或重要他人就无原则地让步,致使他们每一次的“发病”都能从中获益,从而强化了其自我伤害的行为,逐渐形成了一种相对固定行为反应。家校协同教育是解决该类NSSI行为的关键所在。
(四)自虐或病理型NSSI
病理生理机制或某些特定心理障碍导致的NSSI。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患者较之正常人具有更高的NSSI发生率,NSSI患者具有较高的神经性,即情绪稳定性更差。此外,神经学研究表明内源性阿片酞理论、多巴胺缺乏理论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自虐或病理型NSSI的广泛存在。该类型NSSI教育者应该慎重对待,及时鉴别诊断,及早转介专业医疗机构或人士。
三、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青少年NSSI从萌生想法、内心彷徨、挣扎抉择、初次实施、重复出现、自伤成瘾,每一环节都可能有其特定的表现,其采取自我伤害并不是最终目的,也不是NSSI者的本来意愿。如果心理根源和影响因素能尽早地被教育者和当事人认识到,针对性地帮助他们面对那些难以解决的困难,心理问题等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治疗等帮助NSSI治愈或成长,这将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
(一)性格与成长经历
非自杀性自伤者大多性格内向、情绪调节能力较低、内心敏感、自卑、焦虑抑郁倾向明显。这些性格特征使他们很容易与他人产生明显不同,不受人欢迎,导致人际关系欠佳,缺乏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有研究表明,人格特征与青少年自伤自杀行为关系密切,应根据中学生的人格特征给予适当引导和干预。[3]童年创伤、冲动型人格,表演性人格等心理疾病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我伤害对他们而言,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吸引他人的注意力,让自己得到更多关注;同时,他们内心的潜在焦虑、抑郁、紧张、压力等也可能通过该行为得到释放和缓解,从而从中心理获益。
笔者曾见到这样一个NSSI案例,来访者跟别的同学稍有冲突时,就会紧握双拳,拼命捶打桌子、墙壁,手掌变得通红,手背青筋暴露,牙齿紧咬嘴唇,轻则留下齿印,重则咬出血来,嘴里还发出“啊”“啊”的怒吼声。每一次,他一发作,其他同学就被吓到了,于是不论对错都做出了让步,唯恐避之不及,大家都觉得他这是有“病”的,不要跟他一般见识。那么,为何该同学平时可以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而在遇到小小冲突和威胁时却表现出如此自我伤害的行为呢?首先,这和他冲动性格有关,他平时也表现得脾气暴躁,性格冲动。其次,他这是错误的应对压力的方式,也是一种自我防御的方法,是一种威胁性自我伤害,更是一种他试图控制环境和他人的手段,每一次的“发病”他都能获胜,这种获益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他的非自杀性自我伤害的行为。
在成长经历方面,研究表明,青少年负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极度缺乏与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存在一定相关。青少年自身经历中负性生活事件多,心理压力大而心理弹性和抗挫折能力又差时,更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例如:心理脆弱的青少年在面对欺辱、歧视、失去亲人或重要他人、身体虐待或性虐待、丧失自我价值感、朋友背叛、人际关系危机等带来的心理压力时,他们更容易用自我惩罚来转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自伤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感可以让他们转移注意力,缓解各种精神痛苦。当他们心里极为痛苦,以及强烈的自恨自责时,更易产生自我惩罚的行为,即进行非自杀性自我伤害。
(二)特殊的家庭环境
当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心理严重失衡, 又得不到家庭外部的支持和帮助时, 极有可能造成心理崩溃, 甚至选择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有研究表明:“中学生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家庭、学校、社会、同伴有关,家庭关系差、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差是导致自伤行为发生的危险因素,自伤行为方式、部位的多样性与自杀意图、风险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4]可见,家庭关系,家庭教育方式等都会对青少年NSSI产生影响,甚至直接诱发其NSSI。其中,家庭环境出现丧失、受虐待、忽视、冷落、暴力等情况的孩子更易出现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笔者心理咨询中曾有一个案例,女孩子在手上用美工刀先后划了几十条浅浅的新旧伤痕,经咨询了解到其爸爸妈妈经常吵架,最近正起诉离婚,妈妈早已搬出去住了,她和爸爸住在一起,爸爸性格暴躁、酗酒、稍有不如意就会骂她“让她和你妈一起滚出去”“你跟那个贱女人(女孩她妈)一样”等,即使现在已经上了中学,爸爸有时还会“打她”。爸爸发现了他身上的伤痕,非但没有安慰他,反而骂她:“你为啥不去抹脖子、划脸……。”女孩子声称妈妈很爱她,舍不得妈妈离开,要不是妈妈,也许真想离开这个世界。但她爸爸不让她跟妈妈见面、联系等。她无法接受爸妈即将离婚的事实,心中难受又没有地方倾诉,于是出现了上述“自我伤害”的行为。
案例中,女孩子的自我伤害行为就是家庭原因和家庭教育方式导致的。咨询实践中发现,不少非自杀性自伤者童年生活在充满暴力的家庭环境,他们不仅在家长的暴力和冷酷中,耳濡目染,而且自己身体上也反复经历伤害康复的过程,她们从小就认为身体轻微伤害没什么大不了,这点小伤算不了什么,过几天就会好的等。有研究表明:“当母子或者父子依恋程度较低时,青少年情绪行为问题更有可能从事NSSI行为,而母子或者父子依恋程度较高时,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中学生NSSI行为的发生。”[5]因此,家庭亲子关系影响着青少年NSSI的发生。上述案例中,糟糕的父女关系正是女孩子NSSI的重要原因,但女孩子对妈妈的依恋关系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冲了其NSSI行为,当妈妈离开并即将与父亲离婚时,她就出现了NSSI行为。
(三)学校的教育环境
对于中小学生来讲,教师和同伴对他们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由家庭逐渐转向了学校,学校环境因素对青少年心理和行为产生着重要影响。首先,教师对学生NSSI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自伤行为发生频率。教师的无视或忽视纵容了NSSI行为发生或导致其进一步加重,教师能否及时NSSI,提供丰富多样心理支持和正确的心理干预决定着学生自伤行为的发展方向。其次,学校的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差等是导致NSSI发生的危险因素。有研究表明:“校园欺凌/被欺凌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被欺凌者或者欺凌他人的中学生更容易有情绪行为问题,一旦这种心理无法释放缓解,可能就会导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发生。”[5]教师的教育方式、校园和班级的文化氛围、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等也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影响,比如教师经常挖苦、讽刺学生造成学生心理伤害,同学恶性竞争导致学生心理压力大,学生同伴欺凌、辱骂、相互取笑攻击、人际关系不良等,往往导致学生自卑、心理压力大,成为NSSI行为的诱因。
笔者在心理咨询中曾经有这样一例个案,一名女同学常常在桌子上“用力撞自己的额头”,经常看见该同学额头留下浅浅的红色印记,同学们都称她为“撞头姐”,班级各科老师也都知道这一情况。刚开始教师们还挺担心学生,怕学生撞伤自己,看见了就进行制止。后来发现该生行为反反复复,效果并不明显,也没有出现什么安全问题,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好,就干脆不管了,把她安排在了一个离同学们较远的角落里,大家见她撞头也习以为常了,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后来,该生行为愈发严重,“撞头”频率越来越高,撞击响声越来越大,从课间发展到课堂上,从偶尔一次到一节课数次,该同学才被老师带来了心理咨询室。让我感到惊讶的是,他们的理由是学生有心理问题,总是制造出噪音,严重影响到了教学秩序,故而送来咨询。
这个案例不仅让我感到心痛和震惊,如此严重的NSSI行为竟然出现了好长时间才被送来咨询室,而理由竟然是影响了教学秩序,而不是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教师们也许是课堂忙于教学而无暇顾及,也许是面对NSSI多次努力后无奈放弃,也许是非专业人士,事不关己任其自生自灭……。但无论如何,这都说明了教师对学生的NSSI产生了较大影响,教师的态度也无形中影响了其他学生,所以出现大家都对“撞头姐”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由此可见,案例中的教师们对SSI行为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全员育人、全员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责任,更没有教育者应该具备专业心理学素养。该案例可见学校的教育环境对学生NSSI的深远影响。
五、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提高个体NSSI免疫力
教师和家长要加强学生生命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感教育、情绪调节、积极认知等积极心理品质训练,培养学生接纳自我和乐观开朗的性格,提高学生NSSI免疫力。有研究表明:“人格特质和社会排斥与中学生NSSI行为有一定关联,其中尽责性与NSSI检出率呈负相关;情绪不稳定性、忽视与NSSI检出率呈正相关。” [6] 该研究告诉我们,加强对中学生人格特质及社会排斥情况的关注,可能有利于中学生NSSI的预防与控制。其次,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可以直接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心理弹性在其中起中介调节作用。[7]青少年自我意识快速发展,越来越关注自我,并且受到“假想观众”的影响,常常导致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和身体特点,当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而心理弹性不足,抗挫折能力较差,不接受自己的某些缺陷或缺点时,常常产生自卑、痛苦、自责、从而诱发自我伤害的行为。
笔者心理咨询案例:小丽同学总是抓伤、掐伤、用圆规等锋利物品刺伤自己皮肤,她手臂皮肤上常常留下各种疤痕。她个子小小的、皮肤黝黑、头发卷卷地贴着脖子,总是穿着一套脏兮兮的长袖校服,同学们都嘲笑他是“臭黑鬼”“灰姑娘”。她总是躲在角落里闷闷不乐,时不时掐一下自己手臂,嘴里嘀咕着:“我恨我自己……”后来我发现小丽每天回家都承担许多家务活,做饭、洗衣服、还帮忙照顾弟弟,所以难免衣服比别的同学脏些。即便如此,爸爸妈妈还是不喜欢她,偏爱弟弟多一些,每次她跟弟弟吵架,她爸妈都会不分青红皂白批评她,甚至打她,说她欺负弟弟。这是多么朴实懂事的孩子,怎么会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呢?我灵机一动说:“小丽,你不是臭黑鬼,你皮肤黑黑,头发卷卷地,就像人称“黑珍珠”的影后——美国女明星哈莉·贝瑞(Halle Berry),人家可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听到这个称呼,小丽一脸兴奋,眼睛发亮。我马上补充道“老师相信你能成为一个自信的黑珍珠。”跟他讲黑珍珠冲破歧视,自强自信的故事,她听得津津有味。经过几次咨询,他慢慢接受了自己,渐渐地她身上的伤痕销声匿迹,学习中也变得自信起来,“黑珍珠”的雅称广受欢迎,“臭黑鬼”“灰姑娘”的嘲笑声也消声匿迹。
案例中,小丽讨厌自己是因为青春期内心敏感,父母不喜欢她,同学嘲笑她,让她感到自卑,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也使她不接纳自己的性别,不喜欢自己黝黑的皮肤,甚至不喜欢自己,因此采用自我伤害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身体的不满,慢慢地就成瘾了,总是情不自禁地自我伤害。青少年对于自己缺点甚至缺陷,接受是应对现实的最好的方式,接受并不意味着放弃努力和改变,而是努力思考可以做点什么来改变它,当缺点真的无法改变它时,不能扬长避短,也可以扬长盖短,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特长上。
作为心理教师,要无条件积极关注孩子的不良特质,欣赏并接纳他们,也许能发现不一样的视角,尝试和孩子探讨这些特质,帮助孩子理解和接纳自己的不足。教师和家长要对青少年保持合理的期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认知模式,当孩子的内心变得自信、阳光、发自内心地喜欢自己时,就不会再去伤害自己身体。
(二)学校家庭教育联动,形成预防NSSI教育合力
学校要做好NSSI预防教育、定期监测、早期诊断和介入、干预体系建设等,对于已经建档的NSSI群体,学校心理教师和班主任要实行“一人一策”跟踪援助制度,经常保持与家长沟通,必要时开展家庭治疗,进行跟踪辅导。对于学校已经出现类似上文中“撞头姐”这样的NSSI学生时,学校、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各科教师更要联系家长,家校一起高度重视,商量对策。家长和学校教育中不仅要保障NSSI者的人身安全,给患者营造安全、接纳的心理氛围,避免其受到忽视、歧视和排斥,帮助其心理康复,更要及时干预其他同学,避免这种行为在班级蔓延和对其他同学造成心理伤害。相关教育者要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及时在班级开展认识NSSI、预防NSSI或理性应对NSSI为主题的生命教育主题班会课或心理课,切勿遮遮掩掩或采取冷处理,让学生产生禁果效应心理,或致不良的舆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
学校要充分发挥学校家庭教育的联动作用。学校可以组建各级家委会,班主任请家委会成员在班级群内转发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微课、心理健康温馨提示或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向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特别是预防NSSI的相关知识。比如通过家长会、心理讲座等,引导家长认识NSSI,了解NSSI的一般知识,引导其认识NSSI对学生身心的伤害,学会一些NSSI早期识别预防的技巧。由于有的家长经常低估非自杀性自伤的发生频率和严重性,所以要让他们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动态,在思想上对NSSI引起重视,注意学生的消极情绪和受排斥状况,多和孩子谈心等。
教师要引导家长做好NSSI预防教育,家校联合教育,形成强大的NSSI教育合力。班主任可以引领家委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家庭教育研讨,建议家长主动学习家庭教育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家长做好自身的心理建设和情绪管理,减少紧张、焦虑、急躁等情绪,尊重孩子对独立和独处的需求,学会与孩子共情,保持情绪稳定。对学习和生活中存在较大外部精神刺激、情绪长期低落、悲观抑郁、性格孤僻、自卑内向、人际关系恶劣、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缺乏关爱、消极厌世、有自伤暗示、情绪波动较大等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要做好家访和家校沟通,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做好学生个体辅导,建议家长多与这些学生聊天、互动,并多与学校心理教师和各科任课教师沟通,随时关注小孩心理动态,建议家长给予积极关注和教育引导,多给他们鼓励、宽容、赞赏和关爱,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安全、信任的家庭环境。
学校要为家长提供青少年心理问题求助的支持性服务。比如心理咨询和治疗途径、社区公益心理援助服务、家庭小组互助团体、家庭心理兴趣小组等。例如:笔者在兼任班主任期间,曾开展“浸润心灵,滋养生命”、“体验家庭会议,让爱表达出来”“家庭户外拓展训练,亲子联谊活动”等主题亲子活动,让学生和家长一起观看“亲子冲突心理剧”、“亲子教育主题班会课”、“感恩教育主题课”等,通过公众号推文进行家庭教育知识宣传,推荐家长阅读生命教育主题文章等。通过这些家校联动教育活动,让家长参与生命教育,共同守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三)营造校园心理文化,创设防治NSSI良好氛围
学校要做好教师和学生的NSSI知识宣传普及,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心理健康教育专栏、课室黑板报墙报等积极宣传防治NSSI相关知识。学校可通过开展525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进行生命教育宣传,让学生树立积极阳光的心态,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学校要建立学生NSSI行为预防、预警和干预的三级机制,要建立全员育人的教育环境。笔者学校经常开展心理主题班会课,及时减缓学生的进行学生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缓解学生焦虑情绪,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心态。学校任课教师在课堂中主动关注鼓励重点学生,增强学生信心;课后积极沟通,关注学生情绪。学校在公众号平台常有推送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报道或心理健康资源。学校形成了心理教师主导,全体教师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育人氛围。
学校心理教师要落实心理课题教育实效,做好学生心理品质教育。课堂是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系统地、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利用心理课开展必要的生命教育,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压力、应对受挫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培养孩子自信心、责任感、抗挫折能力、珍爱生命及爱己爱人的人文精神。笔者学校以课堂教学为核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通过文学影视欣赏、艺术欣赏课,培养学生的审美观;通过主题班会课、心理教育课发展学生个性和人格品质,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建立团结、友爱、协作的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设有益的人格形成的学校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预防NSSI发生。例如,笔者学校开展了《学业情绪变形计》《培养成长型思维》《我的心理支持系统》、《亲子矛盾不断,我该如何与父母相处?》、《当情绪来敲门,我的情绪我做主》《自古英雄多磨难》等心理课帮助学生帮助学生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学校心理教师要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了解学生身心健康情况,发现相关行为,及时与心理老师和班主任沟通,让心理委员成为心理问题学生与学校教师沟通的桥梁。心理教师要对心理委员进行集中培训,当同学出现心理问题,比如长期沉默寡言、丧失兴趣、被孤立、自我封闭、叛逆冲动、顶撞父母或师长、欺凌或虐待、焦虑或抑郁、谈论或威胁要自伤等异常心理行为时,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严重有必要时动员同学向心理老师求助。此外,学校心理老师要通过心理测评,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预警与干预需要学校对通过相关学生、家庭等采集到的NSSI预警信息,进行科学、完整、专业、准确的分析和研判,预测NSSI的发展趋势,以便主动采取防范措施,预防或消除NSSI。同时,做好相关数据的保密工作,确保学生心理安全,避免给学生贴负面标签等,为学生提供安全,可信任的心理环境。
面对青少年NSSI行为,预防胜于治疗,只有将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控制在萌芽状态,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其危害。学校、教师、家庭要高度重视,营造家校良好的防治NSSI环境,做好NSSI防治工作,做好预防教育、及早发现、及时提供帮助、尽早干预,降低NSSI发生率,提高NSSI治愈率,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学校心理教育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蕾.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案例的心理辅导[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3(26):55-58.
[2]周烈,周丽芳,张新风等.青少年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相关因素[J/OL].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3(10):860-865[2023-09-
29].https://sso.gzlib.org.cn/interlibSSO/goto/75/+jmr9bmjh9mds/kcms/detail/11.1873.R.20230913.1434.012.html.
[3] 梁素改,闫敬,朱翠珍等.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中学生人格特征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06):970-973.DOI:10.13464/j.scuxbyxb.2014.06.019.
[4]凌秾喜,梁昌权,唐京雄等.中学生抑郁症患者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0):1774-1776.DOI:10.19381/j.issn.1001-7585.2021.10.072.
[5]唐寒梅. 中学生情绪行为问题和亲子依恋对校园欺凌与非自杀性自伤关系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8.
[6]郑紫薇,周凡,刘智洁等.2040名中学生人格特质、社会排斥与非自杀性自伤的关联[J].伤害医学(电子版),2021,10(04):25-31.
[7]赵亚楠,张兴慧.青少年“理想-现实”自我差异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OL].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9[2023-09-].https://sso.gzlib.org.cn/interlibSSO/goto/75/+jmr9bmjh9mds/kcms/
detail/11.5257.R.20230927.1741.008.html.
作者情况简介:
姓名:程国超 单位:广州市黄埔区港湾中学心理教师、教科研主任
身份证号:52213219870722593X
所获荣誉称号:广州市第19届心理健康教育特约教研员、广州市优秀中小学班主任、广州市骨干班主任、广州市心理骨干教师、黄埔区首届十佳教学能手
详细地址:广州市黄埔区港湾路237号
邮编:510700
电话:15989139550
Email:4509592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