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小学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后的家校沟通策略

                                                           中小学心理健康筛查后的家校沟通策略

 

                                                         周阳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610000
                                                                                        

 

摘要:在心理筛查后针对“危机”学生的家校沟通是建立良好“危机防护网”的重要方面。本文梳理了筛查后针对危机学生的家校沟通流程,从班主任访谈、学生访谈等方面做好家校沟通的准备,并在家校沟通的过程中坚持人文关怀和实事求是,并对访谈的后续工作给出了建议。学校的心理危机工作需要极大程度地联合家长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在家长工作中心理老师的共情能力、应变能力同样不可少。只要家长能够感受到支持,其配合度会非常高,最终也会让学校心理危机工作受益。
关键词:心理筛查;家校共育;危机干预

 

 

         一、引言
         近年,中小学生的心理危机引起了多方重视,在国家、省、市颁布的有关心理健康政策文件中,都提出要“建立“预防、预警、危机干预”的“三预”机制,构建较为完善、具有特色的三级心理维护体系”。
在心理筛查后针对“危机”学生的家校沟通是建立良好“危机防护网”的重要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心理老师会遇到部分家长的“阻抗”。比如:有的家长认为学校只是为了逃避责任才通知家长;有的家长时间有限,认为不值得为了孩子到学校沟通;有的家长认为心理老师的话并不重要,不需要被“说教”;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问题,学校在小题大做……
        其实,家长和学校都是为了孩子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本不应该站在对立面。本文针对心理筛查后的家校沟通难题梳理了一般流程,并对访谈的后续工作给出了建议。


        二、“危机”学生的家校沟通流程
        经过两轮的心理健康测评,学校会得到两次测评结果均为“危机”的学生名单(下文用“双危学生”代替)。我们需要关注名单中所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单独访谈班主任和学生之后再和家长进行沟通。


       (一)与相应班主任沟通
        1.了解“双危学生”在校情况
        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成长路径、学习情况、人际交往、日常情绪反应、重要事件几个维度来进行沟通,初步评估“双危学生”的情况。此时班主任需要签订“保密协议”以保护学生隐私。


        2.了解“双危学生”家庭情况
        心理老师与班主任可以从家庭背景、养育人员、家庭教养方式和父母沟通风格等方面来对双危学生的家庭进行初步了解。这样可以帮助心理老师在面对家长时做到“心里有数”,也有利于找到突破口快速沟通,提高面谈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站在班级管理的角度对家庭的看法和心理老师可能略有不同,沟通时需要注意分辨。


        3.讨论家长短信的编写
班主任是与家长沟通最多的老师,所以在邀请家长进校时第一条告知短信由班主任来发布能够更温和地让家长接纳,尽可能抵消情绪。短信模板如下:
        XX家长您好:(时间、地点、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根据测评结果,下周内心理老师会加您的微信或电话沟通情况。为了让孩子不受到影响,请不要将此事告诉孩子。


       (二)学生的单独访谈
        对“双危学生”进行一对一访谈是心理筛查工作的重要且必要的环节,但因本文旨在描述家校沟通策略,所以对“双危学生”的个体访谈内容不做过多涉及。仅仅描述学生访谈中有助于家校沟通的部分。


        1.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父母关系等
        和“双危学生”进行访谈时可以询问其家庭相处方式和父母教养行为,让学生为父母打分并说原因。“如果父母发生什么样的改变会让你觉得有些帮助呢?”等问题可以让心理老师获得更多家长访谈的信息。


        2.告知学生家校访谈事宜
        这是学生访谈中非常重要的步骤,需要让孩子知晓心理老师接下来会与家长见面,并且这是一定会进行的工作。在实际中,有部分学生非常抗拒和担心心理老师与家长联系,可以用以下几个例句来试着解决问题:“你内心的担心是什么”;“如果我必须和你父母见面,那我需要做什么才能让你感觉好一些”;“我对这个事情也有些担心,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想想办法解决这个困难”;“如果我们商量出来对策,我一定会按照我们商量的结果来面对你的父母”;“你认为我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联系你的父母比较好”……当学生发现心理老师是站自己这一边来帮助他的人,那么学生的配合度会显著提升。
        最后,心理老师需要和学生商定“保密协议”及“保密例外”的内容。


        (三)与家长沟通
        1.见面前的沟通
        在班主任通知家长之后,心理老师需要和家长进行见面前的短信/微信沟通,这样有机会告知家长见面注意事项及减缓家长的紧张情绪,有利于提高见面时的沟通效率和效果。以下为家长短信模板:
        你好,XX家长,我校根据教育局要求于(时间)在(地点)对(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我想近期和您见面聊聊XX的情况。本周我想找机会先和XX单独聊一下。然后综合情况,咱们再约见面的时间,如何?先暂时不告诉宝贝咱们俩联系过,也不询问他相关的情况,免得孩子担心。家长也不用过于紧张,孩子在长大,不论遇到什么都有解决办法的。


        2.见面沟通谈话策略
       心理老师在面对不同情况的家长需要有临场应变能力,大致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无阻抗的家长
        见面初,需要心理老师简要介绍测试情况,话语如下:
       “xxx家长你好,很高兴见到你。我是学校心理老师xxx,主要负责学生心理健康中心家长访谈这一工作,之前我们也在线上简单地沟通过,我想先问一下家长知道要来我们这做访谈 此刻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接着,进一步共情和了解家长的感受,话语如下: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实际情况没有你心里想的那么严重。这次的心理测评结果出来后我们学校接到一个名单,希望老师可以关注这些学生。家长听完这些有什么感觉吗?”


        然后,引导家长重视并回顾家庭的养育过程,话语如下:
       “测试的结果并不是评判孩子心理问题的唯一依据,但是问卷的信效度是比较好的,可以提示我们学校、老师和家长共同去关注孩子,所以我们的共同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当然问卷测评不是唯一依据,我们已经单独对孩子进行个体咨询访谈,然后会进行家长访谈了解一下孩子平时在家里的情况,来综合全面的评估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我们邀请你们做访谈的原因。那么在平时孩子的表现如何?教育孩子时,孩子的哪些行为表现令你担忧或者感到烦恼,您的反应是怎样呢?”


        最后,给予家长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导,并且指导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等相关访谈文件。话语如下:
        “最后就是请家长放心,我们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老师会对孩子的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如果有必要我们会再次和您联系。学校有专门教学工具对不同特点和需要的孩子进行心理咨询和辅导,关注提升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好的,我们此次的访谈工作就已经结束了,我们这边会对这次的谈话进行保密和档案留存,所以也请家长签字。”


       (2)有阻抗的家长
        见面初,需要先安抚家长的情绪并积极共情,让家长明白心理老师和学校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的,是和家长的同路人。话语如下:
       “我很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其实大多数家长来这访谈都在纳闷为什么要邀请我,为什么没有邀请其他孩子的家长,难道我的孩子存在什么问题吗。我是很理解家长会有这些困惑的,而且我也很愿意听听家长们的心情,今天我们难得有机会见面,不如好好借此机会聊一下。”
        “我能感觉妈妈/爸爸的辛苦,现在的情况中XX、XX、XX是我感到非常积极的因素,我们先来聊一下让人放松的事情。。。。”


        接下来,当家长放松情绪之后,再处理访谈流程中必须要告知的内容(见上文),遇到阻抗的家长可以适当延伸访谈时间,来达到建立关系的目的。


        三、家校沟通的后续工作
        在家校沟通之后,针对不同家长类型,主要有三种后续工作:


      (一)一对一家庭指导
        针对“双危学生”中需要转介的家庭,或者心理老师评估后认为只要改变家庭教育方式就可以扭转学生状态的情况。
        这种方式会花费更多时间精力,需要心理老师单独建立个案和跟踪。


        (二)家长团体辅导
针对“同质性”的家长团体,进行单一主题的团辅。需要和家长确定固定时间并严格遵守团辅规则,才能实现较好的效果。


       (三)家长讲座
        针对大群体家长,在讲座之前建议大范围调查家长感兴趣的主题,并且在学生群体中做好相关前置课程,在讲座中通过心理老师的“牵线搭桥”让家长们倾听“孩子的心声”会获得比较好的讲座效果。


         四、总结
         在危机干预的相关研究中,以家庭为主要线索的社会支持体系是帮助学生度过危机的重要一环,青少年从家庭中父母及其他亲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性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冲突、惩罚和满意度等调节功能,这些功能对处在危机中的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2022 年 1 月 1 日,《家庭教育促进法》生效施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也为家校共育提供了更适宜的制度环境。
        综上所述,学校的心理危机工作需要极大程度地联合家长共同参与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在家长工作中心理老师的共情能力、应变能力同样不可少。只要家长能够感受到支持,其配合度会非常高,最终也会让学校心理危机工作受益。

 

 

参考文献
[1]郭永刚.国外危机干预综述[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1):12-14.
[2]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1-12.
[3]高正亮,童辉杰.积极情绪的作用:拓展-建构理论[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2),246-249.
[4]徐建华.从家校合作的视角关注学校改进[J].教育科学研究,2010,(2):33~36.
[5]曹科岩,曾亚纯.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6(2),195-197.
[6]丁新华.(2007).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15(9),790-793.
[7]伍新春、林崇德、臧伟伟、付芳.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11-12.

 

课题情况:
本文系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中小学安全教育与管理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K9学段心理危机应对中的家校协同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XXAQ22-13)”课题研究成果

 

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万科路万科魅力之城3期32栋   


邮编:610000
联系人电话:周阳13982240711
邮箱:55233383@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