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高中心理课程体系协助学生负面情绪管理的实践研究

      摘要:高中生的情绪发展是处于人生中的疾风骤雨阶段,该时期的学生容易产生较多负面情绪,而情绪管理是高中心理健康活动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中心理咨询研究中发现,每年由情绪问题升级为情绪障碍的情况较为常见。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家庭、学生自身以及社会多元文化多方面影响所致。而在高中心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开发负面情绪管理系列活动,通过课程引导、活动导向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体验。让学生带着看见生活的眼睛,与自我对话的能力在生活中自然成长,从而协助学生正确管理负面情绪。
 

关键词:高中心理 负面情绪 积极心理学 情绪管理教育

 

一、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实施意义
       学生在高中阶段比较容易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有两点。第一,作为青少年的他们尚未完成身体的全面发育。负责情绪管理的大脑杏仁核若未完全发育成熟,便会出现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情绪较易爆发,情绪起伏大的情况。第二,高中阶段是学业生涯当中学习任务最为繁重,学业挫折最多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难免会对自己的生涯产生迷茫、焦虑、担忧等多种复杂的负面情绪。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家庭情况、成长背景以及社会多元文化的影响都可能成为学生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而高中生的首要任务便是成长、成人与学习,保持稳定而良好的情绪是保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的前提。学生掌握了情绪管理的能力之后可以有效减少负面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从而有精力、有能力进行全方面发展。这是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良好发展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坚定且勇敢的良好品质,使其将来有能力勇敢且积极地面对这个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因此,通过课程及活动协助学生有效管理自己的负面情绪是高中心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负面情绪管理实践的现状及问题
       谈“负面情绪”色变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状。每当大家提及“负面情绪管理”,想到的便是“如何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如何避免自己出现负面情绪”等,对负面情绪的态度是极度的抵触。但在大量情绪体验的研究下,我们发现每种情绪都有正反两面的双重意义,也就意味着我们对于负面情绪的认知不应该再停留于“负面情绪是不好的”“我们要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如何减少自己的负面情绪”。同理,对于实施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教师来说,我们的课程及活动目标应及时进行转变,将课程及活动重心从“避免负面情绪的出现”转变为“接纳情绪,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以及“看见更多的积极情绪”。但尽管专业的高中心理教师可以及时调整自己心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也难逃主题教育课、主题班会等日常科普宣传上对于负面情绪的谈虎色变。仅仅简单的一节心理课尚不足以彻底改变学生对于负面情绪的根本认知。因此,如果高中负面情绪心理课还停留在课堂40分钟的内容,会导致学生对于情绪管理的认识片面化,最终难以真正帮助学生学会负面情绪管理。作为高中心理专职教师,笔者除了心理课堂之外,试着在实践中尝试开发各类负面情绪管理系列活动,从不同角度入手去引导学生了解情绪,看见身边更多的美好,从而真正做到负面情绪管理。
 

三、负面情绪管理的实施路径
(一)看见情绪:建立学生心“晴”档案,撰写心“晴”日记
       这是学校协助学生进行负面情绪管理的第一步。主要是帮助学生可以看见自己的心情记录,状态改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学会看到不同情绪在生活中都有其存在的不同意义。此外,通过“三件好事”记录,引导学生提高对生活中的美好的敏锐度,从而提高生活的积极体验感。
      每位学生入学后,心理辅导室将建立“一生一档案”的学生个人心“晴”档案。心“晴”档案由自我状态分析、突发事件分析、自我调整评估、教师指导建议、心“晴”日记记录、情绪管理课程心得、自我反思等几大方面构成。心“晴”日记由班主任、导师、心理老师及学生共同收集并撰写。心理老师利用心“晴”档案,引导学生对日常突然事件、校园情绪管理课程、校园心理活动等进行记录及反思,撰写日常体会及课程心得等。
同时,学生利用心“晴”日记,每日睡前记录下当天发生的三件自己认为有收获、有成就,获得了积极体验的事件,通过持续的记录,增强生活的积极体验感。
       在心“晴”档案建立的过程中,教师针对学生的记录定期进行小结,第一时间觉察学生的不同情绪并给予理解,引导学生在看见自己生活中的各类情绪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解此类情绪存在的不同意义。并针对学生的心“晴”日记进行及时肯定,做学生情绪感受的见证者与共享者,给予学生持续记录的力量。
(二)说出情绪:聆“心”分享会
       聆“心”分享会是在学生看见自己不同情绪的基础上,心理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日常积极体验的成果分享,引导学生大声说出自己生活中的美好,通过生活中的美好传递,增强所有同学的日常积极体验。
       心“晴”日记记录在增强学生生活积极体验的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中生在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往往在校经常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情绪的累积鲜有地方释放。但通过心“晴”日记的记录,学生在不否认负面情绪存在,不避免负面情绪产生的情况下,每天探索并记录生活中的积极体验。心理老师在学校创设聆“心”分享会的平台,鼓励学生在分享会中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并讨论自己记录本中的积极体验。分享会提前一周布置,以6-7人为一个小组,挑选组长,由组长汇总所有积极体验,民主选择最具有感染力的积极体验来分享。最终分享会上,被选中的积极体验由学生本人上台与大家分享,充分阐述将该积极体验的事件来龙去脉,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体验与心得。通过感染式的分享,再次增强该生对于此次积极体验的印象,提升学生从中的获得感。与此同时,班中其他同学通过聆听自己身上从未发生的积极体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寻找积极体验,并通过他人的分享感受生活中自己未发现之美。
       通过聆“心”分享会,让所有学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积极体验,进一步增强积极体验带给学生的能量。与此同时,予以部分不愿意记录、不会记录的同学一些范例,从而教他们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积极情绪,引导他们如何提高自己对生活中的积极情绪的敏锐度。
(三)对话情绪:“情绪意义”辩论赛
      “情绪意义”辩论赛是在同学们学会看见并感受生活中的各类情绪的基础上,心理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对情绪话题的进一步思考。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探索每种情绪在生活中的双面意义。
       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一些时下热点的议题也拥有自己的想法。与此同时,他们充分具备表达自我的能力。因此,心理老师在课堂进行中可以选取一些与情绪有关,具有思辩性的议题供学生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深度思考。如:“情绪是否有好坏之分?”、“今天,我们是否该隐藏我的崩溃?”、“在朋友圈抒发我的负面情绪是不是有错?”、“我们是不是该成为一个积极、阳光、向上的少年?”。议题将由上课前一周布置,辩论双方人数不限,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正反方,自由组合。组合后挑选组长及辩手。所有组员各自回家搜索相关材料,最后将论点汇总给组长,最终由表达能力较好的辩手上台辩论。与此同时,若有同学在中途被说服想要改变自己所处方,也可以临时做出改变,并上台表达自己改变的理由或论点。
       在辩论的结束阶段,教师针对辩论过程进行总结。通过一些具有思辩性的议题,引导学生对时下有关负面情绪的尖锐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在思考中催逼学生形成自己对情绪的正确认识,引发学生意识到情绪在我们生活中也拥有双面意义。
(四)绘出情绪:“情绪彩虹图”绘制
      “情绪彩虹图”是在同学们难以理解复杂情绪汇聚的情况下,心理老师通过让学生尝试绘制事件发生前、发生中以及发生后所带来的不同情绪体验,从而直观地引导学生看见情绪所带来的正面意义。“情绪彩虹图”的范例见下图。

在生活中,负面情绪往往会成群出现。在情绪汇聚的情况下我们一时之间很难直观表述内心复杂的心情。但通过表达性艺术的创作方式,学生可以清晰、正确识别自己的不同负面情绪,并通过事件发生中、发生后的情绪变化,探索到事件当下的负面情绪背后所代表的内在需求分别是什么,进一步认识到负面情绪的作用是思考,改变的是自己的行为与心态,带来的是成长。


       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举例示范,让学生学会区别自己的复杂情绪、学会如何绘制自己的“情绪彩虹图”,并学会如何感受事件发生后的情绪变化。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对学生绘制的“情绪彩虹图”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生之路避免不了复杂的负面情绪汇聚。与其想办法避免或减弱,倒不如好好接受它的存在,直视并接纳它。但接纳不代表不再出现,下一次遇到同样的事情,我们也许依旧会出现负面情绪,这也是我们成长的另一种形式。
通过“情绪彩虹图”的绘制,我们不仅帮助学生区分、看见自己的不同负面情绪,更从根本上让学生看见了“了解情绪背后的意义”之后的情绪转化,从而提升情绪管理能力。
四、成效与反思
(一)成效
1.贴切日常生活,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学校教师更多地引导学生思考并关注自身日常生活中的现状,针对学生的现状给予指导和鼓励,而不仅仅是对于课程内容的照本宣读,这样的方式使得教师指导具有针对性,更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升学生对于情绪管理的自信心,从而全面提高情绪管理课程的有效性。更易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管理”的动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情绪管理素养。
2.课程丰富多彩,激发学生情绪管理的动力
       学校的多样化情绪管理课程及活动是针对当今高中生的特点和需求所设,比起大部分课程的推进方式,情绪管理课程及活动以学生自主思考、自行探索为主,教师指导、引导为辅,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理论知识传授。此外,对于部分不愿意思考、不会思考的同学而言,通过聆听同学们的分享以及思维碰撞,也能很好地参与到课程及活动之中。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在负面情绪管理课程及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展示,激发了学生对此的动力,达到学会适当情绪管理的目标。
适当利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促进学生情绪管理的方式给予了情绪管理课程一定的理论基础。而
3.落实融合育人,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
       在落实推进负面情绪管理课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知识、思考以及探索之外,还要提前上网搜索相关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要学会与同学合作共战,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要学会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要认真聆听他人的观点,教会学生要学会聆听。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设计问题、搭建思维支架、及时引导,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提升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表达辨析等多种能力,提升学生全面的能力素养。
(二)反思
       学校如今在基础课程设置上仅仅利用了心理课、艺术课及体育课的方式融合情绪管理教育。事实上,真正的情绪管理是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利用校园内其他基础型课程的力量与情绪管理教育相结合将成为需要继续探索的内容之一。此外,尽管学校的一系列课程和活动增强了学生在校园内的积极体验,但如今多数学生离校后在家中常常与父母发生激烈的矛盾。因此,如何提高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相处,以及提升家长的情绪管理能力将成为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之处。

参考文献
[1]刘倩倩.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情绪管理训练课程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11):181-183.
[2]贲志雯,眭国荣.高校加强大学生情绪管理的意义和实现路径[J].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0,40(11):83-8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蒋润秋:华东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

电话:15000772694

邮编:201514

邮箱:734573670@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