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探寻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探寻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摘 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竞争的日益激烈,学生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及早发现和预防学生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临床心理学的意义出发,主要论述当前学校常见的学生心理问题和解决对策,探讨一种科学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关键词:学生心理问题;解决对策;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1   引言

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初期的无人响应到今天的空前重视,从某种角度说明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产物:生活节奏的加快、持续的应激状态、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等。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所预言的:个人的发展性需要层次会随着基本生存需要的满足而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健康的可贵,健康的身体与健康的心理共同组成的是美好人生,每个人都渴望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

近年来,学生的种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造成心理问题的原因也愈来愈错综复杂,令人担忧。西安市教育局曾经对全市78所中小学3900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5%~20%的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抑郁、自卑、考试焦虑、敌对、人际关系紧张、学习厌烦、躯体反应等。在高中、初中、小学学生中,神经衰弱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占到20.14%、20.1%、20.52%。对比男女生状况看出,小学女生情绪障碍明显多于男生;初、高中男生孤独倾向则多于女生。此外,心理状况异常则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

 在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发现,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2.1 学习类问题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今天的中国,素质教育的春风吹进了千家万户,然而不能否认的事实是,应试教育仍然活跃于中国教育的舞台,学生的课业负担愈来愈重。有六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就曾经指出,中国大陆的教育存在弊端——心理压力太大。学习焦虑、学校恐惧、学习障碍、学校适应不良等心理问题是学校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症状。

1、学习压力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失眠、记忆力下降、思维能力减弱等。同伴竞争、教师的要求、家长的期望,无形中在不断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中等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由于学习压力的日益增加,有些学生的学习动机过强,结果精神高度紧张,产生焦虑情绪;而有些学生由于过多失败的学习体验,学习动机减弱,产生习得性无助。

2、厌学,不仅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厌学,一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就是中国教育最大的悲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习失去兴趣会使学生在学习这条道路上停滞不前,即使在老师、家长的强制监督下,学习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

3、考试焦虑,特别是对于重要的考试,学生的焦虑更为严重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考试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环节,深受教师和家长的重视,他们会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导致学生谈色变。

2.2 人际关系问题

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人际关系是人的基本社会需求,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沟通,或吸引或排斥,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我们去用心经营,而有很大部分学生缺乏人际交往能力或技巧,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

1、师生关系问题。心理学中的罗森塔尔效应就充分地证明了教师对学生的巨大影响。教师如果缺乏理解、耐心和爱心,不能以热情的态度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就会失望;教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会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而教师的认知偏差,会给学生造成压抑心理,产生攻击行为等。

2、同伴关系问题。建立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的一种精神需求,不同于师生关系与亲子关系,同龄人之间更容易彼此理解,自我暴露,相互慰藉。在交往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这时,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朋友接纳,成为学生感到敏感的问题。

3、亲子关系问题。家长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的抚养和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沟通,产生代沟,使学生不知道应该如何与父母相处,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尊重自己的意愿。有研究证明,父母不和,比父母一方死亡给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更大,更容易产生恐惧、敌视心理。

2.3 学校学习生活适应问题

教育是立国之本,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从隋唐的科举制度到今天的高考制度,从我国错综复杂的具体国情出发,应试教育依然领先于素质教育,而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家长和学校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重压。尤其是学生,需要同时达到学校的要求与父母的期望,适应高强度的学校学习,然而问题也由此产生。

在学校生活中,青少年行为情绪问题的异常主要是由学校生活压力增大引起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如恐惧、焦虑、嫉妒等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学习以及人格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考试压力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对学生的心理有极大的影响,这是长期困扰我国教育事业的顽症,也是抑制孩子天性的可怕杀手。一项关于青少年学习与生活的调研报告显示:76.2%的中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且该比例随年龄的增加呈递增趋势;因考试造成中小学生不想学习的占25.1%,自卑的占24.5%,且该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心理动力学、认知-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学说,代表着考察人类情绪、性格和行为问题的最基本方法,是三种最“核心”的方法。对于学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以上述三种理论为指导,具体展开多种形式的活动。为了更好地为广大学生服务,学校可以将团体辅导、个体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把全体学生作为教育对象的同时,也把心理和行为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而达到预防与矫治的双重目的。

3.1 团体辅导

在心理辅导老师的主持或参与下,小组成员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自由议论,利用团体的相互影响、启发、诱导和帮助,形成团体的共识和目标,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效果,使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所领悟和理解,进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团体辅导可以集中解决特定团体的共同问题,如高一学生的学习适应问题,高二同学的情感困惑问题,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问题,人际关系紧张问题,学生与父母沟通障碍等。根据调查,50%以上的中小学生在上述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程度不同的烦恼和困惑。所以,防治学生心理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有效组织团体辅导。不仅仅是表面上组织一次次团体活动,关键是要体现心理学的专业性,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各自的心理困惑。让学生处于一种舒适、安全、温暖的氛围里,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宣泄心中的苦闷与痛苦,获得团体成员的支持与慰藉,减少孤独感与无助感,恢复自信。

3.2 个别心理咨询

个别咨询是学校心理辅导区别于其他教育活动最具有专业特色的部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发现和鉴别学生心理问题是个别咨询的首要环节,可以借鉴一些学校的方法,比如鼓励学生写心情日记,心理教师通过心情日记及时与学生沟通,真诚地接纳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经鉴定、筛查,有些学生的心理困扰可以由心理教师解决,但需要作出进一步的诊断,通过对学生的具体表现和有关背景资料的分析与综合,判断其心理问题的特征、性质和原因。比如通过心情日记可以进行“邀请咨询”,主动约谈学生,了解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病症和原因,下一步就是通过教育干预矫治学生不良的心理与行为,这就需要心理教师与各学科教师、班主任合作进行教育干预。

3.3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课程设置要更有针对性,加强实践性。

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需要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国外心理健康的课堂内容已经从生命教育到适应教育,从自我价值教育到自我完善教育,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和理性化。我们需要立足我国的国情和各校的校情,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通过心理健康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且帮助其面对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要针对学生实际,即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安排具体的干预内容。除了情绪和意志力的训练,要更加注重对学生社会性的培养,加入人际关系训练、职业辅导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少理论多实践,围绕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真正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第二,优化校园环境,创设健康的心理氛围。

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对环境的不适应的结果,因此,创造一个宽松、优雅、和谐、友爱的学校人文环境,形成一个以人为本、寓教于乐的教育环境,建设一个洁净、优美、舒适的美丽校园,是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条件。在积极的学校风气的影响下, 学校可以创造一个让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感到安全的学习环境, 不仅可以防止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校风气,关心所有人,建立学生自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安全感,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自立。校园可以竖起醒目的名言警句,让学生随时随处都能感受到激励,领悟出一种心境。利用学生心理咨询室、咨询信箱、咨询热线,开展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校园之声广播、小报、黑板报、橱窗专栏等,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设置专门的心理发泄室,营造出健康的心理氛围,把学生带进了一个阳光地带。

第三,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指出:“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比如心理剧、歌唱比赛、书画比赛、科技节等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4   构建新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

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从专业侧重上分,目前国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那么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走一条怎样的道路?又是以什么模式实施的呢?

我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上策是预防而不是治疗我们需要构建新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模式,针对学生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到预防与矫治相结合,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况,应该实施一个多维立体的综合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把医学模式、社会模式、教育学模式和心理学模式融为一体。以学生为本,以多种方式进行、多个主体参与、多个环节渗透的模式,全方位、多维度地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以达到提高其心理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发掘个人潜能的目的,为学生全面发展而服务。

一级预防——优化学生成长环境,减少危害

为了减少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要对学生的成长环境进行优化,将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人身处在社会中需要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是学校里的学生,也是家庭中的孩子,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儿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就提出童年创伤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家庭是孩子的主要阵地,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的氛围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每一对父母都应该训练自己的父道与母道,真正对孩子本身有兴趣,给予孩子的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学校是家庭的延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注意儿童学习生活中的困难,纠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错误。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安全、温暖、健康向上的学校氛围,对于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因素予以处理,比如学生团体中的欺凌现象,教师团体中的体罚现象,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等。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活动努力使学生对学习和生活感兴趣,愿意主动去探索未知事物,遇到心理困惑愿意与老师交流、沟通,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首先,要建立全体学生的心理档案,一方面定期普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另一方面还要不定期地抽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经常向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了解个别学生的异常行为和心理表现。筛选出心理异常的学生,及早发现心理不健康的苗子,以便进行有效的处理,防止心理问题的进一步恶化。其次,团体咨询与个体咨询相结合,采取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由于学生内心的封闭性,我们需要主动出击,鼓励学生写心情日记,邀请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真诚地接纳每一位学生。最后,加强全校教师的主人公意识,创造“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三级预防——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家庭与学校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了著名的生态系统理论,他认为真实自然的环境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要源泉,儿童发展的环境由若干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分别是微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无论是学生活动和交往的直接环境—微系统,即学校和家庭,还是学生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宏系统,都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要净化环境,千方百计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至少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的周边环境需要合理规划,可以开设书店、花店、宠物店等,使学生的身心得到陶冶,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其次,净化学生所接触的大众传播媒介,杜绝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色情、暴力、淫秽等负面内容。

以上就是本人粗浅的见解。众所周知,我国的学校心理健康起步较晚,相关工作经验不足,在构建防范学生心理问题的学校心理健康辅导模式时还稍显稚嫩,我们还需要大量实践和研究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吴增强.学校心理辅导通论[M].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0

[2]曾玲娟 陈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5

[3]徐光兴.临床心理学:心理健康与援助的学问[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

[4]徐光兴.学校心理学——教育与辅导的心理(第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中小学生神经衰弱成为常见病多发病[N]新华网.2002-8-9

[6]吕婧.从宏观到微观: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教育导刊.2012.6

[7]张冲 孟万金.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

[8]朱永祥.学生心理问题早期干预的实施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

[9]刘岚 曹彬.建构防治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0

[10]吴增强.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模式[J].教育研究,1998.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