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感悟生本魅力,教育从家做起—论小学生本教育体系下的家庭教育方

感悟生本魅力,教育从家做起

—论小学生本教育体系下的家庭教育方法

作者  江海

(香洲区北岭小学,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在课改实验的队伍中,生本教育脱颖而出,成为境内外学校纷纷学习的教育体系,它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更符合孩子的成长习惯。但是生本教育体系仅仅只存在于学校教育吗?单纯在学校教育中推广能否达到其目标?它除了在学校教育中推广,更需要在孩子教育的重要阵地—家庭中推广。把生本教育要融入到学校与家庭教育当中,更有益于生本教育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本教育;家庭教育;方法

 

生本教育是由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法,它尊重学生的生命发展,把教育回归自然,以学生为本,致力于培养出自主、积极、创新、活泼的现代型学生。因此,境内外多个学校开展了生本教育实验,希望通过生本教育来实现课改的目标,找到一条适合国人的教育之路。生本教育的蓬勃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也让学生有了主见。广义的教育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三大部分,学生在学校当上了学习的主人,在家里也能当上学习的主人吗?家长面对孩子的成绩、升学、前途;孩子面对试卷、补习、命运。生本教育若单单只是依靠学校教育一块阵地,显然不能完成它的使命。只有把学校的生本教育体系融入到家庭教育当中,把“以生为本”的核心理念转化为“以孩子为本”的家庭教育观才能发挥生本教育的最大优势。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怎样把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到家庭教育当中?

一、尊重孩子,民主平等

小学生一般指年龄在6-12岁之间处于小学阶段的未成年人,他们的心智不成熟,处于心理与生理的发育阶段,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需要成年人的监管与教育。但是很多家长却把“监管”片面地理解为“监禁”,认为孩子是我的,我要他做什么他必须做什么。事实上,无论家长、教师或者社会都无权剥夺小学生的天性与自主权。家长和老师都要改变传统而落后的教育观念,要成为孩子学习生活的主导者、监护者而不是操控者。

尊重孩子并不等于放纵孩子,小学生处于成长的阶段,需要成年人为其创设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孩子成长铺路搭桥。但是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孩子需要的?这就要求家长与孩子更多的沟通与了解,而不能简单的用家长自己的意志来为孩子做选择。在我的教师工作中,家长们常常和我抱怨给孩子买了很多阅读、写作之类的书,可是孩子就是不爱看,钱浪费了,却没有一点成效。我告诉家长,我们要尝试“蹲下来”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喜欢什么,带上孩子去选购书目,让孩子挑自己喜欢的,而不是我们来代替他选择。书本只要是内容健康的,孩子都可以读,都对孩子有益。这样不但防止了不健康的阅读内容,也促进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说到底,尊重孩子更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多一点“蹲”下来,多一点民主与平等,在道德伦理允许的范围内,让孩子多为自己做决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既尊重了孩子也培养了孩子的选择与判断能力。这也正是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基本原则。

二、关注生活,开阔视野

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6-12岁的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孩子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同时,生本教育理论体系不仅仅着眼于条条框框的文字和句子学习,更在乎学生知识的灵活贯通与自我建构,发展感悟才是学生学习的核心部分。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开阔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现实教学中,学生最怕就是写作文,并不是作文难写,而是孩子们不知道素材从何而来,更不知道素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成语、名人名言或者古诗固然是孩子要积累的内容,可是在我看来比这些更重要的是生活的观察与见解。作文源于生活,学生对生活缺乏观察,缺乏对美的欣赏,胸中没有素材,就算有再优美的词语句子,也写不出真情实感。所以家长要引导孩子观察自己身边的点点滴滴,从小积累素材,让孩子写作的时候有事可述,有话好说,有感而发!

生本教育鼓励学生用生动活泼、主动自然的本性进行积累和感悟,从而取得优秀的学业考试成绩。但是这种积累与感悟并非单单停留在一个学科,而是多个学科相互整合所得。曾经有一位家长向我投诉,说我布置的书面作业太少了,学生晚上没事做。我反复思量,还是认为不应该让抄抄写写的作业占据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书面作业之外,更多的是需要家长通过家庭旅行、观看影片、亲子游戏等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开阔孩子视野。游山玩水固然可以增长孩子的见识,丰富孩子的感悟,但是吃完饭逛逛超市、散散步也是一种生活的积累与感悟。没有尝试就没有感悟,这样的生活视野比呆在家里对着书本把“桂林山水”课文读数次,把“生活中的小趣事—逛超市”的优秀范文抄数遍来得真情实意,有利于孩子从多方面的视野产生问题与联想,更有利于孩子建构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情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三、构建平台,合作成长

生本教育倡导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内容通过课前搜索课外资料和关联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一定认识的前提下,通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的合作探究最终形成自己的感悟和认识。正因如此,生本教育为建立新型的亲子关系打造了一个现成的平台。孩子要做到先学,就必须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候无形中给了家长一个亲近孩子,树立威望的好机会。与其端着架子地让孩子反复地诵读课文和签名,倒不如和孩子一起查找课文的相关资料,让孩子通过课文这个载体,与家长一起发掘课文背后的各方面知识,这样孩子既对课文产生了新的认识也拓展了知识面。在教授四年级语文的《秦兵马俑》一课时,孩子只是关注到课文中兵马俑的种类和特点,很快他们就会把课文忘记得一干二净。但是如果孩子课前自学的时候,家长能引导孩子搜索兵马俑的历史,给学生讲讲秦始王的故事,陪伴孩子自学,和孩子一起增长见识,那么家长就能更加亲近孩子,树立起威望,也让孩子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兵马俑是“举世无双,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实现语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依靠学校教育建立亲子平台,我们还需要把握时机与火候,事前给予学生鼓励和动力,事后及时让学生感悟人生的道理,这样的家校教育相结合才能把教育的效果推到极致。当然,仅仅靠学校教育建立的平台远远不能满足生本教育的知识需求。家长应该多抽空时间,自己构建家庭平台,与亲友一起组织家庭辩论赛、百科知识比赛、才艺小晚会等活动,寄学习于娱乐,手把手地对孩子言传身教,让孩子在平台中充分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收获知识,这样的“财富”能让孩子终身受用。

在课改实验的大队伍中,生本教育给我们看到了希望,让我们懂得了教育要回归自然。生本教育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教育的层面,更需要家庭教育甚至社会教育的支持,只有从观念上改变,把生本教育融合与学校与家庭教育之中,它才能得以持续深层地壮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马雪红.家庭教育方法之我见[J].科学时代·综合版,2007.

[3]李一安.家庭教育科学方法浅谈[J].科技信息.

[4]廖新平.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措施[J].教育科研论坛(教师版),2005.

[5]翁红梅.小学阶段家庭教育现状调查及其对策[J]. 江义教育研究,2010.

[6]申卫平.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家庭教育方法之我见[J]. 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

 联系方式:江海 15819834404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