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显自主•重互助•慧互动•促辐射: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显自主·重互助·慧互动·促辐射:基于“校园心理剧”的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

【摘要】“校园心理剧”是学生通过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来呈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困惑或心理问题,进行真实的角色体验,使学生学会如何应对和正确处理心理问题,让全体学生受到教育启发的一种团体心理辅导方法。本文以“校园心理剧”为载体,提出“显自主·重互助·慧互动·促辐射”等四大实施策略,通过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校园心理剧的排练,校园心理剧的表演,校园心理剧的评价让学生在体验和参与中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    体验   人际交往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小学生要树立集体意识,善于与同学、老师交往,培养主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以及开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感受解决困难的快乐,学会体验情绪并表达自己的情绪。但在人际交往中,一些内向的学生缺乏自信,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一些敏感的学生,对于微小的事情会产生过激的行为;一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不懂得换位思考,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校园心理剧”让学生以特殊的戏剧化方式将自己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中遇到的烦恼、困惑,用心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独白、角色交换等表达方式进行自编自演,打破传统说教的形式,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发现问题,明确症结所在,受到心理启迪,增进学生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校落地实施“校园心理剧”,其主题结合教材、问卷调查和各班心理辅导员提供现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以“一月一主题,两周一内容”为主要形式,各年级在月初拟定一个与“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相关的主题。通过每周的班级排演,两周后年级的晒剧,每月将年级推荐的“金牌心理剧”进行全校展演。这一团体心理辅导方法的实践,深受班级心理辅导员和学生的喜爱。

一、“校园心理剧”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中的实施策略

“校园心理剧”形式活泼、具有艺术表现力、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那么,如何让“校园心理剧”成为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有效实践载体?笔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经过提炼和总结,概括出以下四大策略。

  • 显自主:“校园心理剧”的创作,提升人际交往中的理解表达能力

人际交往中理解表达能力包括,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意思,并理解他人的表达,能欣赏、赞美别人的优点,能自我反省,能同情别人等。学生“校园心理剧”自主创作的过程,就是提升其理解表达能力的过程。

1.自主选择“校园心理剧”素材,表达自己想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各班心理辅导员提供现阶段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建立了来自于学生生活实际的“校园心理剧”素材库。在此基础上,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更具有典型现实意义的素材。

首先,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交流,观察、讨论近期班级中人际关系存在哪些问题,了解同学们的心理状态;接着,学生各自表达自己对采集的心理信息的想法,并进行分析、归类;最后,自主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例进行综合提炼,编写成心理剧。如学校在排练80人大型伞舞时,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协调能力不够好,有些学生觉得自己的乐感不够好,有些同学觉得自己力不从心……基于此,四五年级编排了《独一无二的自己》、《其实我很棒》、《笑迎困难》等心理剧,在剧中呈现自己如何克服跳伞舞的畏惧心理以及如何自信地在舞蹈中表现自己。由于“校园心理剧”的素材是学生体验经历的,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创作的“校园心理剧”更符合他们的心理特点,更能使他们感同身受,进而加深对自己和同伴心理需求的了解。

2.共同设置“校园心理剧”情节,理解他人表达

“校园心理剧”情节的设置包括在众多的素材中选择一些事件作为演出的情节,包括情节先后顺序的安排,以及如何恰当处理事件、情节,使之成为一个节奏紧凑、前后呼应、逻辑合理、情节连贯的表演剧。

首先,学生聚焦心理问题,共同选择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事件;接着,根据心理问题的呈现与解决过程,共同商议如何安排情节的先后顺序;同时,根据情节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将情节进行详略安排,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价值观融入情节中;最后,将心理辅导技术融入到事件中或者通过转化事件,使主角发生改变,使情节做行动化处理。

如在设置《别人家的孩子》的情节时,学生们通过商议选择了学习成绩好却挑食的棒棒和学习成绩差却开朗不挑食的壮壮,这对邻居都面临着父母在拿对方的优点和自己的缺点作比较的事件。心理问题的呈现与解决过程共四幕。第一幕呈现了棒棒与母亲的对话,第二幕呈现了壮壮和父母的对话,第三幕详细呈现了双方家庭交换孩子后,父母发现自己孩子优点的场景。第四幕呈现了孩子卸掉心里的包袱,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学生和生活。为了使主角发生改变,在初次设置情节时是利用角色互换,来使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经过多次交流讨论,最终确定以交换孩子的方式当作转化事件。整个过程都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多次的交流讨论,在认真聆听集体智慧,理解他人表达的基础上,进行情节的设置。

3.合作构建“校园心理剧”剧场,肯定他人意见

在“校园心理剧”表演过程中,剧场的舞台场景创设是表演是否入境、是否精彩的关键之一。学生在表演心理剧之前,发动家长资源与教师、学生合作,参与故事舞台情景的创设。在构建剧场的过程中,根据选择的故事情节,利用工具、材料、图片等形式呈现与故事情节中相符合的舞台场景。如在构建《我是河南人,我是新三都人》的剧场时,转学生孝海适应了新生活后,他的武术表演赢得了全班同学的肯定。为了使武术表演的效果最大化,同学们和武术教练在一次次商议中选择了视频背景和服装。在合作中肯定、听取他人的意见后,不断改进心理剧所需要的服装、道具、背景、音乐等,进而创设出符合故事情节的环境背景。

4.逐步完成“校园心理剧”剧本,实现自我反思

    “校园心理剧”要把握一剧一主题原则,学生在确定主题与内容后,完成写作。在表演的实践体验过程中,为了达到教育和辅导的效果,常常会对剧本进行修改。学生根据自己所演角色的演绎,进行自我总结反思;另一些学生从观众的视角,进行思考,逐步完成剧本。如完成《我是河南人,我是新三都人》的剧本时,同学们在心理课堂上对孝海进行“优点轰炸”,思考孝海自我调节的方式,让外来务工子女在新城镇的生活中找到归属感,树立自信心。在逐步完善剧本的同时,学生从自我反思中助人自助,学会如何适应新生活,融入新环境。通过集体的合作,共同完成写作剧本的任务,就能找到解决心理冲突更好的方式和方法。          

(二)重互助:“校园心理剧”的排练,提升人际交往中的融合能力

人际交往中融合能力包括,能接受别人缺点,能主动参与他人活动,喜欢与别人讨论问题等。“校园心理剧”演员的选定、角色的确定、剧本的演练等同伴互助的排练环节,对于提升学生的融合能力有着各自的优势。

1.演员的选定,接受别人缺点

“校园心理剧”演员的选定和其他文体类演员的选定原则有所不同。文体类演员的选定,考虑的是演员的舞台表现力和特长。而“校园心理剧”演员的选定考虑的是此次“校园心理剧”主题所呈现的问题是否就是学生本人或者他周边人需要解决的心理问题。如《放下手机,拥抱生活》中演员的选定是结合学生问卷调查、家长反映和各班心理辅导员提供的信息。这些学生对手机都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一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一些学生生性好动,常常不服从安排,这加大了排演校园心理剧的难度。教师要指导所有演员,了解角色的心理问题,大家相互包容缺点,努力排好演心理剧,解决问题、消除烦恼。

2.角色的确定,参与他人活动

角色确立后,学生需扮演该角色在特定情景中的行为。为了让学生有深刻情感体验,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剧本的揣摩,参与他人台词的锤炼。这对深入了解剧本和所扮演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对揭示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剧本的演练,主动参与讨论

在演练剧本时,所有的表演者结合自己的体验,在不断参与讨论的过程中,会更清楚该如何表演自己的角色。在一次又一次的演练中,学生逐步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足,进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在演练的过程中,观众则通过观看表演,体验角色的内心感受,主动参与讨论表演者的行为处理方法。           

(三)慧互动:“校园心理剧”的表演,提升人际交往中的解决问题能力

人际交往中融合能力包括,遇到问题主动想办法解决,能主动求助别人,能主动帮助别人,能向他人诉说自己的烦恼等。“校园心理剧”表演的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学生通过互动完成,这不仅创造了解决问题的机会,还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演员演出,主动合作完成表演

“校园心理剧”演出的前期准备和表演,都需要依靠团队的力量主动合作完成。为了演出能更好地开展,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自由组成合作小组,教师与同学一起商量活动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罗列出相关内容,让他们进行方案设计。在活动开始之前,准备好演出所需的各个道具、调试音乐、预演突发状况等。

2.互动交流,主动寻找解决方法

为了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校园情景剧”在演出过程中,注重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使演员和观众产生心理共鸣。老师利用语言如“此时,怎么了?”“现在,他该怎么办?”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运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寻找解决方法。如在表演《南南和北北的烦恼》时,台上的演员就和台下观众进行了互动。南南和北北身上都有不尽人意的缺点,如果你是南南,你会怎么办?如果你是南南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劝说南南呢?互动交流倡导自由发言,畅所欲言;禁止批评,不自谦;目标集中,点子越多越好;巧妙利用和改善别人的方法。

3.分享心得,主动表达活动感受

活动结束后,注重学生分享心得体会,演员间、观众间、演员和观众之间,在交流后又形成了互动交流的状态,学生都会有自己全新的思考。这时让学生用文字或绘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活动感受,学生会有更深的体验。如《换位思考欢乐多》活动结束后。有的学生就给父母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对父母的关心;有的学生换位思考后,主动与好朋友和好;还有的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换位思考后喜悦的心情。分享心得一方面呈现了自己的在活动中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也肯定了自己在活动中、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促辐射:“校园心理剧”的评价,提升人际交往综合能力

在“校园心理剧”整个实施过程中,多元评价展示成果,有利于激励小学生参与“校园心理剧”的活动,促进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辐射作用。

1.教师跟进式观察评价,记录点滴成长过程

教师跟进式观察评价是指“校园心理剧”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剧本的创作,角色的确定以及表演等方面进行每月的观察跟进,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地对学生的表现以及“校园心理剧”呈现做及时的调整和引导。进而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排演,提升小学生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

                   “校园心理剧”表演游戏观察评价表

姓名:       日期:       共得星:

评价

内容

要     求

月     评

☆☆

☆☆☆

☆☆☆☆

表达并反思自我

在活动中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剧本的修改、角色的演绎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能够进行自我反思。

 

 

 

理解并肯定他人

理解“校园心理剧”的情节内容,能用肢体、语言、表情等表现剧本中的角色,在合作中肯定他人正确的意见。

 

 

 

接受别人缺点

能够包容他人的缺点,并一起努力让其改正缺点。

 

 

 

参与他人活动

能够共同参与剧本的揣摩和他人台词的锤炼以及他人角色的演绎。

 

 

 

主动参与讨论

结合自己的体验能主动与他人讨论正确演绎该角色的方式以及改变行为的方法。

 

 

 

主动完成表演

在“校园心理剧”的演出时能积极主动地与同伴合作,参与活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懂得分工,有团队责任感。

 

 

 

主动寻找解决方法

在“校园心理剧”表演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进行互动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主动表达活动感受

“校园心理剧”表演结束后会主动用不同方式分享自己参与的感受、交流参与的快乐,倾诉自己遇到的困难等。

 

 

 

(表1)

2.剧情交流式分享评价,辐射榜样示范力量

剧情交流式分享评价是指学生在“校园心理剧”表演结束后,把自己在创作、排练、表演“校园心理剧”的过程中用图画或者文字的形式记录并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学生可以利用在校的零碎时间,通过“校园心理剧”分享会,分析剧本中理解不够的地方,共同探讨在排练中遇到的困惑,总结表扬同伴出色的演绎。通过交流式分享评价,既可以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提升了学生人际交往的综合能力。

3.自我刻度化提问评价,强化自我有效行为

“校园心理剧”活动结束后,学生都会填写刻度化提问问卷。教师将问卷登记成册,记录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如在1至10分的刻度表上,几分代表你想要取得的进步?此刻你在几分?你所描述的那些解决的征兆或例外的例子在这同一个刻度表上处于什么位置?你最好的朋友会说你在刻度表上什么位置?他或她会欣赏你的什么进步?以此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看见自己成长的道路,明确自己此时的进展,也有助于学生回忆起自己曾经到达过的刻度上最高的分数,树立积极理性的目标,及时调整合适的目标。

 

人际交往能力自我刻度化提问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等着去做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困难。我了解作为学生的你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一样。让我们来花一分钟的时间看一下这个量尺,左边是“1”,右边是“10”。假设“1”表示作为学生的你脱离了正轨,人际交往能力很糟糕。“10”表示你在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完全诚心如意,人际关系很和谐。            

 “校园心理剧” 活动名:        姓名:

低                                                   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在此次“校园心理剧”活动中        分是我想要觉得的进步。 

2.现在我在            分,因为我做了以下几点:

 

3. 你所描述的那些解决的征兆或例外的例子在同一个刻度表上处于什么位置?

 

4. 你的家人或者最好的朋友会说你在刻度表上什么位置?他或她会欣赏你的什么进步?

 

(表2)

二、“校园心理剧”在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中的成效与反思

依托“校园心理剧”,能有效提升小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理解表达能力、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经过长期的实践,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呈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势。学生能掌握并运用人际交往能力的技巧,在实践中体会到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乐趣,逐渐学会在生活学习中,积极主动的适应环境,应对各种烦恼和困境,改善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状态。

我校的“校园心理剧”正逐步发展,如何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将其运用到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提升他们的心理综合素养,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将“校园心理剧”与教师心理健康以及家庭教育相结合,提升教师的职业胜任力和幸福感,提升家长亲子沟通能力和家校合作能力,同样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何宝平.让校园心理剧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亮点[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9.

[2]陈萍 陈启刚.校园心理剧:促进学生心理自助的新视角[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

 [3]王伟江.以情景剧为载体,提高学生交往能力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