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中小学生“玻璃心”问题的诊断分析与干预

一、中小学生“玻璃心”问题显现

“现在的学生长着一颗‘玻璃心’”、“90后00后是‘玻璃心’的一代,矫情的不得了”......每当出现学生离家出走或者跳楼等极端新闻事件,评论底下总是出现类似的声音,近几年来,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在的中小学生越来越“玻璃心”。中小学生所处的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是个体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由于这一时期出现身体和心理发育水平的矛盾,导致他们容易面临种种心理危机出现各种行为问题,对个体的生活、学习或社会性交往等产生消极影响,甚至危及个体和他人的生命。《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7—2018)》中发现近3000万孩子存在心理问题。[]“玻璃心”作为心理健康范畴的问题引起社会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处于形成阶段但却未呈稳定趋势,可塑性较强,如何认识该时期他们所显现的“玻璃心”问题,是学生简单的矫情还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他们真的只要好好打一顿就可以了吗?学生的“玻璃心”是否需要干预以及如何干预等问题都值得我们一一去进行探讨。

二、何为“玻璃心”

我国关于“玻璃心”至今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定义,当人们在评价中小学生“玻璃心”时,往往从人类的直觉、自身的认知来对学生行为的直接结果进行判断。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学生所谓的“玻璃心”有以下表现:(一)自尊心较强;(二)抗挫折能力差,遇到小事产生非同寻常的过激反应;(三)情绪控制能力差,脾气不稳定;(四)过分要求外界认可,希望周围人都能照顾自己的感受,遵从自己的意愿;(五)无法理性面对外界的批评,倾向于以消极的方式来解读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

“蛋壳心理”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命名的一种生理性心理疾病,指心理脆弱不健全的一种心态。我们平时都称心理素质差、心灵像玻璃一样易碎、脆弱和经不起批评或者指责的学生为“玻璃心”。“玻璃心”类似西蒙安妮所提到的“蛋壳心理”,即学生的“玻璃心”表现为面对外界刺激更容易产生情绪消极、自尊心过强、敏感脆弱等心理,并由此出现偏离常态的不适当行为,最终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

三、中小学生“玻璃心”心理问题的理性归因

“玻璃心”问题轻者表现为哭泣、生气、闷闷不乐等,重者逃学、抑郁、离家出走自残自杀,学生出现所谓“玻璃心”的原因可以从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一)“玻璃心”的生物学审视

青少年生理机能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大脑的结构和机能正处在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的阶段。如学生所谓“玻璃心”涉及的情绪调节不可避免地需要以前额叶皮质的发展为基础。前额叶皮质发展是一个不但持续的过程,其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处于中小学时期,前额叶皮质发育成熟大概在青少年晚期。前额叶皮质发展的生理发展与青少年“玻璃心”问题的具体关系在哪?神经成像的证据表明,人体在面对不同情绪过程中,青少年的杏仁核、腹侧纹状体等皮层下边缘系统的活动比成年人都更加强烈,然而青少年的前额叶皮质因生理原因未发展成熟而导致其功能没完全完善。国外其他相关研究同样证明了青少年在情绪调节过程中所调用的前额叶皮质资源的多少可以作为衡量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水平的一个指标,青少年与成年人相比,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加强烈、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干扰和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可以很好解释学生在接受他人的批评或稍加指责后,有时候会发生家长或老师所无法预测的过激反应。

(二)“玻璃心”的心理学审视

心理学上来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而这些由先天与后天环境影响形成的个人特质与学生“玻璃心”的问题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伦敦大学艾森克教授总结出人格的三个维度:内外向性、情绪性和精神质,具有外向性的个体性格开朗、青睐群体交往拒绝独处;而内倾性的个体,更加关注个人感受、不喜欢与人交往,对周围环境中的人和事反应消极;而在情绪方面也分为两种人,其中第一种为稳定的人,情绪反应较平稳,能够调节自己不良的情绪,更多地表现一种心平气和、息事宁人的境界,相反,另一种情绪表现为不稳定的人,容易表现焦虑、担心,时常喜怒无常,好激动,产生不良情绪时很难平复下来,表现焦虑。艾森克所强调的内倾性、情绪性不稳定的青少年在面对外界刺激时表现出更明显的消极情绪和不恰当行为的“玻璃心”表现。此外,其他相关研究也证明了心理韧性与人格特质的“外向性”、“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具有“外向性”和“开放性”特质的人群心理韧性分值更高,心理韧性的发展更好。[]而学生的“玻璃心”表现特点之一则是缺少心理韧性。

(三)“玻璃心”的社会学审视

当前家庭中教育方式区别于过往批判的“溺爱式”教育,“溺爱式”教育固然不对,但当前很多家长极端地站在“溺爱式”教育方式的对立面,不假思索地认为孩子的“玻璃心”是因为当下教育缺少所谓的凛冽、苦难与磨砺,尝试“苦寒式”、“打压式”的教育,实际这是所谓的“PUA”家庭教育,以爱之名对孩子施压,效果适得其反,容易造成孩子敏感、逆反,表面迎合实际产生内心抵触的心理。其次,学校沉重的学习负担、外界评价、竞争压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各种心理与情绪问题,“世纪灾难片——开学”就能充分体现学生厌学心理问题的写照,超负荷的学习负担,导致很多孩子产生这样那样的情绪与心理危机,甚至是处在崩溃的边缘。所谓“玻璃心”,其实就是这种处在崩溃边缘的心理状态,遇到导火索,由崩溃边缘发展到崩溃爆发而已。中小学生心理问题行为的成因较为复杂,它既受家庭、社会和学校环境所影响,也受成长过程中这些外界因素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影响,如自身经历的学业挫折、人际冲突、支持缺失、重大创伤等经验的影响。研究表明,儿童期创伤经历对儿童身心发展影响巨大,危及儿童长期的躯体健康、社会适应和心理健康发展,儿童遭到虐待和忽视体验的心理影响将延续终身。[]

四、青少年“玻璃心”的精准帮扶与干预

从整体上看,“玻璃心”是当代人尤其是当代学生一个普遍的问题,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杜绝每一个可能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潜在因素,是对学生“玻璃心”心理关注的出发点。

(一)发现“玻璃心”之精准性

窗体顶端

重视对学生心理状况的鉴别和诊断是预防的关键,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观察甚微以达到防患于未然。学生“玻璃心”的排查除了科学的测量手段和严谨的诊断,同时也离不开学校日常细微化生活化的观察。比较常见的是开展专业的心理测评或者趣味心理测评,特别是新生入校前后心理摸底排查,通过数据的筛查,发现需要关注的学生个体。这些工作更多的是心理辅导室、咨询室工作人员组织,具有固定性、专业性、科学性的特点。除此之外,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有技巧进行个别谈话,适当询问学生的心情变化、近期境遇特别是自身碰到的一些困难有哪些,如“你觉得最近在学校开不开心”、“老师最近有些工作没完成,心情有时候会受到影响,你最近是否也会像老师一样,有没有遇到让心情不好的事”。通过面对面对话,有助于直接获取判断学生心理状况的相关信息。作为班主任,还需要严谨对待各科任老师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表现以及其他学生日常“打小报告”反映的学生的行为、亦或是家长反映学生在家中的表现等都应该得到重视,所有的行为都有可能心理微妙变化的外在表现。最后,可以建立健全的学生档案袋,通过日常的对话、日常观察、外界的反馈情况,对学生表现进行专门的记录、整理、分析,大数据时代让这一方法变得更加方便和增加实效性,可以有效准确的估算学生成绩的变化情况、行为发生频率,实现将学生“零碎”的表现系统地整合在一起,为心理分析提供全方面的材料,及时洞察学生心理动态。

(二)诊断“玻璃心”之科学性

通过排查初步发现并确定那些在“玻璃心”圈子的学生,若判断青少年“玻璃心”心理或行为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个体及他人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甚至存在威胁自身生命的潜在危险,则需要专业化的医生介入、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倡导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干预。其次,进一步考察学生“玻璃心”心理危机的潜在原因,只有诊断学生心理危机的现实诱发因素,才能重点聚焦于学生行为表现的分析,找准对策。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可以除了关注学生中可能出现的普遍及共性问题,也要依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成长规律可能出现的问题,留意学生不同阶段面临的特殊问题。如初一、高一学生入校出现的适应性问题、交友问题、学习问题;初二、高二可能出现的学业问题、异性交往问题;初三、高三出现的考试压力问题、职业生涯问题等。同时,关注独生子女家庭学生可能存在的“过度保护”问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自卑问题、学习成绩情况不佳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身材容貌额外突出学生的敏感心理问题等等,关注不同个体实际情况,合理诊断造成青少年所谓“玻璃心”的根源,特别是那些隐性因素。

(三)干预“玻璃心”之针对性

学校的出发点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除了较为严重、日常无法克制的青少年“玻璃心”心理问题需要专业化的医生介入、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外,类似学生“玻璃心”问题一旦出现,都需要得到重视。较多学者开始研究心理干预方法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例如合理运用情绪疗法,目前青少年的“玻璃心”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情绪调节的问题,学校可以针对学生情绪问题开展情绪教育。比如,情绪管理课程,通过“情绪管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能自我觉察到自己的心理状况和情绪状况,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他人的心理情绪、尊重他人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控制、学会重新评价自己遭遇的情绪问题,有意识培养自身承受能力。此外,适当的体适能训练同样有效。前面两种干预方法的核心是通过改变认知歪曲、调整不良情绪来改变“玻璃心”的心理,而体育锻炼主要关注培养积极情绪、积极心态来避免“玻璃心”。体适能训练较传统体育教学在内容上更加新颖性、多元化,给中小学生带来身体锻炼的同时也获得了更好的情绪体验,能很好地抵消和消除小学生的负面情绪,使他们的情绪更加稳定。儿童的身心健康的成长与运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运动不仅仅局限在体能上的影响,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有运动参与的儿童在心理承受力方面高于同龄儿童。[4]

参考文献

[1] 傅小兰, 张侃, 陈雪峰,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7-2018) [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9:1-55.

[2]施春华,林晓娇.儿童期创伤经历、人格特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87-89.

[3]Stephen Davies. 童年被虐待经历对晚年的心理影响.当代医学文献:精神病学[M].香港:皇家医学出版社,2003:1-5.

[4]许之屏.运动与儿童心理发展[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5.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