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我们往往更多关心的是大的宏观的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如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对学生的影响,而即使在学校的环境中也更多强调的是学校整体环境以及班级集体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而对更小的环境——学生的座位环境却认识不够。
相比之下,学生的座位环境虽然是一个更小的微观环境,然而其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我们却不能忽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大部分时间是在固定的座位环境中度过的,座位邻近的同学交往更为频繁,这就自然形成一种非正式群体——座位圈。座位圈内的学生常常在知觉、判断、行为等方面,产生从众心理和从社会效应,我们看到学生中的相比之下,学生的座位环境虽然是一个更小的微观环境,然而其毕竟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场影响我们却不能忽视。我们看到学生中的一些好的、有效的学习方法,好的行为习惯,自觉的纪律性往往首先在座位圈内 被模仿、传播、扩散。而一些不良的学习行为,不良的问题行为如抽烟、赌博、早恋、纪律自觉性差等也常常最早在座位圈内蔓延。我们经常可以发现班上学习成绩好的、行为习惯好的、纪律性强的学生座位很靠近,成为班上学习成绩优势板块、良好行为习惯的优势板块、纪律性强的优势板块。而学习成绩较差的、行为习惯不良的、或者纪律自觉性差的学生往往座位也很靠近。这说明座位圈的微观环境对学生不同个体产生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这里我主要对几个较为特殊座位安排,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1、两种特殊座位的安排
在我们学校,学生座位有两个较为特殊的所谓“超前座”和“超后座”的安排。所谓“超前座”是指教师讲台两边的座位。在这两个座位上,学生端坐时候视线与其他同学的视线时呈直角垂直状态的;而“超后座”是最后一排独自一人的座位,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必须与前一排同学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往往是超出其他同学座位之间正常间距的。
这样的位置安排由来如何已经不可考证了,但是它对于学生的心理影响确实真实存在的。我这里有两个现实案例:
案例一,盛小星(化名),这位同学学习主动性差,从学科成绩上看,理科成绩差强人意,但是文科尤其是英语,几乎没有什么知识积累可言。上课完全听不懂英语老师的讲授,经常会在英语课上打瞌睡。到了新班级以后,通过班主任的鼓励,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燃起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于是,班主任考虑要提高他的听课效率,防止他听课走神或者打瞌睡,把他安排在和老师距离较近,更具备紧张感的“超前座”上。但是事与愿违,刚安排座位的时候,他嘴里就在不情愿地嘀咕些什么,可惜班主任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英语老师向班主任反映,盛小星上课不仅不听讲,而且经常打瞌睡或者和同学讲话,破坏课堂纪律。甚至连其他学科的老师也有同样的反映。这让班主任大吃一惊。连忙把他找去谈话。通过班主任耐心引导和沟通,他终于说出了原因:原来,从初中开始,一直到高一,在他所在的班级,只有后进生或者问题学生才是坐“超前座”的。据此,他认为班主任并没有重视他,而是将他也归入到后进生或者问题学生一类了,觉得班主任看不起他。于是,上课经常打瞌睡或者和同学讲话,破坏课堂纪律,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受伤的自尊心。
案例二,李小雅(化名),因为在高二的时候,这位女同学因为涉嫌小偷小摸被班里同学排斥,班主任将她换到“超后座”,再加上学生本人心理较为自私,不善于与人交流、沟通,与其他同学以及班主任发生了许多小摩擦。班主任为此将她多次调整了座位。到最后李小雅坐在第四排中间的座位,却没有同学愿意和她同座,在这样被相对孤立的情况下,李小雅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以致到了不得不调整班级的地步。
2、特殊座位的隐性心理分析
(1)从学生层面来看,这是座位标签化的表现
座位原本是客观存在的事物,但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观察发现,多数班级座位的前排及中间一般是“优等生”的专区,“超前座”、“超后座”则是“后进生”的领土。“局外人”是很难甚至是没资格“闯入”别人专区的。即使是每周或每两周一次的座位移动,在专区和领土范围内的“成员国”也是相对固定的。学生互动的群体被教师人为地限制在座位上。优等生毗邻优等生,后进生紧挨后进生,只能彼此观望而不能接近,用教师的话说是“不能影响到别人”,好像后进生就只有不良的影响而没有值得欣赏的地方。所以盛小星就是认定了“超前座”是“后进生”的专属,将原本只是客观存在的座位标签化了,致使出现了心理上的一些隐性变化,显现在日常学习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不仅仅是个别同学的认识,而是班级大多数同学,甚至包括老师在内的一种集体标签化意识。致使坐在“超前座”的同学从一开始就处于被歧视、被标签化的地位,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事实上这恰恰是教育不平等的一种外化形式。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指出,“教育平等”即教育机会均等,包括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平等;学者胡森认为,“平等”应该包括“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其学习生涯的机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平等”释义为“必须提供不同的教育机会以适用不同学生的能力和态度”。可以说,“超前座”、“超后座”是教育过程中学生受到不平等对待的问题,只不过不为我们所重视罢了。
(2)从教师层面来看,这是“冷暴力”的行为
许多学校在教育过程中都是以优秀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以优秀生能够“吃饱吃好”来选择,教学进度以优秀生的接受程度来安排,只要优秀生能消化,就拼命朝前赶进度;课堂教学以优秀生的互动情况来设计,提问回答、黑板演练、作业展示、范文宣读等,都成了优秀生的“专利”。
而中等生和差生的待遇则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不考虑差生和中等生的实际情况,不管他们是否听得懂、跟得上、消化得了,课堂教学中没有被提问回答的机会,得不到教师关注的目光,课外辅导“开小灶”没有份儿,作业做不做、对不对没人管,随时得到的是教师冷漠嫌弃的态度、冷嘲热讽的语言。多数中等生和差生成了少数尖子生的陪座生”。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在校坐冷板凳,度日如年。
而更为严重的,就是这样的心理惩戒,比如李小雅同学,在老师和同学中印象不佳,再加上有些小偷小摸的行为,受到了班级成员的排斥。班主任不站在教育者的角度上予以帮助与引导,反而从教师层面将之“流放”“发配”到“超后座”。这就是教师的心理惩戒,是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冷暴力”。
理论上,心理惩罚是并不以明显的身体伤害为目的的惩罚方式,它直指学生的精神,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的积极情感,侮辱学生的人格。心理惩罚旨在对学生的心灵造成威慑,使他们不敢违背班主任的任何规定。在心理惩罚中,班主任通常会提出超过学生心理承受度的强制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与体罚相比,心理惩罚不像身体惩罚那样显而易见,为人们普遍关注,它因行为的欺骗性与隐蔽性,以及虐待后果的内隐性和滞后性而容易被人们忽视。但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存在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性质之恶劣以及所造成的伤害的严重性,丝毫不亚于体罚或变相体罚,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它给处于成长中的学生脆弱的心灵造成的消极影响往往是无法估量的,有的甚至用一生的时间都无法弥补。而更为可怕的是,班主任的这种行为大多是无意识的、惯常的,其严重性并没有被本人认识或深刻体会到。大部分运用心理惩罚的班主任,其主观愿望是良好的,因而这些所谓的良好愿望导致的不当行为还会继续存在,难以纠正,这种反常现象应该引起教育者的高度警惕。
3、消除特殊座位编排对学生隐形心理伤害的措施
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座位圈这个环境因素对学生显性的和隐性的影响,克服环境建设上的随意性,让座位圈这个微观环境因素发挥最大的正激励功能。作为班主任在班级座位的安排上要精心布置,刻意安排,不仅要考虑学生的高矮,眼睛的好坏,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成绩,学生的纪律自觉性,学生的品德行为习惯,如让成绩好的学生坐在成绩差的学生周围,让纪律自觉性强的学生坐在自觉性差的学生周围,让品德行为好的学生坐在品德行为差的学生周围。用班级优秀的学生行为去影响、激励和改变存在各种问题的学生。这样就可以优化座位圈这个微观环境因素,从而发挥其下正激励作用,进而优化了班级环境和学校环境,为全体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1)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班主任要对心理惩罚教育的危害性有充分认识,理解并树立热爱、尊重学生观念,树立“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素质教育”等新观念。树立师生平等、民主的教育观。破除“师道尊严”的思想束缚,构建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乌申斯基说:“人在教育中的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因此,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教师必须把每一个学生当作“主体的人”来看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状况,尊重学生学习的权利,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一种民主平等,团结互助的师生关系。而不能一味地处在权威的地位,对学生盛气凌人,要求学生唯命是从。教师必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知之深,爱之切”,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切实地了解每个学生,倾听每个学生的心声,只有通过爱,才能培养和陶冶学生的爱心,教育者只有用心灵去浇灌另一个心灵,教育才会有效果。
(2)加强对班主任的职业技能训练
教育能力差是导致心理惩罚教育的重要根源。因此班主任要加强教师的职业技能训练,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育人行为。只有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对自己更加充满信心,从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师生关系和师生交往更加水乳交融,这将为防治心理惩罚打下良好的基础。班主任必须加强自己的表达能力、课堂组织能力、班级管理能力、自我控制能力。不断学习,活到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提高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知识,时刻反省自己,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提高自己应对班级各项事务的能力和技巧。
(3)重视教师的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差是导致心理惩罚教育的最直接的原因,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克服和解决自身存在的或多或少的心理健康困惑,正确了解并悦纳自己,悦纳现实,悦纳教师职业,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班主任工作的职业特性要求班主任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教师要用科学方法调整自身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不把个人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和消极的情绪带给学生。同时,学校要为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学校领导应把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当作师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对教师心理素质的研究、教育和管理,营建一个良好的学校心理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培训在岗班主任、教师,传授心理障碍和疾患的预防知识;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检测,对已有严重心理障碍和疾患的教师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重视监督预防机制是保护学生身体和心理不受伤害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2. 陈振中·符号与互动:教学与课堂生活的社会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