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学生咬指行为的分析与纠正

咬指行为(包括啃指甲、吮手指)在幼儿期比较常见,但我在工作中发现,身处高中阶段的职校学生,有咬指行为的也不少见。在高三年级某班35名学生中,存在不经意啃指或吮指行为的学生约占三分之一,其中较为严重的有三名:男生甲的指关节因经常吸吮而长了厚厚的老茧,指甲被啃得边缘缺失,参差不齐;女生乙的指甲短小、凹陷,被指肚深深包住;女生丙的十个手指均指肚红肿,指甲凹陷,指尖关节显得比其他关节短小。

  人的日常行为是其心理状态的体现。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咬指行为应该是婴儿口欲期的延续,是缓解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自我抚慰行为。那么,这几名学生的焦虑与紧张感从何而来?为何身处高中阶段,仍有婴儿期的行为?

在观察中我发现:这三名学生中,甲和乙有一定的学习障碍,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甲虽然长得五大三粗,但性格懦弱、胆怯,与同学交往总有被欺负的现象;乙与同学交往时性格活跃,组织能力强,但独处时总是在发呆,处于白日梦状态。丙学习成绩居班级中游,外表安静、乖巧,但实际上情绪经常起伏不定,爱耍小脾气,与同学关系较差,经常独来独往,曾因上课睡觉被老师叫醒而与老师顶撞。这些现象与咬指一样,都是他们心理问题的外显行为,这些心理问题应该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慢慢积累的,但在发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纠正。

继续深究他们的成长背景,我发现他们的家庭环境可能是造成他们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三名学生中,甲在幼儿期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其母生性要强、脾气急躁,对其常有训斥、责骂,有时会将对其父亲的不满发泄到他身上;乙的父母为双职工,父母忙于工作将其早早断奶送到幼儿园,至今仍是常放学后独自在家,或干脆到网吧消磨时间;丙是其父母的第二个孩子,自小由长她十多岁的姐姐照看,她经常抱怨姐姐对自己管束太严,但遇到问题仍自己拿不定主意,要听从姐姐的意见。

由此我认为,这三名学生共同的成长特点就是婴幼儿期亲子关系的疏离,这可能是造成他们出现咬指行为的深层原因。

弗洛伊德认为,一岁以内的婴儿获得各种欲望满足的主要途径是口部(即吸吮、吃喝、吃手等),所以把儿童一岁以内通过口部满足欲望的这个时期叫“口欲期”。婴儿出生后吸吮母乳是对口腔欲望的最好满足,如果这一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婴儿会本能地寻找替代品。我们常见到婴儿把接触到的任何东西都放到嘴里,这既能满足自己的口唇欲,也是他们认识和辨别外部的世界的一个途径。婴儿期最常见的就是把手指放入口中吸吮。吸吮可以让口唇得到满足,同时也能让手指的触觉得到满足,从而缓解紧张和分离焦虑,获得安全感。如果此时父母、尤其是母亲能用触摸、爱抚、拥抱等行为进行亲子间的感情互动,婴儿同样可以获得满足感和安全感。如果婴儿断奶较早,并且父母忽视了婴儿的皮肤饥渴,没有有效的亲子交流,婴幼儿的口唇欲就得不到满足,就会导致他们口欲期固结。如果儿童三岁之后一直把吸吮手指或者啃食指甲作为缓解压力、获得满足的途径,就是口欲期固结的表现之一,这种咬指行为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期甚至成年后。尤其是那些气质类型偏重于粘液质和抑郁质的孩子,因其敏感、内向,更多关注自己内心的感受,较其他性格外向的孩子更容易形成这种咬指的习惯。

由这三名学生的成长背景和咬指表现来看,幼儿期期缺少父母的抚触和亲子互动,导致他们一直有分离焦虑和不安全感;进入学校后,学习压力和师生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又造成他们的压力和紧张感,而与父母关系的疏离又使他们的负面情绪无法从父母那里找到排解途径。没有父母的支持与理解,咬指行为就成为他们缓解自身压力、自我安抚的途径。父母和家庭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重要性一直是被心理学家所认可的,而并不是每位父母都有足够的知识与能力来了解孩子,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弗洛伊德曾说:“自幼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一生充满自信。”而那些没有充分享受母爱的孩子,只能通过咬指等不良习惯来缓解压力,自我抚慰,他们内心的孤独感和不安全感都体现在那凹凸变形、参差不齐的指甲上了。

与学生进一步的交流验证了我对他们咬指行为的分析。但由于时至高三,面临春季高考时间紧迫等原因,他们没有表现出渴望根除这一不良习惯的强烈愿望,只是认识到咬指会影响手指的美观。

由这三名学生开始,我对学生的咬指现象比较关注。高一新生到校后,我又发现了两名有较重的咬指行为的学生。这两名学生都是男生,其中A像前文的所述的学生乙一样,指甲凹陷,凹凸不平,与同桌修长的手指相比,他的指肚圆滚滚的,关节粗大;而B的指甲周围的皮肤都被他咬掉了,毛刺刺的,自述手指很难受,但不知道怎么改正。由于刚到校,他们对新环境比较好奇,表现出想适应新环境的强烈愿望。而他们的咬指行为也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困扰,因此我认为他们的咬指行为能够得到纠正。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首先,引导他们认知自己行为的原因。我半开玩笑地对他们说:他们咬指是因为自己小时候吃奶没吃够。他们惊奇地睁大了眼睛。我告诉他们,儿童认识外部世界是从嘴巴开始的,他们的咬手指行为其实是婴儿吃奶行为的延续。他们虽然已经长成了大小伙子了,可是行为却像个几个月大的婴儿。这些话一方面是帮他们分析咬指的原因,另一方面也能唤起他们的羞耻感,让他们认识到咬指行为与年龄的不相称。

其次,引导他们认知自己行为的目的。我让他们描述自己什么情况下容易咬指,以及咬指时自己的心理状态。B说,紧张的时候,或者上数学课的时候最容易咬指甲。A说,不知道什么时候,手指就到嘴里了,只觉得咬指甲时精神很放松。我告诉他们,他们咬指甲就是为了缓解紧张感,就好像小孩子遇到危险就躲到妈妈怀里一样,他们是在用咬指来逃避问题,舒缓压力。但是缓解压力的办法有很多啊,比如和同学聊天述说自己的感受,或者下课后到操场打打球,跑跑步,都是缓解压力的方法,为什么非像小孩子一样咬指甲呢?这是帮助他们弄清自己行为的目的,既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没有负罪感,也促使他们主动寻找替代的渠道。

第三,帮助他们找到纠正这一行为的方法。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咬指甲会影响他们手指的美观,将来走上社会,伸出手来和别人握手,人家一看手指这么难看,会笑话的;并且咬指甲本身既不卫生也不舒服,现在应该赶紧改掉。他们听了频频点头,渴望能早早纠正这一行为。我教给他们: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咬指甲,只要意识到手指放到嘴里了就赶紧拿出来。这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只有自己希望约束自己的行为,才是改正不良习惯的最好方法。

第四,随时督促、检查他们的行为。上课过程中,我只要发现他们在咬指,就借巡视课堂之机走过去,轻轻把他的手拿下来,然后继续巡视,尽量不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而他们则往往会不好意思地一笑。这是在温和地提醒、督促他们。纠正过程中切忌用激烈的方法,因为训斥、指责等方法会巩固加深他们对这一行为的印象。而尽量不引人注意的提醒不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让他们能在不知不觉中纠正自己的不良习惯。

第五,及时反馈表扬他们的进步。一段时间后,我没有发现他们再有咬指行为,便表扬了他们的坚持。B说,从他知道了自己咬手指的原因,他就不怎么咬手指了,再说咬的时候手指很难受,就自然而然地改掉了。A说,偶尔还想把手指往嘴里放,有时候是自己意识到了拿下手的,有时候是老师帮助把手拿下来的,还有时候不由自主继续咬了。我表扬说不错啊,有自制力了,我再教你一个方法吧,说着我顺手拿起他的圆珠笔,把他的指尖涂黑,开玩笑地拉着他的手往嘴里送,他挣脱开,看着自己黑黑的手指说:这还怎么吃啊!从那以后,再没看到他咬指。

纠正这两个学生的咬指行为,历时约一个月。他们的咬指行为容易戒除,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性格相对外向,敢于展示自己的不良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一行为已经给他们带来困扰,他们自己产生了戒除的强烈愿望。

关于这两个男生的家庭背景,我没有深入了解,但由交谈情况来看,他们认为父母对其了解不够,与父母关系较为紧张,且他们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和环境适应不良。与父母关系紧张证明亲子之间沟通不畅,遇到问题时的社会支持系统便不足,他们便不得不自己寻求安慰。而与父母沟通少,也影响了他们对环境的适应和对学习的热情。

由此,我认为,咬指的根本原因是童年期亲子关系的疏离导致的安全感缺失,咬指是他们紧张、焦虑情绪的体现,是缓解自身压力的行为。而要纠正他们这一习惯,首先应引导他们根据自身情况分析原因,同时用转移注意力等方法温和纠正,并帮助他们找到缓解情绪的替代渠道,最终达到戒除这一不良行为、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目的。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