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破解孩子依赖手机难题的新视角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已成为我们必备的通讯工具以及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2016年)显示:3-6岁的孩子中,手机接触率已高达91%;小学9-10岁的孩子,已和成人使用行为相差不多。2018 年 8 月,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手机网民人数高达7.88亿,且我国手机用户整体趋向年轻化,学生群体所占比例最大,10-19岁用户在总体中占比达到25.7%。另有研究也发现,青少年的手机依赖率在 16.7% -30.2% 之间。随着手机使用的普遍化和低龄化,手机依赖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手机依赖问题,已成为众多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青少年居家学习的时间为史上最长,手机使用频率显著高于日常,因手机依赖所诱发的心理问题和亲子冲突时有发生。

一、什么是手机依赖

手机依赖,亦称为“手机成瘾行为”。目前,学术界对“手机成瘾”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大部分研究者都以“行为成瘾” 为基础来界定手机依赖。Salman等人把手机依赖定义为:过度沉迷使用手机设备,每天使用时长5个小时及以上,对个体生活、社会交往造成消极影响的一种成瘾行为。国内学者提出了3条标准:(1)对手机的滥用,不该用时也频繁使用(2)手机过多的影响了生活、工作和学习 (3)停机或手机不在身边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包括生理和心理。

二、青少年手机依赖的原因

毫无疑问,手机作为一个时代的产品,它已经深深的融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定阶段的人群,对手机的依赖有其独特的诱发因素。(1)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也常常被称为“暴风雨时期”。面临学业的压力、人际的困扰、情感的困惑、家庭的冲突等困境时,容易诱发其情绪的波动。又因青少年热衷新鲜事物,对时代产品怀有很强烈的好奇心,自然他们就会在手机的虚拟世界中寻求放松。叛逆性又会促使青少年努力挣脱父母的约束,在虚拟世界中彰显个人的“成人感”,获得对生活的控制权。(2)手机自身的吸引力。手机因其独具的多功能性、娱乐性、便捷性、即时性等,往往受到新时代青少年的青睐。哪怕是成年人,大多数也无法抵制手机的诱惑。(3)青少年的个体因素。心理学家发现,“手机依赖症”大多在一些性格比较孤僻、缺乏自信的人群中出现。这些人有的希望通过手机与外界保持联系,使自己不被社会遗忘;有的希望通过手机展现自我的生活状态和情绪状态,以吸引他人对自己的关注。(4)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生活中,不少父母本身是手机依赖者,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染目濡,自然也会习得与父母类似的行为方式。

三、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叙事疗法

叙事疗法作为后现代心理咨询技术之一,它摆脱了传统上将人看作为问题的治疗观念,透过“故事叙说”、“问题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使人变得更自主、更有动力。叙事疗法最为突出的是它对传统问题的定位视角的改变。传统心理疗法认为,问题是属于来访者的,治疗师的任务是帮助“去掉”问题。叙事疗法则侧重把“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问题外化之后,人的内在本质会被重新看见与认可。其次,叙述疗法注重“建构”。它认为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着积极正向的理念,我们要帮忙来访者重拾丰厚的生命故事,唤起自我改变的内在力量,从而发现更好的自我。

四、叙事疗法给我们提供的新视角

针对“孩子依赖手机”问题,我们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没收手机或硬性禁止,是否有效且不说,由此引发的家庭大战或恶性危机事件已足以让我们头痛。还有一种理想化的方式就是,提高孩子的自控力。然而,我们都知道孩子由他律到自律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强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要求一个6岁的孩子有很好的自律性,也不能保证一个15岁甚至18岁的孩子就有很强的自律性。如果更有效的减少孩子依赖手机的行为?已有学者从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治疗方面做了适度的探索,其成效仍需要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检验。叙事疗法的理念和全新的问题观,为我们破解手机依赖问题也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下面结合我的个人实践,总结归纳三个新的视角:

1.将孩子与“问题”分离,不给孩子贴标签

疫情防控期间,青少年因手机问题与父母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已无法考究“手机依赖而导致亲子冲突”还是“亲子冲突加剧了手机依赖”。然而,我们经常会听到父母抱怨:“你怎么那么懒,整天都在玩手机”“你这孩子只会玩手机,没得救了”。表面听来,是在批评玩手机的行为,但细心思考,这些言语已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贴了一个负性的标签。席震芳和张晓阳(2005)研究发现,在以批评为常态的家庭中,青少年易加深对手机的依赖,从而对现实的人际关系更加恐惧。喻典研究也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能缓解手机成瘾行为。那么如何改善亲子间的关系呢?按照叙事疗法的观点,人并非是“问题”本身,将“人”与“问题”分离。因此,要帮助孩子消除手机的依赖行为,父母要学会暂且把“手机”从“孩子”中分离出来:虽然孩子目前离不开手机,但这只是孩子当前面临的一个困境,它不代表未来孩子也依然如此,而孩子的过去也并非如此。孩子除了玩手机,他还是有很多可爱之处的,比如他曾经的乖巧、孝顺,他的努力拼搏,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品质等等。当我们跳出问题本身,把目光放得更高远一些,就会发现“手机依赖”不过是很小的一个“黑点”,但这“黑点”不影响孩子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不影响彼此的亲子感情。相信有这样开明的父母,一定不会把孩子推向更恶化的“手机成瘾”边缘,而是能及时地把孩子从手机中拉出来。

2.看见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行为

马歇尔.卢森堡博士说:“人的行为总是服务于自身的需要及价值观”。在一次心理课中,我让孩子们写“手机能给我们带来哪些快乐”,孩子们立刻兴奋的写下了以下文字:手机让我有朋友,我不会感到孤独;手机让我感到放松和自由,我想干啥就干啥;手机让我感到充实,时间过得好快,不会无聊;手机游戏里我能当“王者”,受到同伴的膜拜;手机让我远离妈妈的唠叨,心情得到平静……看着这些文字,我突然意识到手机其实不只是“洪水猛兽”,它之所以让青少年迷恋,是因为手机满足了孩子们的心理需求。手机行为的背后,有着孩子们各种各样的心理需求,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么必须看到孩子内在的心理需求,才能对症下药,切除手机依赖行为,否则孩子只会与我们玩起“游击战”。例如,手机被没收了,他就会看电脑;电脑断网了,他就会看各种小说;小说被没收,他就去谈恋爱;恋爱被禁止,他就可以让自己抑郁。因此,这个“看见”非常重要,它能体现出家长和教育者的一种智慧。虽然说,并非孩子所有的心理需求都是合理的,但是对于其合理、健康的心理需求,我们很有必要给予尊重、理解和支持

3.丰厚人生故事,寻找自我改变的内在力量

如果询问手机依赖严重的孩子“你为什么经常玩手机呀?”他往往会告诉你,因为玩手机我不会那么无聊。手机成为了孩子获得意义感的一个手段。观看了华南师范大学祝菡老师的微课《捕捉平凡之美,丰厚生命色彩》,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也能发现生活之美,感受自我生命的靓丽?于是,个体辅导中,我尝试与手机依赖的孩子探索:手机固然让我们感觉到不无聊,你的生命历程中除了手机,还有哪些事物或人或场景能让你不无聊?我陪伴他一起把头脑里呈现出的各种有趣的答案写了出来:宿舍里与同学分享零食、和同学一起打球、跟同伴讲鬼故事、短时间内把魔方还原、爸爸妈妈跟我讲周末的外出安排、接到闺蜜的电话……他每说到一个点子,我就把它写出来,并用一条彩色线条表示,而“玩手机”我用一条黑线条表示。我发现以这样的方式去谈手机,孩子往往会表现得眉飞色舞,根本无法阻止他内心的兴奋和激动。谈话结束,我把一张彩色的图文再次呈现在他眼前,问他:“你觉得你的生活完全是无聊,没有乐趣的吗”,我得到的回答是:老师,这样看来也不是呀,我觉得我还是过得挺不错的。最后我们约定,当再次因感到无聊而依赖手机时,我们就从这张彩图中选取其中的一种行为方式去做。避开手机这个“黑点”,我们去探寻更多的可以填充无聊感的“白点”,这种由单薄到丰厚的策略,让孩子看到了自己原本生命的多姿多彩,看到了自身生命的力量。不敢说这个孩子真的戒掉了手机依赖行为,但我却真真实实看到了他在努力让自己的生命变得更加绚丽。

青少年对手机的依赖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需要从社会、学校、家庭、学生自身四个方面进行合理的分析,加强思想教育和生涯教育,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安全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漫漫长路,任重而道远。我们相信,每一次的探索都为我们破解手机依赖难题打开一个新的视角,看到不一样的方式。牢记教育使命,我们将砥砺前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4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

[2]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东南传播,2016(9)

[3]席震芳,张晓阳.初中生网络成瘾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6(2):153-155

[4]葛续华等.青少年手机依赖与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9(8)

[5]喻典.中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亲子关系和自尊的作用机制及其应对建议.华中师范大学,2018

[6]Michael·White.叙事疗法实践地图.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7]马丁·佩恩.叙事疗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8]彭美佳.中学生手机依赖研究进展.青年与社会,2020

[9]马文晶.初中生手机依赖的心理分析及早期干预.教育革新,2020(3)

[10]张铭.手机依赖的前因、结果与干预研究进展.中国特殊教育,2019(11)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