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留守儿童心理疏导之“333”策略

 

留守儿童在我国人口所占比例不少,据全国妇联数据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5800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8.29%。其中有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得到了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翟美卿、90后代表铁飞燕、歌手韩红等在今年“两会”中给予高度关注,并从家庭、社会、政府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生活、心理教育提出了建议。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重中之重。笔者对当前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工作进行了一些反思,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把握三个“度”
这里的“度”是指尺度、分寸、火候。度是一种艺术,度的把握没有现成的公式,但是能够产生规律性的认识,把握恰当与否依赖于心理疏导者的经验和水平。在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过程中,我认为要把握好这三个“度”。
1.定位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首先应定位于“儿童”。他们的心理问题既有儿童所具有的一般性心理问题,也有 “留守”带来的“副产品”。对儿童的心理疏导,要根据他们的年龄、具体的家庭背景和心理发展的规律,立足于儿童所能接受的“活动”,立足于他们留守后的“缺失”,立足于引导积极的情感。
2.分寸
其实,教育在任何方面都应该注意分寸。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如果不及又达不到既定目的。因此,在进行心理教育的时候,既要考虑环境场合分寸,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分寸,只有这样,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的超限效应。比如,增强竞争意识,培养健全的竞争心理,是今天教育中的一项内容,留守儿童的竞争心理往往比较脆弱,在进行竞争心理培养的同时,要防止不健康竞争心理的产生,既要让他们丢掉思想上的种种疑虑,也要掌握“要竞争不要妒嫉”这个分寸
3.时机
相机行事,相机疏导,在一个恰当的时间,一个恰当的环境,达到一种恰当的效果。时机度把握好了,随“机”应变,机会捕捉得准确,疏导的效果也会大大强化。在这里,就要求疏导者做一个有心人,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精力。如有个留守孩子把带有“色狼”的印章玩具印到其他同学的书上,这时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何谓 ‘色狼’?”、“怎样看待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等相关讨论,同时进行人际交往心理疏导,效果要比单纯的空口说教好很多。
二、落实三个“点”
“给我一个支点和一个杠杆我能撬动地球。”这是阿基米德的名言,意思是说,支点选得好,两臂之比足够大,再重的物体,即使是地球,也能凭一己之力移动。我们不去研究其能否实现,但充分说明支点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留守儿童心理疏导的“支点”呢?如何去“撬”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1.找准切入点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基于此,心理疏导不妨从亲情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支点”。把亲情教育作为切入点,不仅适合孩子的需要,而且做起来容易,效果好。如出手阔绰的孩子,让他们了解父母外地打工的艰辛,逃学、厌学的孩子要多听听他们父母远方的期望……实践证明,感情的交融,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惊人的疏导效果。
2.突出支撑点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其关键责任在于学校,在于老师。不仅仅是因为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因为留守儿童所缺的东西,要在学校这个主要的生活场所来弥补。学校、班级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支撑点。留守儿童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和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缺失对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需要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来弥补。家庭教育缺失造成留守儿童的行为偏差,社会环境复杂造成留守儿童的心理抵抗能力降低,更多的责任就落到我们教育者身上。建立寄宿制,让留守儿童在群体中健康成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留守儿童寻求灵魂的依托;设立“亲情热线”,为留守儿童提供倾诉的渠道;开展“亲子活动”,弥补留守儿童感情上的需求……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温暖的又一个家。
3.体现落脚点
心理疏导的对象是学生,是这些留守孩子。要取得好的疏导效果,就要考虑他们的特点,包括接受特点、发展特点。王夫之认为,“学者不自勉,而欲教者之俯从,终其身子不知不能而矣已”。 现代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动探究,主动发展。心理问题的疏导,也最依赖接受主体的自我完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最主要培养学生自主处理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与素质,激发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因此,在心理疏导过程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要通过心理引导、调适,帮助孩子分析行为的根源、形成过程、行为本质和特点,教会他们消除不良行为的武器和方法,培养他们自我领悟、自我认识、自我矫治的能力,促进不良行为的转化、缓解和消除。 
三、处理好三组关系
1.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与个性两者密切联系,共性寓于个性之中,通过个性表现出来,个性也离不开共性,总要服从于共性的一般规律。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也要遵从共性与个性的辨证规律。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要把握留守儿童的一般心理,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如将留守儿童对于父母之爱的渴望,进行积极心理引导,化为成长、进步的动力,避免怨恨、自卑等消极心理的产生。再如,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导致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这些都是共性,是客观的留守造成的。
在心理疏导过程中,还要针对留守儿童的个性差异进行“因材疏导”。如同样留守在家,有的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有的出现情感冷漠、行为孤僻,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有的出现怨恨情绪等等,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特征。有时,即使是同一种心理特征,也由于家庭状况、生活境遇不同,而具有一定的个性差异。如有的留守儿童虽然表现出情感冷漠、内心封闭,是由于与其他学生偶然的矛盾冲突而出现的心理异常,并不是亲情的缺失,如果这时用共性的策略去解决留守儿童个性的心理问题,就不能对症下药了。
2.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
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表现在疏导行为上,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大处着眼是指要有全局思想,全局观念。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全社会的共同行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教研室主任杨艳杰教授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区以及政府等各个方面的关注与协调合作,构筑起关爱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立体化网络教育体系。大处着眼,是要形成政府、学校、社区、家庭、邻里多方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切实解决影响留守儿童心理的一些实际问题,如改善留守儿童生活条件,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青少年活动等。作为教师,从大处着眼,就要多方沟通,立体把握,从上到下,由表及里,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小处着手是指要脚踏实地,踏踏实实地做实事,抓细节,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漏过。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但是要把这个愿望变为现实,却需要我们把这个大的愿望变为一个个生活中的具体情节,从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一点一滴入手。比如,有不少社会团体积极主动的为留守儿童捐书捐物,给留守孩子送去切实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这些对孩子影响巨大。
处理好大和小的关系还表现疏导策略上,要关注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一些小细节、小举动,因势利导,从而成就心理疏导的“大智慧”,切不可认为是一些“小事”而失去心理疏导的最好时机。心理教育比任何教育更需要一定的情境,我们要通过一些具体可感的事件、活动来“小题大做”,切忌空口说教。
3.处理好感性和理性的关系
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关键要基于一个“爱”字。爱是治愈心灵伤口的一味良药,只有爱,才能真正呵护好留守儿童的幼小的心灵。在工作中,要处理好感性的爱与理性的爱的关系。
简单的说,感性就是情绪控制行为,理性就是行为控制情绪。在心理疏导中,我们的爱要感性,与孩子一起共欢乐,积极培养良好的情绪,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适逢节日、孩子生日,我们给他们送去丝丝春雨,滋润孩子心田,能培养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如送温暖、献爱心、和孩子积极的沟通交流等。
爱要感性,也要有一定的理性。要正确的爱,防止溺爱、泛爱,还要常态化、经常化。对留守儿童的关爱,要有长效的工作机制,避免三分钟热度,不能想起来就去关心下,工作忙了,就丢到一旁,使他们又处于偏僻孤独的角落,从而使关爱流于形式,使前期的心理疏导前功尽弃。这种现象,在我们社会、学校还普遍存在。
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只有不懈的努力,才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