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同伴交往中“孤独生”的心理困境与心理援助

                 同伴交往中“孤独生”的心理困境与心理援助*

赵晨,沈贵鹏

 

摘要: 同伴交往不仅对儿童个性发展、儿童健康心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提高社会交往技能中也有独特作用。儿童在丰富的学校生活中,不仅要汲取知识,拥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谐的同伴关系能够带给儿童归属感、幸福感。“孤独生”在同伴交往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受多种自身因素和外在因素影响,儿童早期会产生不同特征的孤独倾向,孤独感若是得不到干预,他们对自己后期社交期待就消极、悲观,从而陷入心理困境。因此,对于“孤独生”应该及时观察并给予心理援助,转化心理能量提高自我效能感,形成积极而愉悦的同伴关系,促进他们“生动活泼”地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同伴交往;孤独生;心理困境:心理援助

*作者简介:赵晨(1997-),女,山东泰安,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沈贵鹏(1963-),男,江南大学田家炳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心理教育、心理-道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心育”与“五育”的整合研究》(编号:B-a/2020/01/19)的研究成果之一。

 

和谐同伴关系的形成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发展,教育工作者为了与时俱进,投身于创新各式各样的教育改革来促进中小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对于青少年儿童,他们社会交往技能的获取、同伴关系良好的形成却不被关注。“孤独生”在同伴交往中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他们在交往中被漠视、被拒绝,内心产生的孤独感不但会让他们抵触学校生活,而且会导致缺陷行为的发生从而危害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重视“孤独生”的心理困境,并进行积极有效干预,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建构和谐友爱的同伴关系。

一、同伴交往中的“孤独生”

1.“孤独生”的孤独感

对于孤独感的研究,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人员认为,儿童不会体验到孤独感;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比预期的更小或更不满意时,由此就会产生孤独感;社交需要理论十分强调孤独感的情感或感受层面,并将孤独感区分为社交性孤独感和情绪性孤独感 ;周宗奎认为,孤独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消极的、具有弥漫性,孩子在此状态下会导致长期适应不良。孤独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我们不能认为只有成人会经历,儿童和青少年也会体验到。另一方面,孤独感是抑郁的主要前兆,儿童青少年在学校中体验到的孤独感可能与学校适应不良相联系。

2.同伴交往中的“孤独生”

心理学上对同伴的定义是:同伴是社会上平等、共同操作时,在行为复杂程度上处于同一水平的个体。儿童在学校的生活中,除了要掌握学习知识,拥有良好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同伴之间的年龄比较相近,陪伴相处时间长,并且有共同的爱好,和谐的同伴交往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提高社会交往技能。但是,个别儿童往往因为自身内在发展、缺乏周围同伴教师关注等各种原因,他们在交往中容易被忽视被拒绝,遭到同伴甚至老师的冷落,甚至家长的教育教养方式不正确以及对子女的缺乏关心,都会导致儿童逐渐产生孤独感,长此以往慢慢变成“孤独生”。如果不及时对儿童的孤独感进行干预,会转变成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发展,逐渐导致缺陷性攻击性行为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对于“孤独生”要进行积极有效干预,提供心理援助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创设融洽同伴关系。

二、“孤独生”的心理特征     

1.有交往意向缺乏交往能力的“孤独生”

在同伴交往中,很多儿童渴望与他人交往,但是受到个体气质性格、生理特征等因素影响,他们敏感、胆怯,缺乏一定的交往能力,在同伴交往中被拒绝忽视后容易产生孤独感。粘液质和抑郁质儿童在同伴交往中都较为敏感,并且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情绪,性格内敛不容易与同伴做出积极的相应。情绪智力也会影响着孤独感产生,在同伴关系中,能够合理表达自己情绪、内心诉求的儿童大多能够有很好的玩伴,他们活泼开朗,乐于结交朋友;同时,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会影响同伴交往,相对于“尖子生”,“学困生”产生的孤独感远远要多,他们会因为自身成绩产生自卑。除此之外,性别的差异也会使产生的孤独感有所不同:女生在同伴交往中较男生有更多的困扰,因为女生跟男生相比,她们喜欢团体聚在一起活动,交流相处的时间多,并且女生跟男生相比,心思多疑细腻,所以产生的小矛盾会较多,由此会造成同伴冷落甚至欺凌。

另一方面,他们社交能力不高,有的时候为了想要吸引同伴、老师的注意会慢慢产生一些缺陷性行为,比如故意捣乱,破坏课堂秩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不与周围同伴、老师合作等等,他们采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抵抗拒绝交流,这样造成的后果往往是内心孤独感加剧。

2.无交往意向有交往能力的“孤独生”

在班级中,存在这样一部分儿童,他们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但是他们喜欢独处,不喜欢团队集聚和嘈杂的环境,他们独立自主。这里的“孤独”是正常的,并非是“不健康的”、“病态的”,当儿童独处的时候,大脑和内心不会受到过多的干扰,可以自己沉淀、专注思考自己的事情,有助于创造性的培养和记忆能力的提高,所以,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充分给予他们发展的空间。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适当程度的独处对儿童的成长才会有利。如果儿童独处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自我怀疑并且引发抑郁,所以,教师、家长一方面掌握放任独处的度,尊重这样的“孤独生”,让其自由发展,同时也要时刻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和心理健康。

3.既没有交往意向也没有交往能力的“孤独生”

还存在一种儿童,他们的孤独源于他们没有交往能力,并且缺乏交往认知意愿,在日常行为生活中有人际交往障碍,他们就是自闭症儿童。自闭症又叫孤独症,他们情绪不稳定、行为异常,语言发展迟缓,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综合症。他们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流和同伴交往,对父母家人的依恋感很低。因为语言能力受到损伤,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无法用恰当的用语言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感情,这与他们的小脑机能受损有关。对于自闭症儿童,我们不能带着“有色眼睛”看待,相反,他们内心世界很脆弱,需要我们细心呵护,走进他们的世界。

三、“孤独生”的心理困境

1.“大家看不到我”

对于性格内向的儿童,在同伴交往中心理往往胆怯,内心脆弱不敢与他人交流,容易害羞,往往是有交往意向缺乏交往能力这类的“孤独生”。这类儿童在与同伴交往中,不会主动结交朋友,与别人做游戏或者活动时,他们会安静地在旁边观看,内心渴望加入同伴但是因为胆怯自卑等因素不去行动。

典型事例体现在课堂上,当老师提问时,相对于积极举手勇于表达自己的同学,这一部分“孤独生”会默默观看,由课堂的“参与者”变成“旁观者”;另一方面,研究发现,学业成绩与儿童同伴接纳有明显相关,不同学业成绩水平儿童的同伴接纳存在显著差异。[1] 同样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在班级中受到欢迎的学生往往学业成绩都较好,老师在课堂中表扬积极举手、成绩优秀的同学,那么这些同学在其他同伴心目中就会印象深刻,大家都想要与他们做朋友,把他们当成榜样;而被排斥的学生相比之下成绩大多较差,上课也不太积极,因此就会被大家忽视看不到,在同伴交往中就会逐渐产生孤独的心理困境。

2.“我要引起别人的注意”

科尔伯格把道德发展阶段分为三部分: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后习俗水平。儿童的道德发展大都是在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阶段,他们并不能独自对行为做出道德判断,所以不能很好地理解行为。因此,在同伴交往中,一些被忽视却渴望同伴交往的“孤独生”内心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候会采取一些过激行为,也就是“问题行为”,特别是已经产生孤独感的“孤独生”。他们用语言、肢体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比如,在课堂上调皮捣蛋,插嘴,不配合老师的课堂互动;在班级中欺负同学,辱骂甚至行动攻击别人。成人的心智健全、成熟,社交沟通能力强,相对于儿童,不管心智还是能力,在同伴交往中都不能做到成熟恰如其分,因此我们要理解“孤独生”这些问题行为的背后,实际上是想要引起同伴、老师的注意,只不过方式欠缺,所以对“孤独生”进行积极干预和正确矫正是十分必要的。

3.“我不需要交往”

在每个班级中,总会有成绩优异渴望“孤独”的优秀者,他们喜欢独处思考,这并不是一种问题行为,但是他们如果把自己“隔离”出同伴交往圈,甚至出现“问题行为”,那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了。在调研案例中A同学,男,十三岁,在上学期A同学成绩非常好,但是这学期A同学却有些退步并且整体成绩微微下降,班主任发现有同学反映,虽然A同学平时十分遵守班级规章纪律,但是常常通过言语欺负、愚弄其他同学,如果有同学在上课时被老师提问回答不出问题,他会嘲笑这个同学很笨,因此很少有同学愿意和他交往,A同学自己经常说道:“我不需要朋友和我一起”。 在这个案例中,虽然A同学成绩是优秀的,但是缺乏同伴交往意识,甚至与同伴交往中并没有运用正确的方式 ,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影响学习成绩,也会破坏同伴关系,被同学忽视,长此以往会诱发内心的孤独感,导致缺陷性行为

“我不需要交往”有时候也是儿童的自我保护,为了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孤独生”会可以在同伴交往中保持距离。在某小学案例中,青青同学在学习上不够积极主动,也不太喜欢群体游戏和活动,同时在与其他伙伴的交往沟通中很少展示自己。与青青同学谈话的时候,我发现她给予自己在课堂的表现评价是良好积极的,而对于其他同学的评价,却是有所偏差。所以,印象管理也是“孤独生”交往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四、“孤独生”的心理援助

1.优化家庭生态,潜移默化熏陶

研究表明,儿童在学校与同伴交往时所形成的同伴关系也间接受家庭环境的影响。[2](俞国良,2000)认为,家庭功能与同伴接纳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系。家长往往是孩子的“第二心灵老师”,也充当着个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因此,家长改善家庭气氛、优化家庭生态,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提供积极交往的微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父母在家庭中要注意自己的行为表现方式,特别是交往行为、途径方法,他们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平时在生活中要树立榜样,与邻居朋友热情友好交往,这样孩子们也会在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形成乐观积极豁达的交往态度。其次,父母也要加强亲子交流,陪伴孩子成长,不要仅仅局限于关心“孤独生”的吃饱穿暖问题,也要了解孩子的情绪变化和心理需求,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内心真实需求是什么。对于学习成绩不要过于严苛,而是帮助一起面对、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另一方面,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不能差别对待孩子,让孩子认为父母偏袒兄弟姐妹,避免心里有产生落差,从而产生孤独感对周围的同伴产生抵触情绪,影响身心发展。

2.营造学校氛围,协作互助发展

学校是儿童的日常生活环境,学校教育不能将学生置于成堆的书本作业中,要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机会接触到心理健康教育。应该重视同伴交往的能力,通过多种交往活动、课堂教学来帮助“孤独生”克服孤独感。班主任老师也应充分利用班级大集体,升级班级活动新样态,营造和谐积极的交往氛围。

加大投入心理教育资源,比如建设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等,给“孤独生”温馨舒适袒露心声的环境,并对在同伴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孤独生”提供专业的心理治疗和疏导,逐渐消除他们内心的孤独感。课程教学设置也可以加入利于同伴交往的课程,例如品德的交往礼仪知识。另一方面,建立融洽的班级环境形成良好的班风,开展利于同伴交往的各项活动也是促进同伴发展的重要部分,特别是对于不被接纳、内心胆怯的“孤独生”,这是他们融入集体展示自我的机会。班主任应为每位学生创设“亮相”的机会,共同为班级活动出谋划策,感受到“别样的班级温暖和精彩”。

3.及时行为干预,助其走出困境

    在加强同伴关系交往的同时,也可以倾向于把社会技能培养与同伴互动结合起来,为了减弱同伴交往中“孤独生”的孤独感,也可以采取具体的干预策略,为儿童同伴交往和学习与别人相处的最基本的交往技能提供机会。其中可以对儿童进行积极地情感表达训练、认知行为干预、组织活动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和进行心理咨询等具体心理援助。

    积极地进行情感表达训练。研究表明,情绪调节方面孤独症儿童会存在一些情绪问题,往往这些情绪问题又会影响他们的行为、认知等方面的发展。[3]因此,可以通过设置情景、移情训练等形式利用多媒体、讲故事,让使儿童能掌握多种对同伴表达积极情感的方式,如学会安慰、分享、帮助等。其次培养同理心,学会在同伴之间换位思考,更好地接纳别人。

     加强认知行为干预。认知行为干预是以认知疗法与行为学习理论为基础,是一种通过改变认知过程来影响行为的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孤独症儿童沟通、行为、认知、情绪等方面出现的问题[4]。其中,对于想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涉及攻击性行为的“孤独生”干预有一项干预活动:“脚底冥想(meditation on the soles of the feet)”方法。例如:最初每天对“孤独生”进行30分钟的谈心倾诉,让他们坐在柔软的椅子上,以温和的方式集中注意力闭上双眼,慢慢感受,帮助他们将注意力从导致攻击性行为的消极情绪转移到脚底。这样可使得攻击性行为得到有效的减少。[5]

    结合同伴介入法组织活动提供团体心理辅导。结合同伴介入法组织活动提供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是同伴也可以是教师,团体心理辅者导扮演同伴角色开展团体活动游戏,鼓励儿童主动参与并与他们进行友善沟通,在游戏活动中领会合作的意义并学会交往。

   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及时提供心理咨询与援助。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能够及时有效地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特别是在同伴交往中需要心理援助的“孤独生”。心理咨询室的暖色整体环境设计能够给“孤独生”以温馨、轻松的感受,让他们放下内心戒备袒露心声。专业的心理老师通过共情等方法为来为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值得信任的心理环境,倾听内心,通过个别心理辅导完成“内心的对话”,了解学生内心孤独的真正原因及时给予恰当的心理援助。“孤独生”往往因为内向胆怯,很少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无助。因此,像团体活动室的仪器道具可以帮助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身心得到放松,在游戏中消除焦虑、紧张、抑郁等,从而转化心理能量提高自我效能感,减少内心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王美芳,陈会昌.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心理科学,2003,26(6):1130-1131.

[2]俞国良, 辛自强.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00, 32(1):59-64.

[3]韦晴, 胡晓毅. 孤独症儿童的认知行为干预研究*[J]. 应用心理学, 2018, 24(3):234-242.

[4] Koning, C., Magill-Evans, J., Volden, J.and Dick, B.(2013)Efficacy of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Based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 for School-Aged Boy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Research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7, 1282-1290.https://doi.org/10.1016/j.rasd.2011.07.011

[5] Drahota,A.,Wood,J.J.,Sze,K.M.,& Dyke,M.(2011).Effects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on daily living skills in children with high-functioning autism and concurrent anxiety disorders.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41(3),257-265

 

通讯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  

邮政编码:214122

联系方式:17851317708 

邮箱:616768502@qq.com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