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小A同学,女,高一学生,女同性恋者。出走情况:在高一第一学期两次离家出走,第一次出走3天左右,第二次出走5天左右。出走原因:和外校的同伴一起玩,不想受母亲管教,不想继续上学,想一个人静一静。在校表现:与师生无明显冲突,在教室里比较安静,但没有心情学习。家庭背景:城市家庭,单亲,独生,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平常对她管理很严。
该案例是一起非常典型的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危机事件,他们在外留宿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危险,如发生被骗被抢或失去生存意念等,所以需引起我们教育者的关注。从心理学角度看,离家出走是一种学生在应对挫折时采取的一种偏差行为。从学校管理角度看,离家出走是校园安全防范的一大隐患。从学生成长需要看,离家出走是青少年的“不成熟的成人感”在成长过程中诱发的同一性危机。接下来,笔者将结合以上案例,具体分析离家出走潜在的动机及蕴含其中的需求机制,尝试结合动机和需求来探索离家出走行为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一、分析现实意义,探寻出走动机
离家出走这一行为,通常是青少年在矛盾处理过程中的一种应激反应。我们需要分析他们面临的现实环境和生活矛盾,尝试探寻其出走的主要动机,才能提出有效的个性化意见以预防他们出走行为的发生。根据现有的学者研究和社会共识,结合小A的真实案例,笔者认为目前青少年的离家出走主要有以下几种动机类型。
(一)趋利避害
这种动机类型的离家出走,基本源于家庭的某种不幸或者是自身所处环境的恶劣造成。也有可能是长期处于被压抑或被欺辱的状态,认为只有离开这个家或者这个学校才能摆脱这种状态。在以往发生的案例中,有遭受长期校园欺凌而离家出走,也有因父亲酗酒打骂而出走。他们的出走行为被认为是“趋利避害”的应激反应,容易获得同情和支持。本案例中的小A,她逃避的就是学校高强度的学习环境。在高一刚入学,她就发现由原来初中的佼佼者变成了重点高中的平平者。近一月因科目难度拔高,作业节奏紧凑,导致不适应后成绩一落千丈,班里垫底。虽然平时看去遵守纪律,但心思早已无法集中学习。而和初中的老同学相处,却能让她暂且逃避高压的学习环境,获得短暂的愉悦心情,所以她以逃避的心态出走了两次。
(二)补偿效应
出于补偿动机的离家出走,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去寻求自己缺失的东西而发生离家出走的行为。案例中的小A,是一个女同性恋者,她喜欢初中时的同伴女同学,也是她曾经的好友,她的出走就是为了和该生待在一起。小A父母在她3岁左右离异,至今跟着母亲一起生活,而父亲的角色在她的人生中一直缺失。相比强势的母亲在她幼年留下的深刻女权印象,男性的高大保护形象不曾在她成长道路中留下痕迹,所以,在青春期,该生就出现了性别角色认知偏差,她认为女权主义的女性更能庇佑自己,所以喜欢偏爱硬性的女性角色,在女同性恋中担任女方。正是对父亲形象的认知偏差,才促使 小A去寻求从小缺少的安全感,通过同性恋的方式获得,并通过离家出走的途径实现。
(三)过激抗议
抗议型的离家出走伴有强烈的愤恨色彩,并带有冲动性。青少年因和家长或老师发生冲突而希望以出走的方式表达抗议和不满,从而获得规则重置的权力。因为他们对现有的规则强烈不满,总是觉得自己被压迫甚至被欺负,但苦于没有合理的对抗方式,会在生气之下一走了之,来不及考虑出走后的后果。小A在她的出走中也表达着自己的不如意,虽然她在校遵守纪律,但在家和母亲相处并不愉快。母亲因其单亲身份,对孩子给予了强烈的期望,望女成凤的心态总是压得小A喘不过气来。所以当从学校放学后,她并没有选择回到那个令她压抑的家,而是去寻找令她能感到些许轻松的同伴。她也试图通过出走而和母亲提要求,希望母亲能认清她成绩不好的现实,对她降低要求。在学校感受到强大的压力,不想回家也体会到这样的氛围。
通过以上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典型动机,我们可以看到,离家出走的行为和我们的学校教育、亲子关系密不可分,甚至可以说是周围环境极力促成。所以我们需关注青少年是否有以上不满情绪的发生,注意引导他们合理宣泄,同时对离家出走行为做到及早发现,及时干预。
二、解析内心冲突,开展需求教育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的离家出走,这些青少年的内心都有某种或多种解决不了的心理冲突,以至于要用“出走”的方式来排解。案例中的小A在回校时来到咨询室,笔者对其出走时的内心活动进行了深度了解,她表示,自己只是希望能获得一丝自由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并不想真正离开。她内心的主要冲突有:希望得到母亲的爱却承受不了母亲对她的要求;希望在班里有好朋友但实际上只有初中一个好友;希望成绩像初中那样优异但实际上竞争激烈;希望自己能独立自主但实际上并不能摆脱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其背后的需求,分别是亲情、友情、学业、意识方面,对应的是亲密、归属、成就、自主的基本需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她获得,以缓解离家出走的矛盾冲突,最终达到终止出走行为的目的。
(一)修复亲子关系,获得亲密感
离家出走较易发生在单亲离异家庭,因为家庭成员的关系恶化而导致的矛盾会让青少年难以承受。他们会发问,我最亲的人都不能给我关爱,我还有什么爱可得到,出现强烈的缺爱症状。在该案例发生后,笔者一方面引导小A的母亲意识到以往管教方面的严苛和方法的不当,要更多地去关心孩子的心理需求,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另一方面,也引导小A理解母亲的不足,让她把情绪和思维的焦点,转移到如何利用现有的亲情支持让自己健康地成长。当时笔者建议小A的母亲带她到进货的地方看看自己工作的一天(母亲经营小型超市,进货时曾因一个人搬重物而伤了肋骨),理解母亲的不容易。后来小A在转变之际,会帮母亲一起进货,成为了得力助手。
(二)优化人际关系,获得归属感
青少年在离家出走时首先考虑寻找的会是自己聊得来的朋友。但在现实的环境中,并没有归属感或说亲密的朋友能让自己有倾诉烦恼的机会,所以尝试外出去寻找这种归属感。小A在高一入学后没有交到好朋友,更多的是和以前的同学联系。所以笔者尝试帮助她提高沟通技能,优化人际关系。在咨询过程中,我运用了大量“角色扮演”的方法帮她习得了一些交往技能和沟通语言,并要求她将实际演练的过程记录下来,待下一次咨询时反馈给我,以便提出有效的参考意见。另外根据她的具体情况建议她多参加适合她的集体活动,因为人际交往非常需要锻炼。
(三)增强自我效能,获得成就感
显然,容易做出离家出走行为的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很难体会到成就感。他们大多学习成绩堪忧,学习热情锐减,学习压力较大。在其他活动中也较难有获得成功的体验,自我效能感低。前面已有提及,小A在初中时成绩优异,但进入高中后成绩倒数,这种落差让她无法接受,所以一整天几乎没有学习效率。但我们知道,能考入我校,其学习基础并不差,所以只要帮助她适应高中学习,给予一定的学习方法指导,就可以帮助她增强学习的信心。另外,笔者还用了小目标的方法,即先给她确定一个离自己现实较为接近的学习目标,以便她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再提出较高的要求,循序渐进,最终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评价,不是一定要让她多热爱学习,而是引导她学会自我肯定。
(四)发挥独立才能,获得自主感
青少年在每次离家出走时,他都抱着自己必然能在外生活几天的自信,正是这种自信,才能促使他不顾一切选择去寻找所谓的自由。而这种寻求自由的表现,就是自主感的缺失。小A因在家受母亲管制较多,基本没有自由时间,每个周末都被各种补课安排得满满的。而在学校,因为受纪律约束,她习惯了沉默寡言,按照学校的步骤走,所以她基本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小A出走两次,足以说明她有较强的独立意识,有强烈的自主欲望。所以笔者建议班主任让她在班级里执行可独立完成的任务,满足她自主的需求。后来她的班主任安排了小A做宣传委员,因为小A有美术功底,班里的黑板报由她一手操办,也因此获得了班里同学的肯定。
通过以上几种需求教育,一方面帮助青少年获得缺失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以获得需求后缓解内心的矛盾冲突,让他们在碰到问题时会以更加正向的方式去思考,形成一个良性的成长环境。这也需要我们家长和老师,提高对孩子情绪的敏感度,及时运用需求教育来帮助他们得到基本的爱和关注。
三、重构出走行为,引发自我察觉
当青少年发生了离家出走的行为后,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对他们对他们的行为进行“重构”,就是看到“出走行为”当中的意义,带给青少年什么样的体验,能够引导他发现什么得到什么,进行自我察觉。同时,我们也应要求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起主体责任,以避免出走行为的反复发生。
(一)“由近及远”重构出走的理由
“近”指的是,在青少年出走回来后,班主任可以在合适的时机,和孩子做简单的交流,着重于先理清孩子在出现“出走”那瞬间或那段决定时间,他有什么样的想法和感受,他自己跟自己说了什么才会做出出走的决定。小A对老师的回复是“我当时离开了学校,但并不想回家,因为家里比学校更压抑,我不想和妈妈吵架,我只是想念我的同学,想去看看她,看到她,我心里才会好受一点”。所以,我们了解到,小A的理由就是“想呼吸一口轻松的空气”。为接下来我们进行心理辅导提供了方向。
“远”指的是,尝试让孩子回顾他出走前发生了什么事情,比如是否和老师发生了矛盾,或者与家人发生争吵等。作为班主任,我们要注意提问方式,着重了解孩子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小A第一次出走回来后,和班主任有以下对话。
老师:在这次出走中,你给了自己一次前所未有的体验,你是怎么想到离家出走的?
小A:我一直以来有逃离学校和家里的想法,但就是不敢,想着反正是要回来的,没有什么意思。
老师:这次你做出了这个决定,你是有什么信息想表达吗?
小A:没有想过有什么信息,我就是不想在学校待着,也不想回家里。
老师:虽然你自己没有意识到,但其实你刚才说的话中已明确表达了你出走的理由,就是想暂时逃离这个家和这个学校。他们带给你很大的压力是吗?
小A:是的,我学习不好,在学校没有什么开心的事,回家妈妈总是问我成绩,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经常和她吵架,所以回家也累……
从以上对话我们就可以发现孩子出走的理由,和家庭学校有密切关系。了解到她的需求是,希望成绩好一点,希望不要经常和妈妈吵架,也就是成就感和爱的需求。
(二)“发现能力”重构出走的意义
离家出走虽然是一个消极的挫折应对方式,我们不提倡孩子这么做,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到蕴藏在其背后的某些积极意义。国内有学者提出,离家出走对青少年成长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有些青少年在一次出走后会出现“成长式的变化”。老师可以结合这种变化,让学生觉察到存在在自己身上已有的能力或未开发的潜力。我们可通过以下问题进行引导:
●一个未成年人离家生存是很不容易的,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发掘潜能)
●在这次离家出走中你看到自己哪些能力是以前没有看到的?(自我察觉)
●这次离家出走让你在什么方面得到了锻炼?(今后的影响)
在咨询室中,笔者和小A接下来的对话如下。
老师:你这次出走三天,三天时间里应该很不容易吧,你是怎么照顾自己的?
小A:我的初中同学已经不上学了,她在外面打工,租了一个房子,比较独立。我就去找她了。我三天都和她在一起在超市,帮她的忙。
老师:你在超市具体做什么?
小A:我们就是推销一些牛奶产品,如果卖的多就可以有提成。
老师:这算是你的一项难忘的实践经历了,那你有什么收获吗?
小A:算是有点收获吧,为了帮我朋友多拿点提成,我很卖力推销,以前都不知道自己这么能忽悠(低头微笑)。
老师:看来说不定你在推销这一项技能上是有天赋的。
……
在这次对话中,笔者发现小A虽然个性偏内向,但她的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烈,在语言表达和内心觉察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她对自我的剖析较为客观也贴近事实。笔者尝试发掘她的潜能,并将这种潜能作为一股积极的力量影响她今后的学习生活。
(三)“自我负责”重构出走的意识
高中生的独立意识强烈发展,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事实上他们在出走时并不会考虑过多的后果,比如出走后的吃住问题和安全问题等。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唤起他们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提醒他跟外界关系相处的时候懂得把握风险,以降低出走带来的危害。小A作为青春期的少女,尤其需要让她意识到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危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解构式的提问来发掘她的自我负责意识。
●出走后有过什么感受和想法,是否有过很快回家的想法?如果有,后来是什么原因又有什么顾虑取消了回来的念头?(想法和需求)
●你是如何选择地方去躲避或闲逛的,考虑到了哪些安全问题?(意识和能力)
●在离家出走的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挑战?(自我发现)
小A的第一次离家出走,因为和朋友待在一起,所以并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的危害。但在第二次离家出走中,因为怕被母亲发现,和自己的同性恋人在一起而抓狂,所以并没有去找恋人,而是在低价旅馆开了一间房,连续住了五天。在她第二次离家出走回来后,笔者曾和她有以下对话:
老师:你第一次出走时考虑到身上没有足够的钱,所以去找了你的朋友,这很明智。但这次出走,你有考虑过自己的安全问题吗?
小A:我当时没有想那么多,但我本来就是打算住在宾馆里自己一个人静一静的。
老师:你住的旅馆因为很廉价,卫生情况也糟,往来的人都比较乱,你留意到了吗?
小A:是的,我是后来才发现的,刚开始没有注意到。房间基本没有隔音,晚上也睡不好,我本来打算早点回来,但我已经交了五天的钱,他们不给退钱。我知道这次出走不太明智,但我真的想自己安安静静待几天。
老师:作为一个女孩子在外你会遇到很多危险,希望你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小A:我知道,也怕碰到危险,所以一直都没有出去过,都是点外卖。
……
在本次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小A对自己的危险处境心有余悸,她并没有意识到作为女孩子的身份在外面会碰到什么样的危险。所以,我们在对离家出走的预防工作上,不仅要预防他们产生这种不合理的想法,更要提醒他们在外该如何照顾好自己,防患于未然。
无论是为了逃离不利的环境,还是寻求内心缺失的感觉,或者是表达对家长老师的不满,青少年的离家出走早已成为一种新式的心理危机。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里,外面的诱惑强烈而浓郁,青少年很难抵挡。所以,我们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学中,要注意及时识别孩子内心的需求和隐藏在其背后的动机,及时帮助他们排解不良情绪,以预防发生离家出走的行为,为他们创造一个健康乐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心德,陈霞,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心理分析与干预策略[J].宁波大学学报2006,(4):31-36.
[2]廖淑珍,吴艳萍,从社会回应模式看青少年离家出走现象 [J].当代青年研究,2016,(6):6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