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我是如何在教学中结合会谈和信件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

1920年,我国蔡元培发表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系统地提出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主张,他主张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法则,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时代走到今天,学校设施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现代化,但是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家长只是把更多的目光投向考试分数。在以考试分数为唯一标准,使广大学生埋头苦读,追求分数追求排名,必然淘汰一部分学生,激烈的竞争必然引起学生的心理问题。 

  确实,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只会越来越繁重,在重分数不重视心理教育的大环境下,作为一个微小的个体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能够为学生的心理教育做些什么,既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也能够有力渗透心理教育?我从事教育工作多年,遇到有些学习不良的学生带着不良的学业情绪,不仅仅学习落后于一般同学,而且整个精神状态不是过分亢奋就是过分低落,不是过于自卑就是过于好动,严重影响他的成长。如果在这种状态下,学校老师因为其学习态度不佳而经常批评他,而家长对其学习状况的失望而呈现焦虑状态,学生的整个人际关系系统容易陷入一种恶化的状态。这就需要心理工作者的帮助,帮助学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改变不良的认知,从而改善自己的行为,增强自信,改良人际关系,才能够塑造良好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表现出他们的各种心理品质,心理状态,适应能力,人际关系,而且,他们的不适应行为,心理障碍也会在教学过程的自然状态下表露出来,这使得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更广泛、更真实地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这是学校专职心理辅导员所不能做到的。 如何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辅导中?这是我一直深深思考的问题,

  首先需要强大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支持,作为一名心理教师应该努力掌握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各大流派的理论和技术。因为任何一个流派都有其精髓的地方,要善于选择最合适的应用到具体案例中。但是不能忽视会谈的重要性 ,通过技术性会谈形成对学生多方面的了解,从繁杂的线索中找出最关键的一点,作为切入点,帮助其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有以上两点做基础,就要好好思考如何抽取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具体问题相结合 ,因为每一个具体案例分析背后都应该一个相应的可靠的理论支持,而不是靠自己的凭空臆想去做分析!就需要了解求助者所处的年龄段人群的身心发展特点、社会阶层等因素,认真分析其所处人群的共性,从宏观中去把握微观,然后去认真分析其具体问题如个性、兴趣、爱好以及问题的来龙去脉,才能深入对方的精神世界,从对方的参考框架出发,积极关注对方,或者引导对方积极关注自我。

虽然我学的是心理学专业,但是我曾经长期对学生进行课业辅导,没有突出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所以我尝试着用会谈和写信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首先因为与学生已经有了长期的接触,所以这种咨访关系比一般意义上的咨访关系更有优势:通过对学生长期的观察和接触,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家庭状况、学习状况都有一定的了解,已经在互相信任的氛围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中立、共情、真诚的态度接纳学生的情绪、问题,认真倾听学生的讲述而不作任何批判性的评判。在老师塑造的的尊重和理解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述说自己所困扰的问题。

案例分析一 如何从妈妈的唠叨中提炼幸福

求助者 ,男性,14岁,初中学生

父亲是包工头,母亲是家庭妇女,文化程度比较低。独子。全家租住在里学校不远的一个普通的小区里。

  每到了上课特别是上英语课,就趴着睡觉,一天到晚没有精神。学习成绩一般。通过与他的交谈,他认为自己最大的烦恼就是妈妈太烦,老是在他面前唠叨个没完,问该怎么办?并且表示出了鄙视母亲的心态。

我对他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  要告诉李鑫他的案例是很常见的,启发李鑫思考母亲做法的动机,想着母亲是爱他的。这两点就是咨询的基石,会让我们的整个心理辅导顺利前行。

二  李鑫自己认为最困扰的问题

首先李鑫是个14岁的中学生,因为在校表现都一般,成绩也是中等,性格比较内向,母亲文化程度低,对子女的焦虑性和控制性比较高,而他本人正处于青春期,所以面对唠叨而又普通的家庭妇女式的母亲,他是很想摆脱她的束缚的而达到心理意义上的独立。但是如何摆脱却是他从从来没有想明白的。

三  李鑫和母亲的正确关系

李鑫不再是个幼儿而是个受过一定教育有思想有个性的男子汉,拨高他的男子汉情怀和形象,从而把母亲的位置相对放弱,明白唠叨不代表强,激发他的保护欲。

四  李鑫更多的是需要认清妈妈的位置,只有认清母亲的位置才能真正做到对母亲不再是更多的怨恨,而是接纳,理解,同情。因为他们之间永远有血浓于水的爱相连。所以,我认为李鑫身上潜伏的男子汉情怀应该得到自我关注并作为本次心理辅导的切入点。

五  从新的角度改变认知

妈妈的唠叨意味着什么,是轻视,还是深深的爱?首先不要问:妈妈为何这么唠叨?而是要问:我为何让妈妈这么唠叨? 首先不要把妈妈看成是你的妈妈,而是要把她看成是一个人,一个身边的朋友。引导李鑫如何对待朋友,与朋友相处?

六  认知改变了行为,但是行为更重要

我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有什么样的行为,但是先不要着急纠正他的思想系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相应的行为,让李鑫本人在改变中的行为的过程和行为的结果来告诉自己如何思维才是正确的。引导学生进行新的自我对话,在改变自己行为的同时,重新评价获得的经验。通俗的讲,只有做对事情才能改变我们的形象,从而改变他人对你的态度,从而改变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变自己的处境。

七  如何去改变他人,特别是长辈

李鑫的母亲是典型的家庭妇女,来自农村,几乎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这也是她最擅长的。她的传统的思想观念是很难靠心理咨询师与其儿子的沟通来改变的。所以我把重点放在李鑫的认知的改变上,使其思想结构更为开放,更为协调。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母亲对他的态度,同时也理解母亲的处境,那么整个氛围就容易改变。

八 技能的重要性

不能忽视做事方式方法的重要性,特别在长期应试教育中的孩子们需要更多的与人交往的技能的学习,比如表达的技能,听的技能,说的技能 ,爱的技能,被爱的技能。

  综上所思,我在电脑上写了一封信件,对于我认为特别重要的语句划上横线,并且打印出来,配上图片,装进信封,交给李鑫,提出一点希望,就是每当他遇到困难时,可以拿出来反复阅读。

如何从妈妈的唠叨提炼幸福?

李鑫:

15岁的你是最好的你,青春阳光,有很多次机会。或许你很明白事理,你很想长大,你很想离开家庭,特别是离开妈妈的唠叨。请相信这是成长中一个非常重要和必然的阶段,你经历的也许是其他男孩子所经历的。

但是,你的妈妈她是从一个长辈的角度来俯视一个小孩,爱的力量会让一个非常爱你的人关注你,担心你,甚至责骂你,这一切都是围绕你而起,请相信任何一句批评话语后面都有一颗真挚的爱心,而不是歧视和非难。我希望你在每次受批评之后想起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是爱我的!

当然 ,因为妈妈观察角度的限制,很多时候她的评价出现失误,有时可能不可理喻,可以为自己带上一个过滤器,过滤掉不利的话语,因为说在于她的立场,而听在与我们的能力,我们可以以此来锻炼自己听的能力呀。

人与人之间是互动的,你很想改变妈妈的现状,其实很简单的:你尝试改变自己的期待角色,把期待改变对方变成改变自己,请把你的困惑改成:为什么我让妈妈这么唠叨?请你在适当的时候站在你的身体外面,和妈妈一起看看你的行为。我想这是走向独立,摆脱父母控制的第一步。

妈妈的确给了我们生命,但是并不代表她能给予我们一切,决定我们一切,是我们自己才是我们生活真正的缔造者,这个缔造者有自己的的思维方式,自己的的处事原则,渐渐让这个缔造者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大是我们的权利和义务,是宝贵的生命所赋予的。此时,对于妈妈有些错误的教育方式可以忽略,而把重心放在你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上:从今天开始,改变而后成长,你的内心会因此而强大。  因此,有时妈妈的唠叨就像是你的一面镜子,说不定会让你好好地打扮自己,变得更帅一点!  

案例2   你好,考试压力

求助者:女,小学四年级学生,长的乖巧可爱。来自义乌商人家庭,祖辈都是办厂经商,家庭条件优越,有一个弟弟。

自述:老师,一到期末考试,我就很紧张的要命,心砰砰跳,失眠。老师,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我对她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1   因为家庭世代经商,所以物质条件非常优厚,穿戴跟同龄人比起来也是不俗,而她本人也长的非常美丽,五官精致,应该说在这样一个处处看起来是顺境的环境下,她的学习却是一般,造成不小的压力。 因为顺境也许会让一个小小的瑕疵看起来那么不完美,让年纪小小的她不能承受。

交谈中得知她有个弟弟,但是她不是太喜欢弟弟,主要是祖父母日常对他很明显的偏爱举动让她感到了失落和不平,那么无形之中对她的学习造成了一些压力。

3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最害怕长辈们问她的学习成绩,我想这个可以成为解决她问题的切入点,但是需要找到她身上的闪光点,两者相结合才更有说服力。不可否认她长的很美,那么老师就需要引导她拓展美的外延和内涵,美丽不仅仅包括外表了的赏心悦目,更包括压力下的镇定自若,从而达到既改变她的认知又进一步关注自己美丽的优点。

综合以上所思,用同样的方式,我写了以下一封信。

你好,考试压力

亲爱的小思婕:

 你好!很开心能做你的老师,因为你看上去是那么的温柔可人,相信你小小的身体里一定蕴藏着大智慧。

   其实相对于分数而言,我更关心你们的心理。学科分数可以写下,那么你们的幼小的心理分数呢?需要一颗爱心来体恤。我希望,你在我这里收获到的首先是心灵的启迪。

   一个很乖巧,懂礼貌的小女孩可能更注重人们对你的评价。是否,当人们认可你的时候,你很开心?而人们否定你的时候,你会很难受?而人们的眼光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在某些时刻让你觉得不自在?

 你向我倾诉一到期末考试就紧张,心砰砰跳,失眠。我想对你说,考试,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相对于你一生几十年的时光而言是非常短暂的一个小数点,转眼即过。送你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相信你是一个爱美的小姑娘。什么是美丽?不仅仅是可爱的脸庞,飘柔的长发,时髦的服饰,更是在压力下的镇定自如,在压力面前你若做了女王,你就是最美丽的!

 1  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对自己说:“思婕,你能行的,你肯定能考好!”“思婕,就算没有考好,也没有什么的,这是我自己的事情,终归与别人有何关系呢?”

 2  活在当下。如果你即将要参加一场考试,要学会把精力集中在你的试题上,做出做对一道题目,由小集大,此时你的世界是什么呢?思索一下吧。

 3  最重要的一点,应该明白吧,做好充分的准备,平时努力地学习,好成绩自然而然会笑盈盈地走向你呀。你想拒绝也很难!

  想让自己变得更美丽动人吗?身经百战而不惊。

  所以,跟考试压力打个招呼吧:“你好!谢谢你,给了我这么好的锻炼机会,我会好好把握,把你变成我最好的动力!

  好了,思婕,先谈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们的收获

  因为几次的会谈和一封信,李鑫的内心有了很大的触动,明白了只有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改变母亲对自己的态度。据他父亲回来反馈, 李鑫变得非常讲卫生,每天洗头,房间收拾得非常整洁。作为父亲,非常欣慰

 思婕回来后的反馈是考试不紧张了,因为她深刻地明白了学习最终是自己的事情,真正的美丽也并非是那么肤浅!

  他们的转变让让我感到到惊讶,也很开心。

几点反思:

1  信件语言比较文学化,同时可以被求助对象反复阅读,容易感染对方的情绪,也许因为每次的类似事件的经历,再重新阅读,对其中的某一点会有了更深的领悟。所以信件跟会谈比较起来,更有视觉的冲击力,不容易被遗忘。

写给学生的信件首先要找准切人点,这个切入点应该是症结所在的关键,并且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这个切入点出发拓展出去,写出新颖的亮点,才能吸引学生的目光,从而引起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

信件不能太长,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具体去指导学生思维,而是要启发学生思考,点到为止,留给学生自己自我反思的空间。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