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新模式——心理预警•教

 

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新模式——心理预警·教育干预
   摘要:根据笔者多年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经验,创新提出了“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这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值得许多中学推广。本文分析了这套制度的形成缘由,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并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关键词: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德育
一、        缘由
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何将心理与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甚至淡化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
因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同属于教育,但却有着截然的区别,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服务于当事人,即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德育强调的是塑造当事人,即采用外部宣传教育的引导来实现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批评表扬、实际锻炼等方法。两者既不能互相取代,也不能互相包容。
我校心理室和德育处、全体班主任加强沟通,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的新模式从理论探讨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我校学生心理特点,制作出一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每月一期,预测当月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在月初的班主任会上下发给每一位班主任,指导班主任老师更好的开展班级心理健康及教育工作,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
许多来我校参观的校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等曾经提出想要这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感觉很实用,所以,我特意将这套制度的形成缘由、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具体方案等整理出来,希望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
二、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和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现今许多大中专学校都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这与“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有什么不同之处?
1、性质不同: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学校校园生活范围内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自然危害、社会恶性犯罪、暴力冲突伤害、自虐自残等)引起的心理危机,所以,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包括预警——应急——维护三个系统,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评估、早治疗,更加倾向于心理治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针对的是学生普遍出现的发展性问题,比如学业压力、亲子矛盾、青春期交往等发展性问题,包括预警——干预两个系统,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预防,更加侧重于心理教育及发展的功效。
2、面对人群不同: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主要面对的是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针对的是绝大部分在校学生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时某一阶段度过,问题也许就会自然消失,受众面较前者更广。
3、实施对象不同: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心理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公安、律师、火警等)和社区工作者,分辨并发现可能出现的冲突性、危害性的危机事件及对象,及时发出预警信息,尽可能给予及时的疏导和监控。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学校德育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心理室根据学生当月的心理特点,提前发放心理预警,班主任据此细致观察班级学生心理动态,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行为做出早期预测和干预,防患于未然。
三、具体过程
第一步,心理委员观察收集心理动态。
心理委员又名心理联络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心理老师与班级学生进行联络,将班级同学的状况或变化及时反映给心理老师及班主任老师。每个月的月末,心理委员将本班这一个月大部分同学比较突出的现象,结合在同学们中调查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建议,分别记录到《心理委员观察记录表》“我看到的事例”、“我调查到的”、“我的建议”上。然后,心理老师对《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与汇总,整理出当月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制作当月《学生心理动态图》,并从学生的视角进一步解读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态。
以初一年级为例,二月份寒假开学后通过学生心理观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开学初的不适应,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上课说话,占41%;其次是抄作业、补作业,占32%;带违禁物品占18%;看课外书、随手扔垃圾等现象分别占6%
针对此种现象,心理委员的解读是刚进入新学期,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浮躁期”,具体表现是留恋寒假,未进入学习状态,贪玩,思想比较懒惰,不耐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学第三个星期。

现象
心理委员解读学生心态
上课
说话
1、都知道上课不应该说话,可是一有人说起来就不自主的想说话,有些人不知道该怎么拒绝。
2、又要上课了,感到麻烦、无聊。
3、经过半学年的相处,彼此熟悉了。
4、对个别老师产生抵触心理,见到老师就头疼。
看课
外书
1、学习太累,家长不让看电视,玩电脑。
2、青春期叛逆心理,家长越不让看就越要看。
带违禁物品
1、讲哥们义气,互相包容。
2、上学期间还保持着假期心态,玩心重。
抄作业补作业
1、自己可以做出来,但懒得写作业。
2、上副课时写作业,以便回家痛快玩
3、怀有侥幸心理,认为就他一个人抄作业,老师看不出来。

第二步,心理室结合学情发出心理预警。
在每月学生心理动态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教学规律等多方面情况,心理室在每月初的班主任例会上为班主任老师发放当月的心理预警,以十二月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十二月前两周是学习情绪的虚脱期,学生从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又回到了平静的知识接受情境中,此时的学生身心疲惫,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勤教学,也容易感到疲惫。但这个时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实施目标导向的黄金阶段,如果能在此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实现正确导向,教育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后两周是学习情绪分化期,在新的章节教学结束后,需要进行相应的单元测验或考试,面对考试成绩,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始表现出学习兴趣的转移或学习成绩的分化……
经过一年的摸索,我们已经整理成一套系统的、按月发布的以学习心理为核心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

上半学期
下半学期
假期
九月
适应学习月
开学第12周,
角色转变期
二月
后半月
过度转变月
开学第1周,
开学不适应期
二月前半月寒假休整期
34周,
学习热情高涨期
十月
情绪分化月
56周,
学习情绪分化关键期
三月
学习分化月
23周,
学习热情高涨期
78周,
期中前学习回归期
48周,
学习情绪分化关键期
十一月
心理浮躁月
910周,
期中前情绪浮躁期
四月
期中考试月
910周,
期中前学习回归期
七八月
暑假充电期
1112周,
期中考后心理衰变期
1113周,
期中考后老实期
十二月
情绪虚脱月
1314周,
学习情绪虚脱期
五月
平静生活月
1415周,
学习情绪平静期
1516周,
学习情绪分化期
1617周,
学习情绪分化期
一月
紧张迎战月
1718周,
心理疲惫期
六月
期末备考月
1819周,
心理疲惫期
1920周,
冲刺加油期
2021周,
全力以赴期

第三步,指导班主任开展教育干预。
  针对每月心理预警反应的情况,心理室、德育处从学法教育、班风班纪教育、心理班会等方面分别提出教育干预措施,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本班特点,开展心理班会及其他活动,做好班级心理辅导员。
仍以十二月《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面对第13—14周的学习情绪虚脱期,班主任老师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有:①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学习导向,有针对性地深入展开学法教育。可以请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交流学习方法,或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真正通过达到查漏补缺的作用。②抓好班级常规建设,发动班干部力量,注重点面结合,设立帮扶对象,用班级行为来规范和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及学习竞争意识。③组织以激发学习动力《昨天,今天,明天》为主题的心理班会,引导学生告别昨日陋习,抓住今日时机,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给学生正确的前行方向。④多组织体育活动或班级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竞赛活动中提升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第15—16周的学习情绪分化期,干预措施有:①不断监督学生个人计划的执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具体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量、试题的难度等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变换复习方式和复习内容,避免因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使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组织心理班会《我为什么要学习》,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帮他们认识学习、文化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恢复正常的学习心态。⑤多与家长联系交流,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以减少学生消极心态的出现。
    在开展教育干预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还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室,心理室据此组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辅导形式,有的年轻老师说“每个月收到这样一份预警材料,感觉对学生的心里活动、教育工作更加有章可循,心里更有谱了!”老教师也反应,“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一步理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将平时的教育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值得许多中学推广。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学校家庭版,对家庭发出心理预警,并提出家庭教育的干预措施,相信这会是一个更新的尝试。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