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传统意义上的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而在绩优生群体比较集中的一些重点高中,那么所谓的学困生主要集中在两类,一类是陷入学业困境,其学业成就表现显著低于其能力水准的学生,最明显的是那些“够聪明而不够用功,甚至是完全不学习”的学生,他们的能力与一般同年龄段的孩子相同甚至更高,但因为个人、家庭与学校种种原因而导致实际表现与预期成就存在巨大的差距,在学业上只发挥了部分能力,老师及家长对其学业上面临的具体困难也了解甚少,而他们在行为上的消极表现又常被误认为是因为懒惰、分心或贪玩所致,一类是是陷入学业困惑,他们往往在学业成绩上有上佳表现,但是自己并不满意,追求更优,他们的学业动机更多的是建立在学习过程之外的刺激,比如利用学业成绩上的突出来获得别人的赞赏、表扬、尊敬和崇拜等。这种外在的学习动机所依赖的条件是不稳定的,它使个体容易丧失人生本身的意义感,而长期处在高压、焦虑的状态下,一旦成绩不稳定,则容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二、典型心理特质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典型心理特质
1、 没有失败的经历,缺少应对挫折的经验
这类学生都是一路头顶光环,脚踩风火轮升入理想的高中,他们一帆风顺的经历了无数的成功,相对应的,也就意味着应对失败的经验不足。也因为一直的好成绩,让父母及曾经的老师很容易忽略他们在学习习惯、意志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甚至还获得一定程度的优待。举例:比如曾经的一个个案,在初中时上课经常睡觉,下课后,老师会主动一对一来给她补课上的内容。当她进入要求自主学习能力更强的环境时,不适应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以往轻易成功的经验,也让他们对努力的过程和结果都报有不合理的期待,他希望努力的效果是又快又好的,一旦遭遇接连的失败,他就会放弃努力,这样的个体在进入更高的平台后,几次学业上没有达到预期的失败,他们就很容易一蹶不振。
2、 高期待与低学习内部动机
他们过往的辉煌让自己对可以达成的成就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且这种成就需要更多的是建立在学习的外部动机上,他们过往的经历传递给他们的信念就是只要我学习好,我的一切就都是好的。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的对自己的高期待一旦在学习中得不到满足,他们会倾向于在网络上获得。比如会热衷于游戏及动漫。在面对学校、父母要求时,常有叛逆、过度防御及夸大行为出现。在学习上则常出现逃避行为,例如:不交作业、恐惧考试、喜欢拖延、做白日梦等,对倍感压力的科目会产生排斥心理,常常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但是执行时却常常是退缩的。
3、完美主义倾向
这类学生往往对自己要求极高,凡事不但体现在要求有完美的结果,还要有完美的过程。他们希望自己方方面都比别人好,比别人强。他们对于完美的追求是非理性的,可以不惜花费全部时间在某个自己喜欢科目的作业上,力求做到尽善尽美。而完全不顾其他科目的学业。还有考试前只要认为自己没有全面的复习,就不愿意来参加考试。这种完美的倾向,势必影响建立合理有效的学习习惯,致使他们在学业的结果上很难匹配自己的高成就动机。
4、 敌对心理
在学业上因为无法获得成就满足,他们的自我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自信心不足,自尊脆弱且敏感,他们常会觉得被老师和同学歧视、排斥,觉得他们说的话、做的事经常是针对自己的,对周围的人容易产生不信任感甚至敌意,在日常的人际互动中,与周围的的人产生冲突的状况较多,继而导致其人际关系不好,在新环境中适应不良、无法与人和平共处等现象,而自己的情绪也深受困扰。
(二) 影响因素分析
1、内在个人因素
(1)自我评价
青春期学生是否拥有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其学业成就密切相关。来自于学校、父母较高的期望,是他们内在压力的来源,当其表现不佳时,受挫感加重,继而自我贬低,否定自身的价值,自我概念偏低及低成就的交互、恶性循环作用下,对于身心健康及学习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
(2)成就动机
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中,成就动机与学业表现具有密切的关系。个体除了追求成功的动机外,出于自我保护,还有逃避失败的动机。个人行为取决于上述哪种动机更强。高期待与自身能力的不匹配、完美主义、敏感性的人格特质,在学习时,容易担心失败而不付诸行动。不能接受较低的目标,追求成功的驱力日渐薄弱,这时逃避动机就站了上风,很容易导致学业表现不佳的情况。
2、外在环境因素
(1)学业压力
很多学困生在咨询中都有教学方式、作业繁重的表达,以及对于更优成绩的偏执追求,特别是参与竞赛培养的学生,他们过往在竞赛中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竞赛本身于他们而言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智力项目,不断挑战的过程逐渐发展成为他们的内在动机。他们在竞赛方面无法达到更高的平台时,内在价值会有一种破碎感。而对于某一科目的过度投入,势必导致很难兼顾其他的学科的学习。所以一旦他们接受了竞赛无法出成绩的现实,他们会陷入巨大的迷茫,一方面很难面对其他科目学业很差的现实,一方面也丧失了继续前行的成就动机。在行为上就呈现了放弃学业的表现。
(2)家庭因素
家庭的教育方式及亲子关系的质量,对个人成就的达成有直接的影响。孩子在家中对于父母的期望有更清晰、更易接纳的倾向。通过跟这些学困生家庭的接触,发现这些父母普遍对于孩子有很高的学业期待。当孩子学业上出现困难时,他们往往只是从孩子的行为上找原因,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要。当孩子心理问题较为严重时,他们口头上往往有不要求其学业优异的表达,但是在行为上又不断传递高期待的信号。
(3)同伴关系
绩优生一般都是能力相当,且很多的兴趣都比较一致,他们醉心学术,数理思维发达,但是在人际中也很自我中心,很多学生缺少人际互动的技巧,对别人的需要觉察度不够,或者也不想去觉察,所以相互之间的支持系统是比较薄弱的。这个群体的氛围又是崇尚追求卓越的学业成绩或竞赛成绩,深处其中的学生如果想要获得认同,就更容易强迫自己在学业表现上更优异。
三、转变绩优“学困生”的必要性
(一)降低心理危机发生的风险
心理危机的产生与发展都有个过程,处于危机中的个体一般都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阶段一:当一个人感受到生活突然发生变化或即将出现变化时,其内心失衡,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开始感到紧张,为了重新获得平衡,个体试图用其惯常的方式作出反应。此阶段的个体一般不会向他人求助。
阶段二: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个体发现惯常的方式未能解决问题,于是焦虑程度开始上升,同时也开始尝试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高度紧张的情绪会影响当事人冷静思考,从而影响其采取行动的有效性。
阶段三:如果经过尝试各种方法,未能有效解决问题,当事人内心的紧张程度就会持续增加,并想方设法寻求和尝试新的解决方案。此阶段,当事人求助动机最强,常常不顾一切地发出求救信号,甚至尝试自己曾认为荒唐的方式。此时,当事人最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
阶段四:如果当事人经过前三个阶段仍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他就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他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和希望,甚至把问题泛化,对自己整个生命意义产生怀疑和动摇,很多人正是在这个阶段中企图自杀。
绩优生中的学困生群体多数处在阶段三,他们在遇见学业困难或者其他挑战时,首先倾向自己解决,但是受挫折经历较少的原因影响,他们应对挑战的经验较少,有些问题自己不能独立解决,当解决效果并不好时,他们脆弱的高自尊,往往让他们的求助显得很隐蔽,多数会以一些问题行为出现,比如迟到、不交作业、上课睡觉等等,如果不能及时识别到他们是在求助的信号,提供适切性的干预措施,在进入到更高年级学习,面对更大的学业压力时,比较容易成为危机心理个案群体。
(二)有助于学校更优异学业绩效目标的达成
如果以高考升学率作为学校教学绩效目标达成的评价标准,为了有更优异的教学绩效表现,每一年高三在学困生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但是因为时间、高压环境、教师教学任务繁重等各种因素的限制,最后还是会有一小撮学生没办法实现成绩上的突破。而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就是在高一高二已经是学困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的整体智力水平与其他学生并无明显差异,当其学业表现不能匹配其智力,往往受心理因素比较大,很多学生陷入习得性无助,所以在更早的时间,对其学业、心理提供支持,帮助其建立自信,提高自我效能,那么在高考时,学业上突破的可能性会更大。
四、转变途径的建议
(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传递多元价值
影响一个人最基本和最有力的因素是一种有价值的感觉,若在校园环境中,丰富多元文化和价值内涵,提供展示多种能力的平台,让其对自身的价值有更多元的体验,这样更容易了解其自我潜能。当学生通过多元评价系统建立自我效能感,则更有利于增强学业上的自信。
(二)建立年级、班级内的系统支持,推进IEP计划
针对学困生在学业上的具体困难,提供适当的补救教学或其他辅导方式,预防因学业困难的累积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学困生中的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学业困难。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组建IEP小组,在学业、心理、家庭多方面为其提供系统支持。班级日常可以多推进
(三)增加团队建设及抗逆力课程
利用班会课或者是有针对性的团体项目,开设团队建设类的课程,加强学生在合作、互助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带领学生在团体中分享个人的信念、感受,学习对友情的信任。而抗逆力课程的开展,可以增强学生应对挫折的心理韧性,提高其抗挫折能力。
(四)推进亲职教育,增强支持系统
很多学困生的形成与家长管教方式不当、亲子关系不佳有直接关系,学校可在家长教育方面做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当降低家长的期待,提供亲子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课程,增进亲子间沟通。
(五)引入社会资源,开展peer tutor学业指导项目
利用校友及社会资源,集中国内外各大名校的优秀学生,利用朋辈间更容易产生积极影响的优势,开展学业指导咨询项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弱势学科、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学习时间、方法、考试技巧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六)加强教师培训,帮助其理解绩优生群体心理特点及行为特点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不能仅限于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的培训,也更应该让老师了解绩优生区别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特质,理解其问题背后的心理需要,提供适时的支持与帮助。比如开学初,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做好适应教育,帮助学生调节因为更多优秀同伴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加强班级团建,搭建更紧密同伴相互支持的关系系统,通过个别谈话的方式,了解适应群体生活较慢的同学的原因,安排相对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助其更快的融入集体。
(七)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合理的认知评价机制
青少年由于认知水平发展尚不成熟,对事情的认识和分析容易片面且两极化,从而容易过分夸大学业成绩为他们赢得荣誉的功效,这种对学习成绩的超常态追求导致他们对学习结果和由结果而引发的衍生物过分关注,针对这种非理性认知的偏差和不足,心理老师可以利用心理课堂,引导学生客观全面的认识自己,全面分析自己和周围环境中的现有资源,培养其自我接受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张玉,梁红梅.绩优生心理压力释因及缓释对策探讨[J].当代教育科学,2005(16)
[2]季平.学习困难生的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 [J].教学与管理,2002(7)
[3]罗伟.当代高校绩优生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及成因浅析 [J].教学与管理,2002
[4]陈少峰.中学绩优生心理问题初探[J].当代教育科学,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