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稿件列表 > 一线快递
在线阅读 期刊目录

别让5加2等于0——一位厌学学生家长求助引发的思考

 别让52等于0

——一位厌学学生家长的求助引发的思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于学生一生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两架马车并驾齐驱,共同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会让学生成长的路更为顺畅。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中总是能遇到家庭教育给学校教育拖后腿的情况,让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的家庭教育,总是小于7,甚至有些家长让52等于了0

第一次知道小C是她的妈妈主动打电话来求救。电话那边是一个无助的妈妈,无奈的讲述着自己的女儿开学一个月了,无论如何也不想来学校……边听着这位焦虑的妈妈的述说,我的脑海里边设想着孩子厌学的各种原因:学业失败、人际关系不良、师生矛盾……但是,在和孩子的妈妈和爸爸进一步的沟通后,发现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

一、妈妈眼里的女儿

C妈妈来到心理辅导室,眼神里充满了无助,她用那种渴望的目光看着我说:“崔老师,您是心理老师,希望能帮帮我,让孩子重新回到学校。”我看着她,点头回应:“看起来您因为孩子的问题很焦虑,您可以具体跟我讲讲孩子的成长经历。”然后小C妈妈开始从孩子从牙牙学语时到小学、初中的经历一一道来,一个妈妈眼中的女儿在我心里逐渐变得清晰。

C的爸爸妈妈都是国家公职人员,年轻的时候处于工作的上升期,注重事业的夫妻俩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中,小C出生后一直都由保姆抚养。有时,小C去奶奶家住,老人总是拿“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吓唬孩子,小C的童年很没有安全感。即使现在还会担心爸爸妈妈有一天会突然离开自己。上了小学,夫妻俩把孩子接到身边,总觉得有所亏欠,所以孩子的要求都会尽量满足。

小学的时候,虽然小C并是不很爱学习,周末放假总是在去学校前急急忙忙的把作业写完,但是考试成绩在班级甚至是学校也能名列前茅。不仅长时间担任班长,学校的各种活动也是积极参加。妈妈总是无形之中传递给小C“你要上清华北大”这样的信息。而小C在和妈妈一起看新闻的时候,也特别自信的指着电视里的人物说“妈妈,我将来要做国家领导人”。在妈妈对孩子这样的高期待中,在自己对自己的高度自信中,在学校里众星捧月中,小C度过了六年小学时光。

来到了全市最好的初中,却是压线录取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后,小C发现自己的成绩在班里成为了倒数。从那个时候她就慢慢变得沉默寡言了,直到有一次在宿舍里和舍管老师发生了冲突,被爸妈接回了家,就再也不要去学校了。爸爸妈妈怎么劝说都没有用,在征求了小C的意见后,转学到了现在的学校。可是刚过了一个多月,在一次周末放假后孩子再次出现严重的厌学情绪,但是在爸爸的强硬要求下,还是回到了学校参加了期末考试。可是两个月的暑假过后,现在孩子在家里,无论如何也不要来学校了。提到上学的问题,情绪就会特别激动,夫妻俩只好作罢。小C也知道自己需要上学,有几次穿好了校服,背上了书包,但是临出门的时候还是退缩了。

C妈妈情绪激动,无助的她不停的流泪:“我现在一直在找各种方法,希望能让孩子回到学校。可是我跟她爸爸的意见很不一样,她爸爸现在用一些迷信的方法,让孩子喝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们因为这些发生过很多次冲突,现在我真的很无助,老公没办法沟通,孩子又这样……”

妈妈眼里的女儿聪明、有理想,但是遇到了心理问题需要他人的帮助。

二、爸爸眼里的女儿

因为小C长时间不来学校,在小C妈妈的请求下,希望我们能够劝一下小C的爸爸,能让孩子通过科学的方法,回到学校。班主任和我一起去到小C的家里家访,当时只有小C的爸爸在家。在和爸爸的沟通中,我看到的是一个无助但紧抓救命稻草的爸爸。

C的爸爸告诉我们,他领导的孩子也是厌学,跑去北京找知名的心理专家,治疗了一次,回来后孩子还是拒绝上学,所以心理学没什么用。他的领导介绍了一个做法事的“朋友”帮助小C,家里以前在文革的时候死过一些人,但是六七十年代,没有人拜祭,所以现在家里有一些“脏东西”导致孩子现在这样的情况。小C爸爸认为孩子现在有所好转。以前孩子在家作息一点也不规律,白天睡觉,晚上一直看电视(妈妈说孩子看喜剧节目的时候很开心,所以让孩子看电视节目,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但是现在白天允许孩子玩电脑,现在每天七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左右睡觉,已经可以恢复到正常的作息了。让小C去辅导班补习,虽然开始不乐意,但是现在已经在补习,甚至不用接送也会自己去。在我们问到“那您让孩子会学校上学的时候,她的态度怎么样”的时候,小C爸爸只是说:“我的那位朋友说了,现在法事没完成,说了也没用,等什么时候都完成了,我的孩子就会去学校了”。对于这样的回答,我们知道,他很清楚自己的孩子依然排斥上学,但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这位所谓的“朋友”身上。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我让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我的孩子十一后应该会去学校上学的,老师您告诉我老婆别天天给我吵架,说我迷信,在我朋友面前让我下不来台,她有什么方法她去做,别干预我的!”这是临走之前,这位自信而情绪激动的爸爸告诉我们的话。

十一过后,小C爸爸给班主任打电话要送孩子来上学。但是电话那头听到的却是小C歇斯底里的尖叫声。

爸爸眼里的女儿害羞,听话,但是暂时被“邪气”缠身,不日便会康复,回到学校。

三、原因分析

C的问题实质上并不是厌学问题,而是厌恶学校学业受挫带来的压力。造成小C在家逃避学校的原因是因为父母放纵型和溺爱型的养育方式和父母双方对孩子问题解决方式的分歧。这样的养育方式让小C在受挫时更易产生回避行为,而家长的问题解决方式又为她的回避行为提供了支持。

父母的养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方式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心理学家鲍姆林特将父母的养育方式分为权威型、放纵型、溺爱型、民主型四种类型。放纵和溺爱型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更容易形成回避、消极的行为方式。西蒙兹在自己的研究中发现感受到被父母拒绝的孩子更容易情绪不稳、倔强而冷漠。

在小C成长初期,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和父爱,这个时候充当孩子教育者的角色的是保姆。但是,保姆对于小C更多的是生活上的照顾,教育上是缺失的,小C接受的更多的是放纵型的养育方式。即使回到了父母身边,出于内疚和补偿心理,父母也是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对孩子更多的是溺爱。而小时候爷爷奶奶的“爸爸妈妈不要你了”这样的话,让小C感觉到的是被拒绝。这些都让小C更容易情绪不稳,选择逃避学业受挫带来的压力。

挫折会让人产生失望、痛苦、沮丧等情绪反应,当面对不可回避的挫折的时候我们会采用心理防御机制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正确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能够帮助我们正确面对挫折,减轻挫折带来的负面情绪,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会让人退缩回避,不敢正视真实的自己。

而小C在学校的学习中遇到挫折后,采用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躲在家里,不跟老师同学交流,以此来减轻学校学业失败带来的痛苦。在初次发现孩子拒绝回学校的时候,父母只是单纯的帮孩子转校,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孩子厌学的原因。当问题再次出现,父母教育观念不一致,一方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无压环境的避风港,让她可以免于承受学校学习压力带来的挫败感,而暂时沉浸在玩游戏、看电视带来的短暂的快乐中。即使学校想要通过正常的教育手段,希望家长配合帮助小C回到学校,但是其中一方,质疑学校的方法,不肯配合,坚决用自己的方法帮助孩子。本来在学校的正确教育和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很有可能帮助小C重回学校,但是家长对学校采用的方法的质疑,让家校合作成为空谈,父亲的固执己见为孩子的教育又拖了后腿,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2天的家庭教育,让一切又归为了0

四、辅导策略

首先,父母应该统一教育观念和方法。小C回避和老师同学的交往,最信任的只有自己的父母,也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在小C回避和老师、同学的交往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能够给予小C最大帮助的是她的父母。所以这个时候父母教育观念应该保持一致,用统一的方法指导小C。而不应该像现在一样,双方采用完全不同的方法,各自为政,让孩子夹在中间左右为难,或者毫不思考,只是接受对自己来说最简单、痛苦情绪最少的方法。

其次,家校合作,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不当行为与学校老师一起,正确分析她产生厌学的深层次原因,用科学的方法帮助小C重返校园。父母应该积极和学校老师联系,找到自己教育方法的不适之处,调整对于小C溺爱型的养育方式,让小C慢慢正视自己的问题,认识到自己现在的逃避行为。帮助小C发现身上的积极能量,不再为小C的逃避提供便利,让她开始学会适应压力,增强抗压能力。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中,才能帮助小C学会接受并适应学校学习的各种压力,重回校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端,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家校合作,目标一致,才能让孩子成长的路更为顺畅,让52大于7

最新期刊

相关内容